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8083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docx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docx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

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

刘晓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一、学会调节情绪问题,保持心理平衡

教师职业压力的过大使得教师的情绪总处于紧张状态,研究发现,紧张情绪会使人的免疫系统弱化,各种疾病往往乘虚而入,因此教师应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警惕,用理智驾驭情绪,不做情绪的俘虏。

心理学家提出一个情绪指数公式:

情绪指数=实现值/期待值,当实现值超过期待值时,情绪指数大,人的情绪就呈现兴奋状态;当实现值小于期待值时,情绪指数小,人的情绪就出现压抑状态,而且指数越小,情绪就越紧张焦虑。

所以,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要确定合适的期待值,不要期待太高,凡事不必尽善尽美,时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保持心理的平衡。

运用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缓解心理压力:

(1)美好想象解压法。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表明,美好事物想象法是治疗心理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富有感情的美好想象,不但可以使人忘掉烦恼,而且对心率、血压、呼吸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对健康十分有利。

(2)运动解压法。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忧郁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半球,而愉快情绪则发自右半脑。

人们在进行运动时,左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右半球则取得支配地位。

因此,通过参加一些劳动、体育锻炼、娱乐活动可解除紧张郁闷等不良情绪,保持健康心态。

(3)谈话聊天解压法。

教师应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当压力过大、情绪紧张时,可以通过谈话聊天,得到亲人、朋友的理解安慰,解除内心的压力。

(4)走进大自然解压法。

法国作家莫罗阿认为:

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

森林、高山、大海之苍茫伟大,衬托出我们个人的狭隘渺小。

教师应忙中偷闲,走进大自然,尽情松弛,冲淡紧张的压力。

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创设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氛围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保持心理的健康。

(一)焦虑

焦虑是人的一种情绪表现,一般称焦虑状态(anxietystate)或焦虑反应(anxietyreaction),是为了调适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担忧、绷紧的感觉。

那么,如何看待焦虑?

焦虑本身并不是一种病态的反应,适当的焦虑反而有利于发挥潜能、解决问题和有效学习。

但若反应过于强或持续的时间过长,即过度焦虑,就会使个体丧失其建设性的特质,继续引发身心的症状。

焦虑的表现:

如果你最近有以下症状,说明你可能过度焦虑:

1.心理方面的症状:

(1)心烦意乱,坐卧不宁,看书及备课时无法专注,效率很低;

(2)丢三落四,记忆减退;(3)思维迟滞,大脑麻木;(4)容易激怒,爱发无名火;(5)情绪方面,包含紧张、不安、压力感等主观的不适感觉。

2.生理方面的症状:

(1)入眠困难,醒得很早,恶梦连连,醒后觉得身体疲倦,四肢沉重;

(2)头晕、头疼、耳鸣,在不熬夜的情况下,眼睛有酸痛肿胀的感觉;(3)缺少食欲;(4)心慌气短,血压升高,尿频尿急,总有便感。

3.认知方面的症状:

包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社会功能减退或丧失等。

教师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教师的职业的专业化发展,不论自己的适应问题或职业的内涵化,均会感到有异于往常的压力,较易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焦虑症却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

有项心理学研究在所做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表明有焦虑反应的教师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8.6%,只不过教师比学生更缺少心理卫生的观念,或凭借“意志”去顽强抵抗,或碍于“面子”不肯就诊。

其结果,只能使个人内心困扰加剧,生活变得十分沉重而痛苦。

教师的焦虑会导致教师教育行为的不当,引发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注意力障碍、焦虑等,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焦虑的成因:

教师的个人问题可能引发教师的焦虑,他们是教师的收入低、教师的心理特点、工作量太大、学生难教育、升学压力大、教师之间竞争激烈等成为教师产生过度焦虑的主要原因。

钱,是一个主要的问题,那么教师的经济又会引发出什么呢?

教师已往的形象是给人们以清高不求报酬,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下,教师的工资只够温饱,在沿海发达地区,中小学的教师一年收入只有一万多元,与整体的经济发展很不协调,在许多人的眼里仍旧是穷教书匠的形象。

美国教育协调人员通告委员会(NationalAssociationofEducationalNegotiatorsBulletin)在1981年的报告中就指出当时的美国教师薪水增加有限,在学校里教师遭受言语或人身的攻击的现象,在中国的现状,也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待遇只能图温饱,很难满足时代转型所带来的物质生活。

相对的,社会经济地位自然停滞或下降,使得教师连起码的精神要求也难以实现,又谈何论及传统的教师尊严呢?

工作环境是另一重要问题:

教师处于教育阶段,在平时的教学之余,还要做好大量的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辅导工作。

第一,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过长。

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研究认为,我国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为9.67小时,与我国实行的8小时工作制相比,要高出1.67小时,许多隐形的劳动付出还没有计算在内,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在学校就要工作10小时,而批改作业、备课、查资料、写论文等工作只能拿到家里去做,用时也在四五个小时以上。

第二,升学、评比压力重。

中小学教师面临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所以在教师的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将作为重要的权重指标。

第三,教师的工作项目繁多。

在教师的的工作项目中,第四,教师承受着多重角色的压力。

教育和培养孩子也不同于其他的职业,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在课内和课外投注大量的精力,由此其工作量是无法用时间和数量来量化计算的。

教师工作是一种应带有创造性、长期的、紧张的精神劳动。

教学活动往往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往往在自豪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进而会导致一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

自我的正确认识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所必需的,一个人在其一生要扮演多个角色。

而这些“角色”,可以说是社会团体期许于某一特定类别的人所应表现的行为模式。

自我认同的迷失就是角色的混淆,一个人要想保持心理健康,达到心理平衡,必须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研究表明:

一个人越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与本身的实际情况愈接近),就越能接受自己,社会适应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就会产生紧张不安的焦虑心理。

当然,一个人要了解自己是相当困难的,再有社会的剧变,更会造成角色的混淆和冲突。

苏轼有言:

“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说明知人难,知己更难。

长期过度焦虑已经构成了危害当代教师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首先必须塑造人格健全的教师,必须帮助教师摆脱焦虑的困境。

每一份职业都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马克思曾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体现人的较为本质的特点是人际交往,但教师队伍由于各种原因,其人际关系显得单纯。

与社会的大都数人相比显得孤独,但自尊感又很强,挫折后又会转化成较大的自卑感。

工作的复杂性,使得教师患得患失,心神不安。

“文人相轻”,校内的剧烈竞争都给教师带来不健康的因素。

当前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心理影响,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并不是随意的人能够胜任的,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技文明进步,各项体制不断的改革,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促使新事物层出不穷,作为教育者经常会感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条件的落后,产生不断培训的迫切需求,但又不能及时得到满足。

同时又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在许多地方中小学教师已经出现了饱和的现象,在刚刚召开的全国十届人大会议上提到失业率居高不下,使得教师的工作岗位竞争更趋剧烈。

加之目前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不是很理想:

社会转型、上级要升学率、学生难管、收入不高、负担不轻,导致许多教师的心态经常处于不平衡中。

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的掌握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现在的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把握就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了。

教师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由于身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三重任务,一向崇高,受人尊敬。

但在数字经济时代,许多家长和学生面对虚拟的现象,传统的价值观已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教师首先要把握教育的正确价值观,不断地调整自身的价值体系,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

现阶段,在中小学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同时又出现许多单亲家庭,家庭的结构与从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中国,对孩子的教育一直被看成是重中之重,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在中小学时期是否能够受到好的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一生的发展,并由此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心理自测】

焦虑自评量表

下面有20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选择。

①没有或很少时间有;②小部分时间有;③相当多时间有;④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

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

6.我手脚发抖打颤。

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

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10.我觉得心跳很快。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6.我常常要小便。

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

18.我脸红发热。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20.我做恶梦。

分析:

以上题目5、9、17题为反向积分的题目,将您选择的选项代码按照1-4、2-3的方式转换,其余题目所选选项代码即为您所得分数,将所有题目的得分相加即为总分,总分越高则表明您的焦虑水平越高。

【问题调适】

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不断的了解认识自己的心理,一旦发现自己存在过度焦虑的情绪,要及时进行调适。

如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保健,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受到损伤,对教育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教师过度焦虑情绪的调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教师个人方面:

思想上充分的自我认识、了解自我并接纳自我;能很好的面对现实;学会自我放松,可以采用深呼吸、肌肉放松法、意念法等;要定期的进行身体检查和运动,能为自己分散压力,工作尽量有计划性。

2.教师专业方面:

从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获得自我实现;在有效率的教学中,得到成就感;不断进修,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3.外界因素方面: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来源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收入,要改变教师的基本过度焦虑问题,应加强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

近几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只占国民总收入的3%,远远低于先进发达国家水平。

要形成尊师重道的社会风尚,重新认识基础教育对国家和个人发展的强大后继作用。

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市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贺淑曼教授认为,目前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往往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阶段,对教师形成健康人格的指导意义并不大,也有一些老师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健康保护的必要。

逐步建立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及中介服务机构,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应尽快纳入规划。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要求未来人才必须要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适应发展,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当代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

专家们由此呼吁,在提高教师工作待遇、减轻工作量的同时,全社会都要对教师的工作予以支持和理解,这才是彻底调适教师过度焦虑情绪的根本所在。

(二)抑郁

如何理解抑郁:

抑郁是一种悲哀、沮丧、郁闷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行动迟缓,常感到力不从心、思维迟钝、联想缓慢,因而语言减少、语速缓慢、语音低沉或是整日沉默不语。

由于教师的工作阵地是三尺讲台、一群学生、书籍、作业等。

这种工作环境造成了教师抑郁的心理状态。

抑郁心理表现为情绪低沉、心胸狭隘,把一点小事或得失加以夸大,因此为之烦恼,耿耿于怀,不能自拔;也表现为郁郁寡欢、愁眉不展,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食欲不振,不愿与人交往,精神萎靡,倦怠无力。

长期发展下去,还会导致抑郁性精神病。

抑郁的成因:

据调查,一些学校某些科目的教师有8个班级的课,一般地,这些教师每天都要上8节课,还有集体备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自习的任务,有时周末还需要给学生补课。

在其他学校也有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时间的类似情况,尤其是农村中学。

教师除了教学之外,还要参加学校的日常事务,如开会等,对于一些在某段时间成绩落后或没有进步的学生,有时还需要与他们谈心,甚至家访。

对于教师本身来说,还需要通过进修或自学等不断提高自己。

有资料显示,进入假期,忙碌一学期的教师还要参加各种进修和培训班,以提高学历、适应新课程改革、应付人事制度改革等。

该学校97.6%的教师年龄低于50岁,在家庭中,教师不但要赡养长辈,而且还要养育后代,家务负担非常繁重。

家庭和事业就像鱼和熊掌,要兼得,势必在身体方面感到疲乏,在处理事务方面,头脑常常处于混沌状态和对平常事情作出决定比较困难。

在如此繁重的脑力劳动下,没有美满与幸福,没有时间感受和体验生活。

对于每天日程都满满的教师来说,对未来几乎不抱有任何希望,难怪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无用。

大多数教师即使人下了班,心可能还在工作,休息时间所剩无几。

除繁重工作压力之外,导致教师抑郁情绪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实验研究发现,在教师行业中,虽有34.4%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但还有65.6%的教师心理状态良好。

由此推测,教师的不健康心理,除职业因素和社会因素外,还可能与教师的个性特征有关。

艾森克(Eysenck)等人认为人的个性有外内向、情绪性和精神质三个基本维度。

如果在精神质维度得分比较高,则表现倔强和铁石心肠等特点,否则比较温柔。

各个维度的结合便构成特定的人格特征。

前两个维度相结合形成四种个性特征:

稳定外向型、稳定内向型、不稳定外向型和不稳定内向型。

其中,不稳定内向型包括忧郁、焦虑、刻板、严肃、悲观、沉默、不善交际和安静八种特质。

如果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属不稳定内向型,那么该人可能会出现焦虑不安和抑郁情绪等人格问题,尤其是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

然而,教师可能比较多地处于不利环境。

教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职业,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几乎每天都面对未成年人——学生,他们不但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教育管理学生。

未成年人的学生,有时可能会做一些使教师棘手的事情,如不努力学习、学习成绩差、学习动机很低、无自我实现目标、甚者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等,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奖金被扣发、教师声誉可能降低等,这时教师处于极其不利的环境中。

有研究发现,教师在这种环境中很容易诱发抑郁情绪和焦虑问题。

调查显示,69%的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明显和焦虑水平较高。

【心理自测】

自评抑郁量表

下面有20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选择。

①从无或偶尔;②有时;③经常;④总是如此。

1.我感到情绪沮丧,郁闷。

2.我感到早晨心情最好。

3.我要哭或想哭。

4.我夜间睡眠不好。

5.我吃饭像平时一样多。

6.我的性功能正常。

7.我感到体重减轻。

8.我为便秘烦恼。

9.我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故感到疲劳。

11.我的头脑像往常一样清楚。

12.我做事情像平时一样不感到困难。

13.我坐卧不安,难以保持平静。

14.我对未来感到有希望。

15.我比平时更容易激怒。

16.我觉得决定什么事很容易。

17.我感到自己是有用的和不可缺少的人。

18.我生活很有意义。

19.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20.我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

分析:

2、5、6、11、12、14、16、17、18、20题你所选择的选项按照1-4、2-3的方式转换,其余题目所选择选项的代码即为您该题所得分数,将所有题目的分数相加即为您抑郁自评量表的总分,总分越高表明您的抑郁程度越高。

【问题调适】

做完以上的量表如果上面提到的现象是你最近经常出现的情况,那么请开始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以防轻微的抑郁走向严重,以致影响自己的健康,下边的建议可以帮助你恢复原来健康、开朗的自己。

对于现在你的角色可以做到:

首先,必须遵守生活秩序。

按时上下班,饮食休闲要按部就班,稳定规律的生活是即使在抑郁状态下,也决不放弃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从稳定规律的生活中领会自身的情趣。

拓宽自己的情趣范围。

要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做有意义的活动。

对待他人的态度要热情。

教师尤其是对于学生更要亲切热情,与同事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需要你注意自己的仪表。

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自己的仪态与服装。

仪态就是不得强压怒气,对人对事要宽宏大度。

其次是要主动吸收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

建立挑战意识,学会主动接受矛盾,并相信自己成功。

不要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比较。

如果你时常把自己的生活与他人作比较,表示你已经有了潜在的抑郁,应尽快克服。

不要掩饰自己的失败。

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你心情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最好将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记录下来。

而对于你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来看,以下是靠社会上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来完成的,不要冷眼旁观,要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改革教育制度:

把升学任务推向社会,教师只要求尽职尽责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有升学要求的学生可到社会上专门为升学开办的补习班进行学习和补习;改革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从源头抓起,适当提高教师资格准入的门槛,明确把心理健康作为中学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改革学校评价制度:

通过在讨论中分析发现,学校不应该把升学率和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能力的唯一标准;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增加各中学师资,减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对教师进行定期心理健康培训、辅导和咨询等,学校适当增加教师的集体娱乐活动等。

(三)冷漠

如何看待冷漠引发的语言暴力:

曾几何时,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被口诛笔伐,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

教育管理部门严令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家长们也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孩子的权益,使得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大幅度降低。

但是,随之而来的“语言暴力”也明显抬头。

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常常肆无忌惮地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学生横加指责、冷嘲热讽,有的长期对一些“问题学生”有意冷落,甚至“横眉冷对”。

这种“语言伤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害处不浅。

学生虽然年幼,但他们的自尊心却比成人更敏感,也更脆弱。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语言暗示,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对其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潜在影响。

“语言暴力”不仅侮辱学生人格,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师生的对立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的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后果。

冷漠引发的语言暴力的成因:

说到底,造成“语言暴力”普遍存在的内因是教师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心理压力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释放来求得心理的平衡,教师长期在教学的精神压力之下,也需要寻找释放的途径,所以在实在非常气愤下出现骂学生、打学生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但国家规定不准打学生,一方面学生不断地给老师带来心理伤害,另一方面老师没有解压的途径,老师的心理会很容易失去平衡。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教师压力与日俱增:

教育体制当中引进的激烈竞争,比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平均分,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常常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他们接受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职业,就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这个神圣职业的要求。

他们不得不因此而常常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从而造成心理状况的失调;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

付出大于回报心理难以平衡。

教师承载了社会、家庭太多的希望和责任,但从收入、住房、福利待遇到社会地位基本上是该知识层最低的,这种反差使得教师的心理承受力几乎濒临神经承受的底线。

28岁的杨老师告诉记者:

“同是一起毕业的大学同学,有的在外企,有的做媒体,虽然也是苦熬、打拼,可社会地位令人刮目相看。

而我付出的不比他们少,甚至更多,可出门总是矮人一截。

”孩子比老师学得快教师权威受挑战。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提出西方世界在二次大战后就进入后喻文化时代(即年轻一代将知识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长辈)。

如今,中国也进入了向孩子学习的时代。

那么,孩子们在学校还迷信教师的权威吗?

显然,如今的孩子们可以从书上、网上、电视上获取到众多的信息。

教师的知识权威在学生们的心中遭到质疑。

善待教师造福孩子。

据北京市教科院日前披露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的调查报告显示,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

【心理自测】

职业认同自测

以下题目帮助你了解自己的职业认同情况,请根据你的真实想法做出选择。

①非常不符合;②比较不符合;③比较符合;④非常符合。

l.从事现职业我感到很自豪。

2.讨厌现在的职业身份。

3.对现在从事的工作充满了热情。

4.太喜欢现职业以至很难舍弃。

5.进入现职业我很沮丧。

6.只要能留在该行业,愿干任何工作。

7.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譬如下岗,经济不景气等),我都不愿变更现职业。

8.现职业让我觉得心情压抑,没意思。

分析:

2、5、8题为反向积分的题目,将您的答案按照1-4、2-3的方式转换,之后与其他题目的得分相加即为您的总分,总分越高职业认同程度越好。

【问题调适】

如若教师对于自己的角色不认同,那么是否使用自己的学生来发泄不满呢?

现在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准使用暴力,那么对于语言的暴力呢?

语言暴力是现在教师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教师的“语言暴力”的消除,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使用文明用语。

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但要及时纠正。

而且必要时要加强教育。

那么教师自身就要摆正心态、以理服人、以一人与之平等对话人的身份去教育他,而不是做一个“高高在上”的教育者。

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请、请坐、谢谢”等文明用语。

对学生的错误过失要不折不扣的指出,但教师的语言要随和,如:

“你是不是把问题弄混淆了呢?

”“你很聪明,我们相信你的能力”等语言,来激发学生改正错误的勇气不能一棍子打死或语言恶劣。

要给学生更多机会,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教与学共同进步。

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在学校教师的工作既平凡而又复杂,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生活健康等工作事无巨细,都不容忽视,在教学中学生即是一道简单的题在你讲解数遍无效的情况下,也不能冷嘲热讽,出言不逊,打击学生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吝啬赞美的话语,比如:

学生题做对了,“真棒!

”“你真了不起!

”;读课文时,“读的真有感情!

”“你们也能像他一样吗?

”等这样赞美话要多说,要让学生品尝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