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7611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docx

《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docx

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专题十六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目标导航

考试说明

学习要求

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造成的危害,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4、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5、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以某区域为例,了解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区域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针对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

2.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根据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分析其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布局的特点。

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与劣势。

分析该区域在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5.以某经济发达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了解该区域在不同阶段,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6.根据资料说出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二、考点解读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造成的危害,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

[人教、湘教]西北地区荒漠化

1、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干旱的自然特征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2、荒漠化的防治: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人教]南美热带雨林的保护

1、森林被毁的危害:

全球气候失凋、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2、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根本原因(背景):

①当地发展中同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一位)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也很重要)

直接原因:

人类的开发。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③商业性伐木④开辟大型农牧场

3、保护亚马孙雨林的措施:

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⑤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鲁教]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例

1.危害:

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

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2.原因:

自然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地质灾害频繁)。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

3.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保源、固沟、护坡。

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固沟工程”;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护坡工程”;在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保塬工程”。

农业技术措施:

在耕作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

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以达到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生物措施: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人教、湘教]田纳西河流域开发

1、自然背景:

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

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冬春降水较多。

水系: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煤铁铜等。

2、早期开发中的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3、综合开发措施:

防洪(水库)、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农业结构、矿区生态恢复)

4、成效和经验:

成效:

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主要经验:

①设立专门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人教]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1.自然背景:

欧洲第一大河,位于俄罗斯境内,多流经平原地区。

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磷等矿产,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工农业发达。

2.流域的综合开发

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通过开通运河、清理水道、建设河港等工程措施,沟通了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实现了“五海通航”。

通过对全水系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渔业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带动了全流域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

3.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

①水利工程没有修建过鱼道,影响鱼群洄游产卵;②下游没有修建大型水库,水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③沿岸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河水污染严重。

[鲁教]以长江流域为例:

上游

中游

下游

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重点。

水能主要集中在源头自宜宾段;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平原为主,江河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有利于农业发展;农业基础好,是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使长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水威胁加大;水能开发程度低

洪涝问题严重。

自然原因是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余悸,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能力下降

水体和大气质量下降,以太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③建设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④修建水利工程

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环境保护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人教、鲁教]东北地区农业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①气候:

大部分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集中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的需要。

②土壤: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

③地形:

地形种类多样,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④工业基础好,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均耕地多。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分为林业和特产区、耕作农业区、畜牧业区

3、商品粮基地:

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突出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

4.东北地区农业的主要问题

黑土的开发

注意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如将作物秸秆还田

林业的发展

应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坚持以蓄积量定采伐量,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湿地的保护

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5.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人教):

平原: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西部草原:

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

天然林保护;开发多元特色农业产品;发展特产品加工业。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人教]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1、资源开发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2、能源基地建设:

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电)。

3、能源的综合利用:

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铁矿、铝土矿优势,主要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4、环境保护和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洁净煤技术等;②调整产业结构,如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③三废的治理。

[鲁教、湘教]鲁尔区(必修2已有)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③良好的区位条件;④侨乡。

2、区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问题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

①政策优势不明显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

优势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原因

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

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影响

①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②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①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科技实力、人才和经济腹地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中村,基础设施落后);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固体废弃物污染等);④人地矛盾加剧(城市占用耕地使人均耕地减少);⑤重复建设突出(基础设施、深水港、机场等)

3.解决措施

①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②优化产业结构,以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③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分工合作);④加强规划与管理。

三、重点突破

1、填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3、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治理的成功经验,请你就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4、东北地区黑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5、河流中游地区洪水灾害的防治措施?

四、经典题析

1、(2010年·南京模拟)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该河段流域面积约为13万km2,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mm/年。

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今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业得到进一步开发。

近20年来,该河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表:

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

时段

断流年数

断流天数

径流量(亿米3)

1991—1995

1

61

9.62

1996—2000

5

817

4.43

2001—2007

7

2555

0

(1)依所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确定,该流域所处地带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着多方面的过渡性的特点。

请至少列举两项。

 

(2)据表简要说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什么?

 

(3)简要说明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

 

(4)针对该流域出现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的措施。

 

2.(2010年·东海冲刺)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

根据2008年10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料一:

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图甲)。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图乙)和耕地减少因素构成图(图丙)。

(1)从材料一可看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区是;②③⑤三个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是年。

(2)简要说明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有利于种植业发展的共同自然条件。

(3)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的目标,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4)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

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专题训练

(2010年·江西)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a地——种草护坡B.b地——沟头防护

C.c地——打坝建库D.d地——修筑梯田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10年·宁夏模拟)读图回答3—5题:

 

3、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4、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①干旱②洪涝③水土流失④风沙危害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5、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③丙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

读图、表回答问题。

表1

GDP(亿元)

(当年价格)

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实际利用外资额

(亿美元)

出口额

(亿美元)

1978

2.4

15.5

0.0

0.0

1992

58.5

48.3

1.3

1.2

2000

200.8

59.4

7.1

20.3

2008

1500.6

65.3

16.1

386.8

(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

鲁尔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自然条件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②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劳动力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3)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

据图和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三、重点突破

1、护坡工程措施:

缓坡修筑梯田,发展林果基地;生物措施:

封坡育林育草,拦截、涵蓄坡面径流保塬工程措施:

平整土地,增加水流下渗,消减地表径流生物措施:

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果林为主,形成林粮、果粮间作生态农业体系农业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固沟工程措施:

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生物措施:

在各支沟分段营造护林网

2、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①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与整顿;

②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③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①整治河流;②控制大气污染;③加强环境管理;④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①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②加大水能资源的开发;

③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④发展特色旅游。

4、问题:

黑土的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表层土壤流失较为严重,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措施:

注意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5、严禁围湖造田,退耕还湖,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分洪工程;

营造中游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

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兰红治沙功能。

四、经典例析

1、⑴地处温带季风与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带、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过渡带⑵变化趋势:

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现象降水量减少,上游水库的拦蓄,上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加⑶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影响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加剧土地沙化;水利设施功能丧失;生态环境恶化⑷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还牧;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针对水土流失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等。

答案

(1)①建设占用耕地(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用地增加)2002至2003

(2)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位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3)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加快生态治理步伐,减少灾毁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减少农村住房占用耕地。

(4)生态退耕有利于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态退耕有利于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和河流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五、专题训练

1.C2.B3、D4、B5、D

6、⑴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海洋运输;劳动力素质较高⑵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⑶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