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8322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ocx

《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ocx

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课程改革——

从困惑和期盼中走来,在行动与创造中推进

——关于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谢旺生

030818

紧随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市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区的课改即将全面铺开。

实施新一轮课改实验,最大的困惑恐怕是教师的实施水平问题。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要基于教师队伍自身建设,包括师德修养、敬业精神、智能结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等。

新一轮课改实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驾驭这一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在前期准备工作(如通识培训、学科培训)的基础上,切实搞好后续培训,尤其是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悟课程论专家、学科教学论专家对课程标准特质的解读;进一步钻研新教材,准确把握新教材、遵循新理念、体现新理念的特点,辨析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异同;以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组织、教学结构、教学管理、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深入思考课堂教学设计和案例。

特别指出的是就教师层面而言,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走进新课程、体验新课程、实践新课程、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的理念,借助新一轮课改实施的契机和空间,为自身的发展寻求最大的空间。

使课程改革在行动与创造中稳步推进。

一、认真领会时代精神,明确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形势和任务。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伴随着新的世纪到来,全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可以这样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面对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作出敏锐的反应。

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此其一。

其二,世界各国普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而不再仅仅看成是教育领域一个业务性的工作。

各国课程改革有三个发展趋势:

1、调整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代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3、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综观全球教育改革,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强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从我国人口大国的实际出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答未来的挑战。

课改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

其三,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改革,主要问题有: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

教育要面向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这一时代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其四,近些年来各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和课程理论工作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他们有一个总的认识,课程教材的多样化是一种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选择,课程教材改革需要专家的参与和政府的支持,也需要法律的保障。

构建起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整体化的课程结构,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任务。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遵循着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即学科——课程——科目,中小学课程基本上是若干个学科的浓缩。

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力求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注重的是所编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知识体系,逻辑是否严密,某一个知识点在本学科中的位置怎样,是否为下一个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等等。

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需的、恰当的,对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把握有着怎样的意义等。

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是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如何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上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以及应当依据怎样的课程观和知识观构建学科教学内容,成为本次课程改革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基础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即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

但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关注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而忽视了后一项培养目标。

因此,课程目标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考虑更多的是选拔人才及少数人进一步深造的需要,而较少考虑大多数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后,直接进入社会从事各种工作的需要,当然也无从谈起适合每个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由此带来了课程设置和内容编制上的一系列问题。

如内容过多,难度过大,程度过深。

这种对于课程目标认识上的误区,与另一种观念是直接相反的,即以高难度和增加学习内容来保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义务教育课程的性质。

课程专家通过反复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儿童法定的受教育年限。

国家课程标准应当是一个基本的标准,是绝大数学生努力能够达到的。

第二,义务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因此,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

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

第三,义务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终结性的教育,课程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二、认真落实重点任务,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与创新。

本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的是全面的改革,但改革问题总是有主次之分的,我们必须抓住任务的重点,使课程改革在行动与创造中不断推进。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求智,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

课程的功能也绝不会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这一点是新一轮课改所达成的共识。

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

“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大意义。

此次课改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每一门学科课标都是按照这三个方面构建的。

各学科课标与教材的编写,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

(二)课程结构要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课程结构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

回头看我们的现行中小学课程,由于门类过多,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从而导致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而且,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忽视了其他类型的课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

课程缺乏弹性,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发展的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新一轮的课改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学科门类,对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进行调整,在保持传统学科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学科的地位,使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并且将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分为三级,从而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并行的课程结构。

通过结构的调整体现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的语文、数学等科目占较大比重,与日本、韩国的课程计划比较不难发现,我国语文、数学、社会等科目所占的比重高于日、韩两国,而科学、体育与健康则低于这两个国家,而且没有综合课程的科目。

新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降至13%~15%,并对其他传统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

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使综合实践活动有了6%~8%的课时,地方和学校课程有10%~12%的课时。

显然,此次课程科目比例关系的调整,折射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要求,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三)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

我国新一轮课改,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和适应性。

多年来,一直提到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学生有限的九年时间里,究竟学什么最有价值?

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

在制定新课标前,专家组成员首先达成共识,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要求应当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拔高。

而且,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终结性的教育,因而课程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在此基础上,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时代的要求,重新确定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如英语的基本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也应成为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

在每一次课标的制定与教材编写上力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适当降低难度,删除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

同时,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部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

如在体育与健康中增加保健和健美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

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

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另外,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与此同进,新课程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

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

通过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是死记硬背背会的,还是大量做题练会的,还是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的。

无论是用哪种学习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

(五)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

这门课程在我国新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时比例的6%~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

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开辟了渠道,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新课程形态,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为什么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的重大突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

它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被动的接受者。

那种把课堂视为唯一受教育的场所,把书本当做唯一的知识来源,认为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中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地方和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具体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六)走课程综合的道路。

不断加强综合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

根据新课程计划,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设置思想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小学高年级开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是本次课改在课程方面的突破。

(七)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要改变过去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关系,倡导学生社会实践、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

过去,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的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

由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八)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综观各国课程管理制度可以发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模式是:

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整体设置,制订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学生发展更有特长。

(九)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

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新课程对学校、校长、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实质,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为徐古下一代尽快适应新课程。

三、形成新理念,注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模式研究新进展。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表现形式,教学研究也是教育研究中的核心。

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教学研究早在17世纪已出现,并在20世纪教学研究科学化进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2000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与新课程相应的教学也进入改革轨道,教研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下面就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师生关系、知识结构以及新的观念五个方面,对此阶段的研究,尤其是教学模式作简要回顾。

(一)关注学生发展教学。

1、情绪调节教学。

情绪调节教学指的是:

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情绪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实质是教师引导和发挥学生的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而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培养学习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自豪感等,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能。

其中要涉及兴趣、愉快、焦虑这三种情绪要素。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诱发主要情绪,促进效果整合,可以选择以下教学策略:

(1)好奇策略。

创设情景,制造悬念,设置矛盾;呈现新颖、奇特的刺激;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变换教学方式、内容串演讲、角色交换等。

(2)兴趣策略。

教学内容与学生积极情绪相一致;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实验,参与教学活动;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想像、联想;教师的言语幽默;教学内容、教学事例以学生的切身性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

(3)愉快策略。

教学任务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体验成功;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榜样,激发求知欲;使用趣味化,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4)焦虑策略。

提高任务的难度,限定完成任务的时间,提高过低焦虑;降低任务的难度,放宽任务完成的时间,降低高焦虑;提供成绩信息,而非评价信息;承认错误是学习中的一部分,允许犯错误,支持改正错误;强调个别谈话,减少公开批评;强调自我比较,减少社会比较;强调组间竞争,减少个人间的竞争;强调努力归因,减少能力归因。

2、课堂主体教学。

是指在“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目标教学,指导自学、归纳、引导反馈拓展”的基本框架下,通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设计,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堂主体教学的基本程序:

第一,激发主体、主动参与,这是强调课堂教学动机的原则。

第二,引发主体、主动探索,这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

第三,诱发主体、主动完善,此种教模既非“单一”的“教”,也非“单一”的“学”的模式,而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具体措施有:

①疏导点拔;②质疑问难。

第四,开发主体、主动发展,这是课堂教学的效益原则。

3、创新教学。

旨在使受教育者主动、生动地发展,使其积极、健康的主体地位得以提升,使其主体创造和实践能力不断发展,达到使其具有创新素质的目标。

有论者提出创新教学有其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

①注重营造教学的创新环境;

②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

③认真制定学科的创新目标;

④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⑤乐于听取学生的创新观点;

⑥善于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⑦精心组织学生的创新活动。

主要方法包括:

 ①从组织形式来分:

有问题解决法、缺点列举法、激疑释疑法和引导发现法等;

②从思维训练来分:

有逆向思维法、急骤联想法、开放想像法和定势打破法;

③从程序把握来分:

有构建模式法,分析总结法和延迟评价法。

4、建构主义教学。

建构主义特别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们认为,学习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个体经验结构的过程,即:

学习是同化和顺应相统一的过程。

论述学习都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

(2)新的学习依靠原有经验。

(3)社会性的互动可以促进学习。

(4)意义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

(二)关注教师成长的教学

1、反思性教学对教学的反思表现在:

第一,有些反思性教学工作者至今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缺乏全面的认识,使得反思性教学的评价标准难以届进,这 合理评价与正确掌握其质量带来了困难。

第二,过多地依赖常规性教学的策略,似乎没有创造出较多的独特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风格未全面展示出来。

第三,有较浓的“揭短”、“纠偏意味,容易使一些意志品质薄弱的教师产生长 感。

2、案例教学。

通过三个步骤来实施。

(1)课前准备;

(2)课堂实施;(3)概括总结。

优越性和局限性表现在:

(1)优越性体现在:

案例来自实践,并把教学实践提升理论层次,做到了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案例教学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案例教学鼓励创造,能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做中学”,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

(2)局限在案例形成时间长、花费大;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案例之间缺乏严密的结构,学员所学知识很难纳入一个整体框架。

(三)关注师生关系的教学

1、“导学”型教学。

环节有五个方面:

(1)导入激趣;

(2)导读激情;(3)导议激疑;(4)导结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