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0920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docx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docx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一、三种研究倾向

界定         心理学取向             社会学取向

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 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如个人之         他人存在的影响       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

强调重点          个体              团体和社会

理解行为的途径    分析状态和人格等         分析社会变量(地位角色)

首要目标        预测行为              描述行为

方法          以实验为主兼调查         调查与参与观察  

二、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几个较具影响的界定

Allport(1968):

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的学科

Myers(2002):

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Baron(2003):

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其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

金盛华(2005):

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研究取向

与侧重点

着眼于社会本身,注重社会、群体结构、功能变化等问题

着眼于社会背景下的个人,关注社会

相互作用对人的影响

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法

相关性研究

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

注重因果关系的揭示

 

 

 

二、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研究对象

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个性的结构等

人在社会情境下的行为

研究着眼点

个体差异

在某一社会情境下的共性

研究层面

有关人的行为的基本理论探索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社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研究

 

 

 

三、社会心理学与人类文化学

 

人类文化学

社会心理学

研究对象

不同文化背景下或同一区域不同

历史时期的人的行为比较研究

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行为研究

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法

资料分析

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

 

 

 

第3节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

一、社会心理发展

二、社会认知

三、社会互动

四、社会影响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19世纪上半叶)

●古希腊时期(哲学思辨)代表人物:

孔子、孙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推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

19世纪下半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人口增长、犯罪增加、竞争、失业)

●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心理学”提法

二、产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 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人物

●1、1908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

●2、1919冯特完成十卷本《民族心理学:

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

●3、1924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教材

三、迅速发展期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

●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基本原则:

1、S.P应该也确实有一个基本的研究领域;

2、在该领域可以找到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

3、最可靠的方法是实证法;

4、可以建立一套可靠而中立的真理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四大原则的变化:

1、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只是在特定的社会常规中运作的结果;

2、无法在研究领域里找到普遍性规律;

3、研究工具有时会成为误导人思维的工具;

4、实证研究是否是获得真理的必要途径值得怀疑。

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美国——注重现实问题,指向应用  

欧洲——注重问题的提升,指向理论建构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大陆 1982年后才得以发展

台湾 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

面子问题,中庸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个性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异同

3、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4、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5、收集资料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强化导向的SP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联结强化模仿

三、社会学习理论:

注意保持复制动作再现

四、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互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收益≥代价     关系维持

收益<代价     关系破裂

收益≥≥≥代价    内心不安

收益<<<代价  愤怒

第二节认知导向的SP理论

一、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1957)

(一)基本假设

1、认知因素间的三种关系:

相互无关,一致的认知,不一致的认知

2、假设:

意识到认知间的不协调是令人很不舒服或讨厌的;因此人们产生了减少失调感的     动机

(二)认知失调的条件

1、逻辑的违背;2、文化价值冲突;3、观念层次冲突;4、新旧经验的矛盾

(三)认知失调的程度

1、与某一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 2、失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比例

(四)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不协调中的一种2、增加协调认知

二、社会同一性理论(Tajfel,etal.,1982,1987)

基本观念:

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

三、自我类化理论(Tajfel,Turner,1982)

1、类化

2、社会类化

3、类化的作用——加强效应

4、自我类化理论——完成群体的高认同和高凝聚力

第三节角色理论(Mead,1934;Cooley,1902)

一、基本观点:

●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和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

由于这一理论的基础概念是角色,其基本原理也是借助与戏剧比拟来阐发的,故称为角色理论。

●认为人们是按照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

●强调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

二、角色理论的来源

●社会学来源-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

最初是由布鲁默(H.Blumer,1937)在一本由莎密特(E.P.Schmitt,1937)主编的《人与社会》的著作中提出的,布鲁默在1969年则专门出版了《符号互动论》一书,专门阐述了该理论的原理。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班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的本身之中。

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人类学来源-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functionalism)

认为一个社会系统是由各种社会身份和地位构成的,执行这些社会功能的正是这些身份和地位构成的结构。

这种结构是人们相互之间动力关系的引导体系,并决定人们的行为。

角色则是个人在特定社会身份上的表现,一个人对他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其社会身份的功能意义决定的。

●心理学来源-角色扮演技术

三、主要概念

角色期望:

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

镜象自我:

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

角色获得:

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

角色间冲突:

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

角色内冲突:

同一种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第四节自我价值定向理论(金盛华,2005)

一、基本观点

1、人需要解释世界

2、人需要解释自己

3、自我价值是个人的意义定义体系

4、人寻求自我价值

5、自我价值定向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个人的行为

二、基本概念

1、自我价值  2、自我价值定向  3、自我价值感

4、自我价值支持      5、自我价值保护

思考题:

1、举例说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

2、理解认知导向的几种理论,并对其比较

3、利用角色理论分析自身的角色及曾遭遇的角色冲突,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

4、运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解释个人的一些社会行为。

第三章SP研究方法

第一节SP研究的方法学路径

一、现象揭示研究

探索描述研究:

x是什么?

 描述

二、关系解释研究 

相关研究:

x    y 预测

三、因果联系实证研究

纵向研究:

x    y 因果关系

第二节具体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实验 五、实验室研究

一、观察法

优点:

获得第一手资料

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

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缺点:

需要对研究者进行系统的训练(观察表样例)

被动等待现象出现,花费时间精力

观察者效应

无法观察很少发生的现象以及一些微妙的现象

结果处理过于主观

2、档案法

优点:

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排除了特殊反应

研究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心理趋势、特点

缺点:

不易得到档案,

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

量大、耗时

有赖于分析者的抽样方法及概括分析能力

3、调查法 访谈、问卷、测验

优点:

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

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

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

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易受条件限制

4、现场实验

优点:

所要考查的现象不用期待,缩短研究周期

环境真实,被试不易觉察,心理、行为自然,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缺点:

选题与设计难度大,若时间长,则易受无关变量影响

自变量有时不能引起反应

受外部条件的限制

五、实验室研究

优点:

把复杂环境移植到实验场所,研究便利

可控制环境操纵自变量

可重复实验,检验假设成为可能

缺点:

人为环境中,会影响实验的真实性

分离变量,所得实验结果不一定能在社会现实中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