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学案 岳麓版必修1经典练习.docx
《新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学案 岳麓版必修1经典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学案 岳麓版必修1经典练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历史第7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学案岳麓版必修1经典练习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用图示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用多元史观看待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用数字法归纳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知识点一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
(2)内容
①经济改革:
遇阻,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②对外政策:
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③政治改革: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3)后果
①国内政局逐渐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②促使东欧发生剧变。
③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2.过程
(1)1991年的“8·19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2)1991年12月,“独联体”成立,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宣告苏联停止存在。
3.影响:
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知识点二 缓和与动荡并存
1.特点:
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明显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原因
(1)缓和原因:
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解。
(2)动荡原因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②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如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局部战争等。
知识点三 多极化趋势加强
1.特点: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2.表现
(1)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但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
(2)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3)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3.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图解历史]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误区警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损失,但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共性和个性,苏东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运动仍在蓬勃发展。
[误区警示]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这是指世界形势的变化并非指世界格局。
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误区警示]两极格局瓦解后国际格局的变动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它不是通过战胜国将意志强加给战败国来实现的;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在新的国际格局尚未形成前,一个超级大国、多个世界强国共存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轻巧识记]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主题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史料探究]
1.东欧剧变
史料 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着德国的两面国旗(图一、图二),可90年代后只剩下图二所示国旗了。
思考 你能否解释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东欧政局发生了什么变动?
其实质是什么?
答案 原因:
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所以之后联合国只保留了代表统一后德国的原联邦德国的国旗了。
变动:
东欧剧变。
实质:
东欧各国的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苏联解体
史料
思考 你能说出左边漫画的寓意吗?
右边漫画中走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人应该是谁?
为什么?
答案 寓意:
苏联解体。
人物:
戈尔巴乔夫。
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苏联解体,葬送了苏联。
[史论形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认识
1.原因
(1)历史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现实原因:
经济困难和政局动荡。
(3)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4)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认识
(1)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经验。
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敌视、遏制甚至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2)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来逐步完善自己。
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国情的道路,决不能拘泥于苏联模式。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受挫,但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中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主题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意义
[史料探究]
1.美国的单边主义
史料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
“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①。
”
注:
①反映了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思考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 目的:
依靠经济、军事实力,以“民主”和“人权”为幌子,建立“单极世界”。
原因:
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史料 下图是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中△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俄、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
思考 上图显示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
答案 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五大力量相互制衡。
3.多极化趋势的意义
史料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
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①,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
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注:
①说明多极化符合世界潮流,为各国提供了发展机会。
思考 加利认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 有利于各国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
[史论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多极化是指当今世界存在多个力量中心,处于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2)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迄今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3)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4)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2.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
答题术语
1.20世纪80年代,苏联政治经济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1991年12月“独联体”成立,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宣告结束。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但同时出现了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3.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一超多强”局面出现。
1.(2016·四川乐山一中期末)1991年,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解体
B.俄罗斯加强与欧盟的关系
C.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
D.《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解析 苏联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防线是经互会和华约,政治上是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91年体系的崩溃指的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的经互会和华约的解散。
答案 C
2.(2016·山东外国语学校期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三个词语放在一起,说明的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失败B.国家呈变多、变小的趋势
C.战争威胁削弱D.多极化趋势发展
解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答案 D
3.(2017·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两极格局瓦解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 )
A.欧共体的建立
B.欧盟的建立
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解析 1967年,欧共体建立,面临的是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故A项错误;1993年欧盟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转变,此时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故B项正确;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开始,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前,故C项错误;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面临的仍是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7·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图是关于当前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
该漫画所表达的本质问题是( )
A.发展中国家合力抗衡发达国家干涉和侵略
B.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是世界局势动荡的主因
C.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D.中东地区战乱频繁,局势长期动荡不稳定
解析 仔细观察漫画,联系教材知识和时政信息:
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战乱不已,有其内部原因,更有大国为了控制这一地区,谋求世界霸权和特殊利益,蓄意插手地区事务。
从图像特征上分析,大国就是美国,因此选择B项。
答案 B
5.(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
A.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形成
D.“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答案为D项。
答案 D
6.(2016·甘肃天水一中)“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两极格局崩溃,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C.世界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解析 目前世界呈现的是多极化趋势,多极格局尚未形成。
答案 A
7.(2015·福建学业水平测试)“二战”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格局不断发展、演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所示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
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科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材料一中两极格局“形成”和“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主要因素。
(3)指出材料二中“权力”转移扩散的趋向。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趋势。
答案
(1)形成:
华约的成立(或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解体:
苏联解体。
(2)主要因素:
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兴起。
(任答三点即可)
(3)趋向:
从欧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和地区力量中心转移。
基本趋势:
由两极走向多极化。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6·湖南长郡中学月考)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谈道:
“苏联解体了。
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
”他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国际力量失衡引发冲突B.恐怖主义猖獗
C.跨国犯罪增多D.金融安全受到威胁
解析 根据题干苏联解体对美国是个灾难,说明苏联解体对于美国的负面影响是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解体后导致国际力量失衡。
答案 A
2.(2017·山东潍坊高一期末)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
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世界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局面
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权力真空
解析 从“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可知,反映出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世界格局,故A项正确。
答案 A
3.(2017·湖北天门、仙桃高一期末)下表反映了( )
20世纪50年代~90年代
《巴黎条约》、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
1948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
日本企图改变经济大国、政治小国地位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
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遭到包括西方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反对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俄罗斯联邦取代前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
A.两极格局结束B.世界多极化趋势
C.和平与动荡并存D.北约解体
解析 材料涉及欧盟、日本、美国、中国、俄罗斯,体现一种多极化的趋势,故A项错误,B项正确;和平与动荡并存是在两极格局结束以后,材料涉及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故C项错误;北约直到现在也没有解体,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6·福建大田一中月考)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
该变化反映了( )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解析 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不能说明变化的实质,故A项错误;对“自由世界”称呼减少,对“西方”称呼增多,反映两极格局瓦解导致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意识形态方面的色彩大大减少,故B项正确;1993年苏联已经解体,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7·河南焦作高一期末)“冷战”结束后,各种国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在此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摆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
这说明( )
A.美国全球霸权地位已经丧失
B.各国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激烈
C.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出现平衡
D.新的世界格局有待重新建立
答案 D
6.(2016·山东枣庄三中月考)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 )
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解析 A项说法绝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C项说法错误,世界趋向多极化,出现多个经济力量中心,有力地改变着发达国家对当今事务的主宰;D项说法错误,全球化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冷战结束,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答案 B
7.(2016·安徽合肥二中期中)当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当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当东欧发生剧变,苏联最终解体,而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
A.以欧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B.两极格局
C.单极世界的发展趋势
D.多极化趋势
解析 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但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答案 D
8.(2016·海南中心模拟)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指出:
“当代国际政治不适合上述三种模式(单极、两极、多极)中的任何一种,它是一种奇特的混合体系。
”这一“混合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文明冲突B.大国林立
C.群雄争霸D.一超多强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故D项正确。
“文明冲突”没有体现国际格局的特点,故A项排除。
“大国林立”未涉及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故B项排除。
“群雄争霸”不符合中国的形象,故C项排除。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2016·天津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欧洲安全来说,在西方国家看来,北约在这方面作用是其他组织或国家无法替代的……1993年1月,美国商务部决定对来自包括欧共体在内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钢铁征收反倾销税,欧共体方面指责这一措施是美国“大规模地骚扰”国际钢铁市场的“最新措施”。
……1994年,当美国不顾俄罗斯的反对而加速北约东扩时,法国总统希拉克明确表示反对,德国总理科尔也要求美国慎重行事。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只有同欧洲既合作又竞争,才能在全球化中搞活日本的外交……通过同欧盟合作,给世界造成日本可以信赖的印象,这在外交上有利……通过统计可以知道,在联合国的投票中,日本同欧洲一致的时候比同美国一致的时候多。
——2002年日本《外交论坛》月刊7月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与美国矛盾的主要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欧洲为什么要“既合作又竞争”?
日本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表现:
出现贸易争端;围绕北约东扩产生分歧。
原因:
美欧要维护各自国家利益;欧洲日益走向联合,欧盟成立后,实力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竞争加剧。
(2)原因:
日、欧在国际事务中有许多共同利益,有利于合作;日欧经济实力都不断增强,双方都互为竞争对手。
(或答出日本或欧洲实力增强均可。
)目的:
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世纪的一代新人,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那些残疾学生,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随班就读工作小结。
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它既有利于普通儿童少年理解、帮助残疾儿童少年,有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教师是搞好随班就读的主要力量。
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就是让轻度残疾和学习困难儿童在普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
担任“随班就读”工作的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对这些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心。
制定个别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启发多鼓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二、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随班就读”领导小组,配备了专门的特教老师,积极、稳妥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并将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规范,总结《随班就读工作小结》。
三、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为他们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四、学校设立了专门的特教老师,指导本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特教老师不定期到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听课,直接与学生谈话,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探讨随班就读的课堂策略、随班就读的教育补偿等问题。
五、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适应新的要求。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也要求普通教师具备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为此,学校挑选出一些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的培训,使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并在学校中开展特殊儿童和残疾人的全纳性教育。
六、在学校教育中,要求教师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尤其对特殊学生更要关心、爱护,不能歧视特殊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七、加强了“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由校长主管,德育主任专管,年级组长监管,具体落实到特教专管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管理形式,加强了心理咨询室、资源教室的管理和运用,每周安排两次对随班生进行
上。
在学习上,学生能严守学校规章制度,按老师要求完成各学科作业,成绩有很大提高。
为使学生的思想上受到良好的熏染,通过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爱国爱家、勤俭节约、法制安全等教育,使他们的意识逐步提高,增强社会实践及生活自理能力。
为使学校和家庭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全方面素质得到锻炼及发展,在本学期中,继续以家访为主,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结合的综合作用,以促进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班主任在教育和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
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人生没有信心,对学习没有自信,自尊心受不得一点打击。
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通过自己的教育和教学中,增加学生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是使他们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
”学生对学习、对前途产生信心的火炬,是靠老师用爱心的火种去点燃。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讲过这样一段事;他读小学时,由于方言难懂,又好玩,结果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这时,同学们都瞧不起他。
但新来的老师没嫌弃他,而是不断地鼓励他,耐心地开导他。
学年结束,他获得全班第一名。
以后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
从这件事对我们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很有教育意义。
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班主任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教育教学的生动活泼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否则,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2、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班主任不论讲课,还是谈话,都不要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有错误,不能体罚、辱骂,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班主任应是学生可亲可敬可信赖的朋友。
3、要给学生以鼓励性期待性的评价。
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某一优点,而且使学生智力潜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作为班主任,在教学中对学生正确的思路,独到的见解,闪光的思想,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
班主任平时应对学生充满期待,关爱备至。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求知中受到鼓舞,增加动力,激励上进,从而达到潜力最佳状态。
作为一个班主任,不可能每天守在教室里,只有走进学生中,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爱护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同时,也把自已的想法、做法讲给学生听,也让学生了解班主任,也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1、热心。
只有对班主任工作热心,“捧出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才能在当前班主任工作付出多、困难多、报酬少的情况下搞好班主任工作。
2、爱心。
班主任要满腔热情地爱每一位学生,即使有些学生成绩差或有很多缺点,也要理解并帮助他们。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为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3、关心。
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