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1358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docx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docx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前言

“十二五”期间,广州交通既重视对外辐射能力的提升,又重视内部效率的改善,更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在交通发展的过程之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支撑作用。

对外交通方面,成功申报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交通枢纽对外辐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发挥国家中心城市龙头作用。

白云国际机场作为国内三大航空枢纽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第三跑道投入运行,T2航站楼开工建设,不断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网络,旅客吞吐量突破5500万人次,国内排名第三,全球排名从第19位上升到15位;完成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主体工程,港口货物吞吐量约5.2亿吨,2015年世界排名第六,表明广州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优势开始凸显;贵广、南广、广深港高铁建成开通,形成了广州第二套人字形国铁系统,广州到达南宁、贵阳的时间分别缩短了10小时、17小时,增强了对泛珠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未来将形成通往东盟国家的运输大通道;新开通广河、广乐等8条高速公路,2015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972公里,占广东省比例的13.8%,居于全省第一。

城市交通方面,成功申报公交都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交通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拥堵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以公交都市建设作为民生交通改善的抓手,新开通六号线一期、广佛线2条地铁线,开通海珠区有轨电车试验线,成功改造轮渡、优化形成13条水巴线路,新增公交专用道292公里、开行定制巴士43条;实施金沙洲大桥拓宽改造、开通同德围南北高架路等城市道路,新增里程234公里,改善了重点地区出行难问题。

交通发展从注重设施建设逐步转向建设与管理并重,系统开展交通综合治理,成立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方案并推进实施;创新提出“摇号+竞价+环保”的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模式,积极尝试差别化停车收费措施,有效控制本市籍中小客车迅猛增长,为公共交通发展赢得时间;将交通信息平台融合在“行讯通”,定期发布交通拥堵指数,为公众提供交通信息服务,进一步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十三五”期间,空港空域能力和基础设施能力有待增强,海港码头、航道设施以及集疏运能力有待完善,铁路、高速公路的网络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对内城市规划与交通设施、产业规划布局需进一步协调,轨道交通网络有待完善,公共交通的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有待提升,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综合性、协调性、系统性方面有待健全。

未来五年,广州将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南沙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机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总目标,以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为抓手,坚持网络建设与枢纽建设并重,到“十三五”期末,广州市基本形成“高效畅达、便捷优质、绿色安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和“公交都市”,基本形成“国际化的大交通综合枢纽体系”、“一体化的区域交通发展体系”、“品质化的公共出行服务体系”、“精细化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

通过以“三个创建、四个体系”为着力点,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供给侧结构改革,使交通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服务广州市“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格局”的城市发展重大战略部署。

 

第一章 发展回顾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广州市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省的有关要求,集中力量建设和完善了一批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和地位得到巩固,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为支撑和保障广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广州市在提高综合运输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综合交通体系基本适应了广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门户型综合交通大格局初步形成,对外辐射、引领不断加强,较好的发挥了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对外辐射龙头作用

(一)空港。

白云国际机场作为我国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十二五”期间,开通运行机场第三跑道,开工建设机场第二航站楼等设施,白云国际机场的整体设施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截至2015年末,白云国际机场拥有航线286条,初步覆盖国内和国际主要城市,其中国际航线达133条,异地城市候机楼29个。

201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5521万人次(2010年为4098万人次,增幅35%)、位居国内第3位、世界第15位,货运吞吐量154万吨(2010年为114万吨,增幅35%),位居国内第3位。

(二)海港。

广州港作为国家沿海主枢纽港,“十二五”期间,主要完成南沙港三期主体工程等基础设施,港口的集散能力明显增强,新增码头泊位56个(其中集装箱码头泊位6个),新增吞吐能力5325万吨、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155万TEU(标准集装箱)。

目前已形成以南沙港区为龙头,新沙、黄埔等港区为辅助的格局。

2015年广州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2亿吨(2010年为4.1亿吨,增幅27%),集装箱吞吐量1762万TEU(2010年为1255万TEU,增幅40%),分别位居世界第6和第7。

(三)铁路。

广州铁路枢纽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和华南地区最大铁路枢纽,目前已接入京广、广深、广茂等9条干线铁路(运营里程1674公里),形成了客货列车基本分线运行的“双人”字型格局以及广州火车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广州北站“三主一辅”枢纽格局。

“十二五”期间,建设开通广珠城际、广深港客专、广珠货线等5条线路,特别是贵广、南广高铁开通,拉近了广州与中部、西南部城市之间的联系;同时,改建广深Ⅲ、Ⅳ线广州东至新塘段、续建广清城际(广州北站至清远广州段)、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广州段)等项目。

铁路客运量从2010年9362万人次增长至2015年13657万人次(增幅45.9%),总体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

(四)道路。

作为全国公路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华南地区公路主枢纽,“十二五”期间,开通了广河、广深沿江、派街、增从、广乐、肇花、广明、大广等8条高速公路,新增里程311公里,开工建设凤凰山隧道工程、广中江高速、虎门二桥等项目,加强广州与粤西、粤北之间的快速联系,打通了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南北大通道。

至2015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932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972公里),全市已基本形成“二环+十五线”高速公路的主骨架网络。

公路客运量从2010年47296万人次增至2015年85108万人次(增幅79.9%),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占主导地位。

城市道路方面,洲头咀隧道、同德围南北高架路、金沙洲大桥拓宽以及花城大道东延线(首期)等一批市政路桥工程相继完工,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起到积极作用。

截至2015年末城市道路总里程达7220公里(较“十一五”期末新增里程234公里),中心城区干道路网工作日晚高峰平均车速为25.8公里/小时。

二、公共交通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的同时,增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出行服务

(一)城市轨道交通。

“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共新开通六号线一期、广佛线(西朗至燕岗段)2条地铁线路,新增里程约30公里(现状线网规模为266公里),全网列车共增加148列(778节),并开通了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线路1条、里程7.7公里,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给能力,日均客运量从2010年324万人次增至2015年659万人次(增幅103%),承担客运量占公共交通总量的比重由27%增至43%。

同时,开工建设地铁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及十三号线首期等11个项目,总里程规模超过250公里。

(二)常规公交。

“十二五”期间,新增公交车2685辆,截至2015年末公交车运力为14186辆;通过开行地铁接驳线、区域快线等措施,“十二五”期间新增公交线路462条、里程7997公里,截至2015年末,线网规模达到1178条(增幅65%)、20067公里(增幅66%),日均客运量约698万人次(增幅2%),承担客运量占公共交通总量比重45%,其中中心六区公交线网密度从3.61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4.12公里/平方公里。

新增292.3公里的公交专用道,规模达到420.8公里,实现专用道的规模是2010年(128.5公里)的3.3倍,进一步完善、拓展常规公交的覆盖范围,提升常规公交的服务水平。

截至2015年末,已开行43条定制巴士线路,为花都、番禺、黄埔等外围区与市中心连接提供便捷服务,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三)出租汽车。

“十二五”期间,共新增出租汽车3129台,截至2015年末出租汽车运力为22442辆,出租汽车万人拥有水平约为17辆,2015年承担客运量177万人次/日,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的12%。

同时,随着“互联网+”等快速发展,类似出租汽车的网络预约服务模式也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广州市政府层面也搭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信息平台(目前正在测试阶段),一定程度上提升出租车服务水平。

(四)水上巴士。

“十二五”期间,加大水上巴士的建设力度,优化整合13条水上巴士线路,新改建码头11座,新建船舶39艘(新船舶的增加大大改善了市民出行的舒适性)。

2015年日均客流约5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的0.3%,为市民出行增添新的出行方式。

三、开展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通过合理调控交通供给与需求水平,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开展了一系列的交通政策和战略方面的研究,科学制定并实施了交通政策、改善措施的实施方案。

2011年印发了《广州市改善中心城区交通改善方案》(穗交改领〔2011〕1号);2012年,广州市成立了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委),统筹组织开展全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工作;2013年,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系统改善广州市中心城区交通状况一揽子工作方案》(穗交领〔2013〕3号),广州市以“建、增、管、限”四个板块为工作抓手,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2012年7月广州市开始实施中小客车调控政策并于2013年7月正式实施,创新提出“摇号+竞价+环保”总量调控模式,有效控制本市籍中小客车迅猛增长,为公共交通发展赢得时间。

2014年8月,广州市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以经济手段引导机动车合理停放和使用,有效缩短了车辆的停车次数和停车时间,提高停车泊位周转效率。

此外,“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加强对道路交通进行综合治理,2011—2015年共计对96个交通拥堵点进行治理,包含实施了天河路等片区交通治理和上下九、珠江新城、大德路等片区实施单向交通组织,以及对人民桥、广州大道南—逸景路等路段实施潮汐可变车道等,通过综合治理提升关键节点和路段的通行效率,打通道路微循环。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使得广州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压力有所缓解,在全国大城市中处于较好水平。

四、交通信息水平不断提升,为市民、企业、政府的服务以及城市交通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面向公众的运输服务与信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推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行讯通”以及微信公众号,新增“羊城通查询、乘客候车提醒、公交到站提醒”等服务,使得用户总量超过550万;96900交通服务中心提供交通投诉、报失处理等“一站式”交通咨询服务;建立停车诱导系统,完成3000多家停车场静态位置数据以及引导商业停车场动态数据接入,为市民提供空余泊位数等停车动态信息查询;实现广州市17家客运站售票联网,推出“在线购票+在线支付+自助取票+二维码进站”的新型电子客票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

同时,顺应“互联网+交通”的技术潮流,适时推出如约巴士、如约的士等服务,相关测试与初步应用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二)行业监管信息化系统实现全覆盖。

交通信息化覆盖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公路客运、公路货运、危险品运输、停车场管理、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