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KaoYan社会心理学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7784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reeKaoYan社会心理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FreeKaoYan社会心理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FreeKaoYan社会心理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FreeKaoYan社会心理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FreeKaoYan社会心理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reeKaoYan社会心理学习题.docx

《FreeKaoYan社会心理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reeKaoYan社会心理学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reeKaoYan社会心理学习题.docx

FreeKaoYan社会心理学习题

社会心理学习题

1.由于有他人在场,个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工作绩效提高的现象指的是(  )。

  A.从众  B.晕轮效应  C.社会助长  D.社会浪费

  【答案】C

  2.以下哪个因素对个体从众心理影响最大?

(  )。

  A.群体对某个事件意见的一致性  B.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C.个性特征  D.群体规模

  【答案】A

  3.个体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被称为(  )。

  A.从众  B.服从  C.顺从  D.遵从

  【答案】B

  4.在现实中,人们为了避免受到伤害而强调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往往放弃自己原来正确的主张,甚至顺从了错误的行为方式,变得人云亦云。

这是一种典型的(  )。

  A.从众行为  B.服从行为

  C.社会助长  D.群体极化

  【答案】A

  5.从众是一种(  )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A.被动的  B主动的  C.积极的  D.有效的

  【答案】A

  6.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的现象,称为(  )。

  A.印象管理  B.社会影响  C.人际吸引  D.从众

  【答案】B

  7.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叫(  )。

  A.社会促进  B.社会抑制  C.利他  D.从众

  【答案】A

  8.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体语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影响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示意的方式去活动,叫(  )。

  A.服从  B.模仿  C.感染  D.暗示

  【答案】D

  9.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称(  )。

  A.社会促进  B.社会惰化  C.利他  D.从众

  【答案】B

  10.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称为(  )。

  A.社会促进反应  B.模仿  C.感染  D.暗示

  【答案】D

  11.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促进的是心理学家(  )。

  A.谢里夫  B.勒温  C.阿希  D.特利普里特

  【答案】D

  12.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答案】C

  13.(  )是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A.社会促进  B.社会惰化  C.利他  D.从众

  【答案】A

  14.(  )是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A.社会促进反应  B.模仿  C.感染  D.暗示

  【答案】D

  15.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这个现象被称为(  )。

  A.优势反应  B.模仿  C.社会感染  D.暗示

  【答案】C

1.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  )。

  A.詹姆斯  B.米德

  C.华生  D.霍曼斯

  【答案】AB

  2.访谈法的准备工作包括(  )。

  A.在访谈前应熟悉访谈问卷的内容  B.准备好访谈所需要的资料

  C.要尽可能了解被访者  D.要有耐心

  【答案】ABC

  3.社会认知论范畴的理论很多,具体理论包括(  )。

  A.勒温的场论  B.谢里夫的社会规范理论

  C.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  D.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

  【答案】ABC

  4.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的机制有(  )。

  A.想像  B.强化  C.模仿  D.顿悟

  【答案】BC

  5.以下属于泰勒(Taylor)和克劳克(Crocker)划分的社会认知图楚别的有(  )

  A.自我图示  B.性别图示  C.角色图示

  D.事件图示  E.人的图示

  【答案】ACDE

  6.乔治·米德思想的形成,主要受到了以下学者的影响(  )。

  A.库利(C.H.Cooly)

  B.威廉·詹姆士(w.James)

  C.杜威(J.Dewey)

  D.赫伯特·布卢默(H.Blumer)

  【答案】ABC

  7.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

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答案】ABCD

  8.客我又可以分成为(  )。

  A.个人我  B.社会我  C.精神我  D.物质我

  【答案】BCD

  9.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不同,前者包括了(  )。

  A.对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B.对人格特征的了解

  C.对行为原因的判断和解释  D.对他人特质的判断

  【答案】ABCD

  10.偏见的特点是(  )。

  A.偏见以有限的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

  B.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

  C.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D.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答案】ABCD

  11.在对印象的研究中,安德森(N.H.Anderson)提出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包括(  )

  A.递减模式  B.增加模式

  C.平均模式  D.一致性模式

  E.加权平均模式

  【答案】BCE

  12.王敏英语考试得了90分,她将原因归结为是自己持久努力的结果,这种归因是(  )。

  A.可控的  B.不可控的  C.稳定的  D.内部的

  【答案】ACD

  13.归因研究在分析行为原因时包括的维度有(  )。

  A.内因—外因  B.强—弱

  C.可控—不可控  D.稳定—不稳定

  【答案】ACD

  14.在印象形成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

正确的表述是(  )。

  A.近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B.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

  C.最近出现的信息影响也较大,称为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答案】BCD

  15.海德认为(  )。

  A.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否定的,或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B.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C.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D.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答案】BC

1.社会化的条件是(  )。

  A.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B.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C.人类有参照群体    D.人类有超越社会的能力

  【答案】AB

  2.黄希庭把自尊划分为(  )。

  A.总体自尊  B.一般自尊

  C.特殊自尊  D.种族自尊

  【答案】ABC

  3.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的特点为(  )。

  A.自我概念是对自己的知觉,它遵循知觉的一般原理

  B.自我概念是有组织的、连贯的、有联系的知觉模型

  C.自我是能表征的自我经验

  D.自我主要是由有意识的或可以进入意识的东西构成的

  【答案】ABCD

  4.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有(  )。

  A.父亲  B.法官

  C.政府外交官  D.朋友

  【答案】AD

  5.私我意识高而公我意识低的个体(  )。

  A.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

  B.比较注重信念、价值、情感等个人的内在方面

  C.较少感知到群体中的社会压力

  D.常常会避免与别人不合群的情况产生

  E.经常会为其所期待的社会交往而调整自己的意见

  【答案】BC

  6.自我评价的途径包括下列哪几种(  )。

  A.社会比较

  B.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C.自我估价

  D.对自我的分析

  E.自我表现

  【答案】ABCD

  7.马克思曾指出:

“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针对这段话,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说明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B.说明自我意识是在社会比较中形成的

  C.表明自我觉知是自我意识产生的条件

  D.符合库利“镜中我”的理论

  E.类似于费孝通的“我看人看我”的说法

  【答案】BDE

  8.印象整饰的策略有(  )。

  A.戴上“面具”,把自我隐藏起来

  B.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期待

  C.按对方的好恶整饰自己

  D.投人所好

  【答案】ABCD

  9.对再社会化正确的理解是(  )。

  A.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B.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C.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

  D.包括对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再教化

  【答案】BD

  10.角色的创造通常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它们是:

(ABD)

  A.角色认知阶段  B.角色移情阶段  C.角色扮演阶段

  D.角色行为阶段  E.角色反思阶段

  11.态度的成分包括(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社会评价成分  D.行为倾向成分

  【答案】ABD

  12.态度转变理论主要有(  )。

  A.海德的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论

  C.社会交换论  D.精神分析论

  【答案】ABC

  13.态度具有(  )等性质。

  A.社会性  B.内在性  C.对象性  D.稳定性

  【答案】BCD

  14.态度转变模型包括(  )几个方面。

  A.传递者  B.沟通信息  C.目标(接受者)  D.情境

  【答案】ABCD

  15.在使用态度量表进行测量时,主要测量的是(  )。

  A.态度的深度  B.态度的广度 C.态度的方向  D.态度的强度

  【答案】CD

1.常用的态度量表有(  )。

  A.瑟斯顿量表  B.利克特量表

  C.语义区分量  D.人脸量表

  【答案】ABC

  2.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它包括(  )等。

  A.个体的习得行为  B.人际合作与竞争  C.反社会行为  D.本能行为

  【答案】ABC

  3.应对拒绝的技巧包括(  )。

  A.准备所需资料  B.应有耐心  C.不要轻易放弃  D.搞清拒绝的原因

  【答案】BCD

  4.关于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A.1919年,陈大齐运用问卷法调查了北京高小女生的道德意识

  B.1924年,陆志韦出版著作《社会心理学新论》

  C.1929年,潘菽出版《社会的心理基础》  

  D.1983年,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出版《社会心理学简讯》,后改为《社会心理研究》。

  【答案】ABCD

  5.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系统原则有(  )。

  A.整体原则  B.理论与实际的辩证统一

  C.反馈原则  D.动态原则

  【答案】ACD

  6.奥尔波特认为他人的影响有(  )。

  A.现实的影响  B.想像的影响

  C.幻想的影响  D.隐含的影响

  【答案】ABD

  7.社会心理学使用实证方法的先驱是(  )。

  A.美国的特里普力特  B.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C.德国的莫德  D.美国的奥尔波特

  【答案】AC

  8.追问方式主要有(  )。

  A.详尽追问  B.说明式追问

  C.系统追问  D.情感反应式追问  E.假设性追问

  【答案】ABCDE

  9.档案法的优点是(  )。

  A.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  B.成本低

  C.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D.适用于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答案】ACD

  10.根据实验中自变量的数量可以分为(  )。

  A.单因素实验  B.自然实验  C.多因素实验  D.现场实验

  【答案】AC

  11.(  )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A.心智  B.自我  C.社会  D.家庭

  【答案】ABC

  12.冲突有三种类型,即(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一避冲突  D.对立冲突

  【答案】ABC

  13.新精神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有(  )。

  A.霍妮  B.沙利文  C.弗罗姆  D.华生

  【答案】ABC

  14.根据实验设计不同,实验可以分为(  )。

  A.探索性实验  B.前实验  C.真实验  D.准实验

  【答案】BCD

  15.在下列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内在效度处于中等水平的是(  )。

  A.档案研究法  B.公开参与法  C.隐蔽参与观察  D.现场实验

  【答案】BCD

1.下列哪些是社会化的载体(  )。

  A.家庭 B.大学 C.杂志  D.参照群体

  【答案】ABCD

  2.认知失调论认为,认知失调可能的原因有(  )。

  A.逻辑的矛盾  B.文化价值冲突

  C.新旧经验相悖  D.观念的矛盾

  【答案】ABCD

  3.态度转变理论主要包括(  )。

  A.海德的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论

  C.社会交换论  D.精神分析论

  【答案】ABC

  4.态度的基本特征包括(  )。

  A.主体内在性  B.对象性

  C.功能性和评价性

  D.持续性和情境性

  【答案】ABCD

  5.常用的态度量表有(  )。

  A.瑟斯顿量表  B.利克特量表

  C.语义区分量  D.人脸量表

  【答案】ABC

  6.态度改变的方法有(  )。

  A.信息影响力的提升

  B.态度防卫的回避

  C.参照群体引导

  D.过度理由效应和行为改变对态度改变作用

  【答案】ABCD

  7.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由(  )组成。

  A.模仿或者服从阶段  B.同化阶段

  C.内化阶段  D.巩固阶段

  【答案】ABC

  8.直接测量态度的量表有(  )。

  A.瑟斯顿量表  B.利克特量表

  C.语义区分量  D.人脸量表

  【答案】ABC

  9.双重态度的特点是(  )。

  A.自动激活性  B.不同的双重态度自动程度不同

  C.客观性  D.系统性

  【答案】AB

  10.被说服者的(  )特征影响态度改变。

  A.人格特征  B.对原有态度的自我涉入程度

  C.心理预防  D.性别

  【答案】ABC

  11.下列有关态度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A.在态度体系中,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B.情感在态度三种构成要素中起核心作用

  C.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和认知与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

  D.三种成分中,认知成分的独立程度最高,与其他两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也相应较小

  【答案】ABCD

  12.下列有关偏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偏见是一种独特的态度,也包括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即认知、情感和意向

  B.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会导致偏见的产生

  C.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D.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

  【答案】ABCD

  13.根据班杜拉(A.Bandura)对社会学习理论的阐述,模仿强化的方式包括下列(  )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认知强化

  【答案】ABC

  14.根据谢里夫和霍夫兰德的社会判断理论,个体的态度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最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

(  )

  A.个体的接受区域较为狭窄

  B.个体的接受区域较为宽阔

  C.新的观点主张与个体原有的观点主张极为相似

  D.新的观点主张处于个体原有态度区域的不明朗区域

  【答案】BD

  15.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态度结构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内在态度结构等概念。

下列有关内在态度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基本观点是态度是从多个要素联系的结构中,基于评价而形成的

  B.研究态度要素间的评价关系,个体如何获得相关态度对象以前的经验和态度对象之间的联系

  C.在内在态度结构中,情绪评价一致性和评价认知一致性都能独立预测态度的稳定性和具体态度归之于抽象态度的程度

  D.认为在态度之间具有层级系列的决定关系,即一个态度受一个或多个思想意识(价值、信念)的制约

  【答案】ABC

1.态度量表主要测量的是(  )。

  A.态度的变化度  B.态度的外显度

  C.态度的方向  D.态度的强度

  【答案】CD

  2.态度的双成分说,认为态度成分有(  )。

  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意志

  【答案】AB

  3.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与个体观念世界中的价值和信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个体的态度往往反应和体现出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

  B.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影响和决定个体所持有的态度

  C.态度的核心是价值,受价值的调节

  D.信念对态度表现为一种定向的影响,规定态度的基本取向

  【答案】ABCD

  4.态度的成分有哪些(  )。

  A.认知成分  B.意志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倾向成分

  【答案】ACD

  5.社会心理学中使用实证方法的两位先驱是(  )。

  A.特里普力特(N.Tripletl)  B.墨菲(G.Murphy)

  C.奥尔波特(F.Allport)  D.莫德(W.Moede)

  【答案】AD

  6.问卷法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收效快  B.可以直接收集数据

  C.标准化程度高  D.成本低

  【答案】AC

  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层次包括(  )。

  A.本我  B.镜我  C.自我  D.超我

  【答案】ACD

  8.观察法可分为(  )。

  A.自然观察  B.参与观察  C.卷入观察  D.现场观察

  【答案】AB

  9.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即(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动机过程  D.动作再现过程

  【答案】ABCD

  10.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行为主义理论研究框架的有(  )。

  A.观察学习  B.模仿  C.心理紧张  D.力必多

  【答案】AB

  11.荣格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  )及(  ),而不是治疗症状。

  A.崇高的抱负  B.创造性潜力  C.健全的人格  D.完整的人格

  【答案】BD

  12.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理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  )。

  A.哲学分析时期  B.哲学思辨时期

  C.时政分析时期  D.经验描述时期

  【答案】BCD

  13.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提出是在社会心理学的(  )。

  A.启蒙期  B.发展期  C.形成期  D.确立期

  【答案】ABC

  14.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想对社会心理学起了“催化”作用,其中包括(  )。

  A.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D.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E.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答案】ABCDE

  15.社会心理学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客观性原则  B.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C.伦理原则  D.系统性原则

  【答案】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