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学梁丽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4510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社会学梁丽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政治社会学梁丽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政治社会学梁丽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政治社会学梁丽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政治社会学梁丽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社会学梁丽萍.docx

《政治社会学梁丽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社会学梁丽萍.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社会学梁丽萍.docx

政治社会学梁丽萍

第一章政治社会学概述

一、政治与社会

(一)政治的内涵

第一,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政治”概念。

中国古代“政”与“治”大都是分开使用,所谓“政”,主要是指国家权力、制度、法令和统治者的道德修养、教化以及对国家的政治管理活动。

所谓“治”,有时指一种行为;有时指一种与动荡相对的安定和谐的状态。

第二,西方历史文化中的“政治”概念。

从一开始就指向在城邦公民的参与下所进行的统治和管理活动。

近代以后,西方对政治概念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取向:

(1)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

马基雅维利、韦伯。

(2)公共决策及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伊斯顿。

(3)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庞顿、吉尔。

(4)利益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本特利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1)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2)各阶级之间的斗争;(3)核心是国家政权;(4)科学与艺术。

(二)社会的内涵

第一,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社会”概念。

《旧唐书·玄宗上》记载:

礼部奏请千秋假日三日,及村闾社会。

此处是“社会”一词最早连用的地方,意为:

村民集会的意思,指一定数量、规模的人群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结合。

第二,西方历史文化中的“社会”概念。

16世纪以来被广泛使用的市民社会概念的母体。

两大派别:

社会唯实论或实体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代表人物:

斯宾塞、杜尔克姆、齐美尔、斯莫尔、帕森斯。

社会唯名论,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

代表人物:

卢梭、洛克等。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

(1)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合。

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但它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总合;

(2)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和基础。

“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

(三)政治与社会相互关系

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

第一,政治起源于社会,是社会自身的调控器。

劳动生存利益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利益配置合理与否关系着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劳动生存利益的配置与调控便需要有个公共权威性的力量,也即政治。

第二,政治对社会秩序具有维护作用。

任何社会都必须在一定秩序范围内才能生存和发展,政治就是适应调整各阶级间的关系从而维护一定社会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

政治越发展,它调整控制社会生活的作用就越强,具体表现为:

(1)政治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的关系。

(2)政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3)政治调整统治阶级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政治对社会的意识形态起着支配作用。

第四,社会决定着政治的发展,政治促进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二、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一)古典阶段的政治社会学理论

政治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古典阶段大约是指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启蒙运动时期这一时间跨度。

代表人物: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时期西塞罗、奥古斯丁,中世纪时期托马斯·阿奎那,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

柏拉图的政治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等著作里,最早提出了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国家有三种必要职能:

供应基本的物质需要、保护和管理。

履行这三种职能的分别为工人、军人、从事管理的统治者。

执行不同的职能需要不同的才能,不同才能的人就构成了社会的等级。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学》中,首先,他将政治与社会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其次,探讨了社会分层的政治效应、政治稳定以及革命发生的社会基础,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不平等。

西塞罗在政治社会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是《国家篇》,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务,是人们在正义的原则和求得共同福利的合作下所结成的集体。

理想政体应是“混合政体”,即以当时罗马元老院为首的奴隶主贵族共和国。

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是《君主论》,将神学与政治分开,把政治权力作为政治研究的核心,而不是以道德伦理为中心。

这种区分使从科学意义上研究政治与社会成为可能,为政治社会学走向系统化、科学化提供了前提。

17、18世纪是西欧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政治思想对社会革命起到了推进作用。

一方面,从人性出发来解释国家的起源和本质,不仅指出了国家起源的社会性同时还进一步指出以革命方式取代不合理国家制度的合理性,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把思维焦点集中到了资产阶级国家制度本身的健全和完善上面,提出了自由、法治等基本思想,这样就把对政治问题的探讨引入了具有理论和实际双重意义的科学研究。

他们把政治和社会作了进一步区分,并加以发展和论述,这对日后政治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9世纪是政治社会学系统思想基本确立的时期,孔德和斯宾塞,以社会改革为目的,试图把人类社会当作一个整体加以研究,首倡运用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和实证来进行研究的新思路。

(二)近代时期的政治社会学理论P13~15

近代时期主要指19世纪后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时间。

第一,精英主义的政治社会学理论。

帕累托、莫斯卡、米歇尔斯。

第二,托克维尔的民主理论。

第三,马克思·韦伯的政治社会学思想

(三)当代政治学理论的发展

利浦赛特的《政治人》首次给出政治社会学之学术研究的思路,指出社会政治学的核心任务是分析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

该书基本观点就是稳定的民主政治是冲突和一致的平衡。

当代政治社会学理论纷呈,但有几个理论流派影响较大。

第一,新制度主义的政治社会理论。

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基本观点:

其一,在看待社会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问题上,它认为政治机构本身就是一个有着自身利益和要求的集体行动者,它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直接影响到政治活动的结局。

其二,在看待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集体偏好与个体偏好关系上,它认为宏观现象并不一定等于微观现象的“和”,部分的个体偏好往往会被埋没在这种集体的加总中,而建立在个体偏好叠加基础上的集体偏好往往和个体选择的初衷大相迳庭。

其三,它认为行为并不等于同于决策。

其四,应该更多的考虑政治行为所具有的仪式、教化的功能以及官员政治行为动机源于责任、奉献和义务的一面。

第二,法团主义的政治社会理论。

阶级和谐与有机统一对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最有影响的学者是菲利普·施密特,他指出:

法团主义可以被界定为利益代表的体系,在此体系中,构成单位被组织成一些单一的、义务性的、非竞争的、层级有序的、功能有别的有限团体,这些团体由国家认可并被赋予其在同行中的垄断代表权,以此作为交换,国家对其领导人选择、需求和支持的表达实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法团主义不是关于行动,而是结构的学说,它的目的是要提供社会结构的若干理想类型。

法团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社会不同利益如何得到有序的集中、传输、协调和组织,并用各方同意的方式进入体制,以便使决策过程有序吸收社会需求,将社会冲突降低到不损害秩序的限度。

法团主义所确定的制度理念是建立一个纵向的合作结构。

第三,公民权责理论。

主要包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三个部分。

公民权责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体依赖向国家层次集中,缓解了阶级冲突,促进了公共权威与公民权益的直接联系,使社会认同与依赖结构趋于集中化,个体逐渐脱离局部性的组织单位转向更大的政治单位-国家。

马歇尔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两种相互冲突的结构:

其一是阶级结构,其二是公民权结构;前者的原则是不平等-财产拥有权的不平等分配,后者的原则是平等-现代国家中的成员享有各种权利的平等资格。

公民权责研究关注公民和国家的制度关系,国家授予社会成员一种前所未有的地位,拥有此地位的人在权利和义务上平等。

而公民政治和社会权利的发展,减缓了财产差异造成的地位差异,个人的财产不再是他们权力地位的决定因素。

三、政治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基思·福克斯的观点:

在社会科学中,政治社会学的显著特点在于它对多种政治行为体的认可,包括政党、压力集团和社会运动,这些行为体处于广泛的社会背景之中。

第二章现代国家与社会

一、国家的内涵

(一)国家的含义

首先区分国家与社会、政府和法律这三个概念的差别。

其一,国家与社会比较而言,西方学者常把国家作为社会对立的范畴,国家不同于社会的特征主要有两点:

一是国家具有主权;二是国家专指公共领域。

社会没有主权专指私人领域。

其二,就国家与政府比较而言,政府是执行国家功能的机器,它把国家的思想付诸实践。

其三,就国家与法律的比较而言,语义和概念上似乎是清楚的,但是关于谁是本源却从在着争论:

国家至上与法律至上。

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概念:

第一,社会共同体说。

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康德;黑格尔:

国家是一种“绝对精神”,国家除了联合没有别的目的。

在当代西方政治学家眼中,国家通常都是被看做特定政治生活共同体。

第二,国家契约说。

发源于伊壁鸠鲁,到17、18世纪,社会契约说经由霍布斯、洛克和卢梭,形成了系统的社会契约论思想。

此说认为:

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自然状态下生活的不方便或不安全,人们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人类摆脱自然状态而进入国家状态。

所以,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的社会组织。

第三,国家统治说。

一些政治学家看到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统治的一面,并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国家。

博丹指出:

国家是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联合体,这一联合体由最高权力及理性统治着。

龚普洛维奇,狄骥。

第四,国家要素说。

“三要素说”,由人民、土地、主权者三个要素所构成;“四要素说”,由人民、领土、主权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实施阶级统治;

(2)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3)一种特殊暴力机器。

(二)国家的构成要素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坚持国家构成的“四要素说”。

首先,一定的国家必定由一定的人口组成,而且国家中的人是划分不同的阶级、划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依据;其次,一定国家总有一定领土,在一块固定的区域内,由某个政府管理之下的一种人民共同体就是国家;再次,一定国家总有自己的政府,政府是所有国家机关的总和,国家的意志正是通过政府来贯彻执行的,政府与国家共始终;其四,一定的国家总有自己的主权,这是构成国家的最重要因素,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共同体、其他社会管理组织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

二、国家的起源

第一,整体主义的国家起源论,最早由亚里士多德加以论证。

他从城邦的起源开始谈起,认为男女、主奴结合组成家庭,家庭联合成村坊,村坊组合而为城邦,社会生活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这种社会团体以内,人类生活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给自足。

斯多葛学派继承了这种国家观,芝诺提出了“世界国家”的观念。

西塞罗不同意人的联合在于人的软弱性,强调人的联合在于其天生的聚合性,更强调了城邦关系。

中世纪晚期,阿奎那亦坚持整体主义国家观。

第二,个人主义的国家起源论,产生于文艺复兴以后。

文艺复兴导致对人性的彰扬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开始把个体看成整体存在的充分条件。

思想家们以契约论(主张在国家出现以前,人类有一种原始的自然状态)为武器解释人与国家的关系,以霍布斯和洛克为代表形成了典型的个人主义国家观,到现代的哈耶克、诺齐克等,个人主义国家观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国家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

从历史的客观实际出发来考察国家起源。

恩格斯科学地描述了原始氏族的解体和国家产生的客观过程,并对此作出了科学的结论。

三、政治社会学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演变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传统理论

第一,自由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观点。

出发点是自我和个人,它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特别是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一旦个人能够充分自由地实现其自身的价值,那么个人所在的群体和社会,也必然能最终实现其公共利益。

其核心观点是:

国家是服务于公民社会的必要之“恶”。

在自由主义国家观的两端,是具有理想色彩和充满激情的两个种类,即国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国家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对立物,是“自在自为”的存在。

它不依赖于个人,不是单个人机械的集合。

国家是有机整体,而个人是其有机组成部分。

无政府主义则将国家视为纯粹的恶。

国家腐蚀人,使人败坏,而人的败坏又使国家的存在成为必要。

因此无政府主义主张取消国家。

第二,精英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观点。

主要关注精英与大众之间的权力关系,其信条是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与无权的大多数,前者为统治者而后者为被统治者;统治集团即精英垄断着权力,而大众即非精英除接受前者的安排外另无选择。

国家与公民社会的特征是以精英与大众之间不可避免的权力划分为标志的。

精英的更替取决于两种方式的平衡:

贵族式的方式(从自身群体中吸收新成员)与民主的方式(从被统治者中吸收新成员)。

即使精英的特性改变了,精英统治这个事实不会改变。

民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民主这种方式被选举成为精英,以确保精英有规则地循环。

精英理论家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论证了那种以主权在民为基础的民主政治的虚假性:

其一,民主政治必须基于大多数人的同意之上。

而精英理论家反驳道,政治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强制关系。

其二,民主政治基于人人平等这一前提之上,并且致力于实现平等。

然而,人类社会始终是不平等的,永远不可能平等。

其三,民主政治的根本含义是主权在民。

但是一般民众没有能力取得和掌握政治权力,极少数政治精英掌握政权,统治绝大多数群众,米歇尔斯称为“不可逾越的社会学法则”。

把国家当做是将政治精英的输入转换成合法的法规输出的消极工具,国家是非人化的、消极的机器,它受外界力量的控制,是统治精英或资本家实现其根本利益的工具。

第三,多元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观点。

承认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组织(政党和各种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实际上分享着国家的政治权力。

20世纪末,多元主义国家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发展,核心观点是:

其一,社会集团和以组织形式所代表的利益的意义和影响有所扩大,它们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决定并影响着国家的行动。

其二,国家绝不是一个独立地超越社会之上的不偏不倚的仲裁人,经济上强大的集团始终利用国家机构在损害多数人共同幸福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特殊利益。

其三,现存国家并不是垄断资本的代理人。

其四,各个利益集团可以通过选举和各自政党向政府提议,来影响政府决策。

其五,国家政策是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

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元和精英主义理论相互借鉴,形成精英多元主义。

精英是多元的。

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整个集团与整个集团的互动,而是一个集团的一小部分精英代表与另一集团的精英代表之间的互动。

多头政治(罗伯特·达尔):

相互间达成稳定理解的几个集团的领导者的统治。

阿伦德·利普哈特称为“组合民主”。

(摘自:

政治科学-罗金斯)

图5.1精英、多元和多头模型

(二)当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取向

第一,新自由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论述。

仍以个体本位为基础,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发展一以贯之的信条与宗旨,新自由主义在高扬个人自由的同时又出现了变异:

主张国家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积极干预;主张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主张积极自由。

罗尔斯的《正义论》建立了新自由主义的思想体系,其核心为两个正义的原则,第一原则为人人自由平等;第二原则为经济分配与机会平等。

罗尔斯认为平等的自由高于一切。

第二,新保守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论述。

二战前后,主要指布坎南等人对保守主义的复兴。

仍然反对一切激进的政治思想,尤其反对社会主义、多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极其重视现存的传统、秩序、等级和自由的价值,认为维护这四大价值是国家基本任务。

新保守主义阐述了以维护现存秩序和反对激进改革为核心的国家观:

(1)强调国家是构建社会秩序的基础。

(2)国家是传统和历史的捍卫者。

(3)只有通过国家才能克服人性缺点,个人只有通过国家才有意义。

第三,社群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观点。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的政治哲学,特别是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脱颖而出的政治学流派。

对新自由主义的“国家中立说”提出了强烈的批判:

首先,按照新自由主义的国家中立原则,社会很难达到公共的善,很难实现公共利益,为此必须拒绝中立原则。

其次,社群主义者认为国家中立原则有害于民主政治的合法性。

国家是最重要的政治社群,应当承担起对公民进行美德教育的责任。

四、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观察

按照国家与社会间相对力量的强度划分的四种类型:

强国家-弱社会:

科层式极权主义,特点是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且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取消或大大降低了其他组织力量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弱国家-强社会:

国家的行政能力较低,科层官僚机器常以个人关系为基础,专业知识不够,缺少财政资源,社会力量比国家更强,类似于种族、部落的传统力量占据支配地位。

强国家-强社会:

国家的行政能力和社会群体自主力量都很强。

弱国家-弱社会:

国家缺少发达官僚系统,也缺少为现代民族国家所必须的社会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属于“强国家-弱社会”模式(总体性社会,国家直接介入资源的动员与配置,形成了一种动员能力虽高,但却僵硬而缺少适应能力的集中计划体制,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严重匮乏);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与社会模式由二元对立转向二元分立:

首先,党、国家与社会三位一体转型为各自相对自主。

其次,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看,由二元对立转向相互增权。

具体表现是:

其一,执政党和政府对社会控制范围缩小;其二,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逐步形成;其三,民间社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

强国家-强社会的模式关系必须面对双重任务,即在解构全能主义国家的同时,实现现代国家建构,在限制国家专断权力基础上又要强化国家职能。

第三章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

一、政治权力

(一)政治权力的内涵

政治权力是指在阶级社会里,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原则,凭借国家这种物质强制力,对其他阶级或个人进行控制和制约的能力。

政治权力本质乃是国家权力。

政治权力首先是具有特殊的强制性,除此之外,还具有公共性。

一方面,由于政治权力总是以国家和全社会正式的名义来行使权力,并且也总是服从和受制于社会整体性发展的需要,为全体会成员所认同;另一方面,具有对全社会公共生活进行组织、调节和治理的功能。

(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第一,权威。

权威指“一个人在相信他或她施加影响的权利的合法性基础上要求别人服从的可能性”。

权威反映了权力的可接受程度和可容忍程度以及权力的容量。

第二,意识形态。

政治规范是关于正确的政治目标和政治行为的观念。

关于现实社会理想化的观念会变成一种政治工具,可以用在一些政治策略中。

当各种观念被有意识地和有系统地组成计划形式时,这些观念就构成了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分为有机意识形态和理性意识形态。

第三,政治竞争。

广义政治竞争是指以政治利益为目的的竞争,狭义是指民主政治中的政治竞争。

特征:

其一,政治竞争主体是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个人或集团。

其二,政治竞争的根本目标是控制国家权力。

其三,政治竞争的性质具有非对抗性。

其四,政治竞争与政治权力资源的争夺密切关联。

(三)政治权力的渊源

西方政治学界有两种代表性观点。

其一,自然主义论。

以亚里士多德的社会有机说为典型代表。

国家与社会只不过是家庭的自然扩大,政治权力也只是父权的扩张而已。

其二,社会契约论。

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主要代表。

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的转化完全是社会契约的人为产物,政府或政治权力乃必要的良性的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权力来源于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地位。

包括三方面内容:

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处于指挥地位;占有大量劳动产品。

三方面紧密相连,对物质统治的经济权力正是对人统治的政治权力的基础。

其他基础(条件)还包括诸如暴力、组织、政治理论等要素。

(四)政治权力的分配

第一,精英主义的政治权力分配观。

在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个由少数人组成的精英集团,他们在社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精英主义的代表人物莫斯卡、帕累托。

第二,多元主义的政治权力分配观。

代表性观点来自罗伯特·达尔,强调当代发达的自由社会,存在着不同利益的政治组织为获得政治权力和影响力而相互竞争的现象。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分散在整个社会中的,精英集团很难全面控制局面。

第三,民主理论的政治权力分配观。

基本内涵是“多数人的统治”,其基本观点是:

由人民通过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由这些代表管理日常公共事务;由选举产生的官员,必须对它们的民众负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监督政府官员的公职行为,并能够通过有效的制度化机制罢免那些他们认为不称职的人。

(五)政治权力的功能

政治权力的功能是指政治权力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政治权力具有对社会资源进行强制性分配的功能。

社会资源和社会产品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资源包括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社会产品主要指劳动生产物,即人们通过有目的的生产劳动所创造的物质资料。

社会资源和社会产品构成社会财富。

第二,政治权力具有社会纽带和黏合剂的功能。

一方面,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要求社会的基本秩序;另一方面,由于利益的分裂和对立,又形成了若干相互矛盾的社会集团(阶级)。

在阶级社会里,常常发生利益的冲突和对立,造成社会的无序。

正是政治权力这种纽带和黏合剂的功能,使社会的不同利益者黏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有序社会,避免社会在冲突中解体。

第三,政治权力具有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功能。

表现在:

其一,政治权力的归属对社会经济基础的确立产生直接的影响,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产生间接影响;其二,当政治权力通过各种手段维护生产关系时,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

第四、政治权力还具有管理社会的功能。

政治权力对社会管理表现在多方面,最重要的有对经济的调节管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节、对人口的调节以及国际交往等。

二、政治权威

(一)政治权威的内涵

权威的本质是服从,它的主要特征不是由于强制而是出于自愿,是对支配力量的信仰和认同。

它通常以政治权力为后盾,依据正义感或伟大人格的感召力,产生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的政治影响力的支配与服从的权力关系。

政治权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政治权威通常依附于一定的政治组织或权力结构中的某些角色,主要是领导职位,使政治权威体现了严肃性;其二,政治权威以一定程度的政治认同为基础,这是政治权威获得遵从和承认的必要条件;其三,政治权威表现为品德、素质、能力优异的政治领导者和其领导行为所产生的政治凝聚力;其四,政治权威一般以符合道德的合法方式来引起人们的自觉服从。

(二)政治权威的相关理论

第一,马克思·韦伯的权威理论。

任何形式的统治,只有在它被认为具有“正当”的理由时,才会为人们所服从,从而具有合法性。

韦伯根据权威赖以建立的不同的社会基础,将权威分为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和法理性权威。

第二,雷恩哈德·本迪克斯的权威理论。

着重研究宏观层面上的社会与政治的变化,尤其是思想观念在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推进这种变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权威的行事意味着微妙的平衡性活动,以应对经常因领导人欲使其指令得到执行的强烈愿望和下属不愿服从其指令所出现的紧张情势。

人们要理解社会秩序,就有必要理解权威的深刻而又潜在的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权威理论。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社会分工的复杂化,总体上更加需要各种权威。

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权威是保证本阶级团结并威胁对立阶级的力量。

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威主要靠国家权力来维系,被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