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考题演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1240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考题演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考题演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考题演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考题演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考题演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考题演练.docx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考题演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考题演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 考题演练.docx

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第2讲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考题演练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区

【高考题组】

高频点1宗教改革

考情统计

3年6考

背景、主张及影响

(2)

综合考查(4)

考题汇总

2014·海南T10

2012·广东T18

2013·浙江T39

2012·山东T15

2012·安徽T37

2012·北京T40

命题分析

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

1.宗教改革的主张及其内涵。

2.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综合链接考查其背景及影响。

1.(2014·海南单科·T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因信称义”的提出 (  )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解析】选C。

据题干“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可知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严厉打击,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基督教会信息,故D错误。

2.(2012·广东文综·T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

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解析】选C。

关键信息:

“马丁·路德”“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本题要求回答马丁·路德和教皇代表的分歧所在。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的得道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谁掌握《圣经》的解释权。

材料没有涉及教会腐败问题,排除A项,很明显也可以排除B项,D项《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是没有分歧的。

高频点2启蒙运动

考情统计

3年10考

启蒙运动

主张(5)

启蒙运动

的影响

(2)

综合考查(3)

考题汇总

2014·海南T11

2013·天津T3

2012·江苏T13

2012·福建T20

2012·海南T10

2014·重庆T11,2013·江苏T15

2013·浙江T39,2012·山东T15,2012·安徽T37

命题分析

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

1.启蒙运动的主张、影响。

2.综合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及反映的阶段特征。

1.(2014·海南单科·T11)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 (  )

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解析】选A。

洛克主张国王及其政府应该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权力,是议会君主制的体现,故A正确;“国家源于社会契约”属于社会契约论,是二人共同主张,故B错误;“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也是二人共同主张,故C错误;“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不符合题干中“国家政治”的要求,故D错误。

2.(2013·天津文综·T3)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  )

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

【解析】选C。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A、B符合孟德斯鸠所说的“共和”政体,D符合其所说的“专制”政体。

3.(2012·山东文综·T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解析】选A。

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反对封建君主与教会的权威,主张权利与信仰的自由,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崇尚理性,重视法制则主要是启蒙运动的内容,因此排除B、C、D。

(2013·江苏单科·T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

“‘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解析】选A。

题干材料中“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表明人类理性思考有助于“理性王国”的建立,引领社会进步。

B、C说法从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来。

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故D说法错误。

 

【模拟题组】

1.(2014·宁德质检)天主教认为教会的神职人员掌管“天堂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他们,信徒才能赦罪。

对此,马丁·路德疾呼 (  )

A.废除神学信仰B.加强宗教仪式

C.信仰即可得救D.教士应拥有世俗权力

【解析】选C。

据题干可知反映天主教会推行的是“因行称义”,强调教权至上,针对此行为,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即可得救”,宣传通过自身信仰即可得救,不用通过教会,强调的是人的作用,故选C项。

2.(2014·朝阳区模拟)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指出人要想灵魂得救必须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

其主张否定了 (  )

A.宗教神学的价值B.世俗君主的作用

C.罗马教皇的权威D.宗教仪式的意义

【解析】选C。

依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信仰得救”,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冲击并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故选C。

【拓展延伸】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的相同点

(1)范围:

都是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2)形式:

都采取了神学异端形式。

(3)社会基础:

都得到社会广泛支持。

(4)斗争对象:

都反对天主教神学,都否认教皇权威。

(5)内容:

都主张信仰得救,对教会信仰、制度、仪式都有不同程度改革。

3.(2015·保定模拟)马丁·路德认为:

“我们教会教导人,设立圣礼不单是要作为上帝恩赐我们旨意的标志和见证,为要激励并坚定领受圣礼之人的信心……因此,我们教会弃绝那些人说,圣礼的本身使人称义,而不说相信罪得赦免的信仍是为领受圣礼所必要。

”材料中马丁·路德的主张 (  )

A.极大地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B.提倡信仰绝对自由

C.主要针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D.得到了德国各阶层的支持

【解析】选A。

据题干“我们教会弃绝那些人说,圣礼的本身使人称义,而不说相信罪得赦免的信仍是为领受圣礼所必要”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这就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故选A。

B、C、D与史实不符或者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15·新郑模拟)有学者指出:

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B.创立民主法制社会

C.弘扬理性和科学精神D.建设工业国家文明

【解析】选B。

本题实际考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迁移所学可知“大兴土木”实际上指提出理想社会的构建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

A、C两项只是理论的宣传,应属于“场地的继续清理”,排除;D项与题干无关。

【拓展延伸】自然法理论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1)自然法理论是启蒙运动社会政治思想的基础,包括“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两个概念。

(2)“自然状态”中人完全由自然本性支配,按自然法活动,享有自由、平等、人身安全等自然权利。

由于各种原因,人类通过缔结社会契约进入社会状态,人为法必须以自然法为基础,社会契约必须维护人天赋的自由、平等的权利。

(3)自然法理论以普遍人类理性法则的名义,否定君权神授、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论证了自由、平等为天赋人权,提出了法制原则。

5.(2014·烟台模拟)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  )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D.批判神学统治

【解析】选C。

启蒙思想侧重理性,由重点批判神学转向重点批判封建专制统治,追求政治民主和思想自由,所以排除A、B、D,故正确答案选C。

6.(2014·日照联考)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以下言论与启蒙思想相符的是 (  )

A.“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

B.“谁不尊重生活,谁就不配拥有生命”

C.“决不可能把自己没有明确验证的任何事物称为真理”

D.“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解析】选C。

B、D两项出现在文艺复兴中,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现实生活,故B、D两项错误;A项出现在宗教改革中,主张教徒阅读《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核心,与题意不符合,故A项错误;C项强调理性的作用,与启蒙思想相符,故C项正确。

(2014·儋州质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讲,启蒙运动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

人类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他们可以通过教育变得更加完善,人的理性是获得真理的钥匙,而依赖盲目信仰或者拒绝容忍多样性的宗教是错误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启蒙使人了解到:

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有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

如果没有引入社会契约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

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来自每一个理性的规则,由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要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都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只要人们认为他们政府的安排是不公正的或不恰当的,他们就不得安宁,知道他们给予一个新的形态。

有人责备作家们引起革命,不过,这个责备是可敬的。

当然,我们不希望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没有责任感或没有良知,不希望他们歪曲真理,胆怯地和卑贱地逃避为真理服务。

每个这样的抵御都是对理性的凌辱,都是对人类的蔑视。

——伏尔泰《哲学通信》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运动的哪些主张?

(3)材料三反映了启蒙运动中的作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第

(1)题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文主义的内涵角度回答,从材料一中的“启蒙运动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人的理性是获得真理的钥匙”的信息可以概括出启蒙运动对“理性”的崇拜,“理性”的具体表现就是科学、民主和自由。

(2)题依据材料二中“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有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可以概括出“法律是人们自由权利和生活的保障”的答案;从“如果没有引入社会契约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可以归纳出“社会契约”的结论;依据“每一个理性的人都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的信息可以概括出“个人必须遵守法律”的答案。

第(3)题从材料三中“只要人们认为他们政府的安排是不公正的或不恰当的,他们就不得安宁,知道他们给予一个新的形态”说明,人们不再是政府的奴仆,当政府违背人们意愿时,人们就会通过革命改造社会,从而归纳出启蒙运动对思想的启迪和解放作用。

答案:

(1)变化:

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

(答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等也可)

(2)主张:

法律是人们自由权利和生活的保障;按照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确立君臣关系;每一个人必须遵守按照理性规则制定的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