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做商业气象服务v1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3309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做商业气象服务v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内外做商业气象服务v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内外做商业气象服务v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内外做商业气象服务v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内外做商业气象服务v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做商业气象服务v10.docx

《国内外做商业气象服务v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做商业气象服务v10.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外做商业气象服务v10.docx

国内外做商业气象服务v10

国内外商业气象服务

企业分析报告

 

2015年1月

 

 

一、引言

气象工作是帮助人类趋利避害,从有利的天气和气候中获得效益,从避免气象灾害中减少损失。

如何把气象原始信息向信息产片转化,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就成了气象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了解国外气象上述化服务对提高我国的气象商业化服务大有益处。

那么,什么是商业化呢?

商业化就是I在产业化商品化的物质基础上所进行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

商业化是人类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气象服务自静茹产业化商品化和商业化后也不例外。

商业化经营的目的就是最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商业利润是其追求的唯一目的。

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等国都是开展商业气象业较早的国家,他们的商业化气象服务目前正呈蓬勃发展和上升趋势。

二、行业概述

●全球开展气象商业化服务情况

气象商业化服务的产生是由于气象事业发展迅速、政府拨款相对减少;或者政府给气象部门的经费增长远低于气象部门需求增长,气象部门为寻求经费不足的出路而发展起来的。

世界各国气象部门市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的经费状况确定是否开展商业化服务以及开展商业化服务的规模的。

目前,全球开展气象商业化服务的国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国家气象部门不搞,私人气象公司进行有偿服务,如美国和日本等。

(2)国家气象部门开展商业化服务,但收费全部上交国家财政。

如马来西亚国家气象部门进行气象商业化服务收费全部上交国家财政。

国家将气象部门所需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进行全额拨款。

(3)国家气象部门开展商业服务,收费归气象部门所有,作为国家对气象事业投入不足的补充,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1990年开始商业化服务,设立了办事机构,1996年创收300多万澳元,1997年创收400多万澳元,全部归气象部门支配,中国也属其列。

(4)国家气象部门和私人气象公司都进行有偿服务,公平竞争,如加拿大。

一般开展商业化服务的国家,公益服务、策略服务与商业化服务的界面很清楚;国家气象部门负责决策服务、公益服务;商业化服务部门负责为满足某些用户特殊需要进行专业有偿服务,按市场机制运行。

●气象服务商业化发展阶段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气象服务商业化当然也不例外。

纵观各国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发展过程,总的看,初步可将其分为3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1)国家气象部门完全靠政府拨款支持,以开展公益气象服务为主要任务,专业有偿服务处于次要或从属的地位。

(2)专业服务的收费属于补偿性收费,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一般由双方协商确定。

收取的服务费上缴财政,工作人员属于政府雇员。

(3)专业服务的产品主要是常规的资料、预报、情报,一般是使用公益服务产品略加改动或直接向专业用户提供。

(4)专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国范围内的用户。

(5)个体和/或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开始出现。

在这一阶段,包括公益气象服务和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在内的整个气象服务,一般是基本气象业务的自然延伸。

(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1)国家气象部门靠政府拨款支持(支持力度减小),在开展公益气象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有偿气象服务和发展商业气象服务。

(2)有偿气象服务收取由公益服务产品加工、生成满足特定需求的专门服务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商业气象服务收取“额外”成本和相应的“利润”,服务的成本有严格的成本核算。

收取的服务费用上缴财政,工作人员属于政府雇员。

(3)服务产品专门按用户要求加工生成,不再直接使用通用的公益服务产品。

除直接提供资料、预报、情报等专业产品外,气象咨询服务开始发展。

(4)服务对象不再限于本国范围内的用户,开始向国外开拓市场。

(5)个体和/或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在参与气象服务市场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这一阶段,随着服务的发展,包括公益气象服务、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和商业气象服务在内的整个气象服务,已经成为与基本气象业务并列的一项业务工作。

(三)发达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1)商业气象服务和必须由政府拨款支持的公益气象服务、专业有偿(成本回收)气象服务分离。

或者是国家气象部门只开展公益气象服务和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商业气象服务由私人气象公司承担,如美国等;或者是公益气象服务、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和商业气象服务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承担,如新西兰,“国家水和大气研究所”负责进行政府资助的有关气象及水文、海洋、生态的基本研究以及这些领域的有偿咨询服务,同时负责收集和存储气候资料。

“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则负责按商业运作方式为政府、民航和军航、媒体和公众等提供气象服务。

(2)公益气象服务、有偿气象服务和商业气象服务都进行成本核算,差异只是具体核算项目的多少和是否计入相应的“利润”。

(3)服务产品专门按用户要求加工生成,气象咨询服务在商业气象服务中占有重要比例。

(4)国家气象部门和/或私营气象服务公司的商业气象服务向全球化发展。

在这一阶段,“外包”等形式的采用使得商业气象服务进入了气象基本业务和基础设施领域,基本业务已成为整个气象服务的基础工作。

仔细分析上述各国的商业气象服务的发展程度,可以说,我国的商业气象服务还处在萌芽状态,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商业气象服务已进入发展阶段,美国、日本、新西兰、英国的商业气象可以说已开始具备发达阶段的特征。

●商业性气象服务的运作方式

(一)国家气象部门不开展商业性气象服务,由私营气象公司开展,如美国、日本等国; 

(二)除私营气象公司外,国家气象部门也开展商业性气象服务,与私营气象公司竞争,如英国、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 

(三)国家气象部门改组为气象公司,整个国家的气象服务工作都商业化,如新西兰。

三、美国

美国大约有300家私营天气预报公司,小到个体企业,大到拥有上百名气象学家,无不以提供个性化气象服务为主要特色。

如WSI公司,现有雇员250名,其中100多名是气象学家,服务领域除公众气象服务外,涉及航空航天、远洋航运、能源交通、国防、电子信息等诸领域。

还在巴西、德国和东欧等国设有多家分支机构,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气象服务跨国公司。

(一)商业气象服务形成的背景

最早的天气服务创立于1870年,是国家提供灾害性天气和警报而设立的,向政府、私人公司和公众免费提供天气和气候预报,那是还没有气象服务商业化这个概念。

私人气象的产生始于20世纪40年代,这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紧密的联系。

私人气象服务业真正成为一种产业是20世纪的60和70年。

据整体免费提供给有关部门行业和其他一些客户,私人气象公司开始创业时步履艰难。

到了80年代,随着科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气象信息准确性的提高,社会要求气象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进一步促进了商业气象业的发展。

美国国家气象局(theU.SWeatherBureau)给私人气象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和建议,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私人气象事业很难得到发展。

根据美国的气象服务政策,私人气象公司可利用国家气象部门无偿提供的一般气象信息,结合产业和个人用户的需要,经过进一步的价格处理,有偿提供特制的天气、河流、水资源预报以及详细的水文气象信息、咨询和资料。

提供的附加产品有:

用户所需的与天气水文有关的计算机硬件、软件、观测系统、图像系统、气候概况、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发生情况及特殊设计和建设所需的气象情报。

(二)商业气象业的组成和服务多元化

美国气象服务体制,是由公众服务和商业化气象服务两部分组成。

国家气象部门只搞公益无偿服务,私人气象公司从事商业化气象服务。

私人气象公司主要指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和便民传感器的制造商,受雇于政府部门建立和操作气象数据网的经销商提供有价值的实时天气产品的预报公司和软件系统及开发等组成。

他们与媒体,如广播有线电视台合作,向航空部门、船舶运输业、电路部门等领域提供气象服务。

著名的私人气象公司有美国全球天气动力公司、美国全球天气服务公司(ACCU天气公司)和夏顿(Alden)电子公司。

美国全球天气动力公司组建于1978年,有职工50多人,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业务人员,该公司主要服务产品有两大类:

一是天气服务,二是航空气象服务。

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外有关气象部门和一些航空公司。

目前该公司已和近20个国家建立了信息交换系统,并为150多个航空公司每天提供24h的不间断服务。

由于该公司服务的收费低于用户自己获取的气象信息以及加工成所需产品的投入费用,收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美国全球天气动力公司商业化科技产品服务内容主要是技术服务和信息网络服务,技术服务产品主要是气象、海洋与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图像和通信方面的应用计算机软件。

私人气象公司提供天气预报信息的价值,特别是为特殊气象需求所提供的特殊气象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商业气象从无到有,从小道打,发展成为能提供多种气象服务的大行业。

公司的大小不等,雇员从1人至300多人。

年收入从8万美元到100万美元不等。

商业气象业已经发展成为年产值数10亿美元的产业。

美国还有专门的电视气象频道“天气预报电台”整版天气预报的报纸,一些地方还专门设置电脑触摸屏,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优秀的专业人才,美国私营气象服务公司未来的目标是不断扩大国外市场,包括针对我国的气象信息服务。

四、英国

英国气象局自1996年开始商业化经营,在保留原来针对公众的气象信息发布功能外,开始为政府和私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

设有商业产业部,专门负责其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制、生产和市场开发;商业产业部下设海洋气象服务、气象信息和咨询服务、气象软件及销售等部门。

政府使用英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服务也需支付气象服务费。

由于英国政府规定政府部门和公共单位必须使用英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服务,英国气象局的服务一直占英国气象服务市场份额的70%左右。

据欧洲气象局的报告称,英国10多个产业每年都拨出1亿-10亿英镑预算用于购买气象服务,其投入与产出比可达到1:

5至1:

10。

英国气象局还积极开拓海外气象服务市场,以确立世界权威的气象服务商的形象。

英国气象局为了加强商业气象服务,设有专门的商业产业部,有公众人员155人,专门负责气象服务产品的销售、市场开发、产品研制、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

商业产业部下设海洋气象服务、业务网络、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气象软件、销售等部分。

英国气象局年商业气象服务总收入在1548亿英镑以上。

其中,业务网络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34%,信息服务占总收入的14%,媒体服务占14%,咨询服务占10%,气象软件占10%。

目前英国气象局商业气象服务占整个英国气象服务市场的70%,其余30%市场为私营公司的份额。

为了体现公平竞争,商业产业部使用气象的气象资料也要付费,并列入商业气象服务的成本之中。

今后,拟进一步加强英国广播公司的世界气象服务,向西班牙、瑞典、匈牙利、希腊、津巴布韦等国提供气象咨询服务和增加相关培训。

英国气象局曾多次表示,愿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共同为农业、建筑和亚洲沿海地区工业提供商业气象服务,并在气象导航领域进行合作。

五、日本

日本的商业气象服务开始于1954年,截止1998年1月,获得日本气象厅颁发的“预报业务许可证”的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已达39家。

其中WNI(天气新闻信息公司)共有职员700多人。

至2000年4月,WNI占有了日本50%无线电视频道,近90%有线电视频道天气预报制作市场,公司资本金已扩展到11亿日元,日本国内公司有职员380名,年营业额超过70亿日元。

近年来业务范围从日本本土逐渐发展到海外,在我国上海、香港设立了办事处,开展气象咨询、气象导航和信息系统服务。

 

(一)商业化气象服务及气象预报士制度

日本的商业化气象服务和美国有共同之处就是国家气象部门搞公益无偿服务,商业气象服务由民间天气预报公司开展。

国家气象机构与民间公司分工明确,关系也融洽。

日本民间气象预报公司早就存在。

1994年以前,不允许私人制作天气预报,今年开始运行民间(也就是私人)气象公司对待定用户制作天气预报。

国家公务员体制的气象厅主要任务是防灾抗灾,向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和发布公众天气预报;而气象厅的气象业务支援中心,是专门负责为民间气象公司提供观测资料和预报资源以及各种技术援助。

民间气象公司依托气象厅开展专业气象服务,生产大量的为各行各业服务的信息。

信息就是商品,因此民间气象公司是完全立足于市场经济中进行经营的。

气象厅没有任何投资,但政府部门的气象厅的气象信息无偿提供给整个社会,包括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气象公司,用户可以免费获取气象厅的气象情报,也可以通过合同有偿从私人气象公司获取经深加工的产品,取得更细致、更及时、更福建设性的防灾对策建议。

私人气象公司有科技的加工和服务手段,不担心气象厅公益预报的细化影响他们生意。

民间气象服务中的天气预报制作只能由气象预报士来完成,也就是日本民间气象服务公司从事预报的人员实行气象预报士资格考试制度,考试合格经气象厅长官认可后才能获得气象预报士资格,并终身有效。

气象厅委托该厅气象业务资源中心组织实施气象预报士的资格考试,每年两次,可以自由报考。

从1994年8月组织了第一次考试以来,已有1000多人获得气象预报士资格。

(二)商业气象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在日本气象推进民间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下,今年来日本民间服务有很到发展,到1999年,全国发展到41家民间气象公司,年营业额达320亿日元(相当于国家对气象厅年预算投入的一半),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

日本气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WNT),有400多名员工,每年营业额70多亿日元。

在日本,公益服务与专业有偿服务的界面是相当明确的,有完全不同的事业结构和运行机制。

民间气象公司依托高科技进行“深、广、细、活”的加工,把气象厅的信息转化成商品,同时要通过宣传(甚至广告)、攻关来开拓市场。

民间气象机构,对气象服务产品,大到短、中、长期天气预报,小道感冒指数、啤酒指数、晒被指数、观星指数,都非常贴近民众的生活,气象服务产品的空间分布也很大,大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小道公路边、机场内的显示屏,都报告着随时变化的气象信息。

当然,私人气象公司对用户的气象服务室建设性的,不存在的“命令”。

因此,在预报和服务失误时,不承担赔偿,但如果失误时由于工作疏忽或责任事故,则要承担部分责任。

私人公司也存在激烈竞争,而竞争只能对私人气象业的发展有好处。

以私人气象公司Weathernews为例,主要业务都有专人负责专门的开发和服务,他们提供的产品比气象厅的主品要细得多,服务业周报、可靠,使用户真正感到公司是自己的气象台。

Weathernews在日本已成为第一大民间气象服务公司(按营业额算),从事全日本范围内各类气象预报有偿服务,也在国外开展有偿气象服务,公司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球发展、他们坚持“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注重信誉的经营方针,该公司占用日本50%无线电视频道,近90%有线电视频道的天气预报制作市场。

公司计划近期的服务重点是加强对个人用户的挖掘,拟通过In-ternet网页及售价服务开拓面向个人用户的气象服务。

他们开发的50多种生活指数,则时根据用户需求,对气象信息产片的专业化加工的明显标志。

纵观日本的整个气象服务体系,确实是高效的信息采集加工产业,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已经或正在实现现代化。

气象厅对21世纪第一个10年日本气象业务进行了展望,为了促进民间气象事业的发展,放宽对民间气象公司预报业务的限制,提供更多气象信息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与民间气象公司的合作与交流。

六、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气象局同时提供免费的公益性气象服务、成本补偿性收费气象服务和按商业化方式运作的特殊气象服务,其中第三种服务则由隶属国家气象局的特殊服务体提供。

澳大利亚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发展较快,目前国内有各类私营气象服务公司49个,对于新开设的私营气象公司采取登记主义而不进行实质审查。

1990年成立的澳大利亚特殊服务体(SpecialServicesUnit,SSU),总部设在墨尔本,在悉尼、佩斯和布里斯班三个城市设有办事处。

除在国内开展商业化服务之外,还参与国际项目竞争,曾为马来西亚建雷达系统、自动气象站并参与吉隆坡国际机场建设。

该服务体在1995-1996年度提供的服务种类中,实时信息占44%,年度财政收入达300万澳元。

七、加拿大

加拿大气象部门开展商业气象服务的最初原因也是面临经费紧张的问题,加之社会的需求,使各个层次的气象部门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商业气象服务。

加拿大气象部门的应用气象服务范围较广,有国家气象部门开展的商业气象服务,也有私人气象公司进行的商业气象服务。

私人气象公司开业免费获取气象资料,也可以修改气象部门的预报。

私人气象公司一般规模较小,大的只有1—2家,但专业性很强,在每天、道路预报上作了很多工作。

在开展商业服务时,气象部门和商业公司都可以竞标。

政府的政策是鼓励气象部门和私人气象公司采取合作的形式。

商业气象服务的收入一般用于人员工资、设备购置与维护、项目开发等。

商业气象服务收益目前占全部资金的30%,采取的是收支两条线的方式分配,纳入统一预算管理。

加拿大各级气象部门的商业气象服务,都利用了公益气象服务的探测手段和设备条件,依托公益气象服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分工明确,职责到位,针对专业气象服务用户的需要进行重点开发,专业性和适应性都很强。

未来的发展是气象部门与私人气象公司进一步加强合作,利益均享,共同提高。

八、新西兰

新西兰商业化气象服务完全市国家气象部门从事的。

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监测气象服务公司(Metservice),其前身是创建于1861年的新西兰气象局。

80年代,由于新西兰气象部门自己面积困难,政府推进专业有偿服务,给单位以更多的自主权并政府部门负责。

故在1992年7月成立了两个政府所属机构即国家水文大气研究所和气象服务有限公司。

前者主要是从事气象学、水文学、海洋学和生态学等的基础研究,也提供这些领域的商业咨询和研究;后者经营气象业务,主要为三类客户提供气象服务;政府、民用和军事航空以及新闻媒介和一般公众等。

当然,公司的主客户是政府,总收入的60%来源于此。

第二位收入(约占总收入的1/4)来源于航空客户。

目前,新西兰气象公司设有3个服务实体;一个负责国家天气气候业务;一个负责航空服务;一个负责信息服务。

新西兰的航空气象服务室公开竞争的,唯一的要求是要达到由民航局指定的严格质量标准。

1995年11月,气象服务公司正式得到条款的证书。

气象服务公式不仅与新西兰皇家空军,而且还与国内外航空客户均签有合同。

气象服务公司又开发了一种计算机软件包及传输系统,简化了为每次飞行准备文件包的飞行派遣任务。

该公司还向国际领域不断扩展它的业务范围,并且效益也越来越好,1993年公司获得的净利润为167万美元,1994年为189万美元,1995年为230万美元,1996年为301万美元,1997年底职员总数约为140人,净利润达到356万美元。

除积极开发国内市场外,国际商业化服务也非常活跃,转制后政府支出大大减少,但预报精度、范围及可用性却不断提高。

目前,政府还没有出台任何计划使气象公司私有化,但可能有转变的趋势。

从新西兰的经验看出,尽管政府支出大大减少,但是预报精度、范围及可用性却不断提高。

九、中国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

资产规模:

1亿元;

年营业额:

5000万元以上;

发展目标:

打造中国最大的行业传媒品牌;

发展战略: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优势互补的发展空间,实施多元化、国际化、差异化、培育核心竞争力;

业务范围: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

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资产规模:

1000万元;

年营业额:

年均业务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

业务范围:

气象产品研发、应用气象服务系统研究、气象咨询服务、网站运营和信息集成等领域。

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成立于1992年

资产规模:

截至2010年资产规模10亿;

年营业额:

年销售收入8亿;

业务范围:

主要从事大气探测技术、电子、通讯、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

全国市场:

主导产品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静止、极轨气象卫星接收设备、雷电定位仪等占有率覆盖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60%,65%以上的天气雷达站,100%雷电监测站。

富景天策(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

资产规模:

500万以上;

年营业额:

不详;

业务范围:

针对不同行业的实际需要,开发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提供专业的系统软硬件及系统解决方案。

深圳气象有限服务公司成立于1984年

资产规模:

500万以上;

年营业额:

不详;

业务范围:

气象仪器研发、通信网络、气象工程服务、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商业气象服务等。

北京华新天力能源气象科技中心成立于2008年

北京华新天力能源气象科技中心是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下属的、由科学家和工程师发起并负责运营的高科技服务企业,也是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的核心组成单位。

华新天力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想,以“打造中国能源气象领域第一科技服务品牌”为目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根本,以创新促发展,以“专注、创新、合作、共赢”为经营理念,以“为能源行业提供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专业气象服务”为经营宗旨,以“让不稳定的资源可认识、让不稳定的能源可控制”为核心任务,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国气象局华新天力”品牌战略。

石家庄广天气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

资产规模:

100万以上;

年营业额:

不详;

业务范围:

大地网测试与诊断、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咨询等业务,同时代理仪器仪表、电线电缆、防雷产品技术研发与销售业务

西安思拓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

资产规模:

100万以上

年营业额:

不详;

业务范围:

防雷工程(防雷电工程设计、防雷电工程施工)、信息自动化工程、气象咨询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销售、推广,气象仪器、产品的销售。

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

资产规模:

100万以上;

年营业额:

不详;

业务范围:

集防雷技术研究、防雷工程设计及施工、防雷产品代理销售、防雷风险评价、防雷技术培训、防雷技术咨询服务等。

涉及业务包括通信、公安、海关、水利、电力、交通、民航、铁路、金融、证券、银行、电力、石油石化、教育、广电、军备及工矿企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

●我国商业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气象部门先按气象服务费用的属性,将气象服务分为公益服务和科技服务,再按气象服务的对象将公益服务分为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将科技服务分为专业服务、专项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

公益服务中的决策服务是指为政府领导抗灾救灾、制定发展规划、组织经济开发和安排生产提供的气象服务;公众服务是指利用新闻传媒向社会大众提供天气预报等各种气象服务。

公益服务的主要特点是信息高度共享,一旦发布即为全社会所有人共享,如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科技服务中的专业服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如行业生产、经营活动趋利避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不同需求,提供的各类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如对农业、建筑等行业和部门的服务。

专项服务是指为国家、地方某些重点建设项目以及重大社会活动所提供的针对性气象服务, 如北京奥运会气象保障服务、三峡工程气象保障服务等。

综合技术服务是指各级气象部门发挥自身信息、技术、设备、科研和人才优势,向社会提供的技术性的服务,如避雷防雷工程设计、安装和机、通信技术开发等,这类服务是气象部门向社会的科技辐射。

目前国际上多数国家所论的“有偿气象服务”和“商业气象服务”,以及我国气象部门目前划分的“科技服务”(专业服务、专项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皆可归于“商业气象”一词的涵义。

受国际商业性气象服务影响和启发以及我国商业性气象服务市场潜力的巨大诱惑,社会上对气象服务市场化的呼声日渐强烈,民间资本在探寻新投资领域的过程中也萌生了进军商业性气象服务的欲望和动机,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商业性气象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和繁荣。

但是现阶段中国的气象部门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