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1827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docx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docx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教学内容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

3.1空气与氧气

(1)

一、知识要点

1.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2.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3%

0.04%

0.03%

特点

相对固定成分

可变成分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测量原理

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

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3)结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空气的利用

 

氧气 O2 

氮气  N2 

稀有气体 

主要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能支持燃烧、供呼吸。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性质稳定、不供呼吸、不支持燃烧。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性质极稳定(惰性) 

用途 

1、支持燃烧(助燃性:

、物质燃烧、炼钢、气焊、航天等);2、供给呼吸(如登山、潜水、宇航、医疗急救等)

制硝酸、化肥、作保护气(食品袋内充气、灯泡内)、防腐、液氮冷冻麻醉、超导材料在液氮环境中显示超导性

保护气(如焊接时、灯泡)、电光源、激光技术、氙可用于医疗中的麻醉剂 

二、注意事项

1、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实验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1)装置不漏气

(2)红磷应足量

(3)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2、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如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都较稳定,所以都可作保护气;液氮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液氮可作冷冻剂。

3、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选择可燃物时的两个条件:

一是该物质在空气中就能燃烧(助燃剂为氧气而非其他气体);二是该物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为固体或液体。

4、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含量一般用体积分数表示,而非质量分数。

3.1空气与氧气

(2)

一、知识要点

1、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液态氧气为淡蓝色,固态氧气为蓝色雪花状。

(2)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现象

文字表达式

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褐色固体,并放出热量

 

木炭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并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指的是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只不过生成物中的原子组合形式与反应物中不同。

3、氧化物:

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等都是氧化物。

二、注意事项

1、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和实验法。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时,为防止熔融的铁或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因局部受热过多而炸裂,需预先在集气瓶中盛一些细沙或水,并使铁丝选在瓶中央而切勿触及瓶壁。

3、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而不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

不能将氧改成氧气,否则会将氧化反应的范围缩小。

4、同种物质,反应条件不同,实验现象不同;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同,反应所需条件不同。

3.2氧化和燃烧

一、知识要点

1、氧化反应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2、氧化反应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3、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具有可燃物;二是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剂为氧气;三是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4、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关系

5、灭火:

可燃物燃烧时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有助燃剂和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灭火的措施只要使其中的一个条件不成立即可。

灭火的方法:

①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②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6、火灾自救的方法:

(1)发生火灾时,要保持镇定,先了解火源的正确位置,然后报警求助。

(2)楼内失火时,要关好门窗,以降低火势及烟雾的蔓延速度。

(3)发现时因电造成的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4)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面上爬行并用湿毛巾掩盖口鼻。

(5)用湿毛巾等物品塞住门和窗户的缝隙,以免浓烟渗入。

(6)打开窗户,在窗口呼救。

7、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时伴有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

化学能与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二、注意事项

1、物质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

(1)急速的燃烧是否会引起爆炸,取决于可燃物所处空间的大小和是否有气态生成物产生。

(2)缓慢氧化是否能引起自燃,取决于氧化所产生的热量是否散逸和进行缓慢氧化的物质着火点的高低。

2、水是常用的灭火材料,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水灭火。

如油类着火、电器着火等就不能用水来浇灭。

3、一般火灾可用水来灭火,是利用水易吸热降低温度,从而使可燃物温度达不到着火点,而不是降低了物质的着火点。

4、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1)泡沫灭火器:

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2)干粉灭火器:

除用来扑灭一般的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3)二氧化碳灭火器:

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使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3.3化学方程式

(1)

一、知识要点

1、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如1克水加热后变成了1克的水蒸气,这一变化前后虽然质量相等,但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强调的是“质量守恒”,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反应前后气体质量总和保持不变,但其体积不一定相等。

②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已参与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不包括没有参与反应的(反应剩余的)那部分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从院子、分子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因为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三、注意事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

2、

宏观

⑴五个不变: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⑵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

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微观:

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

⑶一个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2、尝试用微观模型解释化学反应,可直观呈现反应规律

3.3化学方程式

(2)

一、知识要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式子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树木必须想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书写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结为五部:

⑴写:

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的左边,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的右边,多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用“+”相连。

⑵配:

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⑶注:

注明反应条件,通常写在“=”的上方或下方。

“加热”常用“△”表示。

⑷标: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那么在气体的化学式右边用“↑”号表示;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的,那么在固体的化学式右边用“↓”号表示。

⑸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物质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

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常见的有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和分析观察法等。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2)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4)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二、注意事项

1、书写化学方程式需注意的问题:

不能以箭头或短线来代替“=”;不能凭空想象,随便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式;必须做到配平要防止漏标反应条件、气体或沉淀的符号。

2、化学方程式与数学方程式相同,化学方程式中的“+”不读作“加”而读作“跟”或者“和”;“=”不读作“等于”而读作“生成”。

3.3化学方程式(3)

一、知识要点

1、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就是一句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1)设未知量;

(2)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计算处有关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化学方程式中相应化学式的正下方;

(4)在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面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5)将有关的四个量列成比例式,求出未知量;

(6)简明地写出答案。

二、注意事项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

(1)设某物质的质量为m时,m后是不带单位的,如“设某物质的质量为m克”是错误的。

(2)计算时不涉及的物质的质量可不写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