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101522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docx

《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docx

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

锅炉机组DL/T5210.2-2012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第一篇)火力发电工程

1.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

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1.5《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279号令

1.6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图纸(T270S-J0708)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榆横发电厂1、2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石灰石粉仓及其附件的制作安装。

石灰石粉仓为直径11.6m、设备制作安装总高度23.6m,设备结构为上部分为圆柱体凸顶结构,下部分为椎体并分两处椎体漏斗结构,仓顶采用δ10mm钢板和其它不同型号的型钢组合制作,仓壁上半部分采用δ4mm钢板下半部分采用δ16mm钢板,椎体部分采用δ16mm的钢板拼装焊接而成,材质为Q345B。

三、施工准备及作业条件

3.1人员配备

劳动力配备计划表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备注

1

负责人

1

2

技术专工

1

3

安全员

1

4

焊工

6

5

架子工

6

6

切割、打磨人员

5

7

机动人员

6

8

起重工

1

共计

27

3.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名称规格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

25吨

1

2

拖车

20吨

1

3

卷板机

25×2500

1

4

电动倒链

8

5

直流电焊机

ZX500

4

6

CO2保护焊机

NBC-500

4

7

自动火焰切割机

CG1-30

2

8

水准仪

S3

1

9

烘箱

ZYH-20

1

10

磨光机

φ100

8

11

电焊条保温桶

6

12

2T-5T链条葫芦

6

3.3力能供应

加工及组合现场具有完善的施工电源装置,供卷板机、电焊机、磨光机等机具器和电气设备使用;氧气、乙炔,准备充足以备施工。

3.4施工场地布置

石灰石粉仓制作与安装分两个场地进行,下料和卷板等加工件制作布置在组合加工厂进行,组合安装在现场即为石灰石粉仓安装现场。

3.5作业条件

3.5.1材料要求

按图纸设计要求和材料计划内容采购,运至现场或加工厂并提供合格的质保书,材料经报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所用焊条、焊丝均应有质量保证书。

3.5.2人员要求

1.施工人员及工机具到达施工现场。

(施工人员齐整,所有施工人员已完成入场教育,施工用工器具、起吊机具、焊接机具等性能良好,安全设施齐备,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2.施工材料准备齐全并检验合格,满足施工需要。

3.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完毕,技术交底签字完毕;

4.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技术资料齐全,并经过会审,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5.建筑具备施工条件,夜间施工区域有充足的照明。

6.电源设施齐全,道路畅通,高空作业要有安全防护措施。

7.尽量避免交叉作业,施工区不应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8.本项目作业前上一道工序施工及验收完毕,具备下道工序施工条件。

3.5.3土建要求

基础经验收合格。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要求

计划工期:

石灰石浆液箱制作安装:

2016.09.27~2016.10.06

石灰石粉仓制作安装:

2016.09.26~2016.10.20

五、施工工序及方案

5.1安装顺序:

底部固定板安装——环梁安装――第一层~第三层筒体安装——仓顶安装――提升仓顶及筒体――自上而下安装筒体壁板及加固圈组装——下部椎体安装——内部打磨清理——管道开口安装——最终封闭。

5.2石灰石粉仓基础划线

5.2.1对基础进行检查,检查基础的浇灌质量,基础的位置,标高和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规范要求,并作出记录。

5.2.2以业主提供的坐标为基准,划出基础中心线,标出中心点,并用墨线清楚地标记出来。

5.2.3采用经纬仪,在基础上清晰地标出底部环形梁的就位位置以及00、900、1800、2700方位。

5.3底部固定板和环形梁安装

5.3.1底部固定板安装,按照土建预留地脚螺栓位置,铺设底部固定板,调整其与基础中心距离误差在±2㎜范围内,并调整环形梁的标高与水平度,使其偏差标高在±3㎜内,水平度在2㎜内。

5.3.2环形梁安装,将环形梁吊放至安装位置,调整环形梁位置,使其与基础中心距离误差在±2㎜范围内,并调整环形梁的标高与水平度,使其偏差标高在±3㎜内,水平度在2㎜内。

5.3.3调整完毕后,将环形梁与底部固定板及垫板点焊,各环形梁间点焊并按焊接作业指导书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复核尺寸是否变化。

5.3.4在底板环形梁上表面画出塔内壁直径,并用洋冲冲铳眼标出00、900、1800、2700方位。

5.3.5底部环形梁安装结束后,用洋冲冲铳眼作出环形梁中心00、900、1800、2700位置标记。

5.4壁板及加劲环安装

5.4.1拼装第一层~第三层筒体和吊装垫板横撑,然后安装顶部钢板;利用25吨吊车配合进行以上作业。

5.4.2找中心及垂直度控制,在顶板框架直径为2米内设中心架,挂1.5磅大线坠与底板中心对正。

在内壁均匀布置8个磁力线坠,在提升时测量,控制每个倒链的提升速度及筒体的垂直度和底板的同心度。

在筒体外垂直方向设两台经纬仪观测监控,在合格后用缆绳固定。

5.4.3组对时为保证圆度措施,每节筒体在提升前,将上部筒体用支撑支圆,圆度公差达到规范要求再组对下节筒体。

5.4.4围板组合

(1)在围板组合前,应复核每片围板的尺寸,包括围板的高度、弧长,并做好记录。

(2)环形梁安装完毕后,在环形梁上画出塔体内壁直径,并在围板就位位置的内外侧焊上临时限位。

(3)进行立焊缝的焊接,先焊立焊缝的内侧,内侧焊接完毕后,在外侧对立焊缝进行打磨清根,清根完毕后,进行立焊缝的外侧焊接,直至焊接完毕。

(4)进行预留立焊缝的焊接,在点焊前,复核整圈围板的上边周长与下边周长,若周长大于设计周长,则应对围板进行修割处理,再进行点焊,点焊及焊缝校正完毕后,再次复核上边周长与下边周长,应在设计周长允许偏差的范围内,方可进行正式焊接,内侧焊接结束后,在外侧清根后再进行外侧的焊接,另外,每道立焊缝的上部预留100㎜至200㎜不焊,以便与上层围板对接时调整。

(5)所有焊接完毕后,对第一层围板进行安装尺寸测量记录,测量筒体的上下外圆长、上口内直径、上口标高及水平度、筒体垂直度。

5.5石灰石粉仓椎体安装

5.5.1粉仓上部分筒体安装完成后,在标高+14.6壁板内侧划线,以焊接组对椎体。

5.5.2上部分椎体采用5吨卷扬机分四片吊装,组对时检查方位、角度及椎体安装尺寸是否和图纸相符,检查合格后进行焊接。

5.5.3上部椎体安装完成后,进行下部椎体漏斗安装,同样检查方位、角度及椎体安装尺寸是否和图纸相符,检查合格后进行焊接。

5.5.3以上焊接安装完成,安装椎体加劲环。

5.6石灰石粉仓外部附件及平台扶梯的安装

5.6.1安装粉仓人孔、检修门、管接头、测量孔,在安装前,应先标记好开孔中心线,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孔,对于具有立体角度的管接头,应用样板确认管接头角度无误后,方可进行管接头的焊接。

5.6.2安装粉仓外部平台扶梯,安装中,应控制好平台标高,水平度。

栏杆挡脚板应顺畅美观,接头圆滑过渡无毛刺。

六、焊接工艺措施

6.1焊接要求

6.1.1石灰石粉仓制作钢材材质采用Q345B,焊接采用电弧焊,手弧焊焊条牌号为J506,焊条型号为E5016,对接接头手弧焊为DU4或埋弧焊DU28。

6.1.2焊条使用前必须按说明书要求烘焙,重复烘焙次数不得超过两次,现场焊接时焊条应放置在焊条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6.1.3装配时的定位焊(点固焊),采用与正式施焊时相同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接部位焊接牢固,点焊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点焊长度宜大于20mm。

6.1.4焊接组装时应将待焊工件垫置牢固,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和附加应力。

6.1.5雨天、雾天等天气作业点相对湿度超过90%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工。

6.1.6多数焊缝采用多层多道焊接形式,焊条要求使用Φ3.2、Φ4.0两种规格,为减小焊接变形,焊接时应采用小焊接电流,对口间隙尽量保持均匀。

6.2底部环形梁焊接

6.2.1把环形梁调整至标准标高后,对各部分环形梁先进行点焊。

6.2.2点焊好以后,进一步进行检查,基础中心距离误差、标高与水平度,在控制范围内,然后进行焊接。

在环形梁接头焊接时,应四人对称焊接,以尽可能减少焊接变形。

6.4筒体焊接顺序如下:

6.4.1筒体焊缝为单K型坡口;焊接时首先在筒体外侧打一遍底,然后将内侧焊缝进行清根在进行筒体内侧焊接,再进行焊缝外侧施焊。

焊缝完成后筒体内壁焊缝需磨平,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高度。

6.4.2筒体纵向对接焊缝部位上下边缘及中部至少用4条圆弧板进行加固。

6.4.3每条纵向焊缝在距上下边缘150mm范围内先不要进行焊接,待环向焊缝拼装好后,与环向焊缝一起进行焊接。

6.4.4环向焊缝要采用多人同时对称焊接。

6.4.5上、下段拼装时纵向焊缝的布置要符合图纸要求,并参照《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DL/T5418-2009。

6.4.6加强劲板与筒壁焊接时先采用对称分段焊。

6.4.7粉仓筒体第一层壁板与边缘板采取加固措施,用钢管或角钢将壁板与边缘板之间加固,加固筋下部支撑在边缘板中间部位,加固筋与底板夹角控制在60°左右,加固间距1米,两端与钢板焊接牢固。

6.4.9圆周焊接顺序:

先焊焊缝外侧间断跳焊,焊接100mm,跳焊200mm采用多人对称焊接,外侧焊接完成后焊接内侧焊缝,焊接方法顺序同外侧焊缝相同;然后拆除加固板、加固角钢,用热校校正六块边缘板,然后焊接六条径向焊缝,径向焊缝焊接时由外侧向内侧进行,注意保证焊缝对口间隙,焊缝横向用钢板加固间断焊接。

六条径向焊缝焊完后,拆除加固板重新进行外缘板及壁板的校正,处理平整后再与底板内圈板进行焊接。

6.5焊接质量检验

6.5.1焊缝成型良好,焊缝过度圆滑。

6.5.2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夹渣、未熔合等缺陷,咬边深度≤0.5mm,长度不大于焊缝全长的10%且≯40mm。

6.5.3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不允许进行其它项目检查。

七、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7.1质量目标

根据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和专业分项目标,制定本项目的质量目标:

7.1.1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达100%;

7.1.2受检焊口合格率100%;

7.1.3系统无渗漏。

7.2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预防

为保证本系统设备的施工质量,采取以下预防和保证措施。

7.2.1质量保证措施

7.2.1.1施工前由班组长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资料,了解施工技术要求,掌握施工方法和施工要领。

同时宣传质量提高意识加强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7.2.1.2对重要工序的施工方法、作业要领应进行作业前的施工技术培训。

7.2.1.3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施工人员充分的理解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达到作业人员对工作心中有数,交底后必须双方签字。

7.2.1.4班组长或质检员认真作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工序间合理衔接,不留缺陷,不留尾工认真做好施工后的自检工作,发现质量问题立即整改。

7.2.1.5对施工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作业前作出预测并采取有效的可操作的预防措施,消除施工质量缺陷。

7.2.1.6施工中发现设备缺陷或施工质量问题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提出并采取措施后进行处理,重大质量问题必须停工待提出处理意见或制定整改措施后方可进行整改。

7.2.1.7积极配合项目部质检部门和监理的质检工作,对查出的质量问题积极并及时的进行处理。

7.2.2质量通病及预防

项次

质量通病

预防措施

1

安装缺陷

1.制作焊口误差超标: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对接有困难时应采取必要的工具或措施进行对接消除对口偏差。

2.粉仓的垂直度、椭圆度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粉仓筒体钢板的卷制偏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钢板下料时其长宽、对角等几何尺寸必须准确,消除制作中的误差积累。

2

制作工艺差

1.严格按照图纸及工艺尺寸下料,切割后的部件外型、规格应准确。

2.组合对接后的部件其直径、高度、椭圆度等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3.加固梁(筋)应平直,无扭曲,相互对接应平直、规范。

4.预留安装对接焊口的坡口切割后应用砂轮修磨整齐,并达到坡口制作要求。

5.制作的门孔法兰,安装后其法兰面平整、螺栓孔间距准确。

6.为避免焊接尺寸变小,制作时应考虑焊接收缩量,必要时还应参考与本件相对接已制作完部件的相关尺寸。

3

成品受损

1.对完成的焊缝应加强保护。

2.管理人员加强监管,施工过程中需避免对成品的人为损坏。

4

粉仓、管道内部不清洁

1.消除粉仓、管道内部锈皮、腐蚀、杂物。

2.安装过程中存在不清洁及时清除氧乙炔切割存留的氧化铁、机械钻孔存留的铁屑、管口焊接时存留的焊渣、管子现场堆放时存留的浮土及杂物及时清理。

八、本作业需执行的强制性条文

4.1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修理改造、检验和化学清洗单位按国家或部颁有关规定,实施资格许可证制度。

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的运行操作、检验、焊接、焊后热处理、无损检测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单位和个人的资格审查、考核发证,按部颁或劳动部有关规定执行。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

7.2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使用的金属材料质量应符合标准,有质量证明书。

使用的进口材料除有质量证明书外,尚需有商检合格的文件。

质量证明书中有缺项或数据不全的应补检。

其检验方法、范围及数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

1.1.6锅炉机组在组合、安装前应经建设单位(业主)组织“监造”和“安检”合格,并必须按本规范的规定对设备进行复查。

如发现制造缺陷应提交业主与制造厂研究处理及签证。

由于制造缺陷致使安装质量达不到本篇规范的规定时,应由业主和制造单位代表签证。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

锅炉机组》(DL5190.2-2012)

1.1.11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上一工序未经检查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隐蔽工程隐蔽前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签证。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

锅炉机组》(DL5190.2-2012)

第1.2.9条施工使用的重要材料均应有合格证和材质证件,在查核中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必要的检验鉴定。

优质钢、合金钢、有色合金、高温高压焊接材料、润滑油(脂)抗燃液和保温材料等的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和国家标准,方可使用。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3部分:

汽轮发电机组》(DL5190.3-2012)

九、安全文明施工及职业健康和环境管理

9.1保证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柳路QIANFUXIANG

 

9.2安全文明施工

9.2.1到场的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分类摆放整齐,成品应有标号。

9.2.2施工中的废料应每天整理,真正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9.2.3焊把线、氧气、乙炔线应整齐走向。

9.2.4现场材料应按施工计划提取,材料随用随进。

9.2.5脚手板铺设后用8#铁丝绑扎牢固,避免出现探头板。

9.2.6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扎安全带且高挂低用,使用大锤时不能带手套。

9.2.7使用磨光机时,要带防护眼镜。

9.2.8吊装过程中,如遇6级以上大风、雨等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施工,吊车司机及指挥人员要严格按照程序操作。

起重工器具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起吊作业人员需有技术监督局核发的资质证书。

9.2.9移动式电源盘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按规定使用电动工器具,角向磨光机不允许拆除防护罩。

9.2.10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应注意自身防护。

正确佩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

9.2.11安装所使用的各种工具要有防坠落措施,严禁高空作业时抛掷物品,严禁高空坠物。

9.2.12安装的施工范围应用警戒绳或围栏圈住,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故;

9.2.13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9.3职业健康及环境管理措施

9.3.1安装前,必须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有癫痫病、心脏病、高血压病史的人员不得参加吊装

9.3.2施工现场应有防风、防雨措施,建立安全文明施工区域。

9.3.3施工现场消灭“烟头、焊条头、钢筋头、角铁头、电缆线头、板条头、铁丝头

9.3.4认真执行工程公司的环境方针,及时回收施工垃圾,严格执行焊条回收制度,保证焊条头的回收率。

9.3.5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9.3.6加强噪声作业时间、机械的降噪的控制。

做好文明施工的工作,焊条、焊条头不得到处乱放乱丢,每日必须回收,用不完的焊材应及时返库。

电焊线的走向要合理,电焊线不得有裸露的地方,每日回收电焊线,工作完成后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十、精细化施工管理

10.1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投产质量,特制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按照施工图纸,对工程的技术、质量进行策划,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并编制详实、可操作的项目质量计划。

项目部负责人要组织技术员、施工员等做好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工作。

在图纸会审时要掌握设计意图、技术难点,指出图纸的错误及遗漏,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做好工程的检验工作。

10.2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场后,由技术员、质量员等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并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工程施工前,要根据图纸和设计要求,做好技术交底,掌握设计意图、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施工过程中要随时巡检,确保落实。

对工程质量要从每道工序施工抓起,做到干前有交底,干中有检查,干后有评定。

10.3在质量控制方面,对影响实现机组安全、经济运行重要目标的关键环节,如转动设备安装、焊接工艺等,要制定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重点内容如下:

10.3.1转动设备安装:

按照设备制造厂标准做好风机、泵的中心调整工作,确保安装准确,使设备运行时的振动、噪声达到设备合同保证值。

10.3.2焊接管理:

在施工合同中应明确规定焊接质量检验标准,焊接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选用正确的焊接材料,严格执行焊接热处理措施,强化金属检验程序,保证焊接质量。

十一、危险源及环境辨识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

序号

作业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级别

控制措施

L

E

C

D

1

焊接作业

弧光、电辐射

职业病

10

6

1

60

2

加强防护

焊机绝缘不好,焊机烧毁一二次线短路

设备损坏、人身伤亡

0.5

1

15

7.5

1

定期检查、完善安全设施

2

使用磨光机

磨光机漏电

伤人

1

6

7

42

2

定期检查

磨光片碎裂

伤人

1

6

1

6

1

及时检查、及时更换

3

使用电源

漏电

触电事故

1

6

7

42

2

经常检查、加漏电保护装置

4

使用氧气瓶

气体泄露

火灾

1

3

3

9

1

经常检查

碰撞

爆炸

0.5

3

3

4.5

1

加防护圈

温度过高

爆炸

1

1

7

7

1

避免高温

5

使用乙炔瓶

气体泄露

火灾

1

3

3

9

1

经常检查、加回火装置

碰撞

爆炸

0.5

3

3

4.5

1

加防护圈

温度过高

爆炸

1

3

7

21

2

避免高温

6

使用起重机

起重臂下站人、回转范围内站人

坠物伤人及挤伤

1

1

15

15

1

起重臂下严禁站人、危险区域设警戒绳

歪拉斜吊

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1

1

40

40

2

严禁歪拉斜吊

超负荷

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1

1

40

40

2

严禁超负荷

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表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的评价

影响程度

控制措施

a

b

c

d

e

f

g

h

M

M1

1

焊接作业

焊条头未回收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

3

2

3

2

2

2

3

1

14

4

一般

集中回收

2

焊接、气割

有害气体

空气污染

3

2

2

1

2

2

1

1

12

2

一般

分散排放

有害气体

人体伤害、空气、土地污染

3

2

2

1

2

2

1

1

12

2

一般

工作人员戴口罩,

3

设备安装

废旧螺栓

土地污染

3

3

2

2

2

2

1

1

14

2

一般

集中回收

燃烧柴木

空气污染

3

3

3

1

3

3

1

3

16

4

一般

改用电加热

4

设备打磨

噪音

噪音污染

3

3

3

1

2

2

1

1

14

2

一般

工作人员戴耳塞

5

设备检修

废布

土地污染

3

2

2

1

2

2

1

1

12

2

一般

集中回收

6

切割金属

废金属丢弃

污染土壤

3

2

2

2

2

2

3

1

13

4

一般

集中收集、处理

7

切割金属

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

2

2

2

2

3

3

3

1

14

4

一般

工作人员戴耳塞

8

使用割把

废气排放

污染大气

3

2

2

1

2

2

1

1

12

2

一般

尽量少用

9

使用割把

乙炔泄漏

污染大气

3

2

2

1

2

2

1

1

12

2

一般

经常检查

10

现场清理

垃圾倾倒

污染土壤

4

2

2

4

2

2

1

1

16

2

一般

集中收集、处理

注明:

环境因素的影响的大小,以M表示M=a+b+c+d+e+f,M1=g+h

十二、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灾害及施工机械事故,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应急响应,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大型机械设备倾覆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害,保证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根据项目部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1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强合作。

在项目经理统一领导下,明确部门、人员职责,依法确定应急工作程序,有效地处置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

控制事故危害,清除潜在隐患,防止事故扩大。

在保证抢救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一切手段抢救事故受伤人员。

12.2组织机构及责任:

12.2.1成立项目部应急响应领导小组;

12.2.2确定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和监督员;

12.3应急总指挥职责:

12.3.1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事故,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