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20664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四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备课笺

课题

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课时

2课时

教材页码:

36--38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字,学会8个字,认读、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背诵第3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懂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子,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想,从而对作者的感受有所体会,对作者阐明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

领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懂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学情

分析

 

课前准备

 

课件

备注

课文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作者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所感。

作者通过写德国人爱花养花,把花栽种在临街的窗外,让花朵朝外开放,一方面是每一个过路的人都能享受到美丽的鲜花带来的愉悦,另一方面,种花人自己也享受到了别人带给自己的同样的快乐,展现了人与人之间互利互惠,互相关爱,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精读第1、2自然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师:

(板书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说些什么呢?

呢产生了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交流)

2、师: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生字词上画线作标记,并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词,结合语境和查字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认读生字,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4、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指名分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6、说一说课文写了些什么?

想想读了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学生交流初读感受)

三、精读课文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主要写了德国人爱花,而且每家每户的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都是给别人看的。

3、再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将描写花朵的句子勾画下来。

4、指名再读“他们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枝叶。

5、师: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问你的德国朋友?

指导朗读“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在朗读对话中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

6、指名读,齐读。

师过渡:

是啊,这多奇怪啊!

自己的花是养给别人看的,这是为什么呢?

你们想知道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寻找答案。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通过与形近字辨析组词等方法识记生字。

2、指导观察字的结构,指导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可适当作书写示范。

五、板书设计:

花种窗外→让别人看

自己的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让别人看的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走在街上→看别人的花

六.布置作业:

1.生字书写,积累好词佳句。

2.完成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第3-5自然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懂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

2、师: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德国人很爱花,家家户户都养花,可是他们的花的花朵都是朝着街面的,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

二、精读课文第3-5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读一读。

3、(出示句子: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读句子,思考这句话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联系上文想一想。

①同桌交流。

②交流反馈:

说说你的想法。

③师过渡:

是啊!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时,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这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

④师朗读第3自然段的第1句: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假如你这时就走在街头,你有什么感受呢?

走在街头的会有些什么人呢?

⑤学生谈感受,教师指导读好句子,体会街头繁花似锦,花多、花盛,让人应接不暇。

⑥如果每个人都只把花种在自家的院子里,街头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4、联系上文,你能解释出德国人为什么用这种方式种花吗?

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5、再读句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说说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全班齐读)

6、思考:

为什么作者觉得这种境界耐人寻味?

7、教师引读第3自然段,学生齐读。

背诵第3自然段。

8、学生自读第4、5自然段。

对比作者两次到德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感受?

体会没有改变的“美丽”是指什么?

四、联系实际,引发思考。

1、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有很深的感受,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哪些事使得对他人和自己都有利?

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总结:

如果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五.板书设计。

花种窗外→让别人看

↓我人

自己的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为人

让别人看的花的海洋应接不暇人为

↑人我

走在街上→看别人的花

六.布置作业:

背诵第三段并思考:

读了课文,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使得对他人和自己都有利?

使社会变得更美好?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8、阳光洒下来

课时

2课时

教材页码:

39--43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认读、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小姑娘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体会小姑娘的善良、纯真,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小姑娘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体会小姑娘的善良、纯真,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练习自己的读书感受,体会体会小姑娘的善良、纯真,提高理解能力。

学前

分析

课前准备

课件

备注

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和修鞋老伯伯之间发生的事。

这个故事中飘散着淡淡的温馨,给我们展示了儿童纯真善良的内心世界。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师:

在生活种,我们会认识各种各样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个性品质。

今天,我们来学习《阳光洒下来》这篇课文,看看文中的小姑娘经历了怎样的事?

可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5、说说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情?

三、学习第1-3自然段,初识人物。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①学生自读,在相应的地方作上记号。

(教师巡视)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反馈,边交流边指导读好相关的句子:

“我是个长得瘦小而不怎么会表达得女孩儿,脑子里好像总有想不完得事。

④小结:

她是一个瘦小、内向、会观察、爱思考的女孩。

2、假如你就是这个女孩,你对那个新来的修鞋老伯伯有怎样的想法?

①学生找到描写老伯伯的句子读一读。

②引导读句子,体会小姑娘对修鞋老伯伯的好奇,也通过观察、思考感觉到老伯伯生活的艰难。

3、师过渡:

是啊,这样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小姑娘。

她会和修鞋老伯伯之间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重点指导“鼻、皱”的写法。

2、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五、布置作业:

识记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走近小姑娘的内心世界。

2、通过小姑娘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和纯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

2、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爱观察、爱思考而又较内向的小女孩,她和修鞋老伯伯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

二、学习第4-16自然段,走进人物内心。

1、自读课文第4-16自然段,讲讲小姑娘与修鞋老伯伯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找到描写老伯伯的语句和写小姑娘心里想法的句子,分别作上不同的记号。

3、自读感悟:

再读句子,想想这时老伯伯和小姑娘心里都想了些什么?

在句子旁边作上批注。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4、全班交流。

①走进老伯伯内心:

a、在针断时,老伯伯叹了一口气,这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指导读句子)

b、老伯伯见“我”给了钱又说不用找零时,他抓起书包仔细检查,从这里可以看出老伯伯心里又是什么想法?

②走进小姑娘内心:

a、重点体会句子“我一愣,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拍了我一下心脏。

”和“我转回神,飞快地把书塞进书包里,又飞快地取出口袋里折得皱皱的钱,塞到老伯伯的手里……”

b、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姑娘,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

5、分角色朗读这个部分。

三、学习第17-20自然段。

1、妈妈为什么说“我”是个好心肠的小姑娘?

读读课文的最后4个自然段,展开小组讨论。

2、交流看法。

要求表达观点时,要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作为依据。

3、回扣文题:

为什么说妈妈的话像阳光照进我的心里?

说说你的看法。

4、小结:

妈妈是在夸奖小姑娘关隘他人,用心体察他人的疾苦,很善良。

从此以后,妈妈的话如同阳光照进我的心里。

四、布置作业:

1.观察一个身边从事像修鞋匠那样的服务行业的人。

  2.写一篇观察日记。

  3.给予身边的人一点关爱。

五、板书设计:

阳光洒下来

妈妈是在夸奖小姑娘关爱他人、用心体察他人的疾苦,很善良

从此以后:

妈妈的话如同阳光照进我的心里。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9、父爱深深

课时

2课时

教材页码:

44-47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学会10个字。

正确认读和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孩子地一片真爱从而了解爱的真谛,加深对亲情的认识。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进一步学习体会人物的心里变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了解爱的真谛,加深对亲情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学情

分析

课前

准备

课件

备注

《父爱深深》体现了深深父爱,课文以事情发展和“我”的心理活动为线索,讲述了迷恋音乐的“我”想组建自己的乐队,在缺钱买音箱的情况下,不得不请父亲资助,但是父亲说没钱并要和“我”一起自制音箱。

课文表现了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的深深真爱,阐明了金钱难以替代真情的道理。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一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你们的父母是怎样爱你们的?

2、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父爱深深》,看看文章中的父亲是怎样爱自己的孩子的。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生字新词并多读几遍直至熟练,将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自学生字,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查字典或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4、指名分节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相机正音。

5、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初读体会。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学习第1-6自然段)

1、自读第1-5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写了什么?

①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我”的失望和满心疑惑。

②指导朗读,读出“我”的失望和疑惑。

2、默读第6自然段,说说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什么?

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父亲把所有的爱心都给了“我”?

在文中勾画出来。

②结合勾画的词语谈谈你的体会。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虽然父亲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给“我”做音箱,但“我”能够理解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师过渡:

音箱终于做成了。

爸爸做的音箱管用吗?

也许同学们和课文中的“我”有着同样的疑惑;做音箱花的钱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那爸爸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做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作业布置:

指导写字。

1、指导识记字形和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可作适当的书写示范。

五、板书设计:

父爱深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巩固生字。

2、师:

爸爸为什么要自己做一个音箱呢?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A、学习第7-10自然段

1、自读第7-10自然段,画出描写“我”和“其他参赛者”心理变化的词句,在旁边做上批注。

①为什么其他参赛者会由不屑到十分羡慕,甚至妒忌?

②“我”的情感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全班反馈,读中体会。

学生反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3、请学生上台用词语写出“我”的情感变化,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4、作者说“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很多”,作者获得了什么?

5、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讲讲体会。

B、学习第11-13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我”长大后是怎样看待爸爸自制音箱这件事的?

①你认为“我”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你对他的这种爱的方式有何看法?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话,读出爸爸的良苦用心。

③“爸爸给了我金钱难以替代的真情。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④想一想,为什么事隔多年,早已丢失的自制音箱的形状、散发出的胶水味、传出的第一个音符,以及爸爸那双充满爱意的眼睛,作者还能清晰地记得?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亲情,加深认识。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师:

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一定对亲情有了更深地认识吧!

回家后,请每个同学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句心里话。

五、作业布置:

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写下来,和同学交换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父爱深深

其他参赛者:

不屑→羡慕→妒忌

(心理活动)自制音箱

“我”:

失望→疑惑→窘迫、羞愧→自豪、幸福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古诗诵读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时

1课时

教材页码:

4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结合图画和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地诵读,理解古诗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句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课件

备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王维因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而作的一首诗,全诗写得非常朴素,游子在外,举目无亲,正逢佳节,百感交集,感情十分真挚自然。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一、解题导入。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古诗,自学3个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间互读,将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3、指名读古诗,随机正音。

注意“兴、当、供、种”在诗中的正确读音。

4、再自由读古诗,交流初读感受。

三、理解古诗大意。

1、学生边读诗句,边看课文注释,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重点点拨“异乡、异客、佳节”的意思。

2、边读古诗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3、指名说说古诗大意,师生评议。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多种形式朗读古诗,体会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一个“独”和两个“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怎样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每”字?

(3)“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它与“思念”有关吗?

为什么?

(4)你觉得这首诗写得最好得是哪句?

为什么?

6、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四、作业布置:

朗读背诵古诗。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以自己喜欢地方式反复诵读古诗,直至将古诗背下来。

3、用指名背、同桌互背、小组赛背、师生诗句接龙等方式检查背诵。

五、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异

直接抒情思

每倍乡

遥知……思

因情想象亲

……少一人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语文乐园(三)我来试试

探究与发现

课时

2课时

教材页码:

49-52

教学目标:

1、读词语,初步认识词语的比喻义,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多彩。

2、读一组与年龄有关的成语,积累成语。

3、写一写,背一背名言警句。

4、阅读短文,了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民俗。

5、探究发现词语表述的程度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

6、以“美丽的校园”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7、以“秋天里的节日”为内容进行习作。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词语的比喻义,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多彩。

了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民俗。

探究发现词语表述的程度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与习作。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课件

 

备注

“我来试试”这一板块让学生初步认识以使用比喻义为主的词语,让学生主动探究词语的比喻意义,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词语,初步认识词语的比喻义,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多彩。

2、读一组与年龄有关的成语,积累成语。

3、写一写,背一背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读词语,初步认识词语的比喻义。

1、学生自由读词,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

2、同桌互相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巡视)

3、查字典,进一步认识词语的比喻义。

4、集体反馈。

5、引导思考:

为什么用“手足”来指兄弟姐妹,用“骨肉”指亲人呢?

6、学生分组探讨其他词语比喻义的由来。

7、全班齐读词语。

8、尝试运用:

选用其中一个词语来说一句话。

二、读一组与年龄有关的成语,积累成语。

1、多种形式练读成语。

2、自读,借助工具书了解成语的大概意思。

3、分组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4、用一用:

这些词用在什么人身上合适呢?

①说老爷爷退休了还坚持为社会出力用哪个词?

②夸奖小孩子敢作敢为可以用什么词?

5、全班齐读词语。

6、交流自己收集的与年龄有关的词语。

三、写一写,背一背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名言,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并交流:

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3、学生临摹抄写句子,写正确,写美观。

4、练习背诵句子,多种形式检查。

四.板书设计基本义比喻义

成语

名言:

激励作用

五.作业布置:

1.收集与年龄有关的词语。

2.背写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短文,了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民俗。

2.探究发现词语表述的程度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了解世界各地有趣的民俗。

1、学生自读短文,读准字音,读通短文。

2、同桌合作交流:

读懂了什么?

3、文章讲了哪些国家的哪些民俗?

自读短文,勾画有关的句子。

4、全班交流:

你通过读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

5、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民俗?

6、短文告诉了我们有哪些途径可以了解更多的民俗?

二.探究与发现

1、学生自由读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把句子中的“肯”字去掉再读一读,比较前后两句表达效果的不同。

3、全班交流。

三.板书设计:

民俗有趣

汉语言丰富多彩

四,作业布置:

积累有趣的民俗,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语文乐园(三)口语交际

课时

1课时

教材页码:

51-52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

2.引导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实践,了解怎样做热情的导游和文明的游客。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交流,能清楚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了解怎样做热情的导游和文明的游客。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清楚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课件

 

备注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美丽的校园”,围绕这个主题,文本中设计了一幅文文领着客人参观美丽校园的情景图,图上面的文字描述了情境图里画的内容,图下面的文字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形式和要求,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导游和客人,说说美丽的校园。

教师要引导学生适时变换角色,分别扮演导游和客人,围绕话题展开交际,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互动交往的能力。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了解怎样做热情的导游和文明的游客。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交流,能清楚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

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师:

同学们,马上将有一批外地客人来我校参观,怎样接待这些客人,让他们对我们的学校有个深刻的印象呢?

今天让我们来尝试当小导游和客人,来模拟参观的情景好吗?

2、明确要求,方法引路。

怎样的导游才是游客欢迎的呢?

怎样才是文明的游客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

3、角色扮演,互动交流。

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口语交际,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展示评议。

5、作业布置:

拓展延伸: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6.板书设计:

美丽的校园

导游游客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语文乐园(三)习作

课时

2课时

教材页码:

52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达所见所闻的能力,以“秋天里的节日”为内容进行习作。

教学重点:

以“秋天里的节日”为内容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达所见所闻的能力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课件

 

备注

本次习作以“秋天的节日”为题,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方面写人们如何欢度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习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习作愿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看到、听到、想到”三方面,按顺序写具体,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习作“秋天里的节日”

教学过程:

1、学生看教材,明确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回忆生活场景,全班交流。

说说秋天里有哪些节日?

这些节日分别是为了庆祝什么的?

3、小组交流:

人们用怎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些节日的?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节日说一说。

4、全班反馈,学生互动评价。

要求:

(1)是否讲了自己再节日里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

(2)这个节日的特点是否讲出来了;

(3)讲得是否清楚。

5、作业布置:

学生在草稿本上完成习作。

6.板书设计:

秋天里的节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学生写完后,读给老师和同学听一听。

2、自己点评、同学点评、老师点评。

3、作业布置:

学生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4、板书设计:

秋天里的节日

最喜欢的秋天节日如何庆祝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