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课后反思+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课后反思+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课后反思+同步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说课稿+课后反思+同步练习
《降低化学反映活化能的酶》课堂效果分析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课,内容跟生活息息相关,如我们常用的加酶洗衣粉、多酶片,还有经常喝的清亮的果汁等,本节还通过情景剧的设置和实验操作,让学生真正实现了自主探究学习,学生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课标达成率很高。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在课前本人和学生一起利用网络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并由学生自主整理后课上交流。
课上采用“交流探究——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身份出现,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既学会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并且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观看记录
1、刘佳文老师
白桦老师所讲授的这节课,巧妙的利用新闻发布会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剧贯穿始终。
利用学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酶的高效性这一难点。
课堂生动,学生参与度高。
2、韩军霞老师
白桦老师这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情景剧、实验、模型构建等,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到知识,真正实现了课堂的学生主体。
3、张子清老师
白桦老师在课堂中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注重本节课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知识能够服务于生活,是不可多得的一节好课。
4、周艳芳老师
白桦老师情景剧的设置非常巧妙,学生自编自演的“酶本质的探索历程”与模型构建相结合,非常轻松的解决了知识点,可谓十分用心。
生物实验在学科素养养成与核心价值达成方面的作用
-----------课后反思
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核心价值本身就是靠实验和探究发现的,生物学的历史可谓是一段“实践出真知”的历史。
因此,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必须从实验课入手,让学生在探究和实验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并抓住生物学最本质的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实现学科的核心价值。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生物课堂中的实验教学,学生在实验的体验中可以更好的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发现。
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包括人们所掌握的生物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物科学能力、科学观以及科学品质。
下面是我在实验教学探索和实践中的一点心得。
一、“抓好手中的风筝线”——自主探究,科学引导
在生本愉悦课堂理念下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就好比风筝,教师则是放风筝的那个人。
教师要将课堂大胆的放给学生,但也要能随时收回来。
比如:
在《酶与生活》的实验中,我首先给出实验器材和用具,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自主确定实验课题,并选择实验材料,自主进行实验,将课堂放手给学生。
但是。
在实验之前,我会给出一定的注意事项,并在实验中随时用相机拍下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学生展示交流结束后给他们指出来,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当学生在大屏幕上真正看到自己的错误时,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我再给与学生恰当的指导,做到有的放矢。
二、“自己收获的果实最甜”——大胆创新,敢于发现
通常,传统的生物实验的课题方案都由教师安排决定,甚至实验结果也由教师事先告知,学生只是机械地操作,无从感受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快乐,也因为机械的操作,丧失了创新的灵感,甚至与新的科学发现失之交臂。
久而久之,养成学生“坐等吃食”的惰性,对其创新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科学发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在探索中进步的过程,因此,高中生物实验应该遵循科学发现的流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失败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收获知识。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的实验教学中,我首先创设情境讨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在盛有黄瓜条的盘里加盐发现水增多了,再过一段时间黄瓜条变软了,集市卖菜的人洒水能保鲜蔬菜;萎蔫的黄瓜泡在清水里会变得硬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价值性、合理性,最终提出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学生做出假设,是半透膜或者不是半透膜,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说?
学生设计实验先组内讨论,再组间交流,指导学生确定最佳实验方案。
再提问你实验的实预期是什么?
实验操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自己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做进一步的探究。
整个教学过程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进一步探究的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
实验后,学生发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在分享成功的果实时,学生的心情是十分愉悦的,有效的达到了“愉悦课堂”的目的。
三、“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生活,学以致用
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没有生命就没有生物学。
因此,生物学科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在生物学习中,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融会贯通,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即能提高兴趣,加深记忆,又能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比如说学生在学习了本节内容之后,告诉学生到商场洗护用品区观察一下,看看加酶洗衣产品的产品说明书和注意事项,并将产品上所写的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一下“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如何验证一下洗涤效果?
”等。
生物兴趣小组还可以针对课堂知识拓展出更多的课题,进行课外实验研究,在了解了秸秆分解剂之后,可以为本地农村农民做科学指导。
再比如说在学习了“质壁分离及其复原”以后,让学生观察两棵盆栽植物,由于施肥的浓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
一棵生长正常,一棵却造成了“烧苗”。
据此,让学生明白,一次施肥过多是造成“烧苗”原因。
同时让学生观察花盆中长期积水,植物造成萎蔫的现象,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土壤通气状况对根吸收水的影响。
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无处不在,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是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生物学科素养,达成核心价值必不可少的方面。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生物实验素养的养成绝不是仅靠课堂可以实现的,课外兴趣小组是学生发展能力的有效阵地。
我认为,每个高中学校都应该聘请高水平的实验员和课外实验指导员,充分利用节假日和课外活动时间,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一些科学实验,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一些校本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敢于创新、大胆尝试的科学素养,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和核心价值的达成是新课标对高中生的要求,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科学素质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需要经过大量的科学实践活动,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
只有充分利用生物实验课教学的优势,结合相关内容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才能逐步得到提高。
这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提炼、交流、改进,让更多的学生能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和本质)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酶的概念,最准确的叙述是()
A酶是一种蛋白质
B酶是一种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种有机物
2.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
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
3、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肽酶B、蛋白酶
C、脂肪酶D、淀粉酶
4、斯帕兰札尼发现,放在鹰胃内的肉块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了。
这主要是由于鹰胃内有
块起了作用的()
A.胃蛋白酶D.胃淀粉酶C.盐酸溶液D.物理性摩擦
5.选用新鲜肝脏做酶的高效性实验,是因为新鲜肝脏中()
A.含Fe3+多B.过氧化氢酶易发挥作用
C.含的酶的种类多D.过氧化氢酶多且活性强
6.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有些酶是核酸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7.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无催化剂时,不会分解咸水和氧气
B.过氧化氢和水一样无色无味,对皮肤无害
C.Fe3+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D.在有催化剂存在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平衡会向分解一侧移动
8.在活细胞中参与各种化学反应且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
A.水B.核酸C.蛋白质D.酶
9.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
A.蛋白质B.RNAC.无机物D.有机物
10.彻底解开鸟胃不仅有物理消化,也有化学消化之谜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B.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
C.英国科学家达尔文D.德国科学家施旺
11.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从而使酶的概念更深一步是在()
A.19世纪30年代B.20世纪80年代
C.18世纪60年代D.20世纪30年代
12.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将()
A.继续催化淀粉水解B.受胃液保护不分解
C.不发生变化D.自身被分解
13.与验证酶的高效性成功与否关系不大的是()。
A.试管是否干净B.肝脏是否新鲜
C.卫生香是否点燃D.是否有对比实验
二、非选择题
14、请设计一个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
(1)实验原理: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的氧。
(2)实验器材: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如猪肝、鸡肝)研磨液,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体积分数为3%的H202溶液,质量分数3.5%的FeCl3溶液.
(3)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4)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与结论:
(5)实验分析:
①本实验中,号试管是作为对照组,其他试管是实验组.
②2号、4号试管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15、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现提供下列实验材料:
蛋清液、双缩脲试剂、新鲜唾液、试管、量简,填表并做出结论。
对照组
实验组
蛋清液
唾液
双缩脲试剂
结论:
。
16.如图所示,分别向4支各盛有5mL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内加入肝或砂子。
在这个实验中,试管A放氧相对缓慢,试管C和D不放氧。
请回答:
(1)肝脏中有什么物质能引起过氧化氢释放氧气?
。
理由是。
(2)为什么用煮沸冷却的肝做对照要比用砂子做对照理更好些?
。
(3)为什么试管B放氧速度比试管A快?
。
参考答案
1.D2.C3.B4.A5.D6.B7.C8.D9.D10.B
11.B12.D13.C
(3)实验步骤:
①取四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各注5mL溶液。
②向1号、3号试管内分别滴入FeCl3溶液、肝脏研磨液各两滴,向2号、4号试管内各滴人两滴清水。
③堵住试管口,轻轻地振荡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
④将2号试管置于90~C水浴中恒温,其他试管则放在室温环境里。
⑤仔细观察并记录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
或者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到四支试
管的管内液面上方,观察并记录哪支卫生香燃烧的猛烈。
(4)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与结论: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4号试管
步骤1
5mLH202
5mLH202
5mLH202
5mLH202
步骤2
两滴FeCl3溶液
两滴清水
两滴肝脏研磨液
两滴清水
步骤3
室温
90℃
室温
室温
实验现象
有较多的气泡
有少量气泡
有大量气泡
无气泡
实验结论
过氧化氢氢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5)实验分析:
①1、②加热使H2O2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
对照组
实验组
蛋清液
2mL
唾液
2mL
双缩脲试剂
2mLA液、4~5滴B液
2mLA液、4~5滴B液
实验组出现与对照组相同有紫色,证明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
(1)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H2O和O2
(2)煮沸冷却的肝中同样含有过氧化氢酶,但已失去活性,这样遵循了单一因素原则,同时该对照实验还能说明温度过高,酶将失去活性
(3)将肝碾碎,过氧化氢酶容易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