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信实.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0969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拾金不昧信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拾金不昧信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拾金不昧信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拾金不昧信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拾金不昧信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拾金不昧信实.docx

《拾金不昧信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拾金不昧信实.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拾金不昧信实.docx

拾金不昧信实

拾金不昧(信实)

教材

读一读:

中国的小朋友真棒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背起书包高高兴兴的向学校走去。

路上遇到一个美国人,他走过来问我:

“小朋友,请问到新华书店怎么走?

”我告诉他:

“你向前一直走,到第一个路口向右转,再往前走就到了。

”美国人说:

“谢谢你,小朋友。

”就走了。

    我正要往学校走,忽然发现脚下有个钱包,我捡起一看,里面有许多的钱,而且不是人民币,我想可能是美元。

这时,我想起了老师说的话:

“要做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

”于是我对着那个美国人大声的喊道:

“叔叔,您的钱包掉了。

”我把钱包还给了他,他看了看钱包,笑着说道:

“小朋友,谢谢你。

”这时只见他从钱包里拿出几张美元递给我说:

“小朋友,这是我送给你的,表示我的谢意。

我摇摇头拒绝了他,我说: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美国人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说道:

“中国的小朋友真棒!

想一想:

1.美国人为什么向我竖起大拇指?

2.我为什么不拿美国人给我的钱?

论古道今:

中彩那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生活拮据,全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

但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

“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他的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

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商店门前挤满了人。

原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将在那天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

当商店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彩车已属于我家所有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不一会儿,我望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

但他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我兴奋得几次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他赶了下来。

最后一次,他甚至咆哮着要我滚开。

当我回家委屈地向母亲诉说的时候,母亲却安慰我说:

“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吗?

”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

”母亲温柔地带我来到桌前。

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

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角上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母亲告诉我:

“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厂里的同事。

”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

过后,两人都把这件事忘了。

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但还留有淡淡的痕迹。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

”我激动地说。

就在这时候,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到我家,把奔驰汽车开走了。

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

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成年以后,回顾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才明白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

说一说:

1.父亲为什么这样做?

你赞成他的做法吗?

2.为什么说中彩那天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

做一做: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拾金不昧的小故事,并讲给同学们听。

2.假如你拣到了一件你喜欢的东西,你会怎么办?

 

教案

教育目标:

1.知道拾金不昧是正直诚实的表现。

2.知道拾到钱物及时送还失主,找不到失主主动交公。

教育过程:

一、体验:

1.你掉过或拾到过什么东西没有?

在什么地方掉的或拾到的?

2.你掉了东西或拾到东西以后是怎么做的?

小结:

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应该占为己有。

二、讲述故事:

《中国小朋友真棒》

三、静思:

1.美国人为什么向我竖起大拇指?

2.我为什么不拿美国人给我的钱?

四、省思:

1.论古道今:

《中彩那天》

2.为什么拣到东西要交还失主?

3.假如找不到失主该怎么做?

小结:

拾金不昧是正直诚实的表现。

五、实践:

了解班级中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并向他们学习。

 

学会自律(守纪)

教材

读一读:

青蛙的故事

在一个美丽的大池塘里,住着一大群青蛙。

它们每天都在叫着,其中有几只青蛙特别调皮捣蛋,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时间段任意乱叫,有些年长的青蛙被吵得很生气。

于是,派一个代表去天庭请求派一个国王治理他们这个池塘。

 玉帝听了,没当回事,顺手摸起身边的一个小木棍扔到了那个大池塘。

池塘里派了个国王,顿时有了秩序,那些喜欢闯祸的、违反规则的青蛙开始安静了下来。

所有的青蛙静静地观察着它们的国王,几天过去了,国王没有任何动静,那些曾经喜欢违反规则的青蛙们窃窃私语,国王怎么没什么反应呢?

 于是,个别特别调皮的青蛙慢慢地靠近它们的国王,国王还是没反应,有个大胆的青蛙用一个小石头朝它们国王身上砸,它们的国王竟然还是没什么反应。

这些捣蛋的青蛙越来越大胆,开始肆无忌惮地对待它们的国王,有的青蛙开始跳到国王木棍身上,大声叫到:

“我们的国王是大傻瓜!

”。

池塘里一片怨言,埋怨天庭不该派个傻瓜给他们做国王。

于是,池塘再次派代表来天庭请求换个国王。

 

这次玉帝换了条很大的鱼过来管理池塘,这条鱼性格温和,不喜欢吃青蛙。

开始,青蛙们很害怕,见它们的国王这么威猛。

池塘里又安静了几天。

像上次一样,调皮大胆一些的青蛙开始慢慢接近国王,一次又一次,最后有个别青蛙也能肆无忌惮地对待它们的国王了。

几天后整个池塘又恢复了原样,杂乱,喧闹。

池塘里一片怨言,埋怨天庭不该派个温和的鱼给他们做国王。

于是,池塘再次派代表来天庭请求换个国王。

 

第3次来请求,玉帝不高兴了。

他摇了摇头。

这次他派一种大水鸟——特别喜欢吃青蛙的鸟去管理池塘。

 

像上次一样,喜欢违反规则的青蛙已经不再害怕,它们朝国王靠近,还故意大叫,这次的下场可不好,这个国王好像很严厉,一口就将一只青蛙吃到嘴里。

很快几只青蛙被吃掉了。

清澈的池塘秩序在变!

慢慢地,国王开始寻着叫声吃青蛙。

大家都吓得不敢叫了。

池塘里的青蛙越来越少, 直到最后全部消灭。

  

想一想:

是什么原因使池塘里的青蛙最后被全部消灭?

论古道今:

周恩来廉洁自律的故事

周恩来总理既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极富人格魅力的一代伟人。

他一生都忠诚实践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宗旨,体现着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被誉为“全党楷模”。

  周恩来生前长期实行不成文的十条家规:

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去看望他,只能出差顺路时可以去看看;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总理代付伙食费;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许请客送礼;六、不许动用公家车子;七、凡个人生活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来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作为党和国家内政外交的总管家,他十分鄙视那些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剥削阶级利己主义的自私观念及其腐败行为。

坚持正确处理个人、家庭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一贯公私分明、克己奉公,自觉履行私事用车自费制度,他把到医院探望生病的老同志,到民主人士家中拜访和征求意见,去宾馆看望国际友人等许多为公的交际用车也算作私事,自付汽油费。

对自己的亲属来往,要求同样严格。

他一再提醒司机老杨同志:

“我的任何亲属来京都不许派车。

”就连淮安老家唯一的长者、他的八婶母在1952年两次进京去探望他,他都没有派车子去接过一次。

无论情况多么特殊,他也决不允许家人或身边的工作人员用公车去办私事。

周恩来这种公私分明、克己奉公的光辉思想,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说一说:

1.周恩来的十条家规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青蛙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3.在以后的日常学习中,你会怎样从小事做起,让自己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做一个受人欢迎的好孩子?

做一做:

1.课堂上,当老师不在时,你能做到自觉遵守纪律吗?

十字路口,当前方亮起红灯时,你能自觉停下你的脚步吗?

2.再看看你的周围,他们是怎样做的?

想对他们说什么吗?

 

教案

教育目标:

1.知道自律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能够自律的人,才有可能成大气。

2.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教育过程:

一、体验:

想一想:

平时老师不在课堂上时,你们是怎么做的?

这样做你们是否觉得很快乐?

你们得到了老师怎样的评价?

二、讲述故事:

《青蛙的故事》

三、静思:

1.是什么原因使池塘里的青蛙最后被全部消灭?

2.假如青蛙想要生存下来,他们应该怎样做?

四、省思:

1.论古道今:

《周恩来廉洁自律的故事》

2.青蛙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3.在以后的日常学习中,你会怎样从小事做起,让自己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做一个受人欢迎的好孩子?

小结:

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个家庭,都是有规则的。

自由和自律是不同的概念,两者既矛盾又统一。

如果无视规则,即便是个民族、国家,也会有消亡的一天。

何况是个人?

难道不是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必须去遵循一定的规则,学会自律,才能秩序地生活,才能学会宽容,学会责任地生活。

五、实践:

1.课堂上,当老师不在时,你能做到自觉遵守纪律吗?

十字路口,当前方亮起红灯时,你能自觉停下你的脚步吗?

2.再看看你的周围,他们是怎样做的?

想对他们说什么吗?

 

金钱的价值(节俭)

教材

读一读:

最大的财富

一个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来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问:

“年轻人,干吗不高兴?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这么穷?

“穷?

你很富有嘛!

”老人由衷地说。

“这从何说起?

”年轻人问。

老人不正面回答,反问道:

“假如今天斩掉你一个手指头,给你一千元,你干不干?

“不干。

”年轻人回答。

“假如今天斩掉你一只手,给你一万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使你双眼都瞎掉,给你十万元,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变成八十岁的老人,给你一百万,你干不干?

“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一千万,你干不干?

“不干。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了超过一千万的财富,你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

”老人笑吟吟地问。

青年愕然无言,但看得出他心有所思。

想一想

1.文中说的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2.人生还有什么也是不能用金钱来计算的财富?

论古道今: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

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

“我想买给我姐姐。

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

”店主疑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

“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

“这些可以吗?

”她拿出来的只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她说:

“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

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

他对小女孩说:

“拿去吧,小心点。

”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

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

“这条项链是从这里买的吗?

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

“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

“她付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说一说:

1.为什么说妹妹的几枚硬币,却比任何人出的价格要高?

2.你心目中还有什么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

做一做:

为你的家人做一件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事,让他们得到快乐。

 

教案

教育目标:

1.知道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并不是金钱,有许多东西用金钱是买不到的。

2.用自己的行动,得到人生的快乐。

教育过程:

一、体验:

你有零用钱吗?

你是怎么支配这些钱的?

花钱的时候你有怎样的感觉?

二、讲述故事

《最大的财富》

三、静思:

1.文中说的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2.人生还有什么也是不能用金钱来计算的财富?

四、省思:

1.论古道今:

《最贵的项链》

2.你觉得金钱在你心目中有多重要?

3.你有没有做过使金钱发挥更大作用的事?

小结:

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并不是金钱,有许多东西用金钱是买不到的。

用自己的行动,得到人生的快乐。

五、实践:

1.重新整理一下你的零用钱,作一次合理的分配。

2.为你喜爱的人做一件有益的事。

 

关爱他人(服务)

教材

读一读:

开心的小飞

小飞是个懂事的孩子,平时在学校里只要有同学需要帮助,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有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了,他会主动的借给对方;会帮着课代表发本子。

有一次班级里一位同学呕吐了,他先把同学扶到了老师的办公室,接着他马上回到教室去做了清扫,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远远的躲开。

小飞的一家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平时他对自己的爷爷奶奶从来不大声说话,看到爷爷有点不舒服了,会给爷爷拿药。

小飞觉得这样做很开心。

想一想:

小飞为什么觉得很开心?

论古道今:

完成梦想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

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

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

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

价钱还在不断攀升。

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

“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

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说一说:

1.想想你有没有可以付出的?

2.当你付出后,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做一做:

1.如果你的学习领悟能力比较强,就用真诚的心去当小老师,帮助知道同学功课上的难题。

2.有人忘了学习用品,用真诚的心借给他使用。

 

教案

教育目标:

1.懂得付出自己的爱会让自己开心。

2.能时刻留意身边需要关爱的人。

教育过程:

一、体验:

回顾学校开展的慈善募捐活动,想想在这些活动中你是怎么做的。

二、讲述故事:

《开心的小飞》

三、静思:

小飞为什么觉得很开心?

四、省思:

1.论古道今:

《完成梦想》

2.想想你有没有可以付出的?

3.当你付出后,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你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就可以了。

关心爱护别人不是那么难,只要你有这份心,又能用心去留意,别人一定会感受到你的关怀。

五、实践:

1.如果你的学习领悟能力比较强,就用真诚的心去当小老师,帮助知道同学功课上的难题。

2.有人忘了学习用品,用真诚的心借给他使用。

 

公平选举班干部(公平)

教材

读一读:

竞选

竞选班干部的班队会可是一学期才有一次哦!

所以,这场竞争是最激烈的,于是也藏着秘密。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同学们都冷得直哆嗦,只有鹏鹏脸上一直挂着从容的笑容,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铃声,班会开始了。

第一个上台的就是鹏鹏。

只见他大模大样地走上讲台,用英语开场白:

“Hi!

I'mpengpeng……”开头还不错,可后面的竞选演说却变成死背文章了,单调乏味。

半节课时间过去了,他还没有讲完,不少同学在下面直打瞌睡。

看来,他的竞选演说是彻底失败了。

谁知,在统计选票时,选他的票数居然出奇得多,他当选为新一届班委。

想想他那必胜的笑脸,想想那出乎意料的选票结果,我觉得里面肯定有文章。

中午放学了,我回家吃饭,却发现很多同学都跟在鹏鹏身后朝麦当劳走去,我心中的问号更多了。

后来,我才知道:

竞选前,鹏鹏就已经向很多同学许下承诺,只要投他一票,就可以被邀请吃一顿麦当劳……顿时,一切疑团不解自开。

我不明白,一顿麦当劳就可以换取一份支持吗?

这样的交换也叫竞选吗?

这样产生的班委,我们能够信任吗?

想一想:

这样的竞选公平吗?

你认为应该怎样选举班干部?

论古道今:

海鸥

有个男孩很喜欢海鸥,每天早晨,总是划着船来到海上,跟海鸥一道玩耍。

你瞧,那些海鸥有的站在他的肩上欢叫,有的在他的头顶欢快地盘旋,有的索性停在手腕上啄他的手掌心。

一天,男孩从海上回家,父亲板着脸对他说:

“听说你很喜欢跟海鸥一起玩耍,我想吃海鸥肉,你给我抓两只回来!

”父亲说着,舔了舔嘴唇,似乎已尝到了海鸥的美味。

男孩在父亲的逼迫下只得带着网兜再次来到海上。

奇怪!

这回,海鸥看到了男孩并没有马上下来和他亲热,而是在他的头顶上不停地盘旋。

“海鸥,快下来吧!

我爸爸要吃你们的肉,我只能来捉你们了!

”说完,男孩拿着网兜往空中撒去。

海鸥扑腾着翅膀闪开了,再也不肯飞下来了。

从此以后,海鸥也不再愿意和男孩玩耍了!

说一说:

1.小男孩为什么失去了海鸥这些好朋友?

2.他怎样做才能再和海鸥成为好朋友?

 

教案

教育目标:

1.知道公正宽容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才能得到朋友。

2.学会公平公正地选举班干部。

教育过程:

一、体验:

1.每次选举班干部,你是根据什么条件来选举的?

2.你选出的人选,是不是大家一致公认的班干部?

二、讲述故事:

《竞选》

三、静思:

1.一顿麦当劳就可以换取一份支持吗?

这样的竞选公平吗?

2.这样产生的班委,我们能够信任吗?

为什么?

四、省思:

1.论古道今:

《海鸥》

2.你们班级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过?

你认为应该怎样选举班干部?

3.假如有一位同学对你说,如果选他,他就送给你一件你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么做?

4.如果你也想参加班干部的竞选,你会怎么做?

小结:

有些人,他们有很多朋友。

因为他们对朋友是以一颗善良的心与朋友真诚相处的。

他们赢得了别人的信任。

如果你对朋友不善,朋友就会离你而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不能用物质来代替的。

五、实践:

假如你和班中的一位同学出现了不愉快,你愿意和他和解吗?

你打算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