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5860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docx

《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docx

高职金融学课程标准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金融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金融学

课程编号

考试/考查

考试

总学时

64

实验(实训)学时

16

总学分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

投资与理财

开课单位

商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金融学》是普通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标是让学生对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该课程阐明了经济体系中货币运行的基本功能、运行方式、基本规律以及社会货币管理与调控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工具。

从宏观和微观金融学视角,以货币为主线,突出学生对金融学知识感性认知能力、金融问题分析能力和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运用和管理等实践应用能力。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该课程要以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等课程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公司理财、证券投资学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

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系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

(2)理解和重点掌握利率、利息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利率的划分标准及其主要分类;

(3)掌握各种基础性金融工具的概念、特征;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其功能;

(4)理解并掌握掌握主要金融机构的性质、职能;

(5)掌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信用货币创造的原理;

(6)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几种主要类型;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7)理解并掌握通货膨胀的效应和通货紧缩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衡量;

(8)掌握汇率标价法、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几个项目的关系、国际储备管理的基本方法;

(9)理解并掌握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层次的划分、基础货币及货币乘数的含义、货币均衡的内含及标志;

(11)掌握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金融调控的原理和方法;

(12)掌握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监管的要点。

2.能力目标

(1)分析国际国内金融体系现状及改革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们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2)提高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本课程依据2014版投资理财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具有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证券、银行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软件。

能够从事金融、工商等各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设置。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本课程目标、内容制定依据2014版投资理财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知识目标的要求设置,该要求是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财务、证券、银行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软件。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际性相结合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较紧密,所以本课程的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解和实训相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金融学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金融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理解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了解金融学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1.金融的内涵与特征

2.金融的功能

3.金融学的研究内容

重点:

金融的内涵与特征

难点:

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可采取课堂讲授、启发教学等方法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的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2.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3.货币制度

重点:

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

难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制度演变及其原因

教学建议:

可采取课堂讲授、启发教学等方法

第三章金融工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信用的本质与特点;掌握信用的形式;掌握金融工具划分标准及主要分类;掌握利率的种类及相应的利息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1.信用形式及其经济功能

2.金融工具划分标准及主要分类

3.利率及其种类

4.利息的计算方法

重点:

理解信用的含义;掌握信用的概念与形式、信用工具的特征与种类;掌握利率含义及种类;熟悉利率水平的确定、利率的功能;了解利息与利率的基本知识。

难点: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建议:

本章可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习题练习等方法结合理论内容,进行讲解。

第四章金融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功能;掌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特点;掌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构成与特点;掌握市场管理的原则、管理机构和手段;了解期货市场、期权市场与黄金市场的构成与特点。

教学内容:

1.金融市场概述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4.国际金融市场

5.金融市场管理

重点:

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其功能。

难点: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构成及特点。

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为主,并结合现实举例说明不同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的特征。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金融机构的构成与分类;熟悉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熟悉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及国际金融机构;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教学内容:

1.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2.非银行金融机构

3.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4.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重点:

主要金融机构的性质、职能。

难点:

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为主,并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现状。

第六章商业银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基本职能;了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熟悉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理解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理解商业银行业务的信用创造;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能够对商业银行的运作进行系统的分析。

教学内容:

1.商业银行的概述

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

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4.商业银行的信用货币创造

5.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重点: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信用货币创造的原理。

难点:

在实际中如何做到各业务内容的优势互补;如何做好资产负债管理。

教学建议:

本章可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习题练习等方法结合理论内容,进行讲解。

第七章中央银行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制度类型;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理解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独立地位;理解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与主要业务。

教学内容:

1.中央银行概述

2.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3.中央银行的业务

4.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重点:

中央银行的几种主要类型;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难点: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

教学建议:

本章可采取课堂讲授、习题练习等方法结合理论内容,进行讲解。

第八章国际金融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外汇的含义和种类,掌握汇率的种类和标价方法;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及各项目的关系;了解国际储备的构成。

教学内容:

1.外汇的分类与交易

2.汇率的标价方法与类型

3.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5.国际储备的构成

重点:

汇率标价法、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几个项目的关系、国际储备管理的基本方法。

难点: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失衡与调节。

教学建议:

本章可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习题练习等方法结合理论内容,进行讲解。

第九章货币供求与失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认识并理解各种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的含义;了解货币供求均衡的含义及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了解货币失衡的含义和原因;理解并掌握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了解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能够对现实经济中的货币失衡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教学内容:

1.货币需求

2.货币供给

3.货币均衡

重点:

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层次的划分、基础货币及货币乘数的含义、货币均衡的内含及标志。

难点: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与机制。

教学建议:

本章可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习题练习等方法结合理论内容,进行讲解。

第十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掌握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类型;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治理措;了解并掌握通货紧缩的概念和类型;理解通货紧缩的成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治理措施;掌握通货膨胀率的测算;能够对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内容:

1.通货膨胀概述

2.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及治理对策

3.通货紧缩概述

4.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及治理对策

重点:

通货膨胀的成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治理措。

难点:

通货紧缩的成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治理措施。

教学建议:

本章可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习题练习等方法结合理论内容,进行讲解。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的含义与特征;重点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及目标间相互关系;重点掌握货币政策工具;掌握金融调控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货币政策的效应。

教学内容:

1.货币政策概述

2.货币政策目标

3.货币政策工具

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5.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

重点: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金融调控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货币政策的效应;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宏观调控的过程及政策效果。

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并结合时事热点。

第十二章互联网金融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式及特点;理解互联网金融的运行原理;了解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监管方式。

教学内容:

1.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式

2.互联网金融风险

重点:

金融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金融监管的模式与内容。

难点: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

第十三章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金融创新,熟悉金融创新方式;了解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含义;理解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掌握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内容;理解金融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

1.金融创新

2.金融风险及监管

重点:

金融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金融监管的模式与内容。

难点: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教学建议:

课堂讲授。

(二)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实验(实训)项目

(一)利息与利率(4学时)

1.项目类别:

必做

2.项目性质:

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单利与复利、现值与终值的计算方法。

4.仪器设备要求:

习题资料

5.实验考核方法:

实例分析

实验(实训)项目

(二)商业银行(4学时)

1.项目类别:

必做

2.项目性质:

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银行货币创造能力的影响因素。

4.仪器设备要求:

习题资料

5.实验考核方法:

实例分析、测验

实验(实训)项目(三)国际金融(4学时)

1.项目类别:

必做

2.项目性质:

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外汇交易中汇率的分类及套算方法。

4.仪器设备要求:

习题资料

5.实验考核方法:

实例分析、测验

实验(实训)项目(四)互联网金融(4学时)

1.项目类别:

必做

2.项目性质:

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4.仪器设备要求:

相关软件

5.实验考核方法:

软件操作效果

(三)课程学时安排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实训)教学学时

金融学导论

4

0

货币与货币制度

4

0

金融工具

4

4

金融市场

4

0

金融机构体系

4

0

商业银行

4

4

中央银行

4

0

国际金融

4

4

货币供求与失衡

4

0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

0

十一

货币政策

4

0

十二

互联网金融

2

4

十三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2

0

总计

总学时64

48

16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模式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

主要是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内练习和课后练习等方法组织教学。

(三)教学手段

板书,最好加入多媒体教学

七、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投资与理财的专业基础课,采取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考查+过程考核+实训成绩的考核方式。

(二)成绩构成

过程考核成绩(30%)+期末考查成绩(60%)+实训成绩(10%)。

八、课程教学资源

(一)教材选用建议

1.建议选用近三年的教材。

2.建议选用实践内容丰富的教材。

3.建议选用能体现学科前沿的教材。

如:

[1]盖锐.《金融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鲍静海.《金融学》.科学出版社.2012

(二)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的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应根据课程特点,考虑专科教学的性质,适应学生认知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三)参考书目

[1]卞志村著《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6

[2]博迪著《金融学》,中国人民出版社,2013.1

[3]黄达著《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九、附录

(一)编制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2014年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而成。

(二)课程标准审批

编写教师:

编写日期

教研室审批:

审批日期

院(部)审批:

审批日期

备注:

无实验的课程在“五、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中须撰写

(一)(三);有课内实验的课程,须撰写

(一)

(二)(三);实验课须撰写

(二)(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