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8314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丁忧与守制

古代作品中,时有关于某官丁忧、某官守制的记述,如《儒林外史》第四回:

“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寓圃杂记》:

“成化初,(陈)缉熙守制于家”,等等。

什么是“丁忧”呢?

《尔雅·释诂》:

“丁,当也。

”《日知录·期功丧去官》注:

“古人凡丧皆谓之忧。

”可知丁忧是值丧、居丧的意思。

丁忧一词源于《书经·说命》:

“王宅忧”。

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宅忧就是丁忧。

古时候,不管是兄弟丧、姊妹丧,还是从父母丧、从兄弟丧,都可以称之为“忧”。

只是到了后来,丁忧才特指遭父母丧或承重祖父母丧(所谓承重,是指长房长孙)。

《日知录·奔丧守制》上说:

“《记》曰:

奔丧者自齐衰(丧服)以下。

以是古人于期功之丧无有不奔者。

”“期”,指一年的丧服,可见古人遇有祖父母丧、伯叔父母丧、兄弟姊妹都要奔丧。

陶渊明《归去来辞》自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职”即是一例。

后来又将奔丧限制在期服(即一年的丧服)的范围之内。

至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废除了期年奔丧的制度,认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均为一年的丧服,如果都让奔丧守制,有的一个人连遭数丧,或者道路数千里,那就会导致居官日少,更易频繁,旷官废事,于是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

”自此以后,相沿成习,奔丧丁忧仅限于父母丧或陌生祖父母丧

那什么是守制呢?

所谓守制乃是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一、般人要谢绝应酬事务,做官的则要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算闰月)。

官员隐匿亲丧,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如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闰八月,滑州掌书记孟升因隐匿母丧被大理寺断为流刑,而明宗则认为“将复投荒,无如去世”,于是赐其自尽。

二、禁止婚娶。

丧中婚娶被认为违背礼制的。

《春秋》文公二年(前625年)冬记载:

“公子遂入齐纳币。

”纳币之事照例是不必记载的,史官为什么要大书特书呢?

原来这年冬天,文公的父亲僖公死了才不足二十五个月,而文公在居丧期间,竞张罗着送彩礼,所以史官乘笔直书而加以讽刺。

三、禁止饮宴。

儒家认为,“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阳货》),所以饮宴也是在禁止之列的。

在居丧期间因宴饮而被责罚的事例也不少。

如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四月癸未,陆赓故世,其子慎余、其兄博文在居丧期间着华丽的衣裳穿街过市,并饮酒食肉,结果都被打了板子,慎余流放至循州,博文被递解原籍。

四、禁止赴考。

起初限制极严,即使是缌丧(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仅三个月的丧服)也不准赴考。

宋天禧年间,举人郭稹冒缌丧赴考,被同辈告发,被交付御史台劾问(见《日知录·缌丧不处赴举》)。

到了明朝限制放宽,除了服三年之丧的不得赴考外,余者皆不限。

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并赐给钱米等物。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命吏部:

“凡官员丁忧,已在职五年,廉勤无赃私过犯者,照名秩给半禄终制;在职三年者,给三月全禄。

”(《日知录·奔丧守制》)清初,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

至康熙年间,汉大臣陈廷敬有母丧,康熙皇帝便命令阁员查阅《明实录》中有关慰问的条例,并派遣内阁学士屯泰、翰林掌院事学士喇沙前往赐给茶酒。

从此以后,慰问之典便成为定例。

丁忧和守制,从字面上是有区别的:

丁忧就是居丧而言,守制则是就遵守居丧的制度而言。

但在具体使用时二者的意思并无严格的区别,既可以说某官丁忧,也可以说某官守制。

1、下列关于“丁忧”“守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经·说命》“王宅忧”,宅忧就是丁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

丁忧一词发源于此。

B.由于奔丧守制有旷官废事之弊,明朝在洪武年间进行了改革,规定除了父母丧和祖父母丧,其余期服不许奔丧。

C.《春秋》文公二年记载:

“公子遂入齐纳币”。

纳币指的是送婚聘的彩礼,《春秋》之所以直书此事,是因为“公子”违背了当时居丧的制度。

D.《论语·阳货》:

“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

”可以看出,在儒家观念里,居丧期间是应该饮宴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时候,期功之丧,都可以称之为“忧”,都要奔丧。

陶渊明“程氏妹丧于武林”,“情在骏奔”,说明了这一点。

B.守制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内容包括谢绝应酬、解除职务、禁止婚娶、禁止饮宴、禁止赴考等等。

C.按照居丧的制度,父母之丧,官员须在家守考二十七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实际守孝期会更长。

D.对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都会遣人慰问,并视情形赐予不等的财物。

3、根据原谅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林外史》第四回:

“先母见背,遵制丁忧。

”守制和丁忧并提,是由于二者虽然字面上不同,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用。

B.在古代,不遵守居丧的制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责罚或舆论的谴责。

C.明代在丁忧守制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相关的制度规定较前代更加务实、开明。

D.清朝,汉族官员居丧,皇帝不会派官员慰问。

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吉林。

少孤贫,事继母孝。

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

嗣从多隆阿援湖北,复黄梅,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

移师安徽,克太湖。

历迁协领。

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同治九年,金积抚局成,独王家疃未下,率其弟连顺分兵迎击,数获胜。

宁夏平,擢乌里雅苏台将军。

命赴肃州,既至,顿北崖头,奏调曜军助击。

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犹诉军粮乏,难赴哈密,诏金顺接统其军。

十二年,左宗棠至军,约期并进。

金顺发地雷东北角,城渍,乘隙夺据其上,自是老弱扶服者相继,城拔。

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驻古城,与金顺龃。

宗棠奏言金顺宽和,为群情所附。

诏率所部二十营赴之,规乌城,于是遂发。

出营数十里,至瀚海,吏士忽不行。

询之,则曰:

“先锋营驻,有所议。

”金顺知有变,疾驰视,手刃六人以徇,曰:

“敢留者,视此!

”军以次行。

瀚海既过,乃列六尸祝之曰:

“杂赋不饱,佐以野蔬,天下无若西军苦。

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

但不忍汝六人,如全军何?

如国家何?

如关内生灵何?

”闻其言者,无不激扬。

途授正白旗汉军都统。

明年,至古城,与景廉会师。

一日演炮,汉、回观者数千百人。

景军指败堵烟筒为的,击之再,烟筒无葸。

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已而玉林亦尔。

观者欢呼声震远近,回闻之气夺。

寻命佐新疆军务。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

二年,军阜康。

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

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

连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诸城,直逼玛纳斯。

调伊犁将军。

七年,诏接收伊犁,按图划界。

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纶代之。

道肃州,病卒。

身后不名一钱,凡无以为敛。

谥忠介。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一》,有删改)

4、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B.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C.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竞/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D.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仟升任免由吏部掌管。

文中“授骁骑校”、“历迁蟹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中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

习惯上,唐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的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不称庙号;唐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宗,同治帝,光绪帝等。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指山海关。

如曹操《蒿里行》中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中的“关”是函谷关。

D.文中的“谥忠介”的“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等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顺是满洲镶蓝旗人,年少时失去双亲,家境贫穷,由继母抚养,后随部队征伐历升职,被授予勇号图尔格齐巴图鲁。

B.金顺在王家瞳战役中勇往直前;奔赴肃州时,停军北崖头,奏议请求调张曜的军队协助自己攻击敌人:

可见他作战有勇有谋。

C.金顺为人宽和,所到之处也深得民意,并且为官清廉,死后一文钱也没有,几乎没有用来收敛下葬的费用。

D.从金顺用杀死六个士兵并演说西军天下最苦来激励部队闯过瀚海、演习炮击部下命中目标准确可以看出,金顺治军十分严格。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5分)

(2)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

(5分)

(二)课内文言文(9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吾与子之所共适 ②始适还家门

B.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②举匏樽以相属

C.①扣舷而歌之 ②倚歌而和之

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七月既望    西望夏口

B.纵一苇之所如   起如厕

C.而卒莫消长    卒起不意

D.举匏樽以相属 两狼之并驱如故,耽耽相向

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

既望,农历十六。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豪迈奔放,开豪放派一代词风。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运用了“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其中《氓》里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使用了“赋”的手法。

D.《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编辑而成,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1~12题。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①

[唐]薛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

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②途,日暮忧思多。

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

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注:

①“京”指长安。

“陕西十里”,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

此诗是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

②咸阳:

即都城长安。

③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

傅岩,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

首阳山,据《史记》记载:

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11.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一句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试做分析。

(5分)

12.诗人说“日暮忧思多”,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都有哪些忧思?

(6分)

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哀”“羡”表达了

一个壮志未酬、已近垂老之人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4)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

,。

(5)《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赵紫宸:

工楷写耶稣

徐百柯

那一年的平安夜,并不平安。

狱中的赵紫宸忆起每年燕京大学庆祝圣诞的盛况,不禁凄然,不知夫人孤独在家,情何以堪,又不知天上人间,何等的远隔,于是吟诗曰“圣母有余哀”。

圣诞清晨,他听得钟声传响,不由谨肃起来,复吟诗曰“在劫一心宁”。

北平沙滩红楼日本宪兵队,1941年的圣诞节,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赵紫宸在囚禁中度过。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封闭燕京大学,将十余位教授投入监狱,其中赵紫宸被羁达193天。

他在狱中坚守了中国人的气节和基督徒的信仰。

教友本担忧“他的修养才识,拿来应付日虏,是绰有余裕的,但他的身体,并不强健,一旦困身囹圄,横遭暴虐,是否担当得住”,却欣喜发现“紫宸兄没有被痛苦所屈服,肉体的煎熬,精神的窘迫,反而使他更坚强地站立起来……在6个多月的虏狱生活中,他的信仰是更深刻,更超越,更纯化了”。

赵紫宸是耶稣的信徒。

全世界曾有那么多人用那么多种文字描述过那么多耶稣的形象,其中一个人,用了我们最熟悉的语言,赞他为“独举的明月,高映的孤霞”。

这是纯粹的汉语的意境,出于中国神学家笔下。

这位中国神学家很清楚,作《耶稣传》《基督传》的人,这两千年来,已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生平,比耶稣的还要多受人们的研究、解释与宣传;也没有一个人的生平,比耶稣的还要难懂、难解释。

他之所以还要“凑热闹再来一本”,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中,到如今还没有人自出心裁,用独到的眼光,脱西洋的窠臼,做过这件事”,也因为“我感觉到我们中国人中,尤其是耶稣的中国弟子之中,很少有人认识耶稣的”。

1935年,赵紫宸在一种巨大的热忱中,22天内“睡得甚少,完全不运动,也不作他事”,一气呵成近17万字的《耶稣传》,这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耶稣传记。

学术研究谓“本书集中反映了赵先生早期的自由主义神学”,然而对于普通信众乃至国人而言,再单纯不过,赵紫宸是以自身的体认和感悟,塑造了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可以仿效的、为国为民牺牲自我的人格典范。

这是一本基督教的书,也是一本中国的书。

开篇是友人填的《满江红》二阕,题词是赵本人所填《东风第一枝》,书末的跋词则是赵所作的《满江红》。

每章的标题,均为精心辑出的与所述耶稣事迹相对应的中国古籍:

第一章辑文天祥“宇宙方来事会长”,述耶稣时代;第二章辑庄子“而特不得其朕”,述耶稣幼年;第三章辑朱熹“全体大用无不明”,述耶稣的大觉悟……第七章辑杜甫“世上万事无不有”,述耶稣的奇能;第八章辑《论语》“循循然善诱人”,述耶稣的教训……第十二章辑陶渊明“心知去不归”,述耶稣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第十三章辑张载“而浑然中处”,述耶稣赴耶路撒冷途中的人事;第十四章辑李白“”,述耶稣挑战耶路撒冷的领袖……第十七章辑李商隐“上帝深宫闭九阍”,述耶稣受难;第十八章辑佛书“如是我闻”,述耶稣受难后的事情。

赵紫宸毕生致力于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融会贯通。

如今,赵家仍留有他晚年所写的工楷:

诸葛亮《前出师表》、文天祥《正气歌》以及张载《西铭》。

儿女回忆,家中常见的情形是父亲手握一卷诗词,或是陶渊明、杜甫,或是苏东坡、辛弃疾。

《西铭》有言: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赵紫宸喜爱的这位宋代大儒,还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语,冯友兰曾赞此语概括了哲学家的最高境界。

怀着对耶稣的感念、以工楷抄写《西铭》的那个赵紫宸形象,则立起了中国神学家的境界。

1948年,赵紫宸当选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六位主席之一,1950年因抗议该会支持朝鲜战争而辞职。

至今尚未有另一位中国基督徒担任过如此崇高的职位,因而教会中人视他为“在近二百年中国基督教历史上,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拥有世界级领袖身份的杰出人物”。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赵紫宸在监狱中“没有被痛苦所屈服,肉体的煎熬,精神的窘迫,反而使他更坚强地站立起来……”,这种表现说明了他用自己的坚强行动“书写”耶稣。

B.赵紫宸之所以又一次凑热闹写作一部中国人看得懂的《耶稣传》是因为他作为基督徒有责任有使命传播心中的圣神。

C.虽然基督教没有宣传爱国,虽然他是神学家,但他还是儒学继承者,所以他仍保留了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还因抗议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支持朝鲜战争而辞职。

D.作者使用较多笔墨展示赵紫宸所写《耶稣传》的内容、体例,表现了他写作之艰辛,文字功底之深厚,对基督教研究之深刻。

E.文章构思精巧,颇具匠心。

一是采用倒叙手法,先叙述赵紫宸在监狱中的表现,刻画一个典型的基督徒形象,吸引读者;二是围绕文题选择材料,组织有序。

(2)从赵紫宸写作《耶稣传》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6分)

(3)“赵紫宸是耶稣的信徒”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4)宋代大儒“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语与基督徒赵紫宸身上体现的精神彼此贯通,你认为体现在哪些方面?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9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族歌曲,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当这些耳濡目染的旋律在耳际响起,人们便回想起那流逝的岁月。

B.令人遗憾的是,本次拍卖活动的买主绝大部分来自外地,本地买主则显得凤毛麟角。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围绕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在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全球华人中间,它已是华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节日。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我走到村路上,发现一所房子的台阶上       ,幼稚的我当她也是因为没有吃到鸡蛋而伤心呢,就把身上的一个鸡蛋递给了她。

(2)《再别康桥》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清潭等等。

①坐着一个呆呆地望着远方的小孩②坐着一个小孩,呆呆地望着远方

③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的享受④人们视觉上的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⑤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⑥康河里的倒影是河畔的金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五、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60分)

高凤林是一名最基层的焊工。

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

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

上班第一天,高凤林就从老一代航天人身上感受到了细致严谨。

从姿势到呼吸,师父的严苛训练都出乎他的意料,而更是让他铭记一辈子的,是师父的一句“尊重工作对象”的话。

刚入行,为了加强基本功,他端过砖头,甚至在焊枪上绑过铅条练习。

每当有新型火箭型号诞生,他就碰到一次技术攻关。

30多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

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

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给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模拟试题(三)

参考答案

一、1、B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祖父母承重者指长房长孙,上文有注解

2、D原文“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如贪污者就没有这种待遇

3、D清朝应该为清初

二、

(一)4、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注意理解句意,注意一些虚词和名词。

正确的标点应为:

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

“是何足击?

请卷旗卓之为的。

”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5、A

6、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此题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作答时需对照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其概括不准确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

D项,“并演说西军天下最苦来激励部队闯过瀚海”分析和概括错误。

原文是先过瀚海,然后才说“天下无若西军苦”的。

7、

(1)在挂车(今属桐城)战役中,(金顺)率领骑兵部队直接冲击敌军中最重要、最强大的部分,阻挡的人纷纷倒下。

(2)这次行军走过戈壁,缺少水和粮草,我不是不知道。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并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

关键词句:

(1)句词语有“直”

“捣”“靡”,句式有““…·者”“挂车之役”等;

(2)句词语有“度”“乏”“水草”等,句式有“吾非不知”。

(二)8.B(B项“属”通“嘱”,劝人饮酒。

A.两个“适”第一个是“享有”之意,第二个指“女子出嫁”。

C.两个“歌”分别为“歌唱”,“歌曲”。

D.两个“虚”分别为“太空”,“月缺”。

9.B(A.阴历每月十五日/远看,C.最终,到底/同“猝”,D.互相/偏指一方。

10.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比兴手法。

(三)11.“驱”、“越”两个动词的连用,开篇就给人一种马不停蹄、车轮滚滚、行色匆匆之感,写出了诗人奔波的辛苦和飘忽无定。

(3分)“顾”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留念之情。

(2分)

12.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倩;(2分)借家乡名山的典故,写已无傅岩、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达了对古人的追念与仰慕,也流露出对当今政治的隐优;(2分)最后,诗人想到自己已多年客游在外,时间像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还能有多长的时间呢?

表达了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2分)

(四)13.

(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

(1)答E得3分,答A得2分,答B得1分,答C、D不得分。

[解析]B.概括不全面;C.“基督教没有宣传爱国”于文中无据;D.作者意在表现赵紫宸是一个勇敢坚定具有使命感的基督徒。

(2)①他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基督徒;

②他勇敢、坚定,有使命感;③他热忱、刻苦,有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