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98725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docx

《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docx

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

安徽省农村工业化“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

 

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

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

马怀礼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一日

 

目录

第一章安徽农村工业化评估3

一、农村工业化范畴阐释3

二、安徽农村工业化水平分析4

三、安徽农村工业化的主要特征7

四、安徽农村工业化的优势与劣势9

五、结论11

第二章我省农村工业化的道路11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2

(一)指导思想12

(二)基本思路12

二、发展道路12

(一)农业产业化12

(二)农村城镇化15

(三)农民市民化17

(四)生产力布局19

第三章县域经济的发展20

一、县域经济内涵与特点20

二、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概况21

三、我省“十一五”县域经济发展目标22

四、政策、措施22

主要参考文献:

24

 

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报告

第一章安徽农村工业化评估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世界经济的近代发展史表明,发展中国家(地区)要摆脱贫困和落后,缩小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差距,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是其必由之路。

目前农村工业已经占据我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半壁江山,农村工业化不仅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牵涉到“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农民收入偏低,全省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程度都相对较低,因此,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不仅是安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目前摆在安徽省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农村工业化范畴阐释

近年来,“工业化”、“农村工业化”的概念虽然不断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体和政府文件中,但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人们对其概念内涵和特征的认识仍不尽一致。

因此研究安徽农村工业化问题,就必须对“工业化”、“农村工业化”的理论范畴做一个基本界定,以作为本报告的研究前提。

“工业化”一词源自英文Industrialization,译为“产业化”或“工业化”。

目前,经济学界对工业化这个概念内涵的解释多种多样,至少不下于十种概括起来,大约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单纯从工业发展或某一经济视角来阐释工业化的内涵;另一类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视野来解释工业化,把工业化看成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过程。

比如,张培刚教授给工业化的定义是:

“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2002]国内多数学者持后一种看法。

本报告也持此看法。

工业化的核心和实质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结构演变和升级。

但经济结构的演变和升级,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下进行的。

经济结构的演变和升级,同时伴随着制度的变迁。

[诺斯,1994]因此,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地区)由传统的、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的、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的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

从量的扩张上看,工业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从质的变化上看,制造工业的迅速发展将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成功转换和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同步发展。

在此过程中,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手工操作被机器制造代替,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现代生活方式取代传统生活方式[姜爱林,2004]。

根据这种“综合性”的解释,一个国家(地区)工业化的特征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工业本身不断发展,包括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领域的拓展和工艺技术的提高等,表现为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总就业人口中的份额不断上升的过程。

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包括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向第二、三产业倾斜和集中,技术结构转换、二、三产业增长速度远快于第一产业,表现为一个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由农村化向城市化转化的过程。

三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包括商品化、市场化、企业制度及其组织结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产权关系等方面的变化,表现为市场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

四是文化层次上的变革,包括对旧传统的改造、科技进步、思想观念、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过程。

工业化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发展的问题,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普遍性问题[龚唯平,2001]。

工业化的分类有很多种,人们因立场不同,角度不同,依据不同,方法不同,则将其划分成各种不同形式的类型;其中,从工业布局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城市型工业化、农村型工业化和城乡综合型工业化;农村工业化的概念即来源于这种分类。

很显然,这种分类主要是从工业发展的地域范围来考虑的,在此,农村工业系指工业布局限于农村。

考虑到,安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城乡差别十分明显,城乡综合型工业化只在城市郊区范围有所表现,因此安徽的农村工业大体上可以看成县及县以下的工业;又鉴于本文所称的工业化具有“综合性”的含义,所以,在研究农村工业化时就必须把整个县域经济看成一个整体。

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认为,安徽农村工业化大体上可以界定为安徽县域经济的工业化。

二、安徽农村工业化水平分析

到2003年底,安徽省共有61个县(市),包括56个县、5个县级市。

县域土地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81.7%;耕地面积344.1万公顷,占全省的84.2%;县域总人口4701万人,占全省的73.3%。

当年县域GDP为1759亿元,占全省的44.3%;财政收入108.5亿元,占全省的26.3%。

根据本报告关于农村工业化的观点,安徽农村工业化也就是指安徽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因此,安徽农村工业化水平评估即是对这61个县(市)县域经济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评估。

在经济学界,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评估,标准不一,方法多样。

下面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拟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城镇化率三个方面对安徽农村工业化水平做一个基本分析和判断。

经济学家H·钱纳里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由此得出了著名的多国模型,并根据多国模型提出了评价工业化水平的标准模式,即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共计六个时期(见表1);第一阶段是农业经济阶段,或称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对应表1中的第1时期,在此阶段工业化还未真正开始;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包括表1中的2、3、4三个时期,其中2、3、4三个时期分别表示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初期、中期和后期;第三阶段为发达经济阶段,包括表1中的5、6两个时期,即后工业化社会时期。

表1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时期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动范围

发展阶段

(按1982年美元计算)

 1 

364—728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2 

728—1456

 

工业化阶段

 

 3 

1456—2912

 4 

2912—5460

 5 

5460—8736

发达经济阶段

 6 

8736—13104

借助钱纳里标准模式来分析工业化水平,主要是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2003年,安徽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57元人民币,考虑到价格因素和汇率波动,采用1982—2003年的平均汇率将安徽省2003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成1982年的美元价格,则2003年安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合1325美元,对照表1可见,就全省情况看,安徽省应该是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初期。

2003年,安徽省61个县(市)人均GDP为3749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的58.1%,按照上面同样的方法折算成1982年的美元价格,则2003年安徽县域人均GDP约合770美元,对照表1可知,安徽农村工业化水平也是处于工业化阶段初期,只不过其发展水平略低于全省总体工业化水平,应是处在工业化阶段初期靠前。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认为,工业化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工业化演进过程中的主要表现之一。

他们研究发现,在工业化初期,通常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低,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都相应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优势地位逐步被第二产业所取代;当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水平时,这时候工业化就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继续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到更高水平,则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变化过程。

表2       安徽省各年三次产业结构分布(%)

年份

一、二、三产业增加占GDP的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47.2

35.5

17.3

1980

45.9

35.5

18.6

1985

42.6

35.6

21.9

1990

37.4

38.2

24.4

1995

29.0

43.4

27.6

2000

24.1

42.7

33.2

2001

22.8

43.0

34.2

2002

21.7

43.5

34.8

2003

18.9

44.8

36.3

由表2可见,就全省情况看,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变动状况基本符合西蒙·库兹涅茨所描述的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升级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质的飞跃,2002年到2003年则实现了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期的过渡,2003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8.9∶44.8∶36.3,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主导产业,一产比重降到了20%以下,这说明,从总体上看,安徽省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的时期。

但是,直到2003年,安徽省61个县(市)GDP中,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仍然停留在33.2∶33.1∶33.7的比较低级的水平上,工业尚未成为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也在20%以上,整个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大约相当于全省1990年代初的水平,即由此判断,安徽农村工业化水平大约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起步阶段。

钱纳里等经济学家在研究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时发现,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具有完全正相关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而城市化所提供的聚集效应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发展。

根据威尔科克斯的研究,在1870-1940年长达7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变动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沃尔特·威尔科克斯,1979];分析测算也表明,发达国家1820-1950年,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关系数平均达到了+0.997。

现在,经济学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从而带动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因此,城市化率的高低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工业化水平的高低。

一般认为,在工业化前的准备期,城市化率在30%以下;在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城市化率在30%-60%之间;在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期,城市化率在80%以上。

      表3    安徽省各年度城镇化率(%)

年份

城镇化率

年份

城镇化率

1978

12.6

1995

19.1

1980

13.3

2000

28.0

1985

16.0

2001

29.3

1990

17.9

2002

30.7

就安徽全省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见表3),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2.6%上升到2002年的30.7%,年均提高0.75个百分点,2003年进一步提高到32%,虽然与全国2003年40.5%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然偏低,但已经超过了30%,总体上看,安徽省应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但是,从城镇化水平看,安徽县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仍需着力培育;2003年,安徽省61个县(市)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8.6%,不仅低于30%的临界值,而且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考虑到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是全国普遍现象,有其制度和历史原因,不能单纯因为安徽县域城镇化率低而低估安徽农村工业化水平。

综合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安徽农村工业化大约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起步阶段。

三、安徽农村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如果从1970年“兴办社队企业”算起,安徽农村工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35年的发展历程,即使是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算起,也有20多年了。

考察安徽农村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我们发现,安徽省的农村工业化过程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农村工业化与安徽省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是安徽经济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影响因素。

安徽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几起几落,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安徽经济发展速度上升时期也是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安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时期也是乡镇企业发展滑坡时期,乡镇企业在安徽农村工业中占绝大比重,这说明,安徽农村工业化与全省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经济经历了1981年至1986年和1992年到1996年两个高速发展时期,农村工业都有极大贡献;以1992年到1996年为例,全省GDP年均增长率为17.4%,其中增加值中属于乡镇企业拉动的是11个百分点;全省GDP为7703亿元,其中乡镇企业增加值为2925.8亿元;这一段时期,安徽GDP占全国的份额由1992年3%提高到3.5%,安徽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的比例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相反,在1987年至1991年和1997年到1999年两个安徽经济增长较慢的时期,乡镇企业萎靡不振;以1997年到1999年为例,这一时期,全省GDP为8384亿元,全省GDP年均增长为9.7%,较前一时期大幅下降;同期,全省乡镇企业营业收入逐年下滑,1995年全省乡镇企业营销额占全国的份额为5.3%,1997年降为3.5%,1998年为3.3%,1999年为2.8%,由于乡镇企业连续下滑,抑制了全省GDP年均增长率4.5个百分点。

(二)农村工业化程度很不平衡,地区差距大,表现为“南高北低”,皖北地区(主要是指淮河以北地区)发展滞后,拖了全省的后腿。

安徽省经济强县、工业强县的九成集中在淮河以南的皖江地区和马铜芜(指马鞍山、铜陵、芜糊三市)周边,淮河以北凤毛麟角,皖北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皖北地区的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和淮南6市,国土面积占全省近三成,人口占四成多,但工业化水平不尽人意。

以农业生产年景较为正常的2002年为例(2003年皖北遭受洪涝灾害,产业结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皖北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31.6∶33.1∶35.3,一产比重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全省低10.4个百分点。

2003年,皖北地区二产比重仅为26.9%,比全省、全国分别低9.5和19个百分点,其中,阜阳、亳州和宿州三市的二产比重仅分别为19.6%、17.7%和15.1%。

仍以2002年为例,当年全省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4%,而皖北地区仅为30.4%,整整少10个百分点。

(三)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产业结构看,全省乡镇企业中工业比重较大而服务业比重小,且服务业的60%集中在个体运输业和个体商业上,对宏观经济景气的依赖性较强,这使得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差,对农村工业的发展形成制约,进而制约整个县域经济发展。

从农村工业企业内部看,资源型初加工企业、建材业等传统企业的比重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较少。

1999年全省农村工业中,采掘业、建材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要占6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加工业是初级加工;1999年后安徽农村工业出现滑坡,所以目前的这一比例可能还要更高。

从农村工业企业规模看,2000年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为19.96%,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近20个百分点。

从企业组织程度看,企业组织程度较低,布局相对分散,专业化协作和规模效应不理想。

从对外向经济依存度看,安徽乡镇企业外向度低,2000年出口产品交货值占全部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2.86%,比全国水平低近5个百分点。

(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集聚效应未能很好发挥。

2003年,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4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增幅较全省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县域工业年均增长8.5%,高出县域GDP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对整个县域经济的贡献已经达到40%。

全省有17个县(市)工业增加值超过10亿元,合计达到224亿元,占县域工业的49.2%,由于农村工业的发展,涌现了一批经济强县。

与此同时,2003年,61个县(市)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8.6%,而全省城镇化水平已达到32%,全国城镇化水平已达40.5%,县域城镇化水平比全省低13.4个百分点,比全国低21.9个百分点。

且各县(市)之间发展程度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最高的达到33.98%,而最低的只有5.95%。

(五)农村工业对本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不大。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2002年全省总人口为63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95万人,占总人口的80%;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全省劳动年龄人口为3535万人,而2002年全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仍高达55.6%;这说明,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

但根据《安徽统计年鉴2004》的资料,2003年,安徽外出半年以上人口中,流向外省的占76.22%,本县范围内流动的占10.91%,流向本市其他县(区)的占6.14%,流向本省其他市的占6.73%;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安徽农村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还不强,对本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贡献还很有限。

这也是造成安徽县域城镇化滞后的一个原因。

(六)产权结构私有化趋势明显。

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企业改制后,目前,安徽省农村个体、私营企业个数占全省乡镇企业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95.9%,其增加值占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总量的73.4%,农村个体、私营工业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全省乡镇工业8个百分点,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机制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已经初现。

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已是新形势下安徽省农村工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成为支撑全省乡镇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四、安徽农村工业化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虽然与东部沿海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安徽农村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但考察安徽省情不难发现,安徽农村工业的发展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继续推进农村工业化方面仍有潜力可挖。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资源优势。

(1)土地、水资源丰富。

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重要的水利工程有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2)动植物资源丰富。

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

(3)矿产资源丰富。

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

全省已发现有用矿种1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67种。

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其中煤、铁等10多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是国家级的材料工业基地和华东的能源供应基地,淮南、淮北两淮煤田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4)旅游资源丰富。

我省既有以黄山、天柱山、天堂寨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又有以九华山、徽州古建筑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有多处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5)人力资源丰富且成本很低。

我省人力资源充裕且工资水平低下。

2003年我省有从业人员3544.9万,同期职工平均工资10581元,相当于全国的75.4%,居倒数第三位。

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较低,使得安徽在吸引投资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种低成本优势正是发达地区转移资本和技术所追求的核心内容。

2、区位优势。

安徽农村工业化有比较优越的区位优势可供利用。

安徽省地处华东,南连浙赣,北达中原;临江近海,承东启西;陆运、水运、空运网络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达、资本密集,且对外向经济的依存度高,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其资本和技术必然有内陆转移的要求,安徽正可乘此良机,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链条延伸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安徽农村工业基本上是跟着江、浙亦步亦趋学来的,与江、浙、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渊源深厚,正可资利用。

从省内看,马芜铜经济圈基本形成,全省传统工业改造正在加速,结构逐步优化,具备了迎接东部辐射,融入“长三角”基本条件。

同时,安徽又赶上了西部大开发的难得机遇,正可向西进取,抢占西部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处女地”。

从实施“东联西进”战略来看,无有哪个省(区)的区位优势能和安徽相比。

3、农业优势。

安徽省农业优势明显,这为发展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坚实基础。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农业是工业的“母亲”,农业剩余是工业存在的前提;只有农业剩余充裕,才能保证工业稳定、快速发展,所谓“无农不稳”就是这个道理,农村工业的发展也不悖此理。

从全省总体情况来看,2003年在皖北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安徽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305.4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粮食、油料、棉花总产分别为2214.8万吨、231.4万吨和29.5万吨,各列全国第9、第4和第5位。

从县域范围来看,2003年,安徽省县域经济中一产增加值为584.2亿元,占全省的78%;县域经济提供了全省70%以上的粮食、油料、棉花、肉类和水产品。

2003年,县域粮食产量达1579.3万吨,占全省的比重为71.3%;油料产量186万吨,占全省的80.3%;棉花产量占全省的90.4%;肉类总产量占全省的84.8%;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81.4%。

可见,安徽农业生产的实力不可谓不强。

4、后发优势。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的研究成果,工业化的后来者在追赶工业化先行者时具有后发优势,即工业化后来者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可以取得具有特殊利益和优势,包括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装备;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等等。

安徽省是工业化后来者,安徽农村是工业化后来者中的后来者,有后发优势可资利用。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为我们充分利用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在较高起点上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和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使我们可以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更多地利用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与技术;国内外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为安徽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伴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国际资本加速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流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东部地区也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这就使得许多沿海企业将生产基地向内地转移。

凡此种种,都是安徽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可资利用的后发优势。

(二)劣势。

尽管推进安徽农村工业化有许多独特优势可资利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继续推进安徽农村工业化的前进道路上也存在种种困难,安徽农村工业化正面临严峻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水平过低,工业布局分散。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反过来,城市化率的提高也会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如前所述,安徽全省城镇化水平只有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