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的超光速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12910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微子的超光速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微子的超光速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微子的超光速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微子的超光速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微子的超光速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微子的超光速汇总.docx

《中微子的超光速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微子的超光速汇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微子的超光速汇总.docx

中微子的超光速汇总

中微子的“超光速”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011年9月23日宣布,他们发现一些粒子可能以快于光速的速度飞行,一旦这一发现被验证为真,将颠覆支撑现代物理学的爱因斯坦相对论。

整个实验工作的第一步始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内部一个充满氢气的大罐子。

科学家们首先剥夺了氢原子的电子,使其成为一颗质子。

随后,这些质子被一系列加速器接力加速,最后进入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设备内部运行。

随后,一些质子被以10微秒的脉冲形式射向一个石墨靶标并产生一束介子脉冲。

这些介子很快衰变成中微子,并穿越地层抵达格兰萨索的探测器。

在这里,OPERA,即采用乳胶径迹装置的(中微子)振荡项目,所采用的乳胶寻迹设备可以感知中微子的抵达。

根据现有理论,在从欧核中心飞抵OPERA设备的数毫秒间,其中一部分中微子将发生振荡变形,从μ中微子变为τ中微子,而OPERA实验的“初衷”正是对这种中微子振荡进行研究,试图追寻到τ中微子的踪迹。

但出人意料的是,科学家们发现,中微子比光“跑”得快。

测量中微子速度的难点在于如何精确地测量距离和时间。

在该研究中,距离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得到,误差为20厘米;时间通过GPS和铯原子钟测量得到,精度是2.3纳秒(一秒的10亿分之一)。

中微子实际传播了732公里,“旅行”时间为0.0024秒,计算结果表明,中微子的速度是299798454米/秒,比真空中的光速299792458米/秒快5996米/秒。

这一结果震惊了欧核中心的科学家。

在仔细考虑了实验中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后,他们认定,实验结果经得起检验,于是决定将其公开,恳请全球同行共同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其实,在科学史上,这并非科学家们首次观察到“中微子比光跑得快”这一现象。

此前,科学家们在1987年对SN1987A超新星进行的研究、费米实验室进行的MINOS(主注入式中微子振荡搜寻实验)等都表明,中微子似乎比光跑得快。

但因为诸多原因,没有引发如此大的反响。

SN1987A是科学家们于1987年发现的第一颗超新星,距离地球16.83万光年。

事实上,它是在公元前16.81万年左右爆发的,但它的光直到1987年才抵达地球。

在SN1987A爆发的光线来到地球的3小时前,世界各地有3台中微子探测器同时探测到一股中微子爆发,这似乎表明中微子比光快。

而在2007年美国费米实验室进行的MINOS高能物理实验中,物理学家们让主注入器产生的中微子束穿过该实验室位于伊利诺伊斯州的近程探测装置,然后击中位于数百英里外位于明尼苏达州的远程探测装置。

该实验当时得出的结论是:

记录到中微子的运动速度超过光速。

但实验结果的误差范围太大,因此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

(1)相对论称光速最快

当天,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研究结果,科研人员在让中微子进行近光速运动时,其到达时间比预计的早了60纳秒(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对此,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中微子是以比光速快60纳秒的速度运行。

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质可以超越光速。

如果此次研究结果被验证为真,意味着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将遭到严重挑战。

此次研究的中微子束源自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接收方则是意大利罗马附近的意大利国立核物理研究所。

粒子束的发射方和接收方之间有着730公里的距离,研究者让粒子束以近光速运行,并通过其最后运行的时间和距离来判断中微子的速度。

中微子束在两地之间的地下管道中穿梭。

(2)被观测到1.6万次

“这个结果十分令人震惊,”该研究项目发言人艾瑞迪塔托说,“我们在好几个月中反复研究核对,并仔细考虑了实验中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

”艾瑞迪塔托说,科研人员反复观测到这个现象达1.6万次。

“这是很令人感兴趣的结果,但它科学上的准确性,还要更多的实验才能来验证。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生对本报记者说。

他表示,目前物理学界也出现了一些对该实验结果的不同意见,一是怀疑粒子束飞行距离的准确性,二是粒子束本身长度的准确性。

此次实验的研究者之一奥迪瑞说,“尽管我们测量的系统不确定性很低,统计数据准确性也很高,但我们还是希望能与其他实验做对比。

”根据研究者的声明,中微子束的发射地到接收地之间的距离,存在着20厘米的不确定性。

对中微子束飞行时间通过高级GPS系统和原子钟等精密设备测量,精确度小于10纳秒级别。

(3)新发现潜在影响巨大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个结果的潜在影响巨大,急需其他实验的独立测量进行重复实验,接受更广泛、更严谨的考验,这才能最终验证或反驳是否真的存在超光速粒子。

目前,研究中心已将此实验论文上传到公开网站上,并对全球物理学界进行在线说明。

“(研究)对科学产生的潜在影响实在太大了,我们无法立刻就给出结论,或做出物理解释。

我的第一反应是,中微子实在太神秘,让我们惊喜。

”艾瑞迪塔托说。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主任贝托鲁奇说,如果这个研究被验证,将改变人类的物理观。

物理学家们认为,一旦这些粒子确实被证实跑过了光速,将彻底改变人类对整个宇宙存在的看法,甚至改变人类存在的模式。

有分析人士认为,可能宇宙中的确还存在其他未知维度,中微子抄了其他维度的“近路”,才“跑”得比光快。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生说,希望研究方能够提供更多实验细节,也希望能看到其他的重复实验,“现在说爱因斯坦相对论受到挑战还太早。

附录1:

OPERA实验2011年11月18日公布了新的测量结果,消除了一个重要的误差来源,得到了与原测量一致的结果。

原来的结果公布后,测量的多个环节被质疑。

其中最可能出错的是拟合误差。

其发射的中微子束团长10500纳秒。

当探测到一个中微子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它是束团中的哪一个质子产生的,需要依靠时间结构拟合来确定时间差。

为了消除这个误差,OPERA实验重新进行了实验验证,特地将每个中微子束团缩短到3纳秒,相隔524纳秒。

这样每个探测到的中微子都能找到准确的发射时间。

新的实验11月6日结束,在十几天内共测到20个中微子,新的测量结果与原结果一致,即中微子比光快60纳秒,误差为10纳秒。

原来的论文写好后,有15个作者拒绝签字。

经过新的测量,以及对原来分析的重复检查,大部分人已同意签字。

附录2:

本报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1年11月21日报道,来自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科研小组表示,他们独立地重复了今年9月份进行的OPERA实验,结果发现中微子在行进的过程中并无能量损失,这表明,OPERA实验得出的结论——中微子的行进速度比光快是错误的。

9月23日,进行OPERA实验的科学家们表示,中微子在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前往意大利格兰萨索地下实验室的“旅行”中,竟然比光早到了60纳秒,实验误差约为10纳秒。

因此,OPERA团队的发现一经公布,就在科学界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很多科学家质疑其正确性。

11月18日(北京时间),该OPERA团队又发布消息称,他们进行了更精确的重复实验,获得了同样的结果,再从确认中微子的运动速度超过了光速。

现在,来自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的另一个科研团队使用同样的中微子束进行了名为ICARUS的实验。

在实验中,他们不仅测量了中微子从欧核中心“旅行”到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的时间,还测量了这些中微子到达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时所拥有的能量。

ICARUS团队研究人员认为,行进速度即使只比光快一点点,都将导致粒子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失去大部分能量。

但其计算结果表明,在“旅行”过程中,这些中微子具有数量准确的以光速运行(一点都不多)的能量粒子,这表明中微子的能量没有损耗且其行进速度不比光速快。

物理学家托马斯·多里格同时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担任研究工作,他在一家科学网站上写道,ICARUS团队的论文“简洁而明确”。

他表示:

“ICARUS团队的研究证明,中微子的行进速度和光速之间的差异不可能如OPERA小组观察到的那样巨大,这种差异无疑要比OPERA小组宣称的数值至少小三个数量级,几乎接近零。

”英国萨里大学的教授吉姆·卡利里说:

“如果中微子的行进速度超过光速的话,它们会在行进过程中不断失去自己的能量。

但最新实验结果表明,中微子的能量没有损耗,因此,可以驳斥中微子超光速这一结论。

附录3:

北京时间2月23日消息,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2011年9月在意大利进行的OPERA实验宣称发现中微子速度超过光速。

然而,这一“惊人发现”似乎因一个错误导致,罪魁祸首可能是GPS装置与电脑之间“接触不良”。

实验中,物理学家发现中微子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实验室飞行到意大利拉奎拉附近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所用时间比光提前了大约60毫微秒。

其他很多物理学家认为这一惊人发现因错误所致。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任何物质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如果中微子的速度确实超过光速,狭义相对论便被推翻。

几十年来,科学家进行了很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均支持狭义相对论。

据熟悉此项实验的消息人士透露,提前60毫微秒似乎由连接GPS接收器(用于校正中微子飞行时间)的光缆与电脑内电子卡之间出现。

新华网日内瓦3月16日电(记者刘洋杨京德)欧洲核子研究中心16日公布最新测量结果显示,去年9月“中微子振荡实验”中,中微子运行速度并未超过光速,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项目负责人塞尔吉奥·贝尔托卢奇通过公报向媒体证实,有证据显示,相关实验结果受到了测量误差干扰。

贝尔托卢奇表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将继续与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合作,在今年5月进行新一轮“中微子振荡实验”,以期给出准确答案。

去年9月,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下属的一个名为“OPERA”的实验装置接收了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两地相距730公里,中微子跑过这段距离的时间比光速还快了60纳秒(1纳秒等于10亿分之一秒)。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轰动。

然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月23日发布公报称,此前使用的中微子测速方法存在两处问题,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附录4:

吴岳良:

研究超光速可能性要从本质入手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卢比亚在不久前的诺贝尔北京论坛上评论说,中微子振荡实验(OPERA)很重要,令科学家意外发现了中微子可以超越光速,但他认为他们过早地发表了结果,应该进一步研究,考虑各种可能性,更加认真地对待。

欧洲核子中心OPERA实验的研究人员自己也表示要继续研究系统误差,这个实验出现的反常很可能是系统误差引起的,不排除用系统误差进行解释。

而我要讲的和强调的是:

我们所有实验和理论研究都是朝着发现新现象和提出新理论,超越爱因斯坦和前人研究成果这个目标而努力的,爱因斯坦本身就超越了牛顿。

我们知道,所有实验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做的,当实验条件和环境等改变以后,物理现象也可能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是科学家们在研究时的重要出发点和探索目标。

众所周知,相对论和量子论是上世纪建立的两个奠基性理论。

爱因斯坦的贡献除了狭义相对论外还有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实际上是纯运动学的理论,广义相对论是动力学理论,回答粒子受力或物质之间有了相互作用以后是怎么加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

狭义相对论的运动学理论加上量子力学,成功地建立了量子场论,并由此描述所有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即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而建立起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参与电磁相互作用而稳定存在的粒子有光子、电子和夸克,只参加弱相互作用而稳定存在的粒子就是中微子,还有一个稳定存在的粒子是由参加强相互作用的夸克而形成的质子。

需要一提的是狭义相对论中用到的洛伦兹变换,它本身是一个数学上的坐标变换,虽然其在爱因斯坦之前已经存在,但爱因斯坦的贡献在于解释洛伦兹变换所隐含的物理含义。

爱因斯坦认识到洛伦兹变换不只是数学上的四维坐标变换,当把其中的一维作为时间,其变换就把时间与空间联系了起来,同时需引进一个对应于速度的物理量,而当把这个速度物理量看做是与坐标无关的不变常数时,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变换关系就将被唯一确定下来,这时洛伦兹变换就成为一个更基本的时空变换,若要求物理规律在洛伦兹变换下不变,那么,洛伦兹变换意味着时空的基本对称性,这个对称性称为洛伦兹对称性,而不变的速度常数就是大家熟知的光速。

由此,爱因斯坦超越了牛顿关于时间与空间无关的绝对时空观。

实际上,空间本身的对称性我们早已熟悉,如空间的转动对称性,它导致角动量守恒。

事实上,每一个对称性都与一个守恒律相联系,如时间平移不变性与能量守恒联系起来,空间平移不变性与动量守恒联系起来。

而洛伦兹变换除了包括空间本身的转动对称性外,还反映了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对称性。

如在一参考系里同时发生而不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事情,在另一以高速匀速运动的参考系里的观察者看来却不再是同时发生。

这就是说,空间与时间之间实际是分不开的,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只有当洛伦兹变换的对称性受到破坏,才有可能发生超光速现象。

而洛伦兹变换对称性和光速不变成立的条件,是在四维时空和没有相互作用的真空中,物质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大家知道,光在介质中的速度与真空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

从目前认识到的相互作用和基本粒子,其相互作用都是由粒子的内禀规范对称性来支配,并以量子场论作为理论基础来描述,因此物理规律满足洛伦兹变换对称性,其理论预言是不会有超光速现象发生的。

为此,若要研究超光速的可能性,就要从本质上来研究。

由目前的相互作用和基本粒子建立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无法解释中微子的超光速现象,那么有没有新的相互作用和新的物态,特别是与中微子之间而不是与其他物质的特殊相互作用,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同时,研究时空的洛伦兹变换对称性的破坏,必须与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内禀对称性一起考虑,只有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研究,对中微子是否可能有超光速现象的认识才会更深入。

我们知道,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中微子与带电轻子(电子为其中之一)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内禀对称性,即所谓的同位旋对称性(类似质子与中子之间的对称性),这样自然就会提出一个新问题,为什么我们没有观察到其他轻子(电子)的超光速现象?

这当然不再是一个能简单回答的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实际上我们所有的研究一直是在挑战能不能超越爱因斯坦、超越现有理论。

大家知道,有关暗能量的问题,今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这表明宇宙中存在一种新的物态,这种可能的物态就是所谓的暗能量,它的存在本质上也表明了要超越爱因斯坦。

因此,要超越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必须研究超越狭义相对论成立的条件,如超越四维时空,重新认识真空以及引入新的特殊相互作用等,必须有突破性的新想法。

(本报记者张巍巍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