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xx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6149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4.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xx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蓝xx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蓝xx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蓝xx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蓝xx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蓝xx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蓝xx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xx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蓝xx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蓝xx大道施工组织设计

 

海口市蓝天路改造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复核:

审核:

 

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海口市21条城市道路改建工程项目部

二○一六年十一月

第一章编制依据

海口市蓝天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根据以下资料及相关信息组织编写:

1、海口市蓝天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图审修改版)

2、《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3、《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7、《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我单位根据上述有关资料和现场踏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我单位多年的施工实践,由具有丰富施工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而成。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1节施工工程建设概况

本次改造设计项目位于海口市美兰区,西起海秀东路(现状城市主干路,路幅宽63m),起点坐标为(X=215287.560,Y=196957.653),东至海府路(现状城市主干路,路幅宽63m),终点坐标为(X=215207.257,Y=199038.536),道路呈东西走向,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道路全长约为2524.664米,规划红线宽度分别为34m与30m,即海秀东路至南宝路段(K0+000~K0+640)与南宝路至海府路段(K0+640~K2+524.664)。

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

2.1.1设计内容

改造设计内容:

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等。

给水、电力、电讯、燃气等其它市政管线工程本项目仅预留管位,不考虑具体设计。

2.1.2总体改造设计

由于本项目为维修改造工程,根据“双创”建设标准及与业主沟通,确定具体改造如下:

2.1.2.1道路工程

蓝天路现状为双向通行的城市次干路,双向4车道,两侧设置人行道,其中海秀东路至南宝路段(K0+000~K0+640段)有专用非机动车道。

设计车速为40km/h。

道路设计不小于0.3%的纵坡,以利于道路纵向排水,最大设计纵坡不超过2.5%。

由于本项目现状道路建成于90年代,道路红线并未按规划严格执行,同时两侧多为成熟居民区和商铺拆迁难度较大,故本项目改造横断面,其中海秀东路至南宝路段(K0+000~K0+640段)道路现状改造断面为3~4m(人行道+行道树)+3(非机动车道)+18m(机动车道)+5(非机动车道)+3~4m(人行道+行道树)=34m;南宝路至海府路段(K0+640~K2+524.664段)道路现状断面为:

1.5~7.3m(人行道+行道树)+15m(车行道)+1.7~7.8m(人行道+行道树)=20~30m。

根据路面检测资料显示:

全段车行道弯沉值基本位于25与45之间,沿线分布不同程度的路面病害;根据地勘中间资料显示:

K0+000~K0+520段分布不同厚度淤泥质土,埋深较深,考虑海秀东路至南宝路段(K0+000~K0+640段)仅拆除机非分隔带与非机动车专用道并新建,且由于本工程仅对路面结构进行改造设计,故不进行软基处理;结合以上资料与现场调查情况,本次改造设计如下:

1)、人行道全线样式不统一,且人行道砖与路缘石破损严重,缺失盲道,需全部破除新建;

2)、海秀东路至南宝路段(K0+000~K0+640段):

根据现场调查,现状非机动车道破损严重,机非分隔带不连续且破损严重,为增加通行能力,保证行车顺畅,满足现状车流行驶需求,需全部破除现状非机动车道和机非分隔带并新建(因K0+460~K0+520道路左侧段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存在0.8m高差,为保证行人行车安全,此部分机非分隔带考虑不拆除,并增加交通设施隔离),且对沿线车行道不同程度病害进行相应处治。

3)、蓝天路至南宝路(大英山西四路)交叉路口段(K0+580~K0+700段):

根据路面检测资料显示,此路段弯沉值大部分大于45;且需要重新布设雨水管线连通,故此路段需全部破除新建,并重新调整交叉口竖向设计;

4)、南宝路至海府路段(K0+640~K2+524.664段):

根据路面检测资料显示,此路段弯沉值大部分位于25与45之间,需对沿线进行不同程度的路面病害处治。

2.1.2.2排水工程

1)、雨水管道连通:

大英山西四路与蓝天路交叉口处,大英山西四路道路两侧新建d500~

d600雨水管道,将现状d400、d600雨水管道连通至蓝天路现状W×H=500×700mm雨水管道。

从而为大英山西四路(万华路至蓝天路段)雨水排放提供出路。

局部管线较多的部位应积极与相关接管单位沟通协调,进行管线迁移。

2)、检查井维修:

对井盖周边出现沉降、开裂、松动等病害的检查井进行维修加固。

3)、雨水口维修加固:

对雨水篦子周边出现沉降、开裂、松动等病害的雨水口进行维修加固。

4)、增加雨水口及连接管:

在雨水口间距大于35m或因人行道加高致使道路沿线周边场地内雨水无法正常排放处增加设置防盗式雨水口,雨水口采用双箅偏沟式(国06MS201-8-10)。

2.1.2.3照明工程

本工程配两台50KVA箱式变电站。

箱式变电站电源由城市10kV电网供电,路灯供电电压等级380V/220V。

布灯方案:

1)、海秀东路至南宝路口段:

道路照明灯杆沿两侧人行道对称布置,选用12米单杆单臂路灯,功率为250W,路灯同侧间距为32米左右;

2)、南宝路至海府路口段:

道路照明灯杆沿两侧人行道对称布置,选用9米单杆单臂路灯,功率为150W,路灯同侧间距为32米左右;人行道加宽处,道路桩号为(K1+560~K2+040),灯杆沿两侧人行道对称布置,选用9米单杆双臂路灯,功率为150W/100W,路灯间距为32米左右。

在各路段拓宽处,改用12米单臂路灯,功率为250W,安装间距为37米左右。

以上路灯选用高光效高压钠灯,灯具采用半截光密闭型灯具。

2.1.2.4交通工程

为降低交通事故率,减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并为驾驶人员和行人提供及时、准确和合适的信息。

由于本项目为改造工程,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等有关规范和规定,以及现场具体调查,本次改造设计如下:

1)、全线重新施划交通标线;

2)、增加出入口标识标线与路名牌;

3)、对一般人行横道过街路段,为了保证行人过街安全,增加人行横道过街信号灯;

4)、更换大型标志牌版面,

5)、增加一些小型标志牌。

2.1.2.5绿化工程

为了保持景观的一致美观,根据“一树一路”原则对蓝天路绿化进行改造,依现状行道树布置品种、形式及间距,对缺少的绿化乔木进行补植,对现有设置在路口范围内影响交通视距和在人行道上影响人行走通行的乔木进行挖除移植。

2.1.3工程沿线现状(控制性)建筑、河流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

2.1.3.1周边用地现状

本项目所在片区为大同片区,片区基本已经建成,项目所在区域内现状用地基本为住房和商业用地,土地使用规划对项目周边地块定义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以及娱乐康体设施用地。

2.1.3.2影响的主要建筑物

蓝天路道路沿线两侧多为商业与居住用楼,结构多为多层混凝土结构及砖混结构建筑,本次不进行拆迁。

但由于本项目道路两侧均已形成均为密集成熟的建筑群与人行天桥,故对道路建设的有一定影响。

2.1.3.3地下管线

由于道路建成时间久远,两侧已经形成城市的居住及商业区,建设范围内管线错综复杂,有雨水沟、电力沟、电信沟、国防光缆及各种入户管。

2.1.3.4地上杆线

道路沿线有大量高、低压电杆立于人行道内,其中有少部分位于人行道边缘,占用了一定的车行道空间。

2.1.4沿线文物古迹、树木等的保护

本工程道路沿线未发现需特殊保护的文物古迹,工程改造中若发现文物古迹,应及时上报文物部门,并立即实施保护。

总而言之,本工程的修建符合国家、省、市发展城市基础改造的一系列产业政策,项目建成后必定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良好结局。

2.1.5工程建设条件

2.1.5.1沿线筑路材料

建设区周围砂石材料储量丰富,料场分布均匀,开采运输方便,材料质量符合建材标准要求。

路基所选用水泥、碎石等,市内均有生产厂家供给,料场至工程地点运输便利。

2.1.5.2外购材料及运输条件

钢材、水泥、木材和沥青四大建材市场货源丰富。

拟建道路与现有市政道路相联接,各工点材料运输可依靠汽车运送,运输条件便利。

2.1.5.3工程用水、用电

拟建项目在城区,工程用水较为便利;本项目沿线电网密布,电资源丰富,工程用电可与地方电力部门协商解决。

本方案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域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良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道路建设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

2.1.6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

根据规划文件,蓝天路为城市次干路,规划红线宽度分别为34m与30m,即海秀东路至南宝路段与南宝路至海府路段。

2)功能定位

蓝天路是城市次干路,本项目道路为地块内部交通的主要集散道路,并兼具生活性和景观功能要求。

第2节工程特点

2.2.1本标段工程道路位于城区人口密集处,交通、人流的干扰较大,需围挡半封闭施工。

2.2.2由于原路地下给水、燃气、国家光缆等重要设施错综复杂,又无详细、准确的地下网络图,故路基和沟槽开挖不能大面积开挖,施工难度大。

2.2.3施工内容涉及道路、排水、路灯等,相互交叉作业。

需考虑好施工顺序,先地下后地上,先主后次。

2.2.4工期紧,任务重。

应制定好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

2.2.5路线所经地区内施工用水水源比较充分,电网发达,电力较充足,可满足工程用水、用电要求。

2.2.6该路段半封闭施工地势较窄,运输不太方便;进出场材料尽量采用小型货车运输。

第3节主要工程量

(计量时以实际产生工程量的为准)

 

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项目

主要工程数量

道路工程

挖除现状车行道路面20083m2;彩色人行道板砖23125m2;安砌C30预制砼路缘石(15×100×34):

3824m;安砌C30预制砼侧边石(10×100×15):

3824m;C20砼人行道基层(10cm):

2360m³;级配碎石2066m³;5.5%水泥稳定碎石1483m³;AC-20沥青混凝土3264m³;AC-16沥青混凝土2720m³;沥青路面铣刨1288m³;水泥压浆9891㎡

交通工程

震荡标线:

1912m2;交通护栏:

2138m(现状1.1m中央隔离护栏);478m(0.6m机非分隔离护栏);32m(0.6m固定式护栏);视频监控设备8套;人行信号灯10组;施工期间交通标志103块

排水工程

钢筋砼排水管(I级管d300,支管):

640m;钢筋砼排水管(Ⅱ级管d500,主管):

80m;钢筋砼排水管(Ⅱ级管d600,主管):

85m;PE管d400:

300m;PE管d300:

760m;PE管d200:

300m;雨水检查井φ1250的1座;雨水检查井φ1500的1座;扇形检查井2座;双雨水篦子80座;修复雨水口362座;修复检查井543座;清淤400m³;路面结构恢复:

540m2

照明工程

安装路灯(9m高单杆单挑150W钠灯)84杆;安装路灯(9m高单杆双挑150W/100W钠灯)23杆;安装路灯(12m高单杆单挑250W钠灯)39杆;安装路灯(15m高单杆单挑400W钠灯)3杆;ZBW-50KvA箱式变电站2台;电力井(2.0m*1.2m*1.9m)11座;更换电缆沟盖板(490mm*1200mm*150mm)480米;更换电缆沟盖板(490mm*1200mm*200mm)22米;

绿化工程

黄葛榕(补种)30株;黄葛榕(移植)10株;椰子树(补种)87株;椰子树(移植)10株;大王棕(补种)5株;树木支撑a:

30组;树木支撑b:

92组;换填种植土:

247m³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1节工程目标

3.1.1质量目标:

达到《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3.1.2工期目标:

计划安排为205日历天。

3.1.3安全目标:

争创市级安全标化工地,施工全过程无重大安全事故,重伤率控制在0。

3.1.4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市级文明工地。

第2节施工管理机构

本工程将组建强有力的生产调度、技术质量管理机构,以保证工程度顺利进行,项目经理部为工程具体实施管理机构。

3.2.1根据本工程特点,本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总工1人,以及相关施工员、专职质检员、材料员、试验员、安全员等。

另公司设三部一室,即工程部、经营核算部、技术质量部和综合办公室。

项目经理:

负责全面工作。

项目总工:

协助项目经理工作,负责本工程技术与质检工作。

工程部:

负责计划安排,现场施工安排、测量放线,质量检验、监督以及处理质量问题以及负责料场调查、材料采购供应,机构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维修保养,负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经营核算部:

负责工程计量、财务管理、经济核算、费用控制。

综合办公室:

负责合同管理、文件管理、劳资管理、后勤服务。

项目经理部下设道路施工队和水电施工队。

道路施工队:

负责本标段路基开挖、路基填筑和路面工程等的施工。

水电施工队:

负责本合同段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等的施工。

以上两个施工队均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既分工负责又要相互协作,高效优质完成本标段工程项目,施工高峰时期,不足劳动力从当地进行补充。

3.2.2本工程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见下页《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尤亮

 

项目副经理:

柳鸣

项目总工:

凌宏义

工程管理部:

张大伟

组长:

材料员:

安全员:

机管员:

质检部:

孙玉涛

安全管理部:

刘伟伟

物质设备部:

彭举

组长:

施工员:

质量员:

试验员:

统计员:

合约管理部:

程彩早

组长:

预算:

财务:

综合办公室

主任:

刘艳

秘书:

资料员:

劳资员:

 

水电施工队

道路施工队

 

安全管理部:

刘伟伟

 

质检部:

孙玉涛

 

物质设备部:

彭举

 

3.2.3工程管理制度

本工程的管理将从工程技术、施工、质量、安全、成本、物供等方面着手,总结以往的成功管理经验,本工程将实施以下规章制度:

(1)项目经理部现场值班制度

(2)每周生产例会制度

(3)项目目标任务分解管理制度

(4)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制度

(5)质量、安全预控制度

(6)质量“三检”制度

(7)定期或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8)机械班前检查与停用保养制度

(9)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10)成本控制制度

(11)执行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指令制度

第3节施工总体计划安排

本标段控制工期的工程为路基和排水工程,其中排水施工为路基施工的关键工序,尤其是大英山西四路与蓝天路交叉口处,大英山西四路道路两侧新建d500~d600雨水管道,将现状d400、d600雨水管道连通至蓝天路现状W×H=500×700mm雨水管道。

存在地下管线不熟悉,局部管线较多的情况,在施工前应积极与相关接管单位沟通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协助指明地下管网后进行管线迁移再开挖,在施工中要尽可能地安排边挖边做井和埋管的工作,如果开挖过程出现破坏后配合相关部门尽快恢复。

这个环节是确保工期的重点环节。

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狠抓重点工程、重点工序、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在保证重点工程的同时兼顾其它工程,使本标段工程施工合理有序,做到均衡生产。

3.3.1进场前先发出施工公告,协调好周边群众的关系,宣传该工程带来的后期效益。

确保顺利开工,杜绝中途出现阻工、扰工现象。

3.3.2进场后先合理组织交通,规划好施工地段,对施工区域进行合理安全围挡,预留好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道。

做好安全防护和安全标示,场内布置合理、安全、便于施工。

3.3.3在破除旧路后,对开挖路段进行开挖探坑,对地下管道进行熟知,对有横向管道的做重点标记,挖方路段土方合理调配,尽量达到本标段内的土方平衡,减少土方外运。

3.3.4人行道地下管线应提前对之探明,对需要绿化及杆线需要迁移的,要提前标注出来,提前解决打开工作面。

解决好各种管线的交叉处理。

3.3.5路灯及其他附属工程随路面的施工及时跟进施工。

第三章施工准备

第1节技术准备

4.1.1图纸会审及各种交底

4.1.1.1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学习国家现行相关技术规程、规范及有关文件,参加图纸会审会议,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修改的部分报设计单位。

4.1.1.2由业主组织,监理工程师(无则由业主代)主持,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阐明设计意图,主要工程及特点;并向施工单位交接测量资料和现场交接测量控制点。

4.1.1.3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对主要分项工程编制作业指导书;再由技术人员交底到作业班工人,使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都明确施工过程和技术要求。

4.1.2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指导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

4.1.3编制施工预算,同施工图预算相比较,确定材料需用计划。

4.1.4组织项目经理部成员,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工程质量目标。

第2节施工现场准备

4.2.1清场工作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要全力配合由业主方组织的清场工作,完成清场占地后立即打围,以确保连续不断的施工。

4.2.2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搭建

人员就近租住民房,施工布置及说明详见第五章第3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4.2.3临时供水

现场用水分施工用水及消防用水两部分,供水系统主管采用Φ50镀锌管线铺设,对有用水地点设固定水龙头,临时用水地点均采用软水管与水龙头相连接。

对穿过道路的水管线采用预埋管保护,避免车辆行走压坏供水管线。

施工用水应同时考虑临时排污管道的布设,保证施工环境的美化。

4.2.4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采取就近接入民用电和发电机发电配合的互补模式,以确保工程用电不间断。

施工临时供电线路布设:

按“三相五线制”配置,有明确的保护系统,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线路架设符合规定。

具体布置按另行编制的《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布设,确保生产正常用电需要,并满足安全规程要求。

4.2.5防火与消防

与当地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必要时请求协助,在现场采取有效的防火及消防措施,并在相应的料库、房间等处配置适当数量的灭火器材。

4.2.6急救和医疗服务

与当地医疗单位联系,并在工地配备必要数量的在医疗急救方面有一定经验的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包括监理及其施工班组),同时备有必需的医疗器械和适当数量的药品。

4.2.7与当地的关系

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搞好团结,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关系。

第3节测量准备

由于该路为改建路,故道路平、纵、横断面高程和线形控制除了参照设计图纸外,对于周边变动较大的应会同业主和监理现场确定。

第4节试验准备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室进行试验检测工作。

第5节设备和物质准备

根据本标段工程施工项目内容、工作量大小、工期长短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投入合理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试验、测量、仪器设备。

4.5.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具体详见附表《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4.5.2主要试验、测量、仪器设备配置详见附表《主要的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4.5.3所需物资、设备和工程材料将根据工程需要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陆续进场,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生产厂商出具的质量合格证书,证明材料、设备质量符合本工程合同技术规范的规定,监理工程师批准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材料分类标识码放,砼集中在搅拌站搅拌,钢筋标识码放在钢筋库棚内,做到防潮、防污。

物质准备工作程序如下:

4.5.4工程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工程材料供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供应,主要材料计划详见《工程投入的主要材料及进场计划表》。

 

 

4.5.5工程主要材料投入保证措施

(1)接到中标通知后,项目部将立即进行材料准备,对本工程中的主材进行统计。

确保在开工前完成对主材的审核、审批及进货,以保证工程按照原计划进行。

(2)保证料源充足。

对于主体工程,开工前作一次性备料计划,提前考察各种材料的货源、储量、运距等,详细制定出进料计划,保证各种物资的供应。

(3)据生产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超前订货加工。

同时严把原材料质量关,防止因不合格材料而影响工期。

(4)加强施工材料计划管理与采购管理力度,确保按计划进度实施。

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准确地提出材料设备需用计划,根据总体进度安排提出材料、设备的进场时间。

并经常与材料采购部门经常保持联系。

督促材料设备按计划进场。

(5)材料供应部门要根据合同规定的时间将供货厂家资料、材料报价表、材料进场计划等及时提供给业主和监理单位,及时签字审。

在采购合同签订后,及时将供货厂家资料、材料报价表、材料进场计划、采购合同等资料汇总报呈业主和监理单位,以便对我方采购的材料设备进行监督。

(6)材料供应部门要制定材料供应保证措施,为材料供应提供制度、措施保障。

对材料的供应要从开始询价至货到现场进行全过程跟踪,确保到货材料满足图纸设计及业主、监理的要求,避免安装后不必要的返工从而拖延工期。

(7)材料供应部门要作好材料的进场验收、检验和试验工作,确保所有进场材料的质量均达到业主、监理、图纸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第6节劳务人员准备

工程施工期间劳动力需求主要分为2个时期:

第一阶段破除右幅K0+580-K0+700段旧路面、开挖路基、开挖沟槽、做井安管、沟槽回填、路基整平碾压施工,同期对K0+000-k0+580、K0+700-K2+524.664段进行路基病害处理,压浆换面板同步进行,后期为路面面层和人行道、路灯工程施工。

第二阶段破除左幅K0+580-K0+700段旧路面、开挖路基、开挖沟槽、做井安管、沟槽回填、路基整平碾压施工,同期对K0+000-k0+580、K0+700-K2+524.664段进行路基病害处理,压浆换面板同步进行,后期为路面面层和人行道、照明工程施工。

因此需要合理调配,保证施工需要。

第7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工程分布、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任务划分,以及施工调查资料和工程沿线的实际情况,通过施工平面图布置能使工程布局合理,工效提高,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安全生产及为文明生产创造条件。

经综合比较平衡,本着满足施工需要、节约资金使用的原则,确定临时工程的设置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本标段由于场地有限故只作为生产区,施工场地安放机械设备、管材、砖材及零星材料,主要材料供应来源于附近的拌合场,项目部租住民房相应配备办公室、宿舍、厕所等生活辅助设施。

第四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第1节工程测量

5.1.1监控记录

施工日记、交接桩记录、复测资料、测量复核记录、坐标及标高引测记录、测量施工放样记录、技术复核记录、质量检验评定记录等。

5.1.2施工准备

5.1.2.1测量仪器配置

(1)GPS:

根据本标段工程实际情况配置仪器以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2)水准仪(S1、S3):

控制标高引测及沉降观测等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S1精密水准仪,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