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8353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docx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题涂黑。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内。

第I卷(选择题56分)

一、选择题

1.历史上的改革往往因专注前朝制度之弊,而忽视了创新制度存在的潜在危害,给社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以下各项突出地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北宋初的军事改革②北宋的财政改革③王安石的募役法④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⑤唐募兵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③④⑤

2.关于梭伦执政时期雅典公民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B.是城邦的最高司法机关

C.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D.能决定战争等国家大事

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

4.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

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B.移风易俗

C.实行均田制D.迁都洛阳

5.战国初年,我国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主要是因为它直接受到了()

A.诸侯争霸的冲击B.生产力发展的冲击   

C.百家争鸣的冲击D.变法改革的冲击

6.据《汉书·食货志》载: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

”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A.法家思想B.农耕经济C.中央集权D.轻罪重罚

7.19世纪40年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主要原因是()

A.阿里对外进行扩张战争消耗了大量财富

B.埃及重新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C.英国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势力涌入埃及

D.阿里加重了对埃及人民的掠夺和剥削

8.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9.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的共同之处是(  )

①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0.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

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

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张的措施或因素不包括(  )

A.整顿教会拓展势力B.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

C.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D.教权高于王权

11.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

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12.帕帕迪是生活在古希腊梭伦改革时期的一个平民,他对梭伦的改革颇有微词。

请你猜一下,其理由可能是梭伦改革(  )

A.使平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B.给平民的经济政治利益太少

C.不在雅典推行僭主政治制度

D.没有实现广大平民任何要求

13.北魏初步结束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统一黄河流域是在( )

A.386年B.398年C.439年D.471年

14.《魏书·食货志》中记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流通,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焉”。

对这则材料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北魏政府一直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B.北方商业萎缩,北魏一度有所复苏

C.北方经济逐渐赶上南方D.北魏开始流行货币地租

15.棱伦改革之前,雅典的“山地派”( )

①都是债务奴隶;

②大都居住在山区;

③不能享受公民权;

④主张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

16.现代共和巨擘麦迪逊说:

“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

所以,民主政体将限于一个小小的地区,共和政体能扩展到一个大的地区。

”以下各项中,不符合“共和”理念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B.古代雅典的民主制

C.法国的民主共和制D.代议制

17.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 )

①公民大会②“四百人会议”③陪审员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18.《吕氏春秋》记载: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19.改革总是在各种力量的对抗下艰难前行。

下面不是孝文帝改革有利的一项是( )

A.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稳定

B.实行宗主督护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D.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过程

20.16世纪初,征服埃及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希腊D.奥斯曼帝国

21.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 )

①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

②平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③平城经常受到北方强敌柔然的骚扰

④洛阳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2.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系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23.恩格斯说:

“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下列改革中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

③梭伦改革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4.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反对B.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

C.政令不通达,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变法

25.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

”这说明他(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度的思想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发展

26.18世纪末,英法等西方殖民者加紧侵略埃及,原因包括( )

①埃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②埃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③埃及社会动荡,国力衰弱

④马木路克同侵略者相互勾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7.16世纪初,英王亨利八世刚刚即位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得到基督教世界的君主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金玫瑰”。

但时隔不久,他就走上了公开对抗教廷和教皇的道路,英国国教替代了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

此举的深远影响是( )

A.英国国教成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B.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巩固

C.英国民族意识增强及民族国家发展D.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28.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

加尔文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

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

……但加尔文教导说,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

……加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据此可知雪莱主要强调( )

A.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

B.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

C.加尔文教崇尚民主共和

D.宗教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

第II卷(非选择题44分)

二、非选择题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三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

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

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

(3)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

30.

材料

汉武帝去世后,昭帝即位,在霍光的授意下,贤良、文学皆要求取消官营政策。

尽管桑弘羊始终坚持官营政策不可废除,并与贤良、文学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但是盐铁会议结束后,他还是作出了一定的让步。

杜延年提出的宜修孝文时政,应该是符合当时社会实际情况的。

但是,罢酒榷、盐铁,显然是为了官僚地主的利益,而杜延年本人又是霍光的亲信。

因此,在盐铁会议结束后,霍光家族就开始经营私屠酤(宰牲和卖酒)。

元平元年春二月,诏曰:

“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悯焉。

其减口赋钱”。

有司奏请战什三,上许之。

汉元帝还通过赏赐百姓爵位、赐予女子百户牛和酒、赏赐鳏寡和年老之人布帛,并且免除逆行之处的租赋,以此鼓励百姓生产。

——摘编自《西汉财政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以后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经济政策变化的影响。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

为巩固统治,北魏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但是由于各种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和欠缺,使得北魏政权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宗主督护制的存在加重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对于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

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说: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拓跋贵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

材料二(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

……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

“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

——《魏书》卷四十。

材料三(迁都洛阳后)高祖曰:

“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

……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四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材料三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四,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雅典心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如图。

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然后投入陶缸中。

一个陶片相当于一张选票。

如这个人的得票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便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

材料二、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

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1)材料一中的“陶片放逐法”是由谁确立的?

他的改革对于雅典的民主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公民陪审法庭是在谁执政时期成为最高司法与检察机关?

他的改革对雅典民主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何影响?

(3)在古希腊文中,“民主统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

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4)依据材料三,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内涵

参考答案

1.C

【解析】③此法令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④政治上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而这些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危害,故排除。

因此①②⑤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B

【解析】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具有选举国家公职人员、决定战争等国家大事的权力,AC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梭伦执政时期,最高司法机关是公民陪审法庭而非公民大会。

故选B。

3.A

【解析】青苗法即由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钱或粮食以低息贷给农民,其20%~30%的利息率比高利贷者的利息率低。

这样既可以限制高利贷盘剥,又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

故选A。

BCD项无法体现对高利贷的盘剥的限制。

4.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教材可以得出,整顿纲纪,赏罚严明,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守法,也就是吏治有所好转。

故选A。

BCD都和整顿吏治、整肃纲纪无关,直接排除。

5.A

【解析】B项生产力发展的冲击是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所以排除B项。

C项是宗法统治秩序的表现,不是原因,D项也是题干内容的表现,故答案选择A项。

6.B

【解析】这里的本应是指农业。

故选B。

A项指的是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C项是指的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D项说的是商鞅变法法律的特点。

ACD项均与材料无关。

7.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19世纪40年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主要原因是英国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势力涌入埃及。

所以选C。

8.D

9.D

10.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审题,题目强调的是“势力扩张的措施或因素”,“教权高于王权”是天主教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表现,选D项。

1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依据材料中“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以及所学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是游牧项农耕的转变,故选择B项。

12.B

【解析】经过梭伦改革,广大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利,同时也摆脱了债务奴隶制的威胁。

但梭伦改革没有满足广大下层平民重新分配土地以及广泛参政议政的愿望,故B项正确。

梭伦改革一定程度上也给平民带来了好处,排除A;僭主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这种政治是平民反对的,排除C;D项说法过于绝对。

13.C

【解析】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439年灭北凉,使北方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于统一,统一黄河流域,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14.B

【解析】题中材料的大意是北魏建立后直到孝文帝太和年间,北魏钱币和货物流通不畅,孝文帝下诏令全国使用货币交易。

孝文帝的这一措施使北魏商业得以恢,所以本题选B。

AC项题干没有体现;题干涉及的是商品经济,与地租无关,况且明清时期开始流行货币地租,排除D。

15.C

【解析】关键是抓住“山地派”这一词语含义。

还是用技巧来分析:

从题干可以猜出“山地派”应该是棱伦改革之前雅典的一个政治派别,而雅典当时的奴隶(包括债务奴隶)都没有公民权因而不可能成为一个政治派别,相反,作为一个政治上有影响的政治派别中的人应当是有公民权,因此①、③都不对,选C。

16.B

【解析】从材料“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的信息可以分析出,共和政体实际上是一种间接民主。

现代民主大部分都是这种形式,但古希腊民主是直接民主,不符合“共和”理念。

ACD三项都是间接民主,故答案选B。

17.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

公民大会和陪审员。

而②是错误的;“四百人会议”是前三个等级的公民可以当选。

所以D

项正确。

18.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从材料描述中可以看出,当时农民在井田上劳动时有所藏匿;而在自己的土地劳动时则积极性比较高。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故D项正确,C项错;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19.B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使社会环境较为稳定,有利于改革,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宗主督护制的宗主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这不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孝文帝改革得到了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统治者积极学习汉族文化,也有利于改革推进,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在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使埃及成为了一个行省,D项正确。

19世纪英国侵略埃及,排除A。

1798年拿破仑·波拿巴入侵埃及,排除B。

近代史上希腊没有入侵埃及,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1.A

22.D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

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

即“因信称义”。

因此选D。

23.D

【解析】王安石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均不涉及到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遭到排斥、氏族制度失败的问题等,商鞅变法涉及到有产阶级即地主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梭伦改革涉及到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遭到排斥、氏族制度失败的问题,所以综上所述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4.A

【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个备选项都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相比较而言,A项应是最主要最全面的原因。

D是直接原因。

2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解释的能力。

B项没反映,C、D与史实不符,故选A。

26.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在埃及遭受外来侵略前,马木鲁克是埃及的实际统治者,他们没有同外国侵略者相互勾结。

故选A

27.C

【解析】成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的是清教,排除A;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巩固是直接影响,排除B;英王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有利于英国民族意识增强及民族国家发展,故C正确;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早于题干时间,排除D。

2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斯•雪莱的认为:

加尔文强调上帝的主权……但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

此可知雪莱主要强调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

B、C、D均和材料不符,故选A。

29.

(1)权利:

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

(2)废除债务奴隶制、建立财产等级制度

(3)激发并保障了公民参政积极性;增强公民意识;缓和矛盾,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

30.

(1)措施:

取消盐铁等官营政策;减免赋税,奖励农耕;补贴弱势群体。

趋势: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变小,官营政策走向松弛。

(2)影响:

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稳定、经济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便利了官员们的谋私,并造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

31.

(1)①北魏崛起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得到发展。

②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社会基础。

③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由于各种制度的欠缺和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并使北魏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改革迫在眉睫。

④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这对孝文帝改革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2)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

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3)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4)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2.

(1)克里斯提尼。

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2)伯利克里。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黃金时期)

(3)①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内取得了辉煌成就。

②目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③国仅限于占人口小部分的成年男性公民。

④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4)基本内涵:

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公开、公正、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