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2629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3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docx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docx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

各类型起搏器的心电图特点

北京军区总医院作者:

崔俊玉 2011-3-3

不同类型的起搏器,依其本身性能、电极所在部位与自身心搏关系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

如安置非同步心室起搏器(VOO)的患者心电图出现室性竞争心律图形,并非起搏器故障,而对于安置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患者来说,出现上述心电图图形则是感知功能不良的表现。

因此,分析起搏心电图之前首先应了解患者所安置起搏器的类型及其可能出现的心电图表现,以免将一些正常现象误认为起搏器故障,或将起搏器故障心电图误认为正常。

 

1单腔起搏器

起搏与感知仅涉及一个心腔。

 

1.1心房起搏器

分为非同步与同步两大类。

 

1.1.1非同步心房起搏器(AOO)

此型起搏器仅设有输出电路,能发出固定频率的脉冲起搏心房。

由于未设计感知电路故无感知功能,不能与P波同步,它所产生的脉冲与心脏自身P波节律无关,即不论心房本身有无自身搏动以及自身搏动的快慢,均按固定的频率(或起搏间期)发放脉冲刺激心房,见图15、16。

 

图15AOO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心耳,起搏器仅有输出电路(OC)。

 

起搏器输出电路犹如一个计时器,定时发放脉冲,反应AOO的时间间期仅有起搏间期,起搏间期内只有起搏不应期,见图16。

 

图16AOO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起搏器不应期占据整个心动周期,第3个为自身P波提早出现,不能被起搏器感知,起搏脉冲如期发放,落在P与R之间。

 

AOO在不同自身心律情况下,可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

①当自身心房频率慢于起搏器的频率(如窦性心动过缓)或心房停搏时(如持久性窦性停搏、Ⅲ度窦房阻滞等),心电图表现为连续的心房起搏心律,见图17。

 

图17AOO连续心房起搏刺激信号规律出现,每个刺激信号后紧跟一相关的P波及QRS-T波。

 

②自身心房搏动早于起搏器时,由于不能被感知,脉冲如期发放,将出现一过性房性竞争搏动,见图18。

 

图18AOO起搏呈一过性房性竞争搏动在心房起搏基础上,第3个心搏为房早(AP处),未被感知,其后脉冲(S3)如期发放并起搏心房。

 

③当自身心房频率快于起搏器发放的频率时,由于无感知功能,故起搏器照常发放刺激脉冲,出现连续心房竞争心律,见图19。

刺激脉冲是否起搏心房取决于心房肌的应激性,如脉冲出现在心房肌不应期之内不能起搏心房,反之可以起搏心房。

如刺激脉冲落入心房肌易损期时可引起房性心动过速或房颤。

 

图19AOO起搏呈持续性房性竞争心律S1在心房肌不应期内,故未起搏;S2~S4在心房肌不应期外,均起搏心房。

 

④自身心房搏动较晚出现时(如一过性窦性停搏、Ⅱ度窦房传导阻滞、显著窦不齐等),便出现一次(或数次)心房起搏搏动的图形,见图20。

 

图20AOO在长间隔后起搏心房第5个心搏及S4后无自身搏动,出现长间隔,故S5起搏心房。

 

AOO起搏器仅适用于永久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永久性窦性静止的患者。

目前已不用于永久起搏,但常用作临时起搏,是心电生理检查不可缺少的刺激方式。

 

1.1.2心房同步起搏器

此类起搏器除有起搏功能外,还具有感知功能,能与心房波同步,可以避免房性竞争心律的发生。

依其感知P波后对下一脉冲的作用又可分为P波触发型与P波抑制型两种。

 

1.1.2.1P波触发型起搏器(AAT)

AAT有输出电路可起搏心房,有感知电路,可感知自身P波或其他心房波,感知后能触发输出电路发放脉冲,见图21、22。

 

图21AAT起搏系统示意图导管位于右心耳,SC为感知电路,T为触发反应,OC为输出电路。

 

AAT在起搏后形成起搏间期,在起搏间期中有起搏器不应期和警觉期。

在警觉期内可感知自身P波,自感知点开始形成逸搏间期,由于感知后立即发放脉冲致使逸搏间期被触放后的起搏间期所替代,见图22。

 

图22AAT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第3个P波为窦性搏动,发生于警觉期内并被起搏器感知,触发输出电路释放脉冲于P波之上。

 

在不同的自身心律状态下有不同心电图表现:

①当自身心房率慢于起搏器的频率或无自身心房律时,起搏器便以预定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房,心电图表现为连续、规则的心房起搏图形,见图23。

 

图23AAT连续心房起搏脉冲规律出现,每个脉冲后均可见P-QRS-T。

 

②在连续起搏中,如有一个(或数个)自身心房激动早于起搏器并落在不应期之外,起搏器在感知提早的自身房波后立即触发脉冲发生器释放刺激脉冲,该脉冲落于提早的P波之中,由于正值心房绝对不应期,成为无效刺激脉冲,形成伪性心房融合波。

以后自身心房率又慢于起搏器时,又可恢复规则的心房起搏心律,见图24。

 

图24AAT感知单次房性早搏前3个搏动为心房起搏心律,第4个为房性早搏,其P波被起搏器感知,所触发的脉冲落入P波下降支。

③当自身心房律快于起搏器的频率时,每个P波或其他心房波均被感知并立刻触发脉冲发生器发放刺激脉冲,该脉冲落在P波之上,虽然脉冲频率与P波频率一致,但并非起搏心律,见图25。

 

图25AAT连续感知自身心律自身心律较快且不齐,每个P波顶峰均可见无效刺激脉冲(S处)。

 

④在自身心房率较快的情况下,如出现长P-P间隔(如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性早搏或窦性心律不齐)时,则表现为在自身心律伴无效脉冲的基础上突然出现一次或数次心房起搏,此后又恢复自身心律,见图26。

 

图26AAT在长间隔后起搏心房第3个心搏后出现长间歇,之后出现心房起搏(S4)。

 

AAT起搏器适用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综合征。

虽可避免心房竞争心律的发生,但由于此种起搏器在自身心房律较快时有浪费能源的缺点,故已不用(被AAI替代),但近几年开始用于预防和治疗房内传导阻滞伴发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也用于肌电干扰较大无法应用AAI的患者。

 

1.1.2.2P波抑制型起搏器(AAI)

AAI与AAT相似,既有输出电路可起搏心房,又有感知电路可感知自身的P波。

与AAT不同之处是在感知自身心房波后抑制输出电路发放刺激脉冲,这种起搏方式,可以节省能源,故临床应用较多,见图27、28。

 

AAI也有起搏间期和逸搏间期,在起搏间期中有起搏不应期和警觉期。

在警觉期内可感知自身P波,并自感知点开始周期重建,形成逸搏间期。

在逸搏间期内有起搏器(感知)不应期和警觉期,见图28。

图27AAI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心耳,I为抑制反应,SC为感知电路,OC为输出电路。

 

图28AAI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第3个心搏为提前的自身搏动,位于不应期之外,其P波被起搏器感知,产生节律重整,抑制脉冲发放。

 

在不同的自身心律状态下,心电图可有4种表现:

①当自身心房波频率慢于起搏器或无自身心房波时,起搏器以其预定脉冲频率起搏心房,心电图呈连续、规则的心房起搏图形,见图29。

 

图29AAI连续心房起搏起搏频率快于自身频率,每个脉冲均起搏心房。

 

②在心房起搏的基础上,当一次(或数次)自身P波(如房性早搏、窦性夺获、窦性心律不齐等)早于起搏器时,提早的自身P波被感知并抑制预期的脉冲发放并出现节律重建,以后自身P波又慢于起搏器时,又会出现连续的心房起搏图形,见图30。

 

图30AAI感知房性早搏前2个为心房起搏搏动,2个脉冲间为心房起搏间期,第3个搏动(AP处)为房性早搏并被起搏器感知,预期的脉冲被抑制,自P波开始至下一脉冲之间的间隔为逸搏间期。

 

③当自身P波频率快于起搏器频率(窦速、房速等)时,每个P波均被感知,连续的心房节律重整,从而抑制了脉冲的发放,心电图呈自身心律,见图31。

 

图31AAI连续感知自身搏动自身窦性心律较快,每一个P波均被感知,呈自身窦性心律。

 

④在自身心律中有个别P波(或其他心房波)晚于起搏脉冲(如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等)时,将出现一次(或数次)心房起搏搏动,见图32。

 

图32AAI在长间隔后起搏心房前2个搏动为自身窦性搏动,之后出现长间歇,第3个搏动(S处)为心房起搏搏动。

 

AAI起搏器最适用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窦性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在心房起搏器中,无论P波触发型还是抑制型的心房同步起搏器,刺激部位为心房,能使房室顺序收缩,属于生理性或半生理性起搏器的范畴。

P波触发型与P波抑制型在起搏效果上是相同的,但后一种可节省能源,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1.2心室起搏器

心室起搏器也包括非同步和同步两大类型。

 

1.2.1非同步心室起搏器(VOO)

VOO的性能与AOO基本相同,仅有输出电路,可发出刺激脉冲起搏心室,由于无感知电路故不能感知自身R波,对心室自身激动无反应,总是按设定频率(或起搏间期)发放脉冲,与自身心率快慢无关。

VOO与AOO一样,仅有起搏间期,起搏间期内只有起搏器不应期,而无警觉期,见图33、34。

 

图33VOO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仅有输出电路(OC)。

图34VOO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 

 

起搏器不应期占据整个起搏间期;无警觉期,因此无感知功能。

第3个搏动为自身搏动,未被感知,预期脉冲落在T波顶峰。

 

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

①当自身心室率慢于起搏器频率时,起搏器依其固有的频率发放脉冲起搏心室,心电图表现为连续的心室起搏图形,见图35。

 

图35VOO连续心室起搏刺激信号规律出现,每个脉冲后均跟有QRS波群。

 

②起搏心律中个别自身心室搏动早于起搏器(如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或心室夺获等)时,由于不被感知脉冲如期发放,可见到一过性室性竞争心律,见图36。

 

图36VOO一过性室性竞争搏动第4及第6(V处)为自身搏动,R波未被起搏器感知,如期发放的脉冲位于T波前肢上(↑所指处)。

 

③当自身心室率快于起搏器时,起搏器照常发放脉冲,与自身节律点竞争心室,引起室性竞争心律,见图37。

能否起搏取决于刺激脉冲落入心室肌的时相。

如脉冲位于心室肌不应期内,不起搏心室;如位于警觉期,则可起搏心室;如脉冲落在T波上可能诱发室速或室颤,尤其在低血钾、心肌缺血或QT延长时更易诱发。

 

图37VOO连续室性竞争心律NP处脉冲出现较早,心室肌处于不应期,故不起搏;VP处脉冲出现较晚,位于不应期之外的警觉期引起心室起搏;VF脉冲出现更晚,与窦性P波共同激动心室形成室性融合波。

 

④当个别自身搏动一旦晚于起搏搏动时,如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显著窦性心律不齐、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有长R-R间隔等,起搏器如期发放脉冲起搏心室,见图38。

 

图38持续性室性竞争心律第2个V及S后出现长间隔,之后出现心室起搏。

 

VOO仅适用于心室率缓慢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

由于这种起搏器可发生心室竞争心律,故其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但在心室电生理检查中,可采用VOO起搏方式。

 

1.2.2心室同步起搏器

心室同步起搏器与心房同步起搏器一样,具有起搏与感知双重功能。

因有感知功能可避免室性竞争心律的发生。

根据感知心室波后对脉冲发生器的作用不同又可将其分为R波触发型与R波抑制型两种。

 

1.2.2.1R波触发型起搏器(VVT)

VVT的性能与AAT相似,有起搏输出电路可起搏心室;也有感知电路可感知自身R波;感知后立即发放一次脉冲,由于此时心室正在激动,脉冲重叠于QRS之中,此脉冲不能起搏心室,形成伪性融合波,见图39、40。

 

图39VVT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

SC为感知电路,T为触发反应,OC为输出电路。

 

VVT有起搏间期和逸搏间期,其中起搏间期包括起搏器不应期和警觉期。

逸搏间期出现后迅速被触发的起搏间期所替代,见图40。

 

图40VVT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起搏器有不应期和警觉期,第3个为自身搏动,发生于警觉期,被起搏器感知并发放脉冲于R波之中。

 

不同情况下的工作状态及心电图表现:

①当自身心室率慢于起搏器或无心室搏动时,起搏器以其本身频率激动心室,呈现规则的心室起搏图形,见图41。

 

图41VVT连续心室起搏起搏信号规律出现,每个起搏信号后均有相关QRS波群,其后可见逆行P波。

 

②在起搏心律中,如有一次(或数次)自身QRS波群提早出现,起搏器即可感知这个自身搏动,经放大后触发脉冲发生器立即发放一个脉冲且落入QRS波群之中成为无效刺激脉冲,形成伪性室性融合波,见图42。

 

图42VVT感知自身单次R波第3个心搏(窦性搏动)提前出现,R波中重叠一个无效刺激脉冲。

 

③当自身心室率快于起搏器预定频率时,每次QRS波均被感知并发放刺激脉冲,此时每个自身QRS波群上均可见一刺激信号,即连续伪性室性融合波,见图43。

 

图43VVT连续感知自身心律自身心率快于起搏频率且不齐,每个R波上均可见一刺激信号。

 

④在连续感知自身心律的基础上,当有一次自身QRS延迟出现形成长R-R间期时,如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显著窦性心律不齐、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有长R-R间隔等,便会出现一次或数次心室起搏,见图44。

 

图44VVT在长间隔后起搏心室第3个搏动后出现长间隔,其后出现一心室起搏搏动。

 

由于VVT在自身心率快的情况下,有浪费能源的缺点,故已不用,但近几年开始用此种类型起搏器起搏双室来治疗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伴左心衰竭的患者,也可用于肌电干扰较大无法使用VVI起搏方式的患者。

 

1.2.2.2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

VVI与AAI相似,既有起搏功能又有感知功能,感知了自身QRS波群后能抑制脉冲发生器发放脉冲,并从自身QRS波开始(或感知点)重新安排刺激脉冲的周期,这点与VVT型起搏器截然不同,见图45、46。

 

图45VVI起搏系统示意图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

SC为感知电路,I为抑制反应,OC为输出电路。

 

VVI起搏器有起搏间期和逸搏间期,在起搏间期中有起搏器不应期和警觉期。

在警觉期内可感知自身R波,并自感知点开始周期重建,自感知点至其后第一个脉冲之间间隔为逸搏间期。

在逸搏间期内有起搏器(感知)不应期和警觉期,见图46。

 

图46VVI起搏时间间期示意图第3个为窦性搏动,提前出现,被起搏器感知,抑制如期脉冲的发放(R波中无脉冲出现)并产生周围重建。

 

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

①当自身心室率低于起搏频率或无自身心室搏动时,则起搏器按其设定的频率起搏,表现为连续的心室起搏心律,见图47。

 

图47VVI连续心室起搏

 

②在心室起搏心律中,如有一次自身(室性早搏、心室夺获等)QRS早于起搏脉冲时,此QRS可被感知而抑制下一次脉冲发放,并自该QRS感知点开始,重新安排脉冲发放周期,若随后自身心室率又低于或慢于起搏器时,在QRS后规定的时间内(一个起搏间期)无自身QRS发生,则起搏器发放脉冲起搏心室,见图48。

起搏器在感知一次自身QRS后,在尚未发放脉冲前如再出现一次自身QRS可使之再感知,形成连续感知。

 

图48VVI感知单次自身搏动前2个搏动为起搏搏动,第3个搏动提前出现,被起搏器感知,抑制预期脉冲的发放,产生周期重建。

此周期内未再出现自身QRS,之后便出现一次心室起搏。

 

③当自身心律快于起搏频率时,每个QRS均被感知(连续感知),起搏器连续被抑制而不发放脉冲,心电图呈自身心律,见图49。

 

图49VVI连续感知自身心律自身窦性心率快于起搏频率,完全呈自身心律。

 

④在自身心律较快的状态下,有个别QRS波延迟出现,形成长的R-R间期,如自身QRS晚于起搏脉冲时,将出现一次或数次心室起搏搏动,见图50。

 

图50VVI在长间隔后起搏心室前2个心搏为窦性,第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长间隔,之后发生一次心室起搏。

 

VVI起搏器是临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起搏器,凡具有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均可采用VVI起搏器。

但目前主要用于持续性房颤或房扑伴心室率缓慢者。

由于VVI起搏器不符合生理要求,因此其他心动过缓患者,尽量选择AAI或DDD起搏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单腔起搏器的心电图,现将单腔起搏器的时间间期及其心电图表现综合如下:

 

①起搏间期:

起搏间期或称自动起搏间期,是指在起搏时,连续两个刺激信号之间的时间间期,见图30、48。

AOO或VOO的起搏间期均为起搏不应期。

AAI或VVI的起搏间期包括起搏不应期和警觉期。

起搏器不应期分为绝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内对心脏自身P、QRS或心外电信号不发生感知;在相对不应期内可发生部分感知。

在警觉期内则可完全感知。

如在起搏器埋藏处皮肤上放置磁铁或用程控器程控为磁频率后,两个连续刺激信号之间的间期不能被程控器改变,故称固定起搏间期,实际为磁频率状态下的起搏间期,见图51。

固定起搏间期相当于AOO或VOO的起搏间期。

 

图51自动起搏间期与固定起搏间期

 

②逸搏间期:

逸搏间期是指自被感知的P、QRS或心外电信号感知点至其后第一个刺激信号之间的间期。

凡同步型起搏器感知后均可形成逸搏间期,由于AAT、VVT的逸搏间期形成后立即被触发后的起搏间期重整并覆盖,所以,无真正的逸搏间期,只有AAI及VVI才有真正的逸搏间期。

逸搏间期包括感知不应期和感知后警觉期,感知不应期也分为绝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内对心脏自身P、QRS或心外电信号不发生感知;在相对不应期内可发生部分感知。

在感知后的警觉期则可发生完全感知,见图30、48。

 

理论上逸搏间期应与起搏间期相等,如自P波或QRS波起点测起,大多数起搏器的逸搏间期略长于起搏间期。

这是由于起搏器的感知并非在P或QRS波的起始点,而是在QRS波开始后某一点(感知点),究竟在何处,从体表心电图上不易确定。

由于自激动开始至兴奋波到达电极顶端(右室尖部)的距离较远,感知开始点就较晚,故逸搏间期较起搏间期为长,多在QRS开始后0.05s以上,如异位搏动的起源点在左心室后上壁时,这个时间延迟会更多。

  

2双腔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活动涉及心房与心室两个心腔,需在心房和心室内各放一电极导线。

心房电极导线常用J型电极置于右心耳,也可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心房的任何部位,还可用冠状窦电极置于冠状窦内。

心室电极常经静脉置于右室尖部,也可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右室流出道或其他部位,还可经冠状窦将电极置于左室后侧壁的静脉内,需开胸置于心室外膜者已极少。

常用的双腔起搏器包括VAT、VDD、DOO、DVI、DDI、DDD等几种类型,它们都属于生理性起搏器。

 

2.1心房同步型心室起搏器(VAT)

VAT是最早使用的一种双腔起搏器,相当于VAT+VOO的功能。

起搏器内仅有一个心房感知电路和一个心室输出电路。

心房电极仅用来感知心房波(P、F或f波),而心室电极仅用于起搏心室。

这种起搏器的心房感知电路通过心房电极感知自身心房波后,经过一段时间(120~240ms)的延迟后触发心室输出电路发放脉冲,再经心室电极刺激心室,见图52。

图52VAT起搏系统示意图心房感知电路(SC);心室输出电路(OC)。

 

这种起搏器用于正常窦性心律伴有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就像在房室间架起的一座“电子学桥梁”,能将窦性P波经延迟后传给心室,保持了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的生理顺序,有利于心脏排血。

在不同心律状况下有不同心电图表现。

 

2.1.1心室起搏心律

当自身心房率慢于起搏器设定的频率或无心房波时,无论A-V长短,起搏器便自动以设定的频率来起搏心室,相当于VOO工作方式,见图53。

图53心室起搏心律持续性窦性停搏及心室起搏心律。

 

如果个别自身心房波较晚出现而形成的长间隔超过预定的低限频率间期时,仅出现1次或数次心室起搏搏动,即起搏性逸搏,见图54。

图54长间隔后心室起搏第2个心搏后出现长间隔且无P波,其后出现一次心室起搏(V处)。

 

2.1.2心房同步心室起搏

在自身心房率快于起搏器规定的频率且自身P-R>起搏器的A-V间期时,每个P波均被感知,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后,触发脉冲发生器发放刺激起搏心室。

心电图表现为每个P波后0.12~0.20s处有心室脉冲,以及紧跟脉冲波后出现的畸形QRS,心室起搏的节律与频率与心房有关,也间接地受自主神经的控制,可随生理需要增减频率,属于生理性起博,见图55。

图55心房同步心室起搏每个P波后0.15s均有心室起搏脉冲及相应的QRS-T。

为防止房速,房扑、房颤的心房波或心外电信号的快速触发,起搏器设有一定的不应期(如400ms),将心室率限制在一定频率(如150/min)以下,以防止起搏器跟踪性心动过速的发生。

因此,当自身心房率超过上限频率时,部分心房波落入起搏器的不应期内而不被感知,便不能触发脉冲发生器发放脉冲,遂产生起搏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呈文氏型、2:

1或高度阻滞,起到一种“闸门”作用。

当自身心房波提前发生时,起搏器便提前感知,心室脉冲及相应的畸形QRS波群也跟随

提前出现,见图56。

如自身心房波过早地发生,落入起搏器的不应期内,将不被感知。

 

图56心房同步心室起搏第3个为房性早搏,其P波提早出现,之后跟随心室脉冲及QRS。

 如,发生室性或交界性早搏伴室房逆传时,该逆P出现较晚,可被起搏器感知并触发心室脉冲,形成一次折返性起搏搏动。

如能反复逆传心房并下传心室,便形成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

2.1.3心房同步心室竞争心律

在自身心房率较快或自身心房波发生较早的基础上,如自身P-R间期短于起搏器的A-V延迟时间时,其QRS为(室上性)自身心房波下传引起。

由于起搏器无心室感知功能,脉冲如期发放,后者常重于QRS之中或ST上,若位于P-R段后部也可形成室性融合波。

 

如出现干扰性房室分离时,由于自身心室率快于或早于起搏器,也可出现心房同步及心室竞争心律。

 

VAT起搏器适合于窦房结功能正常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由于VAT起搏器不能感知QRS,当患者发生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时,会形成室性竞争心律,故已少用。

目前,这种起搏器已被VDD或DDD所代替。

 

2.2心房同步心室抑制型起搏器(VDD)

VDD是在VAT的基础上增加了心室感知功能,相当于VAT+VVI的功能。

此种起搏器心房只有感知功能,而心室兼有刺激和感知功能(图57)。

图57VDD起搏系统示意图心房系统有感知电路,心室既有感知电路,也有输出电路。

 

起搏器通过心房电极感知心房波,再经过房室延迟后触发心室输出电路发放脉冲刺激心室,相当于VAT起搏器作用。

当自身心室波较早发生时可被感知,其作用是抑制心室脉冲发生器发放脉冲,这点与VAT不同。

由于心房电极仅需感知,不作起搏使用,故心房电极无需牢固地接触心房壁,近几年有单导线VDD双腔起搏系统的设计型式,即心室导线为单极,心房导线用双极,将三条导线合成一条电极导线。

心室电极位于导线远端,用于起搏和感知QRS。

两条心房导线的远端距心室导线的远端13~15cm,供感知P或其他心房激动波之用。

导线的植入方法较双导线简单,与单独心室导线相同,即将导线远端的心室电极嵌顿于右室心尖部的肌小梁,心房电极便自然位于右心房内。

根据患者心律的变化,VDD起搏器可有以下几种工作方式及心电图表现。

 

2.2.1心室起搏心律

当患者心房率慢于起搏器时,呈现心室起搏心律,相当于VVI起搏,见图53。

如患者个别自身心房波较晚出现形成长R-P间隔时,将出现1次或数次心室起搏搏动,即起搏性逸搏,见图54。

 2.2.2心房同步心室起搏

患者心房率快于起搏器的频率且自身P-R>起搏器的A-V间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