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调研报告doc.docx
《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调研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调研报告doc.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调研报告doc
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调研报告
学院是大学办学的主体和承载,因此探索研究型学院的建设模式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和关键。
材料与冶金学院作为承载着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学院,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一二期的学科和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学科队伍、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等指标均居同类学科前茅。
学院目前拥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教育部等省级科学研究基地,以材料和冶金为核心的学科群的队伍资源、学术资源、科研资源、研究生资源等学科资源均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基地与学科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因此,如何有效发挥学科资源优势,顺应“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目标,材料与冶金学院(以下简称材冶学院)探索新形势下的研究型学院建设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学术带头人与教学带头人相结合、推进以教授为核心的团队建设以及依托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基地)发展学科建设和建设特色专业的设想。
一、研究型大学框架下的研究型学院的定位
1.研究型学院的评价标准
在现行的体制下,学院是高等学校以学科群划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型学院实现并实践着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职能。
在研究型大学的尺度下,有关人士提出了衡量高校的学院是否具备研究型学院的基础和条件的主要指标:
(1)突出的科学研究地位。
至少科研和教学并重,有些学院的研究工作量要大于教学工作量。
(2)著名的科学家。
有院士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以及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
(3)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
应是一支队伍在有组织、有目的地“攻城拔寨”,而不只是孤家寡人、单枪匹马维持生计。
(4)互相支撑的学科群。
较多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覆盖较广泛的二级学科博士点。
(5)国家级科研基地。
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6)相当规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其与在校本科生之比应达到1:
2;其与在岗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之比应达到6:
1。
(7)相当规模的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8)大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诸如“973”、“863”、“十五攻关”和国家基金等高层次基础研究项目和重要工程项目。
(9)充足的科研经费,按在岗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计算,年平均经费额应达到6万元以上。
(10)杰出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利、著作和核心技术。
生均论著数应达到2以上,师均论著数应达到6以上。
2.我院建设研究型学院的基础
材冶学院在平台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其涵盖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学、冶金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与低温工程8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科研总量、学术论文与发明专利申请已达到一定规模。
2020年度科研总进款5640余万元,其中纵向2760万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78.87%;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发表论文660余篇,申报专利43项,授权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项。
(3)全面超额完成“985”工程二期建设“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各项预定指标。
目前,平台建设所依托的研究基地已增加到17个,形成了各研究方向以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平台的研究工作格局。
(4)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9人。
共有教职工287人,其中专任教师189人(教授51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35人、副教授77人)、工程与实验技术人员33人。
(5)根据学位点层次、研究生与本科生招生规模,学院已进入教学研究型(本、硕博比率>3:
1)向研究型(本、硕博比率<1.5:
1)转变阶段,目前学院有在籍本科生2044人,研究生1691人。
3.与研究型学院评价指标的比较
各项指标比较表
研究型学院评价指标材料与冶金学院的指标
突出的科学研究地位科学研究工作量大于教学工作量
著名的科学家3名院士、3名学科评议组成员
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
互相支撑的学科群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博士点,跨5个一级学科
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7个省部级基地
相当规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与本科生比达到1:
2;其与在岗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之比应达到6:
1。
研究生与本科生比1:
1;其与在岗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之比达到7:
1
大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欠缺“973”等重大项目
充足的科研经费人均6万元以上08年人均30万元以上
杰出的科研成果每年均有国家级科技获奖
从比较表可以看出,在建设研究型学院的道路上,我院既有通过多年发展建设取得的成果优势,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高层次纵向重大科研项目,即“973”项目、“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和重要国家级科技项目的数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大的差距在于我们还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战略科学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水平博士生培养方面,与一流大学和学院相比仍有差距;在基地和平台建设方面,不同研究方向的发展不平衡,综合性学科的结构调整仍有待进行。
二、“研究型学院”建设措施探析
1.以学科建设为重点
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的思路,就是在学院原有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做到“瞄准前沿、把握方向、注重特色、发挥优势、重点建设、整体推进”。
瞄准前沿,就是要跟踪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学科的前沿方向发展。
把握方向,就是建立有本学科特点、具有超前性且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
注重特色,就是要突出学科发展,加强学院学科建设特色,有别于其他学院的发展模式。
发挥优势,就是要充分发挥学院的特色,充分发挥有潜力的学科发展。
重点建设,就是要以博士点、学院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牵引,建立以某一学科为核心的学科群。
整体推进,就是要通过抓学科建设,促进学科梯队、课程体系、学术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协调发展。
材冶学院在“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建设中,将以学科建设为主线,通过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争使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学科成为世界知名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科。
学院要争取在“十二五”初期创建热能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在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新材料、能源与环境等领域新的学科增长点。
2.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对研究型学院的建设同样必不可少,它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和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成败。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怡奇先生有一句名言: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
”对一所学院或者学校而言,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是学院和学校实力的象征,地位的象征,声望的象征。
纵观国内外一流大学,大师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办学水平和办学地位的重要标志。
例如,华中理工大学10年前没有院士,他们下大力量引进、申报、培养,不到10年就有了10名院士,产生了“院士群”效应,一批学科都占到了高新技术的前沿,也造就了一批创新人才。
以“985工程”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材冶学院拟定了未来几年学院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建设一支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勇于创新、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的学术队伍。
其中包括若干名战略科学家,国家科技创新团队,以及3-5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
同时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打造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逐渐形成以责任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并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力,整合研究方向,组建学术梯队,争取重大项目。
3.“教学科研型”模式探索
相对于普通学院来说,研究型学院是以从事研究生教育和开展基础性研究与重大应用性研究为主要使命的学院。
但是,由于本科教育是一所高校的立校之本,而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又可以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因此,研究型学院更要关注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倾向:
对大学综合实力的比较与科研成果挂钩,科研成果的多少往往成为衡量个人与学校水平的标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把科研放到了很高的地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缺乏紧迫感。
无论什么样的学院其核心是培养人,区别在于不同类型的学院培养人的定位不一样,目标不同。
研究型学院正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结合我院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建设研究型学院的需要,学院做法之一,就是学术带头人与教学带头人合二为一,比如象姜茂发教授、左良教授、翟玉春教授等既是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又是教学团队的带头人,这样就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学院做法之二,就是提倡以教授为核心的团队建设,保证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突出团队精神。
另外,笔者以为,可以尝试建立“以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发展学科和专业”的新的教学科研运行模式。
按照本科生专业设置,成立虚拟的、非实体的“系”,由“系”根据本科生培养计划统筹安排教学工作、分配教学任务;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主,保证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这样,“教学”与“科研”相互揉和的运作模式,有利于二者的相互促进,从而更加有利于推动研究型学院建设。
4.大力推进学院文化建设
学院文化是社会、学校、校友、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认同,与刚性的规章制度相比,良好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提升学院凝聚力,工作绩效。
xx大学遵循“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办学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东大人”,形成“爱国、爱乡、爱校”的校园文化内核,形成了“团结、奋斗、献身、求实”的精神风貌。
学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现在材冶学院的文化建设工作还是比较薄弱的,很多老师还没有意识到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谐大气的材冶学院文化和学术精神还没有深深扎根于广大教师的头脑里。
前不久,陆钟武院士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责任、信心、胆识、拼搏”八个字,应该作为我院文化建设的精髓。
只有学院的物质文化有新面貌、制度文化有新建树、精神文化和人才培养有新突破,全院师生员工才能焕发出新的精神状态,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巨大的凝聚力和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为建设研究型学院提供不竭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
5.加强与国际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材冶学院在与国际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方面,有着比较雄厚的资源优势。
要根据学院的自身状况,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内在趋势和规律,以开放办学的理念,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加强与社会各界包括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即与企业、政府、其他高校等的联合办学);加强校内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资源共享),以此实质性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使学院教师和培养的人才在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国际的视野,使学院的综合学术水平不但具有国内竞争力,而且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学院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邀请国际名校的学者和名人来校讲学,汲取新的学术信息;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去国外名校访问,引进有国外名校求学和研究经历的“海归”来学院工作,建立国际间的学缘关系;与国际名校联合办学。
三、结语
高质量的和一定规模的研究生群体是建设研究型学院的基础,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研究型学院的保证,出色的研究成果是优秀研究型学院的标志。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已成为材料与冶金学院的发展目标。
放眼未来,前景光明,任重道远,让我们扎扎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