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一轮课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22301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高考一轮课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史高考一轮课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历史高考一轮课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历史高考一轮课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历史高考一轮课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高考一轮课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讲义.docx

《历史高考一轮课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一轮课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讲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高考一轮课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讲义.docx

历史高考一轮课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讲义

第28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

1.(2019.课标Ⅱ,34,4分)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

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  )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答案】D

【解析】本题以英法美革命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通过展示史学家的观点,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信息、运用比较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同特征。

法国史学家索布尔强调,法国大革命从某种角度而言,超过了英、美革命,其依据是法国大革命是在启蒙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以追求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故D项正确。

美国革命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英、美革命都采用过暴力革命的方式,不能体现法国大革命对英、美革命的超越,A、B两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并没有根除专制复辟的危险,C项错误。

2.(2019.天津文综,4,4分)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

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

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  )

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以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将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作为创作素材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明辨历史解释中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题干材料中的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黄金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的思想,这种绘画表现方式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A项正确;“一枚枚金币”体现的是物质层面的追求,不是精神和道德层面的追求,B、C两项排除;“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体现的是写实的绘画风格,D项错误。

3.(2019.江苏单科,15,3分)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  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  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古罗马史诗中的主人公形象为切入点,考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历史信息、运用判断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历史思维。

材料“罗马公民理想人格”“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表明,人文主义者通过对埃涅阿斯的形象进行神学解读来表达自己追求民主的诉求,B项正确。

人文主义者推崇的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并非罗马神权统治,A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人文主义者否定天主教会教义,C项错误;主张灵魂自我救赎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D项错误。

4.(2017.四川资阳一模,32)14世纪末,“每个人都看到:

所有劳动人民直到面包师傅、所有梳羊毛工人、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

那些持着长枪、佩戴徽章、骑着马出现于佛罗伦萨街头的骑士发现“他们可能遇到政府的干涉和许多嘲笑者”。

这一现象说明,在佛罗伦萨 (  )

A.追求社会地位的提高已成为社会主流

B.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冲击着传统价值观

C.商品货币关系提升了人们的社会地位

D.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变得十分混乱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些普通人的地位在上升,而昔日的骑士地位在下降,这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冲击着传统价值观念有关,故B项正确。

5.(2017.天津文综,3,4分)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

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

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

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

题干信息表明,马丁·路德改革既得到了下层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得到了上层王公贵族的认可。

据此可以得出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

王公贵族与下层民众的目标并不相同,故A项错误。

B项只强调了宗教改革对王公贵族的影响,并未涉及其他阶层,故B项错误。

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二、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文艺复兴

1.背景

(1)经济:

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阶级:

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资产阶级。

(3)政治:

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现世的享乐。

(4)文化:

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批学者逃到意大利。

2.实质:

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

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成就

(1)文学领域

①薄伽丘:

代表作是《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②但丁:

代表作是《神曲》,表达了对教会的憎恶。

③彼特拉克:

代表作是《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④莎士比亚:

代表作是《哈姆雷特》,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美术领域:

代表人物有达·芬奇等,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

5.意义

(1)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

(2)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归纳总结]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基础之上。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易错提醒]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只是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并不否定宗教信仰。

知识点二宗教改革

1.背景

(1)经济条件: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思想条件:

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3)主要原因:

天主教会与德意志间的矛盾加深。

(4)导火线:

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概况

(1)序幕: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扩展:

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

3.主张

(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影响

(1)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2)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概念辨析] “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这三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1)“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2)“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3)“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

主题一 文艺复兴的特征及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经济方面: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方面: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思想方面:

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④文艺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⑤自然科学方面:

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消极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之风泛滥,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

背景

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目标

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

性质

两者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结果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范围

都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

(2)不同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形式

借复兴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

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

范围

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

从德意志开始,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作用

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新教思想还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知识点三启蒙运动

一、背景

1.经济基础: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阶级基础: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3.政治基础:

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4.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

5.斗争武器:

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二、核心

“理性”,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三、内容

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与科学的时代。

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概念阐释] 理性主义的内涵

四、代表

人物

代表作

观点

伏尔泰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①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社会契约论》

①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及“人民主权”思想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①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人非工具

③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辨析比较] 人文主义在各时期的侧重点

古希腊时期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期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时期侧重于宗教领域,启蒙运动时期侧重于政治领域。

五、影响

1.欧洲

(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世界

(1)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主题一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1.启蒙运动的四个特点

(1)从批判的对象上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2)从批判的方式上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启蒙思想家宣传理性,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壮大的反映。

(3)从批判的领域上看,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宣扬科学和理性的目的是为了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

(4)从历史作用上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做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2.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点

(1)不同点

项目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根本原因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神权的束缚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受到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严重阻碍

斗争形式

借助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抛弃宗教外衣,利用无神论思想

主要内容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高举理性旗帜,不仅反对天主教会,而且直接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并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

历史影响

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

打击了世俗的专制主义统治,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2)相同点:

从实质看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思想内容看,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从影响看都解放了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从目的看它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主题二 启蒙运动的影响

1.对世界的影响

(1)从思想解放角度,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将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上来,建立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2)从世界角度,推动欧美、亚洲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3)从科学发展角度,启蒙运动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2.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启蒙运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鼓吹变法图强,这里说的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是指启蒙思想。

(2)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启蒙思想中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成为革命斗争的武器,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的爆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借鉴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封建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极大地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三、典例剖析举一反三

知识点一文艺复兴

(一)典例剖析

例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

根据图片示例,联系基础知识,立刻可以明确图片意思:

(1)15世纪的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或印书坊扩展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资本主义萌芽比较早的城市和地区,如地中海沿岸、莱茵河畔和西北欧的尼德兰一带,说明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2)根据图片中出现印书坊的城市分布比较广及印书坊扩展的信息,再结合此时欧洲的文艺复兴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可以推知此时期的欧洲文化很是兴盛。

符合题意只有A项。

B项:

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的主体是文化,并非政治;不符合史实,此时的欧洲政治上依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时期,人们尚未认识到封建专制制度是压抑人性和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启蒙运动时期才认识到),所以并没有掀起推动政治变革的社会条件,因此,当时的欧洲社会没有出现政治变革的现象,更谈不上变革加速的问题。

故错误。

C项:

不符合史实,早在9世纪时,随着欧洲地中海沿岸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随之出现。

另外,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城市文化兴盛的史实,与市民阶级出现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故错误。

D项:

根据时间直接排除,1517年马丁•路德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后来在这一过程中才产生了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新教广泛传播更是新教产生以后的事。

另外,从题干材料呈现的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兴盛的史实来看,与宗教改革无关,与新教广泛传播更没关系。

故错误。

【易错点】本题易错选项为B。

【方法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印书坊的功能及其大范围扩展的意义。

本题以15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为切入点,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通过地图考查学生理解图文材料、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素养,引导学生理解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例2.(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市民一直影响了教堂的建设以及宗教理念。

市民即工商阶层,所以选A。

人文之一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兴起于14世纪,B选项错误。

教堂与市民意志一致不能体现教会权威,C选项错误。

新教出现于16世纪,D选项错误。

【易错点】本题易错选项为B。

【方法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发展。

本题解答的核心是市民的意志,而时间是帮助我们排除错误选项的关键。

(二)举一反三

1.(2019.云南二模,33)有人说,“这种大部分来自意大利的‘新文化’使一种新的语言——法语——像美丽的鲜花,盛开在塞纳河(法国北部大河)两岸,法语终于变成了文学语言”。

这表明当时 (  )

A.法国已经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

B.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了人文精神

C.文艺复兴运动逐渐在法国扩展开来

D.法语成为欧洲人文学者的通用语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这种大部分来自意大利的‘新文化’”可知“新文化”指的是文艺复兴,故选C项,排除B项;材料强调法国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不能说明法国已经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排除A项;据材料“法语——像美丽的鲜花,盛开在塞纳河(法国北部大河)两岸”可知法语影响范围在法国,排除D项。

2.(2019.广西柳州联考,33)12—13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13世纪后半期,许多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也赴法国学习观摩。

这一现象说明 (  )

A.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承继关系

B.文学是文艺复兴反教会最初的工具

C.中世纪黑暗被东西方文化交流驱散

D.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法国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以法国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说明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存在承继关系,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起于14世纪,且材料中并未提及文学是文艺复兴反教会最初的工具,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世纪文化对近代文化的积极作用,而不涉及中世纪黑暗的问题,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故D项错误。

知识点二宗教改革

(一)典例剖析

例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3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

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

此举旨在()

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可知,此举并不是为了促进信仰自由,故A项错误。

16世纪英国仍为专制统治,并不是君主立宪,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可知,此举加强了英国国王的统治地位,有利于强化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

《权利法案》1689年颁布,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易错点】本题易错选项为B。

【方法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教改革,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历史知识解答历史题目的能力。

例2.(2016·海南单科·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  )

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

【答案】D

【解析】由“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可知,他反对教皇单独解释《圣经》,故A项错误;四五世纪时,圣像崇拜完成了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一般民众的宗教教育,这对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功不可没,到7世纪时,圣像已经普遍进入普通教堂和一般信徒家中,十字架、福音书、圣物和圣像等组成了一个象征体系,把与神有关的东西神圣化,与自由阅读的做法不符,故B项错误;题中只是谈到能自由阅读《圣经》,是对信仰的强化,故C项错误;由“自由阅读《圣经》”,主张自己亲自与上帝沟通,与宗教改革的精神相符,故D项正确。

【易错点】本题易错选项为A。

【方法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教改革,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历史知识解答历史题目的能力。

1517年马丁路德开启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而每个人自由阅读和解释《圣经》是宗教改革的主张。

(二)举一反三

1.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宗教改革的开始,下列内容不属于《九十五条论纲》内容的是(  )

A.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

B.那些因购买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永罚

C.基督徒须知,周济穷人,或贷款给缺乏的人,比购买赎罪票好得多

D.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给予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也无权免除任何惩罚

【答案】A

【解析】“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体现了教会的中介作用,与路德的思想相反,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C、D项反映了路德反对赎罪券和因信称义的思想,故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2018江苏单科,15,3分)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

“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

这些谚语 (  )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体现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

这些谚语反映出人们对天主教会统治的不满,故C项正确。

欧洲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对上帝的信仰,欧洲宗教改革的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反对教会的精神压制和对人民的搜刮,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其实质是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并不反对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知识点三启蒙运动

(一)典例剖析

例1.(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

【答案】C

【解析】本题从雨果对法国大革命期间国民公会性质的评价入手,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

材料中用“即使……又是……”的并列连词来说明国民公会代表的广泛性和平民化的结合、职能的权威性和大众化的结合,代表了革命中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突出了人民主权,故C正确。

只要对A、B、D三种政治理念有所了解,就会发现在材料中都没有完整表现出来,故都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本题易错选项为D。

【方法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启蒙运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历史知识解答历史题目的能力。

例2.(2019贵州适应性考试,32)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

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

狄德罗曾高度评价《四书》《五经》;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

这说明 (    )

A.中国文化为西方启蒙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B.中国文化与启蒙思想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C.大部分启蒙思想家具有崇洋媚外的心理

D.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答案】B

【解析】由材料“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