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与复杂第四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6718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1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与复杂第四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事故与复杂第四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事故与复杂第四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事故与复杂第四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事故与复杂第四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故与复杂第四章.docx

《事故与复杂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与复杂第四章.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故与复杂第四章.docx

事故与复杂第四章

第四章测井事故

测井工作是钻井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根据不同的要求会有不同的测量内容,或在套管中进行,或在裸眼中进行。

在测井过程中,由于井下情况的复杂或由于地面操作的失误,常常会造成一些事故,如卡仪器、卡电缆、掉仪器、断电缆等,这些事故发生之后,需要钻井队和测井队协同处理,而且要占用大量的钻机工作时间,因此钻井工作者也必须有处理测井事故的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测井事故发生的原因

测井仪器如果下不去但能起得出来,只能算是井下复杂,但不会发生事故,最怕的是下得去而起不出,而电缆的极限拉力有限,在上起遇阻时,拉少了不解决问题,拉多了会把电缆拽断,使问题更为复杂,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仪器遇卡的原因主要有:

1.在下有表层套管或技术套管时,由于长期起下钻的磨损,会把套管磨破,龙其是最容易把套管鞋磨破,形成纵向破口,这个破口肯定在井眼倾斜的下侧,正是电缆经过的部位。

下行时,仪器进不了破口,但上行时电缆可进入破口,而仪器却通不过破口,于是仪器被卡。

2.裸眼井段的井径不规则,大小井径相差悬殊,形成许多壁阶。

在井斜较大壁阶较突出的井段,仪器上下运行均可能遇阻,龙其在起下若干次后,在某突出井段形成键槽,则仪器更不容易起出。

3.井壁坍塌:

井壁坍塌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只不过有大小之分而已,如果在电测进行期间,适逢井壁大量坍塌,则仪器很可能被塌块所阻。

4.钻井液性能不好,特别是切力太小,钻屑和塌块携带不乾净,也不能均匀地分散在井筒内的钻井液中,而容易沉降堆集在一起,形成砂桥,阻碍了仪器的运行。

另外,钻井液的固相含量大、滤失量大、形成的井壁滤饼厚,也容易把电缆粘附在井壁上。

5.表层套管下得太少,起钻时又未能很好地灌入钻井液,致使环空液面下降,套管鞋以下的某些薄弱层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测井过程中,可能发生坍塌。

6.地面操作失误:

如转盘转动将电缆绞断;绞车工操作失误把仪器从井口拽断;天、地滑轮固定不好,使电缆从井口折断等也是常有的事。

7.仪器下行遇阻时,未及时发现,电揽下入过多,盘结成团,则上起遇阻甚至起不出来。

8.在测井过程,发生井涌、井喷,来不及起出测井仪器,只好把电缆剁断,扔入井中,进行紧急关井。

第二节测井事故的预防

1.钻井一开始就要为完井做准备,要严格控制井身质量,力争做到井斜变化率小,井径扩大率小,为顺利测井与固井创造条件。

2.搞好钻井液性能,使其与地层特性配伍,减少垮塌;并具有良好的携砂能力,能把钻屑与塌块排到井筒以外。

在测井以前,要充分循环钻井液,把积砂冲洗乾净,使全井筒钻井液性能均匀稳定。

3.如果钻井施工时间过长,应对套管采取保护措施,如在钻杆上装胶皮护箍,减少套管的磨损。

套管鞋应用套管接箍制作,不能用套管螺纹保护器代替,下部必须车成45°坡口。

4.测井前起钻,要控制起钻速度,防止抽吸,导致井壁不稳。

对井底五百米井段最好短程起下钻一次,确证畅通无阻,再进行测井。

5.起钻时要连续灌入钻井液,保持环空液面不降,液柱压力不降,在测井过程中上起电缆时也要灌入钻井液,不使松散地层垮塌。

6.每次测井前,钻井队要向测井队交明井下情况,如井深、井径、套管鞋深度、起下钻遇阻遇卡情况、井内落物、泥浆性能及各种异常显示等,供测井队做为参考。

7.连续测井时间不可过长,如在24小时内测不完所有项目,应在通井循环钻井液后再测。

8.上提仪器遇阻,应耐心活动,上提拉力不应超过电缆极限拉力,绝不允许将电缆拉断。

9.在靠近仪器的电缆上应有不少于两个非常明显的记号,仪器到井口附近时必须慢起,绞车司机要听井口工的指挥,防止拽断电缆。

10.仪器与电缆的连结处应是一个弱点,上提到一定拉力时,应从此处脱节,而不应破坏电缆。

11.有些井段,下行时遇阻,上行时并不遇阻,可以多次试下,甚至改变仪器结构再下。

有些井段下行遇阻,上行也遇阻,这就应引起足够的警惕,最好是通井循环划眼后再测,不要在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测井工作。

12.要作好地面的一切防范工作,如天、地滑轮固定要牢靠,转盘一定要锁死,在测井期间,钻台上不许进行有碍测井的工作。

13.测井队的绞车司机、井口工、仪器操作员必须严守岗位。

钻井队在钻台上也必须有专人值守,以便随时与测井队配合。

第三节电缆事故的处理

电缆事故大多是由于仪器遇卡而造成,但也有电缆粘吸于井壁泥饼中的事故发生。

仪器遇卡之后,往往企图从仪器的连结处拔脱,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搞得不好,从电缆本身拔断,事故就恶化了。

我们希望尽量保持电缆的完整性。

一完整电缆的解卡方法

(一)钻杆穿心解卡法

钻杆穿心解卡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效率最高、安全性最好的打捞方法。

它能一次将仪器和电缆全部捞出,但它的最大缺点是需要从井口切断电缆。

1.打捞工具

由图4-1可以看出,钻杆穿心打捞工具包括以下几部分:

(1)仪器打捞筒:

是螺旋式卡瓦打捞筒,卡瓦尺寸必须与仪器打捞部分相配合,打捞筒接在钻柱下部,其下还可以接引鞋或铣筒。

(2)卡紧板:

是将电缆卡紧固定并坐于转盘上的工具。

(3)电缆卡:

也叫绳帽,把截断的电缆两头套上绳帽,卡紧后再灌铅固定。

(4)矛型头与打捞接头:

矛型头连于下部电缆的绳帽上,打捞头连于上部电缆的绳帽上,两者可以快速连接和卸开。

(5)开口承托板:

用于将电缆坐于井口钻杆的母接头上。

另外还有辅助工具,如用于电缆导向的天、地滑轮,指示电缆拉力的指重计,专门用来拆卸矛型头与打捞接头的钳子。

2.操作步骤:

(1)将遇卡电缆比平常拉力多提9kN,在转盘面以上2m处做记号,电缆卡点较深时可多留一点。

(2)把卡紧板固定在电缆上,卡紧板内补套应与电缆规格相符。

然后把卡紧板坐于转盘上,放松电缆,用钢丝绳切刀把电缆从记号处切断。

(3)将绞车一端的电缆穿过地滑轮和天滑轮。

地滑轮固定在钻台上,天滑轮固定在天车大梁上,要使电缆与上下运行的游车不产生摩擦。

指重计固定在地滑轮上,表面朝向容易观察的方向。

(4)将井口一端的电缆头穿过引鞋、打捞筒、变径短节后卡上绳帽和矛型头,如果通过的管内有台肩,还应装导向装置。

(5)用电缆绞车将卡好绳帽和打捞接头的电缆头提到二层平台,由井架工将电缆头从钻杆水眼中穿下来。

(6)司钻提起钻杆立柱,测井工把电缆矛型头与打捞接头对接起来,然后把变径短节、打捞筒、引鞋和钻杆立柱连接起来。

(7)绞车司机提起电缆,上提拉力超过正常拉力9kN,静止5分钟,检查电缆卡头是否连接牢靠,天、地滑轮是否固定牢固,电缆与游车是否摩擦,指重计是否灵敏。

(8)保持电缆原来拉力,取掉卡紧板,将钻具慢慢下入井内,要注意观察钻具指重表和电缆指重计,如果两者之一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下放,分析原因。

下钻时要锁住转盘和大钩,不许钻具转动。

(9)吊卡下放到井口坐稳后,将坐电缆卡头的开口承托板坐在钻杆母接头上,然后放松电缆,坐稳电缆卡头。

这时可用专用钳子将卡瓦式打捞接头内弹簧片压回,卡瓦松开下部的矛型头,两者的连接脱离。

(10)上起游车至二层平台,当吊卡扣上第二个立柱时,再将电缆打捞接头提到二层平台,让井架工再从钻杆水眼中穿下来。

(11)重复上述动作,直到打捞筒下至仪器位置,顺藤摸瓜,将被卡仪器套入打捞筒的卡瓦中。

(12)证实仪器捞住后,就上提电缆,使其从仪器顶部连接最薄弱的环节处拉断,首先起出电缆,然后起钻,取出仪器。

为了保险起见,也可以不拉断电缆,而将电缆与钻具同时上起,每起一个立柱,即截去一段电缆,直至起完。

但这样做要报废一盘电缆,而且工序也非常繁琐。

3.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电缆卡滑脱,电缆落井,那只好下捞矛打捞了。

(2)如电缆卡和矛型头落入钻杆水眼内,应用较大的导向装置和打捞筒下入钻具水眼打捞矛型头。

如打捞不成功,只能起出钻具,变径短节会把电缆卡托住而将电缆带出。

(3)如电缆卡滑脱,电缆落入钻具水眼内,由于水眼的限制,电缆头下行不会很多,应用油管和外钩捞矛在钻具水眼内打捞。

如打捞不成,可加压将最上部电缆挤压成饼状,然后起钻,争取变径接头把电缆带出。

(4)砂桥遇阻:

下钻时如大钩指重表指针下降,而电缆指重计无显示,则可能是井内砂桥遇阻。

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循环钻井液进行冲洗.

其操作程序如图4-2所示

①用开口承托板将电缆卡头坐在井口钻杆的母接头上,把循环短节和钻杆配合短节套在上部电缆上,然后把电缆打捞头与矛型头对接,提起电缆,取掉开口承托板。

②把循环短节接在井口钻杆上,把专用的变径衬管(开口插塞)套在电缆上并放进循环短节,下放电缆,使下部电缆卡坐于变径衬管上,解开打捞接头。

③把方钻杆接到井口钻具上,就可以开泵循环钻井液了。

这样的循环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即钻杆下放的距离不能超过电缆在仪器重量作用下的伸长量,因为超过此量,电缆就放松了,有可能被打捞筒的引鞋所切断。

不同直径的电缆在不同仪器重量作用下的伸长可在图4-4中查出。

但是井下砂桥有多长,很难逆料,用上述方法进行循环,局限性很大。

不如用图4-3所示的方法进行循环,该方法是将电缆通过盘根盒进行密封,可以永远保持一定的拉力,钻具向下活动的距离也大得多。

通过三通接头循环钻井液,连接也比较方便。

(5)下放钻具时,电缆拉力突然增加,这种现象表明电缆可能有打结的地方,或者是电缆卡在键槽里,应上提钻具,直到电缆恢复拉力后,再增大电缆拉力,把电缆拉直,再慢慢下放钻具,将电缆挤出键槽,或使较小的电缆结能进入钻具水眼,要反复试下,不可操之过急。

如果实在下不了,可以起钻,但不要把电缆拉断,起钻后,从电缆旁边下钻杆带捞矛,在电缆打结处如果遇阻,就在该处进行打捞,可以转动2~3圈后上起钻柱,同时上起电缆。

如果电缆仍然遇阻,说明没有捞住,可再下放钻柱进行打捞,直至捞获为止。

如捞矛在电缆打结处不遇阻,可继续下放直至仪器附近,转动钻具2~3圈,进行打捞,直至捞获为止。

此时可能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电缆仪器同时捞获,上提钻具时,测井仪器有显示;一种是把电缆捞获了,但把仪器扔到井下了,上提钻具时,测井仪器无显示。

无论如何,此时都应该起钻了,同时上起电缆。

如果电缆已解卡,可与钻具同步上起,如果电缆仍然起不动,可能是粘附在井壁上了,可以直接把钻具起完,待下部的电缆头到达井口时,再倒着把电缆起出。

除打捞时可以转动几圈之外,在整个起钻和下钻过程中,都不允许钻具转动,最好把转盘和大钩锁死。

4.打捞仪器的操作方法

(1)在穿心打捞时,任何情况下都不许转动钻具。

(2)下放钻具时要密切注意大钩指重表和电缆指重计,若钻具遇阻而电缆指重计无反应,说明仪器被砂埋,应循环钻井液下冲,并记录泵压。

(3)若钻具遇阻的同时电缆拉力也上升,说明打捞筒已接触到仪器。

此时上提钻具,如电缆拉力下降至原拉力后不再下降,说明仪器未被捞住,应重新下放钻具打捞。

(4)重新打捞时,应多下入一些钻具,但必须密切注意电缆张力,电缆绞车司机要与钻台司钻密切配合,必要时要下放电缆,务必不使电缆张力超过其安全应力。

若下放电缆后,钻具阻力消失,说明仪器已解卡或已被打捞筒捞获。

上起钻具,若电缆拉力降到正常拉力以下,说明仪器已被捞获。

若钻具不动,上提电缆时阻力不增加,说明仪器落井。

若上提钻具,电缆拉力下降至原拉力值后不再下降,但上提电缆时在一定范围内拉力也不上升,直至仪器接触捞筒时,拉力突然上升,这种情况,说明仪器虽然没有捞住,但已解卡,此时就不应拉断仪器与电缆的结合点,而应采取边起钻边起电缆的方法把仪器起出。

(5)如确信仪器已经捞获,可以准备起钻。

如还有怀疑,可开泵循环钻井液,此时泵压应比以前有所上升。

(6)如确信仪器已经捞获,可以用电缆绞车或钻机大钩上提电缆,每次增加5-10kN,直至电缆从薄弱环节处拉脱,然后卸去上下电缆卡头,将电缆头直接嵌接起来,用电缆绞车起出。

(7)起出钻具和仪器。

(二)旁开式测井仪打捞筒

旁开式测井仪打捞筒是不需截断电缆而用钻具从电缆旁边下入打捞筒打捞被卡仪器的一种工具。

因为不截断电缆,可以随时监视仪器和电缆的解卡情况。

捞住仪器后,也不必拉断电缆,可以保持电缆的完整性。

但是,电缆在钻杆外边,容易和钻杆缠绕在一起,或被钻杆挤压。

另外,在循环钻井液时,钻井液从窗口处返出,向下的冲洗力太小,不太容易破坏砂桥。

1.工具结构

如图4-5所示,旁开式打捞筒由导向筒、滚轮、螺旋卡瓦、控制环、侧板及固定螺钉等组成。

导向筒下端为宽锯齿左旋内螺纹,与螺旋卡瓦的外螺纹相配合。

并开有一纵向通道,以便放入电缆。

中部开有窗口,可以放入和取出螺旋卡瓦。

窗口的上部装有导向滑轮,目的在于使电缆居于打捞筒的中心。

螺旋卡瓦旋到位置之后,用开口控制环控制,使它不与筒体作相对转动,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做上下移动。

开口控制环用螺钉固定于导向筒底部。

当电缆放入打捞筒后,用四个螺钉将侧板固定在筒体上。

导向筒上部有连接螺纹,可以和钻柱或油管连接。

2.使用方法

(1)用电缆悬挂器把电缆支撑在转盘上。

(2)将电缆穿入地滑轮和天滑轮,然后把天滑轮固定在井架上部适当位置,使电缆不妨碍游动滑车的上下运行,把地滑轮固定在钻台上的适当位置,使其不妨碍井口的操作。

将电缆指重计装在地滑轮支架上如图4-6所示

(3)卸下控制环、侧板,取出螺旋卡瓦,然后将打捞筒与打捞管柱连接在一起并紧扣。

(4)通过侧板开口引入电缆,将螺旋卡瓦套在电缆上再放入筒体内左旋到位,再装上控制环和侧板并用螺钉固定。

将电缆挂在滚轮上,使其处于打捞筒中心。

(5)用电缆绞车拉紧电缆,卸去电缆悬挂器,检查各部位是否合适。

(6)用双吊卡下钻,使吊卡坐于转盘面上时从吊卡侧面能引出电缆。

下钻时要锁住转盘和大钩,不让钻具转动。

下钻速度要慢,要严密监视大钩指重表和电缆指重计的变化。

(7)下钻中途,若钻具遇阻而电缆拉力不增加,可能是碰到砂桥,应循环钻井液,再慢慢下放。

若钻具遇阻而电缆拉力也增加,则可能是电缆打结或电缆折曲所造成,应上提钻具,消除阻力,然后活动电缆,把电缆拉直,再慢放钻具,争取把打结的电缆部位套入打捞筒。

(8)下到仪器部位,若电缆张力增加,可能是仪器捞获,也可能是电缆打折,应打开仪器面板观察。

若下放钻具的同时也下放电缆,面板上有反应,说明仪器随钻具而移动,仪器已经解卡。

若不动电缆而上提钻具,面板上仍有反应,说明仪器已捞获。

若上提钻柱,面板上无反应,而上提电缆时面板上仍有反应,说明仪器虽已解卡,但未进入打捞筒,仍然可以起钻。

(9)若打捞筒下到仪器被卡部位,而电缆张力不增加,可能是钻具长度和电缆长度有一定的误差,应继续下放探测。

但应同时打开仪器面板观察,若电缆被压断或仪器被压掉,面板上便无任何显示。

(10)仪器捞获后,或解卡后,可以同时上提钻柱和电缆,即每起一立柱钻杆,即上起25~28m电缆,待电缆拉力稍有增加时即停止上起。

(11)若上提钻具时,电缆仍然提不动,应打开仪器面板进行观察。

如上提钻具时,仪器面板有显示,说明仪器随钻具而上移,电缆被井壁泥饼粘吸,只好继续起钻。

如上提钻具时,仪器面板无反应,说明仪器未解卡,应再次下放打捞。

(12)起钻时,速度要慢,钻井队和测井队要严密配合,无论是钻杆还是井口工具都不能挤压井口电缆。

转盘与大钩要锁好,不许钻具转动,更不许转盘转动。

(13)地面取出仪器时,应向下顿击,使卡瓦向上移动,然后右旋捞筒,即可退出仪器。

(三)绳套式打捞方法

如图4-6所示,即用一个钻杆短节,下部带一园弧形接头,以免切割电缆。

本体上割两个小孔,然后用钢丝绳套把电缆和钻杆短节套合在一起,这样在下钻时,钻杆一直沿着电缆下行,直到仪器顶部,转动数圈,即可把电缆捞出,搞得好,还可以把仪器一同捞出。

采用这种方法解卡时:

(1)确认电缆未打结,如电缆打结,不能用此法。

(2)下钻时不许钻具和转盘转动。

(3)下钻时一定要看钻具指重表和电缆指重计,若钻具遇阻,同时电缆拉力上升,这是电缆打结或粘附在井壁上的象征,应拉紧电缆,上下活动钻具若干次,如果是粘卡,活动后可以下去;如果是打结,无论怎样活动也下不去,即应起出钻具。

若钻具遇阻,而电缆张力不增加,可循环钻井液下放。

(4)下到仪器位置,拉直电缆,下压钻具,若电缆张力上升,说明仪器是活动的,可在保持电缆张力的情况下,转动一下钻具,即改变仪器所在的方位,即可解卡上起。

(5)如果下压钻具,仪器不动,电缆无显示,说明仪器卡死,此时可以考虑起出钻具,再用别的方法打捞。

也可以转动钻具,把电缆缠在钻杆上,起出电缆,再设法打捞仪器,有时可能连仪器一同捞上来了。

这种方法对于解除因套管鞋磨破而造成的电缆遇卡是简单而实用的办法,既不会损坏电缆,也不会损坏仪器。

二.电缆断落后的打捞方法

仪器下放遇阻,电缆不可多下,防止打结。

仪器上起遇卡,电缆拉力不能太大,防止拽断。

只要保持电缆完整又未打结,用前述方法打捞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但是往往由于决策的失当或操作的失误,把电缆拽断落井的事是常有的。

电缆落井比钻具落井更难处理,因为不知道鱼顶的确切位置,也无法依据地面仪表进行判断,真有点盲人骑瞎马的味道,工具下浅了捞不住,工具下深了,有可能被盘绕的电缆咬住,脱不了钩,反而把钻具又卡在井内,打蛇不着,反被蛇咬。

因此对电缆的打捞绝不可掉以轻心。

打捞电缆的工具主要有以下两种:

1.内钩捞绳器(内捞矛)

如图4-7所示,内钩捞绳器也叫内捞矛,是把厚壁钢管割开,内壁上焊上挂钩制成,挂钩

顺时针方向倾斜,电缆被挂钩挂住之后,在转动扭矩的作用下,钩体向内收缩,使打捞更为可靠。

内钩捞绳器只有在井眼较大的情况下才可使用,它的优点是电缆不容易穿越到捞绳器上面。

内钩捞绳器的技术规格如表4-1所示

2.外钩捞绳器(外捞矛)

如图4-8所示,外钩捞绳器也叫外捞矛,是由接头、挡绳帽、本体和捞钩组成。

本体的锥体部分焊有直径为15mm的捞钩,捞钩与本体轴线呈正旋方向倾角,挡绳帽的外径应比钻头直径小8~10mm,园周可以开6~8个斜水槽,挡绳帽的用途是不让电缆挤过档绳帽而造成卡钻。

这种工具也可以在现场用废公锥自行制造。

表4-1内钩捞绳器技术规格

外径,mm

接头螺纹

挂钩直径,mm

挂钩数目

开口长度,mm

总长,mm

219

NC50

16

6

950

1400

194

NC50

14

5

800

1200

168

NC38

14

4

600

1100

140

NC38

14

3

500

900

102

27/8IF

14

3

400

800

(二)打捞方法

1.工具选择:

根据套管内径或钻头直径选择工具,使用内钩捞绳器时,其外径与套管内径或井眼直径的间隙不得大于电缆直径。

使用外钩捞绳器时,档绳帽的外径与套管内径或井眼直径的间隙不得大于电缆直径。

2.钻具结构

(1)捞绳器+安全接头+钻杆

(2)捞绳器+一根钻杆+安全接头+钻杆

钻具结构越简单越好,不许下入钻铤。

下安全接头的目的是在万一遇卡时可从安全接头处倒开,起出上部钻具,然后下铣筒套铣电缆解卡。

实践证明,电缆是很好套铣的,只要把盘结在一起的电缆铣碎,即可解卡。

如果考虑到井径不规则的因素,档绳器以上有可能缠绕许多电缆的话,则在安全接头以下接一根钻杆比较有利,这样既便于套铣筒套入,也便于打捞落井的捞绳器。

3.在套管内打捞:

若断落的电缆头在套管以内,可以用电缆接捞绳器直接打捞,但下捞绳器时也不能一次下入过多,要下一段起一段,逐步深入,看电缆张力是否增加,如发现电缆张力增加,应立即上起。

在套管内也有这种情况,电缆盘结很死,捞绳器插不进去,可以下铣锥把电缆铣散,但铣锥外径不得小于套管内径8~10mm。

4.在裸眼内打捞:

电缆拽断后,起出的电缆可以丈量或估算,而井内的电缆肯定要下落一段距离,很难预测,此时可以电测井内液体的电阻值,只要仪器碰到电缆,电阻回零或变小,即可确定电缆头的位置。

因此,下捞绳器入井,可以在测量或估算深度以下50m开始打捞,转动捞绳器2~3圈后上提,如无任何显示,可再多下一个立柱,再转动2~3圈后上提一立柱的距离,如无任何显示,可再多下一个立柱,如此继续试探,但最多不许超过100m,不管有无显示,必须起钻。

因为电缆很轻,在指重表上显示不出它的份量,如果发现上提遇阻,说明已超过电缆头很多,电缆已盘结成堆,就有卡钻的危险。

经第一次打捞,如捞上电缆,应丈量其长度,估算井下电缆头的深度。

如未捞上电缆,可以从第一次打捞的深度开始,每下一立柱,转动2~3圈,再上起一立柱的距离,检查井下情况,最多下入深度不许超过四个立柱,必须起钻。

不要期望下钻遇阻。

打捞电缆时,无论是上提遇阻还是下放遇阻都不是好兆头。

如果下的是内矛捞绳器或带挡绳帽的外矛捞绳器,下钻时可能遇阻,此时已将电缆推下很多,电缆已经结盘,因此只要发现遇阻,应立即打捞,不可再往下推。

当然,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电缆粘附于井壁上,捞绳器无论下多深都碰不到电缆。

此时就可以把捞绳器一直下到仪器遇卡位置,打捞电缆的下端,把仪器和电缆提到井口后,再用电缆绞车把电缆起出来。

如果捞绳器未装档绳帽,下放时超过电缆头很多,估计捞绳器以上在较长距离内分布着电缆,上提时发现遇阻,习惯地做法是在有阻力的情况下继续上起,结果是越提越死,一直到提不动为止,这是集中矛盾的做法。

根据长期打捞电缆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这种保守的打捞方法,效率低下又不安全,不如把保守的方法改为进攻的方法,把集中矛盾的方法改为分散矛盾的方法,其主旨是用不带挡绳帽的外钩捞矛打捞,下入深度不受限制,在不遇阻的情况下,能多下就多下,一次下入一千米或二千米均可,如有遇阻,立即打捞,转动不限于二、三圈,要转数百圈,这样就可以把不同部位的电缆紧紧地缠在不同部位的钻具上,不使电缆集中在一起成为活塞,这就消除了起钻遇阻的后患。

起钻时要慢起,注意井下情况,首先不能把钻具提死,在能下放的情况下尽量下放,下放至无阻力为止,把电缆分散开,然后再转动钻具若干圈,把电缆缠得更紧些,这就是因势利导的方法。

如果到了上提阻力很大,下放已不可能时,只要还能转动,就争取转动,同时要循环钻井液。

转动的目的有三,一是缠紧电缆圈,使外径缩小;二是争取把电缆磨碎;三是争取把捞钩别断。

这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把钻具起出来,能不能捞上电缆已经是次要问题了。

5.打捞电缆的新方法:

打捞电缆最怕的是电缆在捞矛以上集结成团,实际上这是集中矛盾的办法。

换一个思维去考虑,我们采用分散矛盾的办法,这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我们采用的新方法的要点是:

(1)用外钩捞矛不带挡绳帽,目的是可以多下。

(2)钻具结构:

外钩捞矛+一柱钻杆+安全接头+钻杆。

如果万一发生问题,可以从安全接头倒出,下套铣筒套铣。

(3)下钻深度不受限制,只要不遇阻,就可以多下,下一千米两千米都可以,但若发现遇阻,绝不许强下。

(4)下钻到一定深度,开始转动打捞,转数不受限制,但必须多转,目的就是让电缆在钻杆上分段缠绕。

就Ø127mm钻杆来说,一米电缆要缠三圈,一千米电缆要缠三千圈,当然,电缆可能在几个井段同时缠绕,但这是个未知数。

转得越多,电缆缠绕得越紧,起钻越安全。

(5)起钻时必须慢起,防止遇阻,若发现遇阻,不许提死,应立即下放,放松后,再转。

在转动的过程中,电缆可以进一步缠紧,外径缩小,也可能将电缆磨碎,这时就可以起出来了。

(6)万一起不出来,可从安全接头处倒开,下套铣筒套铣,也是很容易的事。

只要按前述五项精心操作,一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一口三千米左右的井,发生了掉电缆事故,采用这种办法,三五天即可解决问题;若采用老式的方法打捞,半个月也解除不了,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落井仪器的打捞

一.测井仪器的种类和外形尺寸

测井仪器形状各异,不同用途的仪器其形状不同,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