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8615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docx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docx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摘要

合作能力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前教育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合作交往体验,产生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本次以xx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系统地研究了同伴合作策略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运用,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依据。

遵循大班幼儿身心特点开展小组学习合作;为幼儿提供参与机会、自主操作机会、学习机会;联合家长形成合力开展各种实践性活动;一日生活中利用游戏开展合作性活动。

关键词: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

 

Abstract

Theabilitytocollaborateastheimportantpartofchildren’ssocialdevelopment.Itisaprevalentissueinpreschooleducationstudy.Theabilitytocollaboratemakesupchildren’ssocialeducationalso.Itcanhelpchildrengainexperienceaboutcollaboration.Notonlyhaveagoodmood,butalsodevelopchildrenphysiologyandmentality.TakeaXKindergarten’s5~6yearsoldearlychildrenasanexample,childrenusecollaborationstrategyingameoractivity,getthegistofeducationstrategyinthestudy.Itwillcarryoutapanelmodeinordertofollowchildren’strait;offeropportunitytohelpthemgainjoin,learnandoperate;moreover,holdvariousactivitieswiththehelpofparents;usegamecarryoutcollaborateindailylife.

Keywords:

5~6yearsoldearlychildren;theabilitytocollaborate;cultivation

 

引言

1996年,以雅克.德洛克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1],而学会合作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的重要内容。

当今,许多独生子女被贴上许许多多的标签:

不合群、严重的自我中心化、不懂得和他人相处生活。

当他们试图撕掉这些标签时应具有合作能力,因而合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在家庭社会相关领域中的学习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通过其在社会实践领域的深入学习,从而不断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社会性人格、精神品质,这仍是当前儿童教育与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重点。

在幼儿期幼儿合作能力主要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而不断提高发展,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互相交往作用主要发生在最近发展区的加速区,该阶段是幼儿开展合作活动的最佳时期[2]。

因此,为了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社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需要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合作行为是作为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帮助其发展合作行为本身就是体现幼儿的合作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减少幼儿“自我中心化”行为、体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帮助幼儿培养道德意识、学习社会交往技能,不仅有助于幼儿个性化发展,还能培养社会性行为等。

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研究,因此,深入探讨研究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研究价值。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合作

当令认为所谓的“合作”其实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一种基本体现,这种社会结构的基本形成主要有三个基本不可缺失的基本要素:

(1)社会合作活动目的;

(2)共同的社会参与;(3)社会合作的形式方法;而这三要素与社会合作既相互没有关联又彼此独立,《心理学大辞典》中明确指出,“合作是为了共同的目标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完成某一行为,是个体间协调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为”[3]。

周宗奎和好友方晓艺也曾对合作者的能力培养提出不同看法,他们一致认为“培养合作能力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愿意和别人好好结合在一起,以共同努力达到目标的一种行为或意指态度、情感”[4]。

从这些基本概念中,我们不仅可以明显看出,合作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共同要求双方满足两大类的基本要素,即目标的一致性和个体间不断协调、相互配合。

不难得出结论:

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社会个体,相互配合共同去努力实现共同发展目标的一种行为表现,是相互合作之间认知、情感和行动能力的一种综合体。

对于一个大班的幼儿来说,在一日中的学习以及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大班幼儿确保每项工作、活动可以顺利完成,可以主动发起合作进行分工,在过程中,不断地与同伴进行沟通商量遇到地问题;并且在相互协调配合中,每一个体都可以完成既定地任务,这一点便是分工合作。

(二)合作能力

关于“能力”地定义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

黄希庭在心理学上将能力定文为“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5]。

由此得出,能力是代表着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它包含着情感、态度、知识等多个角度,并且它与人的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徐德媛从合作能力的合作认知、合作技能、合作情感、合作意志四个维度为基础将幼儿合作能力定义为:

幼儿在学习和游戏活动中,能独自并正确判断出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主动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尊重并信任他人,通过运用表达、组织、协调、分享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共同目标,从而体验到在合作过程中为自己带来快乐的能力[6].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合作能力是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在享有自愿平等权利的基础上,为完成共同目标组建团队,是幼儿之间通过相互协调配合运用一定的合作策略达到良好合作状态和取得一定的效果而在合作过程中所表现上来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三)游戏

古往今来,游戏的定义就存在着多样性。

许多学者有自己的主观见解,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关于游戏的定义。

柏拉图在《法律篇》一文中将游戏定义为:

那种具有无限于功利、非理性、不相同性而且即对结果也无害处的一种东西。

这种不一定包含善或恶的愉快,就是游戏[7]。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游戏和其他艺术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们不带有功利性,不与任何实际生活目的密切相关。

游戏能力是一种能动的游戏功能,它不仅仅局限于游戏经验和材料的界限内,而且它在游戏中还可以给每个游戏者自身带来“快感”[8]。

幼儿教育之父亨利福禄贝尔先生说:

儿童常表现出的愉悦、自由、满足及平和的心情会在各种游戏中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儿童本身纯真的自然精神活动产物。

所以它的游戏意义是万善之源[9]。

因此总结出游戏的以下特点:

游戏是带有自发性的;游戏是游戏主体主动性参与的;在游戏过程中会给游戏主体带来愉悦。

二、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现状分析

大班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为完成共同目标组成团队,幼儿之间通过相互协调配合等合作策略达到良好合作状态,从而在合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之为合作能力。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以科学文献法和观察法为主,分析访谈法为辅。

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从宁德市蕉城区XX幼儿园中选取一个大班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定期跟班观察。

采用事件取样法实时记录各活动中幼儿的合作行为事件及教师如何引导大班幼儿合作行为;通过访谈大班班主任和副班多位老师,了解教师对幼儿合作及策略的认识。

选取个别幼儿家长作为访谈对象,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合作行为及家长如何引导幼儿的合作行为从而培养其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从性格类型、发起主体、合作目的、合作策略四个维度分析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现状,深入研究大班幼儿在合作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了解教师及家长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影响。

(一)不同性格类型的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分布情况

 

表2-1不同性格类型的合作行为频次分布表

幼儿性格类型

合作次数

百分比

外向型幼儿

103

40.2%

内向型幼儿

74

28.9%

一般型幼儿

79

30.9%

合计

256

100%

由表可知外向型幼儿发生合作行为频率为40.2%,内向型、一般型幼儿发生合作行为频率分别为28.9%、30.9%。

外向型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和其他幼儿进行建议协商为主。

内向型幼儿发生合作行为相对较少,主要以配合其他性格类型幼儿参与游戏活动为主。

一般型幼儿与同伴合作的主动性不是很高,但是会和自己喜欢的同伴进行合作,相比之下,合作行为发生频率处于中间水平。

由此得出外向型幼儿更愿意发生合作行为,并能与其他幼儿建议协商进行游戏;而内向型幼儿和一般型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合作行为较少,容易被忽视,从而不利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二)不同发起主体下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分布情况

 

表2-2不同主体下的合作行为频次分布表

发起主体

合作次数

百分比

教师

52

27.4%

幼儿

138

72.6%

合计

190

100%

由表中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在教师发起游戏的情况下发生合作行为频率为27.4%,而在幼儿发起游戏下则高达72.6%。

由数据反应出,大班幼儿对于合作已有初步的认识,能主动发起游戏并在游戏中发生合作行为;在教师发起游戏下,由于教师的介入,过多的主导游戏规则,反而降低了合作行为频率。

(三)不同合作目的下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分布情况

合作目的定义是:

在一定游戏活动情境中,合作发起者与参与者之间达成合作,支持发起者的企图,反映了发起者的动机和愿望[10]。

将观察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合作目的可以是一起游戏、分享物品、帮助别人、寻求帮助、做班务事、巩固学习。

表2-3不同合作目的下合作行为频次分布表

合作目的

合作次数

百分比

一起游戏

47

49.5%

分享物品

-6

6.3%

帮助别人

-4

4.2%

寻求帮助

14

14.7%

寻求支持

-2

2.1%

做班务事

-9

9.5%

巩固学习

13

13.7%

合计

95

100%

由上表数据得出,合作行为中不同合作目的的比例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一起游戏、寻求帮助、巩固学习所占比例较大,从这三个合作目的可以知道幼儿有合作认知这一基本特点,为了同一目标愿意发生合作行为;当合作目的为帮助别人所占比例为4.2%,这个合作目的需要幼儿在合作情感上有所谓的培养,才能引起共鸣从而真正达到这一目的,很明显的是,幼儿在合作情感这一方面有所欠缺;当合作目的为寻求支持所占比例为2.1%,体现出大班幼儿在合作意志这一方面存在问题;当合作目的为分享物品所占比例为6.3%,分享过程需要的是合作技能,运用一定的策略才能更好的完成这一目的,可以反映出幼儿的合作技能也存在一定问题。

(四)大班幼儿合作策略总体分布情况

 

表2-4大班幼儿合作策略频次分布表

合作策略类型

次数

百分比

协调

113

37.3%

给予

57

18.8%

顺从

24

7.9%

支配

33

10.9%

逆反

37

12.2%

拒绝

39

12.9%

合计

303

100%

结果显示合作策略类型出现次数由高到低分别是协调、给予、拒绝、逆反、支配、顺从,在游戏中,大部分大班幼儿具备初步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选择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通过相互协调来完成目标;也可以看到数据显示顺从、支配、逆反、拒绝这四类合作策略占比总和为43.9%,可以得出大班幼儿在合作策略上还未得到较为全面的引导;合作过程中大多幼儿根据个体的经验和学习在合作过程中反馈出这样的合作策略,应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三、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原因

首先,我国现阶段的大班幼儿大多都是家庭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加上单元化的家居形式,没有适龄玩伴,他们在家里都还算是小小的霸王。

除了在进入幼儿园这个阶段能够多接触点人外,幼儿很少有机会进行合作,因此,难以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情绪改变、心理变化,比如愉悦感、合作成功时的成就感、自信感。

很多家庭独生子女都在家里坐着玩游戏、看电子娱乐产品,他们的周围除了爸爸妈妈,没有兄弟姐妹也很少和同年龄段小朋友共同学习成长的丰富经验。

因此,当发生合作行为时,他们不懂得用合作的形式去进行游戏,不懂得互相帮助。

所以,当前大多幼儿都以自我为中心,时时事事都以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实际需求作为第一出发点进行交往,不顾及别人切身感受,唯我独尊,不会关心他人,不能和别人很好的和睦相处。

其次,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国民经济建设不断进步,高楼大厦、商品房,独门独户的现代家庭居住模式,使幼儿的成长模式也发生变化,缺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电视机,游戏机、电脑等已逐渐成为孩子的亲密互动同伴,游戏里的重要主体角色,动画片里的角色成为孩子们的交流对象。

甚至可能是缺乏学习的榜样,这使得现在的孩子往往缺少共同成长的学习伙伴、榜样,性格上较为孤僻。

(二)教师的培养不力

 

1.教师对幼儿合作行为缺乏正确认识

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他们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无论是学习、生活及工作中,为了同一个目标组建一支属于他们自己的团队,彼此配合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最终取得可观的效果。

沟通能力影响合作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沟通能力是决定和影响一个幼儿与同伴之间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

良好的师幼沟通关系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沟通技能的习得、选择正确的意见能力的提升、心理需要的满足、自我概念和个性的发展。

一旦确定了幼儿在同龄人的地位,幼儿在整个童年的地位是相对稳定和难以改变的。

根据同伴接纳幼儿水平的高低,可以将幼儿的接受度分称五类,分别是:

受欢迎幼儿、被拒绝幼儿、矛盾幼儿、被忽视幼儿和一般幼儿。

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有两类幼儿面对合作提交需求时易遭到拒绝、忽视从而合作失败或者在合作发生时因产生矛盾减少使用策略,没有形成合作行为,这两类幼儿分别是被拒绝幼儿和被忽视幼儿。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做到对同伴关系有正确认识,帮助需要的幼儿调整同伴关系,反之就容易阻碍幼儿的发展。

米勒等人指出教师对幼儿的特征和价值观的认知程度会使其他幼儿对他的接纳变得复杂起来[11]。

2.教师的引导与示范不科学

班杜拉的社会观察性学习指导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和先驱,他的社会观察学习指导理论为幼儿教师的指导与示范幼儿的合作行为教育提供了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

社会行为中包含合作行为,幼儿关于合作行为的经历就应该是在一种自然、真实的状态中或者关于合作游戏中去体验合作并习得合作行为。

幼儿合作策略的运用和教师的示范与引导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一次区角观察中,该班教师多次要求孩子不要说话并且为最乖的小朋友奖励小花,并批评了讲话的小朋友。

小朋友为了积攒小花,在活动中不敢说话减少了合作次数。

合作中互动交流时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显然,这位教师的引导方式时不科学的。

教师对讲话的小朋友进行批评也产生了负强化的作用,幼儿使用语言策略进行合作也变得单一。

课间休息时,主动询问该名教师是否有意识的对幼儿运用合作策略进行引导,该教师坦言道:

当然啦,在建构区进行游戏时,孩子们还是会各玩各的,没有合作意识,这时我会直接要求自己玩的小朋友加入到别的小朋友的建构中。

我们不难看出该名教师的引导缺乏科学性,如果老师经常性地参与到游戏中,和幼儿一起商量游戏、如何建构,这给幼儿树立了一个良好地榜样,也提高了幼儿使用合作策略的有效性。

(三)幼儿自身的原因

首先,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也提到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幼儿往往缺乏了选择观点的意识和能力,只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尚来看待世界,难以正确认识和接受他人的观点。

而幼儿在5-6岁这个阶段很难自己去选择并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借助活动和社会环境去帮助大班幼儿“去自我中心化”,从而更好融入集体社会活动中并习得良好的合作行为。

其次,幼儿的合作行为与性格也有很大关联。

外向型幼儿出现合作行为的频率比内向型、一般型幼儿高,大班幼儿中存在许多内向型、一般型幼儿,他们很少主动去发起合作行为,更愿意以“配合”的角色参与活动中。

因为性格原因,他们更愿意依赖在比他们更具有领导力的幼儿身上。

久而久之,内向型、一般型的幼儿通常缺乏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家长不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首先,家长对“合作能力”的概念及意义了解不深刻。

通过对家访记录的分析得出:

家长眼中的“合作”比较少的存在幼儿阶段,那么在家里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去进行培养。

其次,家长教养方式在幼儿阶段以“包办代替”为主要手段。

幼儿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在家中出现合作行为时,家长没有进行引导。

一般是让幼儿自己玩或者直接满足幼儿的需求帮他完成。

这样的做法变成一个“障碍”,当幼儿在除家庭以外的环境中,会定向思维的以为“哭”“闹”“争抢”等行为就可以获得需求,没有合适的交往技巧。

四、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开展合作能力培养

五到六周岁是大班幼儿年龄阶段,这时幼儿的大脑发育、思维能力、大动作都日趋成熟,有了初步的独立心理活动能力;幼儿在观察外界事物的能力上得到提升并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分析,更好地协调每一项独立的心理活动,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及行为得到控制;而大班幼儿对于社会交往的情感需求增加,不再满足于自我。

基于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开展幼儿小组自主学习的合作活动模式促进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游戏进行模仿、商量、表达、组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从中获取合作交往技巧,在小组学习中满足交往情感的需求。

(二)为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提供充分条件

教师应用心投入每一项活动中,为大班幼儿设置多样性的合作性活动,如:

你能帮帮我吗?

车轮叠高……鼓励性格内向的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引导乐观活泼的幼儿带动活动的氛围,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趣味活动;材料准备上应注意控制投放的数量,材料种类应丰富,控制数量和种类避免幼儿各玩各的现象,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材料,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交换、分享材料;主班教师、副班教师、生活老师应在幼儿面前多示范合作行为,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合作行为,并且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感。

(三)联合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

定期开展关于合作能力培养的讲座,帮助家长厘清合作的概念、合作行为对大班幼儿的意义以及园内如何进行合作能力培养;幼儿园联合社区宣讲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社区共同策划适于大班幼儿参与的合作活动。

打破独门独户居住模式,为社区幼儿提供更多交往机会;家长可以将在家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与其他家长、配班老师进行探讨,一起解决幼儿合作行为问题;家长在家中应经常引导幼儿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如:

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合作洗碗;爸爸和宝宝一起合作修理玩具。

(四)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

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充分地融入游戏活动从而调动大班幼儿合作地积极性,培养其合作能力,如《拔萝卜》《两人三足》《足球大战》《炒黄豆》等,这些游戏都是需要幼儿进行合作才能完成,幼儿不仅充分亲身体验和主动参与游戏的巨大乐趣,同时还进一步熟练掌握了参与各种游戏的基本方法和合作游戏的技巧。

教师在集中教育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利用歌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合作的概念、合作行为,也在集中教育活动中获得合作行为交往技巧。

如:

商量、轮流、等待、互相帮助、交换、反复练习等;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造更多自由交往的机会,在自由参与人际交往的学习过程中,把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权利交还给幼儿,鼓励他们大胆、积极地进行交往,共同合作完成分发的任务。

结语

本次采用了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大班幼儿发生的合作交往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对多位教师及家长采用访谈法进行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行为进行分析。

把所学理论和两个月的实践相结合,对幼儿家长和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策略。

总之,本次在自然状态下对幼儿合作交往行为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更好的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合作交往行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其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等方面也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

致谢

进入大学就像开启新的人生一般,决定二十岁后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在一步一步地实现。

即将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涯,心中有太多感恩与不舍。

当在键盘上敲下“致谢”两个字,更多的是不舍还有些许遗憾。

谢谢教艺院的老师们,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热爱这份职业;谢谢学前教育专业的岳玉阁老师,生活中的和蔼可亲,学术上博学精深、治学严谨,感谢她对我的论文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实习园所的园长妈妈和老师们,在我需要的时候,耐心讲解,不断地学习和倾听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也对论文材料的搜集提供很好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5-7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出版社.2002:

2-3.

[3]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周宗奎.儿童社会化[M].武汉:

湖北少儿出版社,1996.

[5]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徐德媛.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现状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7]姜阳春.论学前儿童游戏与社会技能形成的相互作用[D].吉林大学,2006:

2.

[8]Brendgen.M.Vitaro.F.Bekowski.W.M.Doyle.A.B(Eds)DevelopmentalProfilesofPeerSocialPreferenceOvertheCourseofElementarySchool:

AssociationswithTrajectoriesofExternalizingandInternalizing[J].Behavior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1,(37):

308-320.

[9]姜阳春.论学前儿童游戏与社会技能形成的相互作用[D].吉林大学,2006:

2.

[10]李林烛.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同伴合作策略的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11]Miller.PerceptionofsocialresponsibilitiesintheUnitedStates,Moralimperativeorpersonaldecision?

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8,33-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