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老故事 3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1414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老爱老故事 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敬老爱老故事 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敬老爱老故事 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敬老爱老故事 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敬老爱老故事 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敬老爱老故事 3篇.docx

《敬老爱老故事 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老爱老故事 3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敬老爱老故事 3篇.docx

敬老爱老故事3篇

敬老爱老故事3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

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

“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百里负米

  仲由,

  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

“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孔子家语〃致思》)

  05芦衣顺母

  闵损,

  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

“孝哉,闵子骞!

”(《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

“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戏彩娱亲

  老莱子,

  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卖身葬父

  董永,

  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

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刻木事亲

  丁兰,

  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

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怀橘遗亲

  陆绩,

  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

“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

“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埋儿奉母

  郭巨,

  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扇枕温衾

  黄香,

  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拾葚异器

  蔡顺,

  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

“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

”蔡顺回答说:

“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涌泉跃鲤

  姜诗,

  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敬老爱老故事2原来,母亲为了争一小块菜地,跟邻居家时有矛盾。

母亲是一个顾家的人,这块田地是她的命根子。

可父亲竟胳膊肘往外拐,帮着邻居把母亲大骂一通。

母亲显得十分委屈,这么做不仅没有捞到好,反而落得父亲一顿咒骂。

她在一旁啜泣,年过半百的她颤抖着肩膀,两手深深嵌进花白的头发,说了句:

“你别再说我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几年活头……”父亲不再吱声,一场家庭战争暂时偃旗息鼓。

我握住母亲黝黑苍老的手掌,心里早已泪涌成河。

我的老父亲啊,你这个臭脾气何时才是个头?

何时才能对爱你的家人好一点?

  母亲年纪大了,时常想着在外的儿,隔三岔五催我回家。

我开车回到家门口时,老枣树似乎在向我点头挥手。

用餐的时候,我帮父亲添饭,他虽尴尬,对我却没有像以前那么冷淡。

他仍旧抽着烟吐着他的烟圈,我也不再阻挠,跟他碰了一碗酒,偷偷地打量着他……几年不见父亲,我竟不像过去那样厌烦他。

在外打拼多年的我,突然明白一个男人养家的艰辛。

生活的压力,让父亲不得不收起儿女情长,我彻底读懂了父亲。

  父亲是个泥瓦匠,靠出卖体力为生。

小时候,一个工友急匆匆地背着父亲回家,我看到他的腿打着石膏,脸上是灰蒙蒙的泥土。

父亲施工的时候从支架上摔下来,大腿粉碎性骨折。

那时的我还小,看着父亲痛苦地抽搐,竟一丝不为所动。

  后来那些年,父亲的伤痛像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地袭来:

他被切割机切断过手指,他的腰部受过损伤,他的脚板失去过知觉,他的眼睛时常钻进水泥,他的指缝常常嵌进石灰……面对伤痛,他永远不会吭一声,继续扮演着他的“黑面神”。

真不知道那些酸涩的年月里,他是怎样熬过来的;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他又是怎样挺过来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只是,父亲的爱,太过于深沉,太过于隐晦,让我理解得太晚。

  我亲爱的老父亲,这么多年来,你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一家人的希望,就像门前那棵老树,在一股股狂风中默然伫立。

他手中的香烟,就像一个老朋友,在没有月亮和繁星的夜里,静静地聆听着一个老人的生平点滴。

而今,眺望窗外,老树依依,年华匆匆,我捻起一支烟,学着当年父亲的模样,吐出一圈又一圈烟丝。

年华似流水,老树发新芽,我抚摸着岁月的年轮,似乎领悟到了人生的精髓。

  敬老爱老故事3小时候,我生活在奶奶家,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也经常帮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记得有一次,奶奶的手受伤了,帮奶奶贴创口贴,过了几天,创口贴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我觉得很奇怪,奶奶的伤还没好,为什么不贴了呢?

经过观察后,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奶奶每次洗碗时必须把创口贴撕下,久而久之,黏性消失,就没法贴了。

  一天,我刚重新帮奶奶贴完创口贴,可中午一桌的碗还没洗,我自告奋勇地说:

“奶奶,今天的碗由我来洗,您去休息吧。

”奶奶听了,一个劲儿地说:

“呵呵,我孙子好孝顺!

”我先把碗一个个摞起来,小心翼翼地捧着来到厨房,轻轻地把碗放在水池里,又堵上水口,拧开水龙头。

“哗”地一下,水流了出来。

当快要接近半水池的时候,我快速关上水龙头,随手拿了一个碗。

噢,是我中午吃饭的碗。

由于搁置时间太久。

残余的粒米紧紧地和碗粘在一起,我用抹布擦呀擦呀,可这些米粒像顽固分子一样,怎么擦都擦不下来。

我生气了,把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

终于,这些“顽固分子”投降了,捧着亮晶晶的碗,我好不得意!

  过了一会儿,我瞅见了一个比较难对付的家伙----中午盛肉的盘子,上面布满了油斑,刚才的米粒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我用抹布使劲地擦呀擦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这些油斑还是不肯乖乖就范,急的我满头大汗。

突然,我眼睛一亮,计上心来,对,双管齐下,让洗洁精当我的“先锋官”,铁丝球当“副官”,它俩精诚合作,果然有“大侠“风范,只轻轻一擦,刚才还在我前面耀武扬威的“劲敌”,一下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我举起盘子左照右照,准备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不小心手中一滑,盘子像张了对翅膀,一下子“飞”到了池子里,我溅的到处都是:

我身上、地上、煤气炉上......我赶紧掩饰自己的过失,生怕被奶奶发现。

“唉,古人云:

骄兵必败,此话不假也!

”我喃喃自语。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与教训,后面的碗我只用几分钟就大功告成了。

洗完以后,我开始显摆起来了:

“哎哟,洗碗太简单了,奶奶,以后这活,我包了。

”奶奶听了,连连说:

“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我嘴上虽那么说,心里却有点惭愧:

洗那么几个碗就斗智斗勇,脖子都僵硬了,何况做别的家务呢?

奶奶天天那么辛苦地做家务,都没说什么,以后,我也不能一味索取,也该想到“奉献”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