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高频考点聚焦训练19集训题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14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高频考点聚焦训练19集训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高频考点聚焦训练19集训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高频考点聚焦训练19集训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高频考点聚焦训练19集训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高频考点聚焦训练19集训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高频考点聚焦训练19集训题答案.docx

《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高频考点聚焦训练19集训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高频考点聚焦训练19集训题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高频考点聚焦训练19集训题答案.docx

高考政治总复习选择题高频考点聚焦训练19集训题答案

集训五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C 解析:

从表中数据变化上可以看出,2013年人们在房地产上投入减少,而转向现金储蓄、国债、股票,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②③符合题意。

如果国家下调人民币存款储备金,人们应该减少现金储蓄,①说法错误。

如果我国经济环境持续恶化,那么股票市场应该低迷,表中数据变化与此表述不符,不选④。

故选C。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市场规则。

规范市场秩序必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④说法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利率市场化,可以促使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银行为了生存,也促使银行的产品结构调整,①③符合题意。

利率市场化,不一定促使银行利润逐步下降,也不一定带来企业融资成本提高,②④说法错误。

故选C。

4.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所有制结构。

家庭农场出现后促进了农业的增效。

从而促进农民增收,①③符合题意。

家庭农场的性质仍然属于集体性质,其所有制结构没有改变,④错误。

②的说法夸大了家庭农场的功能,不选。

故选A。

5.B 解析:

我国保税区和自贸区有所不同,自贸区为经济发展提供诸多平台,目的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对外经济发展方式,B项符合题意。

这是我国“引进来”的表现形式,A项错误。

C、D两项夸大了自贸区的功能,不选。

故选B。

6.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消费的要素。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增长,这促使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在上涨,可见城乡居民实际购买力总体有所增强,B项符合题意。

7.C 解析:

商家知假售假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因此需要通过法律、道德等手段进行规范和引导,C项正确。

全国人大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严惩商家知假售假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是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的体现,A项错误。

B项不符合社会现实,排除。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D项错误。

故选C。

8.D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弊端、投资收益与风险并存。

银行工作人员对投资收益率的虚假介绍,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③符合题意。

赵某购买理财产品,既有收益也有风险,体现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④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市场秩序。

市场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是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的局限性所致,所以要规范市场秩序,为此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说法都不可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选。

故选D。

10.D 解析:

“无纸化”体现了①的观点。

“全流程”体现了④的观点。

故选D。

11.A 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环境不好时,政府要出手救市”,意味着在经济运行放缓的背景下,政府要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社会总需求,①②正确。

③④属于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会抑制社会总需求,与题意不符。

故选A。

12.B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的宏观调控。

材料强调的是要未雨绸缪,着眼于长远发展,①④正确。

故选B。

13.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超过第二产业的增长,第一产业的比重则下降,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地位逐渐下降,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不选。

14.B 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地位及作用。

国家的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②③正确,①④排除。

故选B。

15.A 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配置。

实行阶梯价格制度,能够利用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促使人们节约资源,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A项正确。

阶梯价格制度的主要意义不在于降低居民生活成本,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关系不大,B项不选。

实行阶梯价格制度是遵循市场规律进行的宏观调控,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水、电、气等商品的价格,C项不选。

D项与材料不符。

16.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发展观。

从GEP的核算内容可以看出,GEP不仅关注经济价值,更加关注生态价值,注重生态文明建设,②符合题意。

这样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④正确。

故选C。

17.A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转变政府职能等知识。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目的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是一个“放”字,这样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有利于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①②符合题意。

③表述过于绝对,不选。

本题没有涉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④不选。

故选A。

18.B 解析:

这一图表呈现形式的试题,要求把握相关要素的先后逻辑关系。

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含义,可知,首先影响的是货币供应量,而货币供应量减少,必然导致社会总需求降低,进而出现商品供过于求,物价下降。

故选B项。

19.D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的宏观调控。

A项中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正确,但不能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排除。

补贴政策可以通过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扩大粮食种植规模,但不会提高粮食市场价格,B项前半句错误。

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不属于社会保障,C项不选。

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能够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D项正确。

20.D 解析:

解决分配不公问题,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不能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排除。

21.D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王某的这种行为如果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会增加对商品房的投机性需求,但其他方面的需求不能扩大,A项不选。

如果人们的购房需求大大增加,国家不会压缩住房供给,应该想法抑制住房需求,B项不选。

如果不生产,整体财富不会迅速增加,C项错误。

材料中的现象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D项符合题意。

22.B 解析:

A项错误,“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属于调结构。

C项错误,“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货币政策。

D项错误,“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属于财政政策。

故选B。

 

集训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B 解析:

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①观点错误,不是确立。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投资的比重下降,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提高,启示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由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故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无关,故选B。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意义。

材料中“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表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①③表述正确。

故选B。

3.D 解析:

漫画中“被上楼”的现象,说明部分地方歪曲理解了城镇化的内涵,这要求我们必须规范农村新居建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①②正确。

③④不符合漫画寓意。

4.D 解析:

我国三大产业中,农业是处于基础地位,②“加强工业基础地位”说法错误。

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③说法错误。

辽宁省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重视农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①正确。

辽宁省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④正确。

故选D。

5.A 解析:

从表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的资源利用情况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①④符合题意,②不选。

③强调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国际市场的开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找准题干的着眼点,“土地沙化”带来的严重后果给我们的启示是本题选择的出发点。

土地沙化说明人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启示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B项正确。

A、C两项与主题不符。

D项说法错误,这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

7.C 解析:

加快转型发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①符合题意。

增加税收带来的是国富,与实现“两个同步”没有直接关系,②排除。

城镇化的推进要循序渐进,不能追求速度,③观点错误。

实现“两个同步”需要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分配公平,保障改善民生,④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般情况下,在工业化前期阶段,随着人均GDP的增加,污染程度加重,在工业化后期阶段,人均GDP增加,污染程度减轻,②符合题意。

“美丽中国”应该是人均GDP较多,单位GDP的污染量较少,③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

安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保障农民安居,为农民切实利益着想,①正确。

本题强调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是单纯的扩大城市规模,排除②。

安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统筹了产业与就业、社会保障与农民权益,可见做到了统筹兼顾,③正确。

材料中强调安徽城镇化发展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速度,排除④。

10.C 解析:

当前,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调公平分配仍然不能消除收入差距,④错误。

其他各项均符合题意。

11.C 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材料体现了以人为本,①入选。

全面发展,即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发展,材料并未涉及,排除②。

“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坚持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③正确。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④正确。

故选C。

12.A 解析:

我国传统产业要实现改造升级,不再单纯地依靠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搞加工制造,赚取微薄的利润,需要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技术的竞争力,A项正确。

B项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与题意不符。

C项“淘汰”过于绝对,错误。

D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不符。

13.D 解析:

要实现“品质好的GDP”,需要降低能耗,实现绿色增长,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增长,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也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①②③④都正确。

故选D。

14.C 解析:

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东部地区许多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发挥其优势,有利于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繁荣,推动中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②④正确。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不一定是发展第三产业或者是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①③与题意不符。

故选C。

15.A 解析:

要实现农民收入倍增,从根本上讲,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①②正确。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不是由政府定价,③错误。

货币发行量受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不可以随意增发,④错误。

故选A。

16.C 解析:

①④观点错误,实行土地流转不能扩大耕地面积,更不能降低农副产品价格,土地流转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

通过土地流转,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通过流转获取收入,农村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农业得到长足发展,②③入选。

故选C。

17.C 解析:

①④做法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应入选。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减少浪费,但工业用量也应得到保障,②错误。

保障粮食安全不能一味依靠提高粮价的手段,③排除。

故选C。

18.B 解析:

建设美丽中国,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

①④不符合材料主旨。

故选B。

19.B 解析:

我国消费需求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