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16580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第19课辛亥革命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设计:

第19课辛亥革命

2019级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教学案设计

班级姓名

教学内容

第19课

主题

辛亥革命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掌握1894年兴中会成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探究三民主义,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过程

与方法

通过时空观念掌握1894年兴中会成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运用史料实证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三民主义,清政府“预备立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历史解释研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立足唯物史观认知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及局限性;渗透家国情怀感悟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与奋斗精神

重点

概述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及结局,分析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归纳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影响,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概括辛亥革命后的中外势力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探究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学情分析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自主学习

归纳提升

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参照课本归纳,完成基础再现部分。

第一学习时间:

自主学习、归纳提升(30分钟)

网控全局——知识结构化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

(1)背景:

《》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2)内容:

在、军事、商业、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3)结果:

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新政”失败。

2.孙中山的反清革命运动

(1)成立兴中会: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

(2)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①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创建全国性的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

②三民主义:

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③意义: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3)革命运动的发展

①孙中山除继续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外,还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

②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党人给清政府沉重打击。

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

知识问题化——学生带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一】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一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全集》

史料二 三民主义就是针对当时中国所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的革命主张……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

——《复兴之路》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3.立宪运动

(1)历程: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

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2)结果:

认识到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1)背景:

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引发,后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清政府抽调部分湖北入川镇压。

(2)概况:

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其余各军响应,控制武汉三镇,成立,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独立。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产生。

3.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1)袁世凯威胁利诱

①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的支持下攻陷汉口、汉阳,武力威胁革命势力。

②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

③对清政府施压。

(2)孙中山妥协退让:

被迫发表声明,只要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举袁做大总统。

(3)胜利果实被窃取: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

年3月11日。

(2)制定机构:

参议院。

(3)内容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④以参议院、、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4)地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性质的重要文件。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

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的民族民主革命。

2.历史意义

(1)政治方面: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建立起共和政体。

(2)经济方面: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方面:

传播了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4)风俗文化:

促使社会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3.历史局限

(1)失败的表现:

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没有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失败的原因:

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的领导。

知识问题化——学生带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合作探究二】辛亥革命的影响及评价

史料一 下图揭示了在庆祝中华民国成立的日子里,有人把中华民国的“国”字写为“口内一个民字”。

史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史料一中“囻”的主要含义。

(2)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引发诸多“第一回”具体成果的表现。

 

合作探究

高分跨栏

第二学习时间:

合作探究、高分跨栏——知识技能系统化

老师指导学生根据高分跨栏部分互动探究本课重点难点: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爆发必然性

(1)历史教训:

维新运动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走不通。

(2)物质和阶级基础: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提供了民主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

(3)思想基础:

清末民权意识增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舆论准备。

(4)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组织准备。

(5)群众基础: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使得清朝统治危机步步加深,各地人民的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运动等,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群众基础。

辛亥革命发生的偶然性

(1)四川爆发保路运动。

(2)革命党人不慎点燃炸弹,革命不得不提前爆发。

二、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评价

1.辛亥革命的进步影响

(1)政治层面:

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2)思想层面: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3)社会层面: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藩篱。

(4)经济层面: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辛亥革命的局限及教训

(1)辛亥革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革命成果:

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

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没有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3)没有能力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默写过关

当场检测

【体系构建】

高效训练

不练不讲

高效训练、不练不讲——知识题目化、能力具体化

当场训练、同步测控:

一.选择题

1.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设立外务部、陆军部、商部、学部等部门的改革应该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

2.1908年,晚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1911年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13人中,皇族7人。

这一改革(  )

A.标志着近代立宪运动起步B.适应了资本主义的需要

C.彰显民主观念深入人心D.旨在应对国内政治浪潮

3.下图出自2016年第12期《连环画报》中的“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图中横线处文字应是(  )

A.民有、民治、民享B.自由、平等、博爱

C.民族、民权、民生D.民主、科学、法制

4.武昌起义后,由于立宪派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的阵营和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

这些现象(  )

A.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地方政权

B.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C.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这说明中国同盟会(  )

A.推动了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

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

6.1912年2月12日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

“……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该诏书(  )

A.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7.“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

”文中的“革命性,民主性”是指(  )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8.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

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

由此可推知(  )

A.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

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

9.《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

“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

”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规定: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此规定旨在(  )

A.实行三权分立B.限制总统权力

C.规定主权在民D.保障自由平等

11.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壮,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12.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

“事虽不成……已震动全球。

”这主要是因为它(  )

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C.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

13.林伯渠说:

“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  )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帝退位诏书 大总统誓词

材料二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

结合材料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这次运动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春联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历史问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我们考查19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期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

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摔下来的幸运之果。

——据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据1912年3月5日《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19课辛亥革命教学案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一】参考答案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特点及影响

(1)吸收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2)三个问题:

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生富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合作探究二】参考答案辛亥革命的影响及评价

(1)民是国的核心,民是国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原则,也表明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第一枪”:

结束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第一步”: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人民一律平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一回”:

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和赌博陋习。

【高效训练】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器物,建立近代工厂,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百日维新不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清末的预备立宪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二是设立议会,三是实行地方自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涉及外务部、陆军部、商部、学部等部门的改革,符合题意,故选C项。

2.【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钦定宪法大纲》和责任内阁仍以皇权至上,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铁定宪法大纲》和责任内阁维护封建王朝统治,不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的皇位世袭和皇族内阁,不能看出民主观念,故C项错误;清末预备立宪是清政府为了缓解反清革命高涨而实行的骗局,故D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具体指的是民族、民权和民生,故C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论述了武昌起义后,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表现,揭示了武昌起义后,不同阶级对待革命的态度与清政府覆亡之间的深层因果关系。

5.【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反映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据材料“《清帝逊位诏书》”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可知以和平方式宣告清政府灭亡,故A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据所学“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否定了君主专制,体现人民掌握主权和权力限制,表明具有“革命性,民主性”,故A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可见,辛亥革命是各派共同推动的结果,故选D项;材料的主旨是辛亥革命的迅速发展,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判断正确选项。

10.【答案】B。

【解析】材料“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故A项错误;“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体现了责任内阁制原则,以限制总统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主要是限制总统权力,与主权在民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主要是限制总统权力与保障自由平等无关,故D项错误。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11.【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当辛亥革命已经发生、中华民国成立一年有余的时候,国内的农民尚不知中华民国为何物,这说明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对农村的影响有限,故应选C。

A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从材料中的“1913年”可判断此时的革命党人已处于合法状态,因此B项有误;材料中的“老农茫然惶然”只能说明老农对辛亥革命缺乏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因此D项有误。

12.【答案】D。

【解析】题干说明黄花岗起义的意义重大。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已震动全球”。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政治意义”“被低估”“不容易的一件事”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故答案为A。

14.[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评价。

(1)问革命运动依据图片标注判断,意义从性质、功绩方面回答。

(2)问依据“民国二年”即1913年,结合“帝德”“皇恩”体现的封建性,从辛亥革命局限性的角度回答。

[答案] 

(1)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

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2)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15.【参考答案】

(1)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失去民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力量的积蓄和发展等都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2)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近代化。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有着世界影响力。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伏尔泰极力赞赏中国的政府组织结构:

“人类肯定想象不比这更好的政府:

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

……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风俗论》

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论法的精神》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西方学者对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大相径庭。

你同意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答案】示例一:

赞成伏尔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美好的设计,具有优越性。

论证:

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示例二:

赞成孟德斯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专制落后的观点。

论证:

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加强,限制了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专制制度是为了维护封建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君主专制下,统治者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或者两者综合起来回答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以得出观点是伏尔泰赞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美好的设计,具有优越性;孟德斯鸠批判中央集权制度专制落后、家天下的本质。

故赞成态度可结合所学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经济发展及行政效率进行分析阐述;批判态度结合所学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1—1929年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阅读上表,根据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口号”,拟定出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阐述。

(要求:

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

晚清时期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潮呈现多样性。

阐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更多的国人走上救亡之路。

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利用西方科技来挽救统治危机;19世纪末,面对列强瓜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自上而下的改良之路,戊戌变法运动兴起;晚清政府以新政为口号,掀起了立宪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综上所述,晚清时期,面对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不同阶层的国人走上了不同的救国道路。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体西用、变法自强、实业救国、预备立宪”可以归纳出论点是晚清时期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潮呈现多样性,关于这一观点的阐述需要结合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过及背景进行分析,如关键点:

晚清时期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主要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主题是民族救亡。

4.材料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

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

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

——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的观点(须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请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

观点:

同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英贸易关系上的利益冲突的观点(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