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7595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18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铁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中铁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中铁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中铁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中铁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铁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版.docx

《中铁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铁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版.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铁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版.docx

中铁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版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原则

1、响应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目标,让业主满意。

2、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方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行、经济合理的特点。

3、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坚持实事求是,结合我方的施工能力,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优质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4、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宗旨,对施工现场进行设计,力争做到让市民满意。

二、编制依据

1、《中铁贵州国际旅游度假中心中铁大道项目施工图设计》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6、《城市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1995)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8、《公路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2,3-2009)

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3、《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6MS201-1)

14、《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6MS201-2)

15、《排水检查井》(06MS201-3)

16、长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中铁贵州国际旅游度假中心中铁大道项目相关技术要求

17、中铁贵州国际旅游体育休闲度假中心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中铁贵州国际旅游度假中心中铁大道项目相关技术要求

1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1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以上标准、规范、规程均采用最新有效版本.。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述

中铁大道是中铁·贵州国际旅游体育休闲度假中心区域内主要交通干道,对于改善区域交通、加快地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项目位于龙里县谷脚镇境内,大致呈南北走向。

工程起点为大坡村,接210国道,施工图设计起点桩号为K2+300,终点为下郭关,与规划悦龙南路相接,设计终点桩号为K8+500,道路全长约6.20km。

本项目规模:

K2+300~K4+980、K7+640~K8+560段为双向4车道,K4+980~K7+640为双向六车道。

工程内容具体包括路线、路基、路面、边坡防护与支挡、涵洞、桥梁,相配套的排水、照明、强弱电排管以及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等附属工程。

其中路基施工的重点是填料指标的控制以及松铺厚度和压实度控制,难点是结构物周围部分(如:

台背、涵背、挡墙背等路基)填筑质量控制。

路基填筑之前,应对填料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作为路基填料。

在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分层碾压密实。

中铁大道工程位于贵阳市龙里县谷脚镇,本工程项目内容为:

(除干沟河大桥、跨贵兴高速公路桥及梁桥之间的路基外),

(1)道路工程(第一段:

宽26m,长2.6km;第二段:

宽46m,长1.8km;第三段:

宽36m,长0.84km)(道路路面结构:

碎石层15cm+水泥稳定碎石二层(18+18cm)+沥青三层(8+6+4cm)。

(2)桥梁工程;(3)排水工程;(4)照明工程;(5)强弱电排管工程;(6)交通标志线路安全设施工程等。

二、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气象等自然地理特征

(一)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建设区内龙里县境内丘陵、低山、中山与河谷槽地大致呈南北向相间排列,呈波状起伏,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隆起。

总的来看,项目沿线地形起伏大,地貌以风化剥蚀缓坡丘陵及中低山地貌为主,沿线场地有耕地、村庄、荒坡、森林和河流。

本工程段建设区最高点位于路线K4+540处东侧北侧山坡山顶,山顶海拔高程1285.0m,最低点位于工程起点处,海拔高程1190.3m,最大相对高差94.7m,沿线一般高程1170~1300m。

2)气象、水文

该项目所处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云雾照,湿度较大,相对湿度79%,气候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明显。

年均降水量1089.3mm,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79.8%;年均气温14.8℃,极端最低气温-9.2℃,极端最高气温34.2℃,7~8月最热;平均无霜期283天/年。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质构造

拟建区域位于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准地台的过渡带,其构造线方向受江南地轴控制,山脉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断裂以北东-南西及近东西向断裂发育为主,下伏基岩为二叠、三叠系碳酸盐岩系;场区地层产状为:

倾向90°~310°,倾角3°~26°。

受断裂构造影响,岩体微裂隙发育,泥质、方解石脉、晶体充填,局部岩体较破碎。

2)节理裂隙

建设区内基岩受区域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一般有三组,大多切穿岩体,将岩体切割成不规则块体,发育主控裂隙为110°~180°∠75°~85°、240~270°∠70~80°、320°~340°∠70~85°,裂隙宽度1~50cm不等,大多无粘土充填;岩石被切割成不规则块体,岩石较破碎。

建设区内地质构造复杂。

(三)地震

据《贵州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版)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特征周期为0.35s,属设计地震第一组区。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平面设计

本工程起点接210国道至悦龙南路,中间横穿十一号路、谷环路、阳泰路、四号线、滨翠路、云栖北路、云栖路、贵新高速、中心三路、贵龙大道、悦龙中路、悦龙南路。

其中公交站点处均设有过渡段,MK2+869.26处为钢筋混凝土车行通道,通道长34m,结构为:

4m*6m;MK3+461.83处为钢筋混凝土车行通道,通道长50m,该通道为通涵并用,结构为:

4m*6m。

本项目平曲线共设置6处圆曲线。

最小圆曲线半径为300m,最大圆曲线半径为870m,满足规范要求。

(二)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依据道路现状、地形、地物等确定,最大纵坡5.5%,最小纵坡0.3%,纵断面线形满足规范要求,并且线形组合基本良好。

高程系统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

纵断面设计详见设计图纸。

(三)横断面设计

中铁大道采用“设置中央分隔带、双向四/六车道”,道路标准断面宽度26m、36m、46m,路拱坡度:

车行道:

1.5%;人行道:

2.0%。

具体布置如下:

1)3.0m(人行道)+8m(机动车道)+4.0m(中央分隔带)+8m(机动车道)+3.0m(人行道)=26.0m。

中铁大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一)

2)3.5m(人行道)+11.5m(机动车道)+6.0m(中央分隔带)+11.5m(机动车道)+3.5m(人行道)=36.0m。

中铁大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二)

4)6.5m(人行道)+11.5m(机动车道)+10.0m(中央分隔带)+11.5m(机动车道)+6.5m(人行道)=46.0m。

中铁大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图(三)

(四)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

(1)填土高度H≤8m时,设置一级边坡,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

1.5。

(2)填土高度8m<H≤20m时,上边坡8m边坡坡率采用1:

1.5,第二级边坡采用1:

1.5,第三级边坡坡率采用1:

1.75,在各级边坡分级处设置一道2m宽的平台。

(3)填土高度H>20m的填方路基,斜坡地基、陡坡路基、软弱地基上的填方路基,浸水路基的边坡坡率应通过稳定性计算或类似工程经验确定。

填方边坡坡脚外侧视地形情况、路堤稳定性设置护脚墙或护坡道。

2.挖方路基

(1)路堑边坡坡率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岩土类别和物理力学特征、地形地貌,结合原有道路路堑边坡坡率及稳定状况和新建道路路堑边坡高度确定。

一般土质路堑边坡和全风化岩质路堑边坡坡率一般为1:

1.25~1:

1.75。

石质边坡视岩性情况、风化程度、结构面要素及组合情况、地表横坡和边坡高度等因素,结合路基边坡绿化防护要求,综合分析确定。

一般情况下采用1:

0.5~1:

1。

(2)挖方边坡每8m设置一级台阶,每级台阶设置2.0m宽平台绿化。

在岩土交界面或岩石强弱风化分界面,可调整分级高度或设置成折线坡。

在坡脚和坡口,应将边坡修正为弧形,与周边环境自然过渡。

边坡上部山坡有较大汇水面积时,应在坡顶外不小于5m处设置截水沟,并通过急流槽将水引入边沟、窨井或天然沟渠。

(3)对于边坡高度大于30m的挖方高边坡及欠稳定边坡,边坡坡率应通过稳定性计算或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对边坡进行针对性的削坡减载或加固处理,并作相应的特殊设计。

3.路基填料要求和路基压实度要求

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

泥炭、淤泥、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路基填筑材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以及路基的压实度要求详见下表。

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最大粒径及路基压实度(重型压实标准)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mm)

压实度

(%)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0.3

8

100

≥96

下路床

0.3~0.8

5

100

≥96

上路堤

0.8~1.5

4

150

≥94

下路堤

1.5以下

3

150

≥93

零填及挖方路基

上路床

0~0.3

8

100

≥96

下路床

0.3~0.8

5

100

≥96

土路肩和中央分隔带填土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重型击实标准)。

土基回弹模量应大于40MPa。

4.填方路堤地基表面处理

(1)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地面横坡缓于1:

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②地面横坡为1:

5~1:

2.5时,原地面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并设置向内倾斜的4%的坡度。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应先清除基岩面上的覆盖层后再开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时,可予以保留。

(2)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

(3)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一般土质路段,基底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应不小于90%。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4)当斜坡路堤范围有地下水出露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用碎石盲沟或渗沟将水引出路堤范围。

(5)地面横坡陡于1:

2.5的陡坡路堤、浜塘路段、软土地基详见特殊路基设计。

(五)特殊路基设计

1.软弱地基换填处治

软弱地基主要为本工程沿线局部分布的水沟、水田等,土体强度较低。

当路堤填筑高度超过其允许应力时,将产生较大的沉降和变形,甚至造成路堤失稳。

软弱土地基采用换填处治,具体处治措施如下所述:

(1)作业顺序

清表→清除淤泥(淤泥:

流塑或软塑状)→分层填石→重型压路机碾压→重复(分层填石并碾压)→填石碾压至原地面上20cm→填细骨料→挖沟做盲沟并回填→正常路基填筑。

(或清表→清除淤泥→分层填筑碾压砂砾至原地面以上20cm→正常路基填筑)

(2)换填材料要求

砂砾等透水性材料:

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含有机质、粘土块和其他有害物质;砂砾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53cm,含泥量不大于5%。

硬质片、块石:

粒径10~40cm,强度不小于20MPa。

细骨料:

粒径一般应小于10cm,强度不小于20MPa的碎石或砂砾石。

(3)填筑要求

分层填筑碾压厚度:

40cm;碾压机械:

击振力不小于40t的重型压路机;填石作业中止高度:

碾压并符合碾压质量后高出原地面20cm。

2.横向半填半挖路基处理

对于半填半挖路基中的填方区和挖方区应符合一般路基设计的相关技术要求。

在路基填挖交界处,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台阶、超挖外,为改善路基不均匀沉降,还应在路槽下铺设三层双向拉伸土工格栅。

3.纵向填挖交界路基处理

当原地表坡度陡于1:

2.5时,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一般情况下过渡段在挖方路基一侧为10m,填方一侧为20m。

为减少填挖交界处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除按照斜坡设计和规范要求挖纵向台阶、超挖外,还应在路槽下铺设3层双向拉伸土工格栅和30cm厚砂砾垫层。

当挖方区路基设计高程高于填方区路基设计高程时,在砂砾垫层下设置横向碎石盲沟,将水引入边沟或路基范围以外,碎石盲沟的纵坡不得小于1%。

4.(斜)陡坡路堤加固

为了减少陡坡路堤的路基不均匀沉降以及侧向滑移稳定,对于陡坡路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地表横坡缓于1:

2.5的路段,按照一般路基设计填方路堤基底处理的相关技术要求实施即可。

当路堤位于斜坡上且不易填筑时,视情况设置护脚或矮墙。

(2)地表横坡陡于1:

2.5的路段,应对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进行处治,视情况铺设土工格栅、设置护脚、矮墙、挡土墙等支挡结构。

(3)当陡坡路堤坡脚部分位于软弱土地基上时,应按照软弱土地基处治方法,将软弱土层清除换填;不能全部清除的,应采取铺设土工格栅、设置支挡结构的加固方法。

必要时可设置反压护道。

(4)对于水田地段的填方高度(边坡)大于10m的陡坡路堤,在基础底部软基无法全部清除时,底部设置4~6层土工格栅,对坡高15m以上的陡坡路堤,在路堤顶部铺设3~6层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50kN/m,延伸率不大于3%。

(5)当陡坡路堤范围内有泉眼或地下水出露时,须采用碎石盲沟或渗沟将水引出路堤范围。

4.桥梁和涵洞台背处治

路堤与桥台等构筑物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重型击实标准),并注意填料强度、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等。

过渡段的长度宜按2~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

桥梁和涵洞等横向构筑物台身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进行台背回填。

台背应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进行填筑,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和一般路堤填料的衔接界面应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台阶;台背回填设计线进入挖方路段的,应对挖方路段反开挖出台阶后再进行填筑。

5.填石路堤

本工程挖方路段将产生较多数量的石方,在填方路堤中,可采用挖方路段产生石方进行路堤填筑。

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用于填石路堤填筑。

根据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将填石料分为硬质岩石、中硬岩石和软质岩石。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60MPa的为硬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在30~60MPa的为中硬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在5~30MPa的为软质岩石。

填石路堤的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宜通过铺筑试验路确定,并符合下表的要求。

不同石料类型的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路堤分区

石料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摊铺层厚(mm)

最大粒径(mm)

压实干密度(kN/m3)

孔隙率(%)

上路堤

硬质石料

0.8~1.5

≤400

小于层厚的2/3

由试验确定

≤23

中硬石料

≤400

≤22

软质石料

≤300

≤20

下路堤

硬质石料

1.5以下

≤600

≤25

中硬石料

≤500

≤24

软质石料

≤400

≤22

路床顶面以下80cm范围内应采用一般土质填筑材料填筑,填石路堤与土质路床之间设置不小于30cm的过渡层,过渡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150mm,其中小于0.05mm的细粒料含量应不小于30%。

填石路堤采用与土质路堤相同的路堤断面型式,填石路堤的边坡坡率应根据石料类型、边坡高度和基底地质条件确定。

易风化岩石与软质岩石用作填料时,应按照土质路堤边坡设计。

填石路堤边坡坡率应不陡于下表中的数值。

填石路堤的边坡坡率

石料类型

边坡高度(m)

边坡坡率

全部高度

上部高度

下部高度

上部

下部

硬质石料

20

8

12

1:

1.1

1:

1.3

中硬石料

20

8

12

1:

1.3

1:

1.5

软质石料

20

8

12

1:

1.5

1:

1.75

中硬和硬质石料填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应采用强度大于30MPa的不易风化的石料,码砌石块的最小尺寸不应小于300mm,石块应规则。

填高小于5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m;填高5~12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5m;12m以上填高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2m。

填石路堤边坡率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6.高填方路基

本工程涉及数段高填方路基。

高填方路基在一路段范围内应采用均质的填料进行填筑。

每级平台设置截水沟,引入急流槽。

坡脚设置护脚。

(六)车行通道工程设计

通道桩号分别为:

MK2+869.26处为钢筋混凝土车行涵洞,涵洞长34m,结构为:

4m*6m;MK3+461.83处为钢筋混凝土车行涵洞,涵洞长50m,结构为:

4m*6m。

通道主体结构为钢筋砼闭合框架,通道进出口为八字式重力挡土墙。

通道主体结构采用C30,抗渗等级S8,垫层采用C15素砼。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施工组织管理

(一)项目组织机构图

组织机构图

施工组织机构图

(二)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为优质、高速、文明、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实现本工程既定的管理目标,针对本工程规模和特点,我公司将本着“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拟成立“中铁大道工程项目经理部”,按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我公司履行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负责对本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文明、安全、环保等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管理,组织指挥,内外协调。

项目部下设施工技术部、安质环保部、统计财务部、安全保卫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同时精心选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纪律严明的专业施工作业队承担本工程的作业任务,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施工。

(三)项目部资源配备

1、人员配备

项目经理作为本工程的直接生产指挥、调度、安全、文明、质量控制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部下设各部门配备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为工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资源的保障。

人员配备详情如下:

项目经理:

主管全盘工作。

项目副经理:

1人,协助项目经理工作,在项目经理不在现场时,代行项目经理职责。

项目技术负责人:

1人,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分管工程技术部,安质环保部。

工程技术部:

技术员1人,测量员4人,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员拟定6人,全面负责工程施工管理,资料员1名,全面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安质环保部:

安全负责人1人,安全员2人,负责全面安全工作以及施工中的正常运作等工作,同时负责进入工地的全部材料、设备的安全防盗,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治安以及和地方的综合治理的有关工作。

质量负责人1人,质检员2人,负责施工过程前、中、后质量控制、检查、报验工作,并负责质检资料的编制与完善。

试验员2人,全面负责材料检验、各种配合比的设计、见证取样送检和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工作。

计划财务部:

计划统计员1人,负责资金、材料、施工计划和生产统计、计量、合约以及单位工程的成本分析,工料机消耗统计、列帐。

控制各单项工程的投入,进行成本分析,控制工程造价等工作。

会计员1人,负责与业主预付款及其中支付额、工程决算及支付款的结算,及项目部对外的财务往来工作。

物资设备部:

材料员2人,负责外购材料的采供、外材的进货、验收及出货管理、地方性材料的采购及材料合同管理,并办理材料的验收和分配工作。

设备管理员2人,负责机械设备调配,租用、维修管理及电力设备的保障维修工作。

综合办公室:

主任1人,成员2人,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管理、环保工作;施工过程中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以及本工程的人事、劳资管理和后勤管理。

2、办公用具

为了加强工程项目部的数字化管理手段,我公司拟将在本项目中配备电脑六台,打印机、复印机各两台,由专职信息资料员负责资料的收集、统计等管理工作。

二、施工准备工作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施工准备工作必须快速完成,在签订合同后,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管理部门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开始现场办公、组织施工队伍立即开始施工准备、临时工程及施工协调工作。

(一)前期准备工作

1、临时水、电接入在开工前完成;

2、现场办公、生活材料等设施搭建与前期施工同步进行,按先办公、后生活陆续具备条件,全部工作于正式开工前完成;

3、组织测量、技术等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配合监理、设计单位办理交桩手续。

复核、测设首级测量控制网在交桩后及时完成。

测量加密控制网的测设应随工程进展陆续进行,为结构施工创造条件。

(二)施工场地准备

合同签订后正式开工前,派驻现场管理人员提前做好施工场地搭设以及与当地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按施工平面布置安排好现场办公用房、施工及生活用水、用电、现场临时设施、临时占用土地等。

具体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章节。

(三)材料准备

1、正式开工前,项目部内向业主提供详细的材料用量及进场计划。

在第一道工序开工前安排材料分批进场,并报验,以便监理工程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材料入场的检验。

2、进场前,根据设计图纸详细统计所需物资的种类和各种物资的数量,进行所在地的市场调查,掌握各种材料的货源、供应量、价格以及供应商的信誉等信息,其次对能满足施工进度需要的各个供应商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试验,根据以上结构择优确定各种物资的进货来源。

3、编制物资进场计划,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的安排,合理确定各种物资的进场时间和工地存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材料进场计划,并据此修建材料库。

4、根据确定的进货渠道和物资进场计划,合理组织资料和运输机械,保证各种物资按计划进入施工现场。

(四)技术准备

1、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

(1)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做好变更记录,并在此基础上作好实施性的施工组织,编制各工序分部工程的作业设计且落实到施工员、作业队和班组,要逐级交底。

(2)交底内容为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承包项目经理对本工程的总体部署,各工序之间的作业情况、安全、文明施工与周围环境情况分部分项交底,最后落实到责任人和操作工人。

(3)作好各种检测设备的校准工作。

2、建立测量控制网

根据业主交给施工单位的坐标和水准点我们用全站仪和自动水准仪建立适合本工程测量定位网络和高程控制网络。

其中,重要的控制坐标要做好相对永久性坐标点,对这些点要妥善保护。

做好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和各结构组成材料的试配工作,对工程使用的半成品和预制件要抽样送检。

现场设试验室。

(五)机械设备准备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拟定的进场机械设备要求,做好选择合理机型、合理功率配置的工作,保证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六)劳动力准备

按照劳动力进度计划,我们将分期分批派出最优秀的劳务队伍进驻工地。

进场前进行入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认真组织交底。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以保证入场后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施工准备工作必须快速完成,在签订合同后,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管理部门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开始现场办公、组织施工队伍立即开始施工准备、临时工程及施工协调工作。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一、布置原则

工程临时工程的安排与施工平面布置按与选择的施工方案相统一,满足施工生产、生活需求的前提,遵循以下原则布置:

1、经济性原则:

充分利用现场现有的道路、场地等资源条件,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