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总体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8081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总体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桥梁总体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桥梁总体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桥梁总体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桥梁总体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总体方案.docx

《桥梁总体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总体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总体方案.docx

桥梁总体方案

工程分项开工申请批复单

(编号:

A-JL-01

合同号:

监理单位:

**监理有限公司承包商:

**有限公司

开工项目:

桥梁分项工程

桩号:

K1+690.939

建议开工日期:

2019年月日

计划完工日期:

2019年月日

此项工程负责人:

****

附件:

1、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

2、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附:

桥梁分项工程施工总体方案

承包商:

日期:

项目员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本工程可以进行:

 

监理工程师:

日期:

承包商呈报三份,审核批复后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留档一份,退承包商二份。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变更)报审表

工程名称:

*******工程        编号:

致:

*******工程(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工程中桥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变更)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变更)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

工程

施工单位:

*******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工程

建设单位:

******有限公司

中桥桥梁工程施工总体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工程(107国道-文翰路)道路工程位于*******工程,设计为城市主干路,规划红线宽度为50m、设计起点为107国道(即万三公路),设计终点为文翰路,规划起终点长度1684.604米,实际建设长度1703.775米(扣减起点万三公路范围21米。

包含终点文翰路平交全部范围40.171米)。

本项目在在K1+690.393处于规划河道老丈八沟相交处拟建3-20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桥一座,桥台为桩基接盖梁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墩为桩柱接盖梁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梁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桥梁标准断面布置:

左边幅9.5m=[0.5m(栏杆)+4.0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左中幅12m=[0.5m(防撞护栏)+11.0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右中幅12m=[0.5m(防撞护栏)+11.0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右边9.5m=[0.5m(栏杆)+4.0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左中分带2.5m+中分带3.0m+有中分带2.5m]=51m。

第二章编制依据

2.1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工程汽车产业集聚区正中大道、*******工程设计项目中标通知书;

2、《*******工程汽车产业集聚区*******工程老八丈沟中桥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7、《*******工程汽车产业集聚区*******工程老八丈沟中桥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2013.07);

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令[2018]37号,2018年3月8号);

9、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室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2018年5月17号);

1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其他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法则和相关文件;

11、依据我公司现有的技术施工能力、施工机械设备、以往的施工经验以及现场勘测实际情况。

2.2编制原则

2.2.1、本施工组织(桥梁)设计以90个日历天为工期目标,分部位交错组织施工,作为劳动力、机具的配套与施工方案选择的前提。

2.2.1、整个工程统筹组织,超前安排,采用网络控制,突出重点,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

2.2.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依据本单位的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尽量做到平行作业、均衡生产,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力求资源合理配置。

2.2.4、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施工队伍为基本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同时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努力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施工程序,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的施工。

2.4.5、临时工程布置中,以满足快速施工为主,成本控制、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确定临时工程的数量与标准。

第三章、施工管理体系及组织部署

3.1质量目标

3.1.1、分部、分项、单位工程交验合格率100%,争创优质工程。

3.1.2、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3.2、安全目标

1、杜绝工亡事故;

2、无中毒、火灾、火警事故;

3、杜绝重大车辆交通事故,减少一般责任事故。

4、特种作业人员持合格证件上岗率达100%。

5、按安全检查综合评定合格率100%。

3.3、机械配置及材料

3.3.1、主要机械设备:

旋挖钻2台,砼运输车5台,发电机2台,钢筋调直机1台,切断机1台,电焊机2台,对焊机1台,交通工具车2辆,吊车2台,炮车1台等。

3.3.2、材料:

现场施工所用的砼由经理部设置拌和场统一拌制运输至施工现场。

拌和站集中进料、集中检测控制,以保证砼的集料及拌和质量的稳定,水泥、钢材、外加剂等其他材料由经理部统一进料,经检验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技术规范要求合格后,方可进至施工现场,并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第四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4.1桩基施工工艺

本桥桩基础采用旋挖钻孔施工。

4.1.1施工准备

资料准备

本桥桩基础采用旋挖钻孔施工。

1、施工准备、

资料准备

(1)开工前应准备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2)施工现场环境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

(3)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所需材料的检验和配合比试验,对所需的材料必需作材料的物理性能试验,并委托有资历的试验室根据所用的原材料作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

(4)具有有效的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有关载荷、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

4.1.2、施工机械与设备

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测绳、冲击机、泥浆泵、电焊机等,机械设备须处于正常良好的运转状态。

4.1.3、中小型机具的要求

(1)手持电动工具

必须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防护罩安全有效;外壳必须有接地或接零;橡皮线不准破损。

(2)电焊机

有可靠的防雨措施;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一、二次线接线处应有齐全的防护罩;二次线应使用线鼻子;配线不许乱搭、乱拉,焊把绝缘良好;焊工持证上岗。

(3)气瓶

各类气瓶有明显的色标和防震圈,不准在露天曝晒;乙炔气和氧气瓶距离应大于5m;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回火防止器;皮管应用夹头紧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1.4施工工艺

用于*******工程(107国道-文翰路)老丈八沟中桥桥梁桩基施工的旋挖钻机型号是ZR360A,最大钻孔直径2500mm,最大深度200m。

适用于粘性土、粉质土、砂土等土层施工,该钻机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反复循环而成孔,并具有功率大、钻孔速度快、移位方便、定位准确、工作效率高、噪音小、环保的特点。

(1)场地布置

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先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夯打密实。

在进行场地整平后,组织有资格的测量放样人员,将所有桩位放出,钉好十字保护桩,做好测量复核,并记录放样数据备案;规划行车路线时,使便道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孔壁稳定;施工场地为旱地而且在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时,将场地平整夯实,清除杂物;钻机底盘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钻机的安置应考虑钻孔施工中孔口出土清运的方便。

(2)桩位放样

施工放样前,应对桩基坐标表中数值进行详细复核,如有错误,应立即反馈给设计单位予以纠正和解决。

桩位放样,按“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进行桩基的位置放样,进行钻孔的标高放样时,应及时对放样的标高进行复核。

采用全站仪准确放样各桩点的位置,使其误差在规范要求内。

(1)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定位桩---旋挖钻机就位---人工或机器挖1~3m-----埋设护筒----复测校正桩位与护筒中心偏差----开钻---泥浆护壁---清孔---监理验收---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清孔---监理验收---灌注砼---起拔护筒

后附施工工艺图。

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出发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进行桩位放样,采取同排桩位跳开施工方便进行统筹管理,不至于延误下个施工程序。

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用方木桩准确标识各桩的中心位置及高程并做好引桩。

对桩基标高和中心及时复核保证桩基施工在误差范围内。

(2)钻机就位

本标段共配备2台ZR360A型旋挖钻机,完成全标段的灌注桩钻孔工作,钻机就位前应事先检查钻机运行情况是否良好,进行钻机钻桩前的调试确保钻机正常工作。

保证钻机工作场地平整,安放钻机时保证钻杆垂直钻机钻尖与桩基中心重合。

(3)埋设护筒

埋设护筒前应将中心桩及时引出并做好定位桩的防护,现场施工人员应时刻注意保护。

埋设的护筒要比桩径大20---30cm,护筒埋设深度应大于2m并高出地面30—50cm,根据实际情况埋设护筒时用旋挖钻开孔并安放护筒,用线绳及垂球拉十字线及时校正护筒中心保证护筒的垂直度及中心的准确性。

(4)泥浆护壁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灌注桩设置泥浆护壁,在现场根据现场情况设置泥浆池用黏土或膨润土等进行造浆,在钻桩开始前及钻进过程中及时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

钻孔中泥浆比重一般地层1.1-1.3,松散地层1.4-1.6。

泥浆粘度一般地层16-20s,卵石层为25-35s。

(5)开钻

在钻进过程中时刻注意钻机位置准确情况,尤其是在地质较硬或地层变化处,要适当减缓钻进速度,保证钻孔质量。

及时准确的记录地质情况及钻进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比重。

钻孔作业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因特殊情况必须停钻时,孔口应加保护盖,并严禁钻头留在孔内,以防埋钻。

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6)清孔

①钻机配合清孔。

可在终孔后钻,安放泥石泵持续吸渣10-15分钟,使孔底钻渣清除干净。

②清孔注意事项:

在清孔排碴前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孔底沉淀物的厚度不得大于30cm,提前作好灌注水下混凝土准备工作,缩短清孔至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间。

③不得用加大孔深的方法代替清孔。

(7)钢筋笼的制作和吊装就位

1、钢筋进场保管

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2、钢筋检验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单。

对所用的钢筋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3、钢筋加工

①钢筋加工前必须检查和清除污锈;

②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③根据图纸要求的焊接方式进行焊接。

当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

④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

⑤钢筋的焊接拼装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拼装时应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和预留拱度。

b、钢筋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应检查每根钢筋接头是否符合焊接要求。

c、拼装时,在需要焊接的位置用楔形卡卡住,防止电焊时局部变形。

待所有焊接卡好后,先在焊缝两端点焊定位,然后进行焊缝施工焊。

d、钢筋笼的制作应在成孔前3天完成,骨架顶端设置吊环,完成后先自检,填报钢筋加工资料后,在钢筋加工区申请监理工程师报验,报检合格后,将钢筋笼运至灌注桩作业现场。

e、超声波检测管的设置范围为顶部伸出桩顶50cm,高出桩底50cm。

规格、根数和位置按设计图纸执行。

检测管的安装必须牢固,接缝及顶、底板焊接要密封,灌注清水、防止漏浆。

⑥钢筋笼采用加劲筋成型法制作。

当长度小于20m时,整节制作,长度大于20m时,分节制作,每节长度不大于20m。

⑦制作:

按设计要求每2m设一道加强箍筋圈并在加强箍筋圈标出主筋位置,同时在主筋上标出加强箍筋位置。

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箍筋后,转动骨架逐根焊接,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绑扎螺旋筋。

最后按设计焊好定位钢筋。

⑧吊装、连接:

钢筋笼利用汽车吊进行吊装,孔口焊接。

为保证骨架起吊骨架不变形,采用两点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至上三分点之间。

起吊前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

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每二吊点同时起吊。

待骨架离开地面后,停止第一吊点,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至骨架同地垂直,停止起吊。

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

如有弯曲应整直。

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逐个解下杉大杆的绑点,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与孔中接近时,用型钢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撑于孔口,将吊勾移至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继续下降到骨架最后一个加强箍筋处,按上述方法设临时支承,此时再吊来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行连接。

连接时采用等强直螺纹接头,连接牢固后,再按上述方法全全部骨架降至设计标高。

⑨钢筋笼根据标高定位就位后,将吊环固定在护筒壁上,以防止灌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8)导管的设立

导管采用Φ300mm的无缝钢管,丝扣连接。

中间管节为2-3m,漏斗下配制长为1m的上端节,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还需做拼接、过球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等试验。

导管吊放时,应使位置居于孔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

(9)灌注水下混凝土

1、钢筋笼下孔完成后,铺设孔口板,下入导管,使导管口底距孔底400mm左右。

2、浇筑砼用的导管,直径采用300mm,同时还要做密水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在浇筑水下砼期间,应配备水泵,高压射水管等设备,其设备性能应具备施工要求。

3、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4、砼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5、首批砼混合料下落后,砼应连续灌注。

6、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应经常测探井孔内砼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

7、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首批灌注的砼封底后,应降低砼的灌注速度。

当砼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8、浇筑至设计标高。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砼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9、浇筑完毕,清理现场,冲洗灌注设备。

10、钻孔灌注桩成桩之后,应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分别采用无破损检测法和钻取芯样,检验桩的匀质性和强度。

砼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无断层或夹层;桩头凿除预留部分后,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砼层;需嵌入承台内的砼桩及锚固钢筋长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11、配置砼应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砼配合比配制。

所用原材料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粗集料应优先选用卵石,如采用碎石宜适当增加砼配合比的含砂率,集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不应大于40mm。

2)细集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

3)坍落度宜为180~220mm;

4)水泥强度等级采用42.5;

(10)桩身检测

桩基施工完后,按招标文件的要求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对每一根钻孔桩采用小应变检测法进行检测。

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钻孔桩应符合下列误差:

孔的中心位置:

任何方向不大于50mm;

钻孔直径:

不应小于桩的设计直径;

孔深:

不小于设计图示;

倾斜率:

小于1%桩长,且不大于500mm;

清孔后泥浆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相对密度1.03~1.10,

粘度(Pa·s)17~20,含砂率小于2%,

钻孔灌注桩的清底系数为md=0.7,摩擦桩孔底沉淀物厚度不得大于30cm且与桩径之比t/d应小于0.3。

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

4.2墩台施工工艺

基桩浇注完成并达到强度后,报请质量监测部门对桩基进行声测检验,合格后立即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4.2.1墩柱及盖梁

①墩柱采用半圆形整体模板,上下左右利用型钢上的孔眼螺栓连接,支撑采用方木,钢丝绳缆风加固。

模型之间的连接均设有5-10mm锥形基口,防止模型接头露浆,也便于模型的安装。

钢筋在钢筋加工棚集中制做,现场绑扎,在钢筋骨架上绑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模型安装采用卷扬机或吊车提升,人工调整加固。

混凝土浇筑均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拌和机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泵送混凝土入模。

捣固采用插入式震动棒振捣。

有盖梁的墩,分次浇筑,每次浇到盖梁处。

无盖梁墩柱一次立模,一次浇筑。

混凝土灌筑时分层对称进行,分层厚度20—30厘米,灌筑后混凝土表面距模板上缘应有不小于10—15厘米的距离。

混凝土入模时,要均匀分布,采用插入式震动棒振捣密实,震动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超过5厘米。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进行脱模。

脱模后及时养生,养生采用墩柱上包裹塑料布的养生方法,养生的时间不得少于7天。

②盖梁施工在墩柱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后进行。

墩柱上设钢抱箍,钢抱箍上架设工字钢做纵梁,在纵梁上铺方木横梁。

在横梁上铺设盖梁底模,在横梁两边上铺设脚手板做为盖梁施工的工作平台。

盖梁的模板采用特制的大块钢模,进行现场吊装拼接到设计位置。

盖梁底模铺设好后,在其上进行盖梁钢筋的焊接,焊接采用双面焊。

钢筋焊接成骨架。

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后,安装侧模,模板安装完成,经检查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做好盖梁上面的支座、垫石等构造物。

严格控制垫石顶标高及平整度。

4.2.2桥台

桥台为桩基接盖梁式桥台

基础施工完成后,在基顶进行台身施工放样。

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坑,用风镐凿去桩头,基底抹砂砾,大块特制钢模板作侧模,泵送混凝土浇筑。

台身使用组合钢模板,台帽模型根据工程类别制作定型钢模板,周转使用,保证台帽施工不露浆,表面整洁美观。

每座台的台身一次立模,两次浇筑(每半幅一次浇筑完成)。

每座桥台的台帽左右两个半幅分别一次浇筑完成。

施工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模板安装严密、不漏浆,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加强支撑,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模板不发生变形。

台身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后方可进行台帽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台帽顶、胸墙顶、侧墙顶、搭板底的标高,并注意预埋搭板、防撞护栏钢筋。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绑扎台帽钢筋。

墩台顶帽施工前后均应复测其跨度及支承垫石标高。

施工中应确保支承垫石钢筋网位置正确。

垫石顶面要求平整,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桥台施工完毕后,应对全桥进行中线、水平及跨度贯通测量,并用墨线划出各墩台的中心线、支座十字线、梁端线的位置。

4.3.空心板的预制和架设

4.3.1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预制

⑴材料

①钢绞线

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每批进场材料均有由厂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检测合格证和复检报告。

②钢筋

钢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有关要求,每批进场材料均应有厂方质量保证书,检验合格证和复检报告。

钢筋表面无裂纹、机械损伤、结疤、壁裂等缺陷。

③预应力砼材料

预应力砼采用的水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所用砂石料除达到普通砼的用料要求外,粗骨料采用质地坚硬的碎石,粗集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最大粒径应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第6.4.4条的选取。

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或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细砂。

细骨料中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第6.3条的规定。

所用砂、石、水等必须进行有害物质分析,符合规范要求后,才可使用。

④张拉设备

张拉千斤顶能适用于所采用的系统,能平稳加压、减压及有效持荷。

千斤顶在张拉前对其精度进行校准,包括千斤顶、压力泵及压力表等,应配套校验,并达到工程师满意。

⑤模板

为了保证预制梁的质量,针对本标段桥梁,我们将对空心板梁的内、外侧模板进行专门的设计,既要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又要保证砼的浇注质量。

外模采用特制钢模,内模采用充气芯模,模板要求尺寸准确,接缝严密,不漏浆,浇注的砼达到内实外美。

4.3.2预应力砼施工

预应力砼的施工,除按照普通砼施工的有关规定办理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采用预制场集中预制,平车运输,吊车架设。

后张梁的生产程序如下:

①选好场址,规划出存梁区、大堆料位置,整平夯实地面。

对预应力张拉设备进行检验和试验,确定各项技术参数。

②准确确定台座位置,按预先做出的设计,浇筑钢筋砼张拉台座,安置横梁,浇筑张拉区梁下的底板砼。

张拉台座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抗倾覆系数不小于1.5,抗滑系数不小于1.3,横梁受力后挠度不应大于2mm。

③在每列梁规划的位置上先铺设薄膜后,在台座间穿设预应力筋,按计算好的尺寸控制长度。

④钢筋加工:

其形状和尺寸应严格按设计图执行,对于标准弯钩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⑤浇筑梁体砼,采用插入式和附着式振动器进行捣固密实,砼入模应在内模两侧对称进行,并随时检查内模是否位移、上浮和变形,随时加固调整。

梁板混凝土浇筑应一次完成,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振捣棒触及波纹管使其变形和破裂,造成堵管现象的发生。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时或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征得监理同意后方可拆模,拆模时防止损伤混凝土。

⑥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100%(50MPa)时,且浇筑混凝土7天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同意后,方可进行预应力的张拉工作。

⑦张拉千斤顶在使用前全面进行校核,张拉时应采用双控,即以应力控制为主,实际伸长量值与理论伸长量值误差保持在±6%以内,张拉程序按规范进行,一般为:

0→初应力→0.15σcon→1.0σcon(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