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建史课文摘要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2430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建史课文摘要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城建史课文摘要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城建史课文摘要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城建史课文摘要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城建史课文摘要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城建史课文摘要 1.docx

《中国城建史课文摘要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建史课文摘要 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城建史课文摘要 1.docx

中国城建史课文摘要1

 

古代部分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

第一节,原始社会生活及劳动情况

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人类过着完全依附于自然采集的经济生活,居住方式主要是穴居、树居等,居住点一般靠近河流。

在中期,开始集体狩猎及围猎,形成比较稳定的劳动集体——原始群。

中石器时代,农业逐渐产生,便有了人类历史上的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及狩猎业分开,开始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原始村落。

新石器时代,农业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第二节,原始的居住形式

原始居住形式:

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穴居及巢居的时间最长,以后才逐渐发展为半穴居及地面建筑。

一、穴居

二、巢居

干阑式建筑是由巢居直接演化而来的。

多采用多桩密集排列的方式,也可看到榫卯结构技术,说明当时的木构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

(河姆渡遗址、马家滨遗址)

三、半穴居

这种方式是穴居的发展,也是穴居与巢居的一种结合,多为方形袋穴,为保留火种,中央为火坑,树枝编笆涂泥成土墙,木料相接用捆絮。

尚无榫卯结构,地面及墙都用火烤过。

(半坡遗址早期)

四、地面建筑

有方形及圆形两种形式,在黄河流域,随着建筑向地面发展,长方形逐渐取代圆形和方形平面而占主导地位,面积由小增大,室内空间逐渐由单室向双室、多室进化。

以上建筑构成简单的原始形式,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的木构架系统的建筑。

我国东北及内蒙古还发现用大石堆砌的建筑。

长江流域,因地下水位高,一般建在高地上。

第三节原始的居民点

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就必然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

居民点的位置,由于生产及生活的要求,有一定的选择。

一般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

发现的居民点有一定的分区,当时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尚简单,因而分区也很简单。

对人来说,最简单而基本的当然是生与死的区别,因而居民点中先有住址及葬地的区分,当时,最普遍的手工业有制陶器,相应的便有窑地。

居民点中的建筑布局也有公共建筑和住宅的分区。

通常在中心有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在房子,其周围环绕小的住所,门往往朝向大房子。

村落布局有统一的规划,十分注重防御,以壕沟和栅栏围护,建筑也有了一定的分工及组合,并发展出了储藏空间。

陕西临潼姜寨、半坡遗址有相同的特点:

聚落有明显的分区,总体布局是经过一定的规划建设的,居住区是主体,其外围有壕沟围护,推测壕沟内侧还应有篱笆或栅栏。

在壕沟外的东部有东北部为墓葬区,西南临河河岸上是陶窑区。

第四节城市产生

早期城市产生的两个条件:

1、农业生产力的提高2、血缘以外社会组织的形成。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不断的提高,生产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也就产生了私有制,这就使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而慢慢过渡到奴隶制社会。

手工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这就产生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及商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开来。

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城市归根结底是城市剩余物资和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城市是由于手工业的及商业的产生及发展而从一般的村落居民点中分化出来的。

城市属于社会经济的范畴,城市与单纯防御作用的城(壕)墙在概念上有区别的。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一、商城(郑州)

郑州商城平面近似长方形。

北城墙长约1690米,西城墙长约1700米,南城墙和东城墙长约1870米,周长将近7公里。

西北、西南、和东南都近似直角,惟北城墙东段向东南倾斜。

在这个城市内外,有宫殿、平民住宅,有铸铁、制骨、制陶等手工作坊,有农业居民点,也有一些墓葬区。

商城附近有贾鲁河、金水河、须索河、可见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密切,也说明早期的城市与农业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早期的奴隶制社会城市和乡村还没有明显的分野。

二、殷墟(安阳小屯)

以小屯村这中心,发现大量的夯土房屋台基,这是当时宫室建筑群的遗址。

房屋台基沿洹河两岸成带状分布,长达5公里。

比商城的白灰面夯土建筑又有了进步,全为地面建筑,用填基法在洼地或早期窖穴填筑,或地面挖基坑,再填土夯实。

房屋大多为矩形或凹形。

朝向为正南北,可知当时已知定向。

还有些用铜质盖在垫石上,垫石排在同一水平上,可知当时已有一定的测量水平的技术。

房屋结构由柱础支撑的高大的木构架,可能仍用草屋顶。

王宫的基址有一定布局,成组排列。

住宅有东西、南北两屋相对,中间为庭院,已发现四组,建筑轴线与磁针方向北偏东5度左右,可知当时已注意朝向及日照。

 

第四节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

《周礼·考工记》均可说明1,周代的都城是有一定规划制度的,而且这种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

2,道路宽度有分别,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

3,当时已会定水平并运用简单的天文知识来定朝向方位。

4,已有对称轴线布局,平面组合也很有规划。

周代城市建筑影响深远,如旁三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等。

大多数都城的布局都遵循这些制度,在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北京的实例中尤为明显。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春秋战国时代城市的特点:

1.城市数量激增,分布地域扩大。

2.城市规模扩大,人口盈实。

3.工商业发达,经济职能有所增强。

4.城市规划理论的新发展。

5.“城”与“市”的形制。

第一节,城市建设及发展概况

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标志是铁工具的出现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土地私有制及地主所有制的确立。

各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城市的防御作用也很突出。

这时期城市既是统治阶级的中心,也是商业手工业集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统治着农村。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

一曲阜县鲁城

平面呈不规则的横长方形,东西最长是3.7公里,南北最宽是2.7公里。

面积约有10平方公里。

城墙南面较直,东、西、北面皆有弧度,四角呈圆角,周围有城壕,西、北两面的城壕是利用古洙水的河道。

东、西、北各有三门,南面有二门,绝大部分门道宽10米。

鲁城发现有10条主干道,东西向和南北向各五条,宽度10米左右,城北垣西门与南垣西门之间有交通干道连接。

六淹城

是西周时代的淹国的都城。

有三重城墙,分王城、内城、外城。

王城呈方形,周约0.5公里;内城为不规则圆形,周长约1.5公里;外城也是不规则的圆形,周长约3公里。

城墙均用土筑,三道城墙都只有一个旱路门,并且三个门不在同一个方向,有一条道路直通向内城。

内城地势高,中间有块高地,可能是王城宫室遗址。

三道城墙外都有护城河,内、外城的护城河水面宽广。

在外城西部有并列的三个土墩。

城外有附近土墩很多,皆为不同时期的古墓葬群。

现在地面上还基本上保存着该城遗址。

七、楚都郢

又称纪南城,城址呈长方形,东西约4.5公里,南北约为3.5公里,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

东、西、北城墙均直,惟南墙的东部向外略凸出一个小的长方形。

城墙的东南角为直角,其余三个角为切角,这在古代城市中是比较少见的,是纪南城的一大特色。

城外中周为护城河。

小节:

都城一般都有城郭之分:

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

城为贵族王宫,廓为一般市民住宅,城中一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

 

第四章秦汉时代的城市

西汉长安(多宫制,逐步建设)

汉袭秦制,长安城的建设也是为巩固中央集权制服务。

长安城并不是一下子建设起来的,而是随着经济和发展,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制及防御匈奴的侵袭,在建国后的七年至惠帝五年,先后有20多年。

刘邦入关后在建国之初,曾利用一处秦代名长安宫的离宫扩建为长乐宫,不久又在其旁建造未央宫,并以此为甚而建造长安城。

二宫及长安城的修建均由杨城延主持。

未央宫是利用龙首山地形,因地制宜地先建造前殿,而舍弃以前将大殿建在人工夯筑的工程浩大的土台上的做法。

南北朝时,前秦、后秦、北齐、北周、等均建都于长安,对城市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

到隋文帝杨坚时,在城东南另建新都,汉长安才完全废弃。

汉代为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各地贵族富豪,在汉长安周围皇帝陵墓处设陵城。

形成城市带。

东汉洛阳(两宫制)

东汉洛阳在原来周代成周的位置,即今天洛阳白马寺以东。

南面为洛水,北面为芒山,地形北高南低,城北有谷水。

洛阳城的城墙建筑方法与长安相同,都是用黄土夯筑,城的规模按文献记载:

“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成长方形”,所以用九、六的数字。

后来的实测表明,东墙长4200M,西墙长3700米,北墙长2700米,因洛河改道被毁的南墙经复原后测得长度为2460米,基本上是一个不规划的长方形。

东西窄而南北宽,其中仍然以宫殿为主,南北两宫占据了城墙内几乎一半的土地,加上为皇帝和贵族服务的园林及官府、太仓以及武库,一般市民的活动空间极有限。

城门南面和是长安一样的祭祀建筑,包括太学在内。

南北宫之间相距7里,均为方整的闾里,街道呈方形,城内有东西、南北方向大街各五条,长的有2800米,短的500米,宽度自10-40米不等,相互交叉形成24段。

按此估算,应有140多个闾里。

祭祀的建筑如太庙等均在城南,其位置大约在今洛水之南,主要的官署在南宫附近。

南北朝时,北魏文帝将首都迁至洛阳,仍以原有城址为基础,进行一些改建。

北魏的洛阳改建工作,对以后的都城规划颇有影响。

第五章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第一节三国至南北朝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城市概况

一、三国与两晋时期社会经济背景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此间战争频繁,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设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曹操都于邺城,其间实行屯田制,使北方经济得到明显的恢复。

邺城开创了都城规划严整布局的先例,其规划手法对于以后都市布局有重大的影响。

蜀国重视经济,主张“务农殖谷”且耕且战。

孙权建都于建业,逐步成为江南政治文化的中心。

吴国又沟通了苏州与绍兴的航道,成为江南运河的前身。

二、南北朝赵盛基社会经济背景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是由混乱走向再统一的过程。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纷纷建立割据政权,中原陷入分裂状态。

北魏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历史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

南朝的宋、齐、梁、陈继承了东晋的正统,与北朝相抗衡。

中原的汉民族大量南迁至江淮流域、长江流域及闽粤一带,使这一带经济得到发展。

迅速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大量增加,城市也得到迅速发展。

佛教已传入中国,对城市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城市内部大量建造寺院、佛教建筑等,成为城市中心的重要建筑群。

三、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城市体系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和民族的迁移,城市发展总的趋势表现在北方中原地区城市的残破以及江南和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

中原地区的长安—洛阳一线,曾是全国城市体系的轴心地带,在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成为军事争夺的主战场,受创最重,大量人口逃离,变成一座座城市的废墟。

以建康为代表的江南城市的崛起,标示着江南经济的上升趋势,反映了全国城市体系格局的深刻变化。

大量人口涌入江南,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

除江南地区以外,河西走廊为前凉、西凉、北凉等政权割据,由于偏安一方,社会相对稳定,得以迅速的发展。

山陕高原的北部地区,历来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接触地带。

成为北方民族威制南方的战略要地,都城往往选址在此处。

(北魏的平城和匈奴的统万城)

在城市的行政管理体系方面,在三国与西晋时期,州正式成为一级政区,开始实行稳定的州郡县三级制。

与两汉相比,黄河流域的县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南方明显增加。

南方郡县的增多也明显反映了东汉末年以来,南方地区逐渐开发的结果。

总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体系的状态十分紊乱,除江南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北方的城市此起彼伏,动荡不定。

然而,就具体城市而言,曹魏邺城开创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新局面,建业的发展带动了江南城市的兴起以及中国经济重心的逐步转移。

第二节曹魏邺城的规划

一、邺城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漳河沿岸,除了位于城西北角的铜雀台、金虎台尚有遗址外,大部分已为漳河冲毁。

邺城的布局特点:

一、严格的功能分区

二、一宫制、以宫城为核心

三、有轴线对称

邺城的规划布局在古代城市的规划中有重要的影响,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

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像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与坊里所包围。

这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及当时等级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三台有明显的防御性质。

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

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有很大影响。

二、东魏、北齐邺南城的规划

东魏、北齐邺南城紧附曹魏邺城之南,为南北向的长方形。

开创了宫城正门由多门构成的先河,也为后来的宫殿布局开创了先例。

由于有明显的中轴线,全城里坊、市场完全左右对称布局,十分整齐。

邺都南城这种完全对称布局的新格局,开创了中国都城整齐划一的新规制,隋唐长安城和元明清的北京城,其布局特点,都渊源于邺都南城。

尽管邺都南城,其制度盖取诸洛阳与北邺,但其在继承中又有所发展,开创了一代都城的拳模式。

第三节北魏时都城平城、洛阳的改建、扩建

北魏统一北方后,最初建都于平城(山西大同)。

完全采纳了中原社会的城市观念。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京—畿地域结构。

但是,在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上,平城不具备发展大都市的地理条件,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相对于首都不断增加的众多人口,粮食终究不能自给,又没有从外地调运粮食的畅通高效的漕路,平城逐渐成为一个座饥饿之城。

所以,北魏政权以平城为首都百年以后,终于放弃平城,迁都洛阳,平城重又变为地方性城市。

二、北魏都城洛阳的改建、扩建

洛阳自东汉至魏晋均为都城。

三国至西晋城虽然屡次遭受破坏,但均经过修复,城基础无大变动,而宫殿位置则有几次变迁。

第五节隋唐都城长安

二、隋大兴城的修建

建都长安的原因为:

1、长期混战使邺城、洛阳等城均已严重破坏。

2、江南初定,政治统治还不够巩固。

3、关中平原军事形势有利:

北可御突厥,西扼巴蜀要道,东可出潼关控制黄河中下游。

4、隋朝势力原来就在这一带。

隋文帝在其东南另建都城的原因为:

1、汉长安历经破坏,难以修复,而且“风水”不利。

2、汉长安已有多朝建都,不在新地建都不能体现新王朝的新气象。

3、“汉营此城,经今八百岁,水皆碱卤,不甚宜人。

4、汉长安宫殿与一般建筑杂处,分区不明,防卫和管理也不方便。

四、隋唐长安城市总体布局

隋唐长安是在曹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新建的都城,在规划布局上总结了过去的优良传统,按照一定意图去建造,成为我国严整布局的都城的典型。

东西向第一条轴线是宫城前通到通化门和开远门的大街。

第二条横轴是皇城前面通到春明门和金光门的大街。

两条横轴和中轴两次相交在主要城门外,这种用门路交叉突出主要建筑物的做法,在中国古代城市总体布局中是常见的手法。

和邺城相比,由一次丁字相交变为再次丁字相交。

这种对称布局突出了中轴线,又通过中轴线而突出占城市统治地位的宫殿。

这种将城市作为一个构图的整体,使道路、坊里、建筑布局成为一个统一体的规划手法,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优良传统,隋唐长安在布局上的整体性,超过以往的任何城市。

五、道路系统

道路的系统成严整的方格网系统,共有东西大街11条,南北大街14条,互相直角相交。

南北向道路和子午线方向实测只差一度多。

通向城门的主要干道,宽度大于其他道路。

主要干道出城门后就是市际干道,二者合一的。

当时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不论市内或市际,对道路的要求是一样的。

道路的宽度没有从实际的交通量出发,南北道路很宽,可能是为了便于位于城北统治机构,可以使骑兵易于快速到达全城每个角落。

道路路面多为泥土,少数地段也发现有砖瓦,因此遇雨就难于通行。

东西两市里面的街道,宽度仅16~18米,路面用石子铺成,路两旁有石砌的排水明沟,宽约30厘米,沟外,沿店铺还有1米宽的人行道。

很明显,这是与全市性道路不同的商业街。

六、坊里

唐长安全城共划分有109个坊里,坊名颇多变化,主要是与皇帝名字避讳。

坊里面积之大,在古代中国城市中也是空前绝后的,其原因:

1、坊里的划分完全是干道网决定的;

2、是为了便于统治管理。

坊里数目太多,不便于管理。

布局特点

1、方城——宫城、皇城、外郭城

2、宫城居中

3、中轴对称

4、方格网道路系统

5、坊里制:

各坊面积不等,偏大,坊内一般设十字街,实行宵禁自制度

6、集中设市

七、规划思想

a、承袭了《周礼·考工记》中的传统的王城制度,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得更为明显,而且有所发展。

直接影响长安规划的是曹魏邺城,洛阳的改建规划。

b、规模宏大

c、布局上,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采用严格的坊里制,为了便于统治人民。

道路突出宫殿,这一切都是从城市最高主人—皇帝的意图出发。

d、城市布局有一定的数字概念,采用奇数,奇数可以有中心和对称。

e、长安城规划对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有很大的影响

八、长安城规划的缺点

1、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太大

2、东西大道应成为主要干道,但规划强调南北轴线

3、政治中心的转移造成东北部交通、居住的拥挤

九、隋唐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

1、宫城由多宫制变为单一的宫城,且北移居中

2、长安道路网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状结构,“坊”的排列也随之发展为整齐划一的形态

3、市场位置从城北移到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置格局

4、城市物质要素中,素描建筑尤其是福寺大量增加

 

第六章宋元时代的城市

第一节宋元时代的城市背景和城市概况

唐朝末年,当时的混战主要在北方进行,大量有先进技术的人民向南方迁移,使经济文化南移的形势更加明显,南方地区的城市更加繁荣,南方的海上贸易也也很发达。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也采取了有利发展的措施。

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也影响了城市的布局和面貌,店铺密集的商业街,代替了严格管理的坊里和集中市肆。

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城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比如

1、随着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在交通要道出现定期的集市,逐渐发展成为城镇,丰富了城市体系的层次。

2、坊里制向街巷制转变,同一行业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或一个地区中。

3、宋元以后,火药的发明及应用,攻守技术也有变化,一些城市都加砌了砖石的城墙,修建瓮城、马面箭楼,开挖深广的壕沟。

4、城市集中着封建官僚、地主,还有为他们服务的各种商业、手工业者,人口很多,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大。

5、宗教建筑十分发达,在建筑技术上和建筑艺术上影响了传统,对城市面貌也有一定的影响。

6、河流的决口改道,破坏了水系,使中原地区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洛阳、开封等一些重要城市也逐渐衰落。

第二节北宋东京(开封)的改建与变化

改建结果有几个方面:

1、扩大城市用地,在旧城之外,加筑罗城(外城),新扩建部分相当于原来城市用地的4倍。

2、改善旧城的拥挤现象,展宽道路,改善交通条件。

3、疏通运河,便于城市供应,便利交通。

4、制定许多防火、改善公共卫生的具体措施,沿街划定植树地带,增加城市绿地。

这个改建计划很杰出,主要力量没有放在宫室的修建之上,也没有受旧的城市规划制度的束缚,而是为了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提出的要求,和以往的都城规划大不相同。

选址:

城处中原,接近东南经济中心,繁华的商业城市

总体布局:

宫城、里城、外城,三道城墙,三道护城河。

规划特点:

a、以宫城为中心

b、城市形态和道路系统不像唐长安那么规整端直,道路普遍比隋唐窄。

C、市场不再过于集中,遍布全城,商业街。

d、坊里制找破,形成院落式的街巷制。

影响:

开封成为首都以前,就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城市,因此与一些由于军事或政治需要新建的都城不同,不是十分方方正规则,道路划分也有一定的自发倾向。

开封城的发展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

开封的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系统等对以后都城的规划影响很大。

南宋临安(杭州)

规划特点:

1、城市形状呈宽带状。

2、宫城、大城两套方城

3、宫城偏于城市南端,外形不规整。

4、坊里制打破,形成院落式的街巷制。

规划思想:

因地制宜,道法自然

宋代平江府(苏州)

《平江图》的重要价值

《平江图》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作品,这张宋代城市现状的实录,正确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的面貌,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研究、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

《平江图》运用了我国传统的古代地图的画法,即在平面位置上,画出所表达对象的简洁的形象,这样就把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外形轮廓、规模、立面造型等都有了生动的描绘,使我们能清晰地了解当时城市风貌及一些细部内容。

平江图和苏州古城的对照表明,图上所画出的城市范围、道路、河流、桥梁以及重要建筑物等的位置,都是相对准确的,整个城市以及图内标列的位置,也是按一定的比例绘成。

从中看出当时已经具有很高的测绘水平。

反映的宋平江府城市布局特征:

1、可以看到跨大街建造的书写坊名的华表,但没有坊墙,坊门,华表也不是建造在街巷的入口处,可见这些坊不同于唐代的坊里制,仅是一种管理制度。

2、可以找到许多的手工行业为名称的街、巷、坊等,这反映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在交通便利的地点设有固定的集市场所。

3、在图中记载有100多寺观。

位置都在主要门道路旁或尽端,反映了宗教建筑在城市中的重要的地位。

这些高耸的建筑物的位置选择恰当,与城市道路及河道配合良好,形成很好的城市对景,并构成丰富美丽的城市立体轮廓。

4、平江城中集中居住着大地主、官僚及商人,大型宅院也很多。

这表明苏州的城市园林,在南宋时就已有相当的规模,以后更加发展,形成独具风格的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艺术。

平江图是宋代平江城的现状,同时也反映了历史上城市的格局。

它不同于古代北方城市平面那样的规则方正,这与水网地区河道纵横的自然地形有关;而且平江没有严格的坊里制,而是不规则的街巷。

这也说明在宋以前,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是并存的,各有着不同的特点。

元大都的城市规划

设计师:

刘秉忠

城市布局: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偏南,中轴对称,三个中心(中心阁,鼓楼,钟楼)

元大都的规划特点:

1、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

这种布局反映了封建社会儒家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点,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其为政治服务的目的。

2、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

3、完善的上、下水道。

河道既满足人民饮用水源,又使通航河道伸入城内,便利商旅及城市供应。

水面又与绿化相结合,丰富城市景色。

排水系统完善,施工考究。

4、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是在统一的规划和领导下完成的,规划设计意图得到执行和贯彻。

一气呵成为当时世界上规划最大、最宏伟壮观的城市之一。

 

第七章明清时期的城市

二、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

1、明清城市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

2、明清时期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表现在各级行政中心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和专门工商业城市的发展。

3、城市的人口的增加和经济职能的加强刺激了明清时期大的区域性都市不断成长。

4、明清时期是市镇迅速惊慌的时期,新兴的市镇蓬勃发展,区域城镇系统不断完善。

5、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统一时间较长的时期,城市分布地域较前代有明显的扩展。

三、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

1、在城市建设上存在着规划建设和自发建设相融合,而后者的影响不断扩大。

2、城市是封建统治的中心,中心城市都是按照封建统治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