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7157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docx

《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docx

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

现代文阅读讲解之三

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在上一讲讨论语法的时候,我们曾经接触过一道高考试题,关于“手很聪明”这样的表达是否恰当的问题,我们说,从语法角度来说,它是不恰当的,存在着搭配不当的毛病,但是,从修辞角度来说,又是允许的,甚至是精彩的。

可见,语法和修辞是两种不同的标准。

我们还说,语法是语言使用的法则,那么,修辞是什么?

  有个通俗的说法: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它管的是语言内容“对不对”的问题;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管的是组词造句“通不通”的问题;而修辞研究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它管的是语言材料选择得“好不好”的问题。

 经典试题

例1.文章为什么用“一些梦一般的事迹”来概括曾祖母留给“我”的记忆?

(2分)(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

细解:

原文相关文字:

我连曾祖母的姓和名字都不知道。

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

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个醉枣或麦芽糖。

题干很长,实际上是问这个比喻是否恰当,而比喻是否恰当关键在于相似点是否准确。

那么,在这个句子里,喻体是“梦”,本体“曾祖母留给‘我’的记忆”,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1)隐约的,模糊的,但又是常常萦绕的;

(2)不完整的、片断性的;

(2)美好的。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时间久远的缘故。

答案:

2分。

留下的印象时间已经久远;都是不完整的、片断性的;美好的。

(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

例2.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5分)(2008年上海秋考试卷)

细解:

原文相关文字:

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

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

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

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

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

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

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

所谓“评析”,意指评价这两个比喻是否恰当,与上题考点相同,稍难了一些的是还要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协调。

“灯笼红”强调“熟透”了,“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这是“生命果实的芬芳甜美”;“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要注意“一块田地”前的定语“收完了庄稼”,这是做出自己一生贡献之后的“一块田地”。

这是强调“生命的温厚和博大”。

而无论是“灯笼红”还是“一块田地”,都是哺育“我”长大的故乡风物,所以用这两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曾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答案:

5分。

“灯笼红”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果实的芬芳甜美(1分),“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本身的温厚和博大(1分)。

二者既是对曾祖母生命价值和特点的恰当形容(1分),也具有内在的关联(1分),并形象地说明了曾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1分)。

例3.第⑾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3分)(2008年上海春考试卷)

细解:

问的是“画线句的表达效果”,说明这一句表达上有特点,即用了修辞手法。

原文相关文字:

“岁月是峥嵘的,而这些石板的外表却越来越随和、温婉,棱角都已失去,像磨损了边角的古藉。

”“外表却越来越随和、温婉,棱角都已失去”用了比拟,“像磨损了边角的古藉”用了比喻。

作用都是相同的:

生动形象。

不过前者意在表现“石板外表磨损”,后者的喻体是“磨损了边角的古藉”,意在表现“古韵犹存的意蕴”。

答案:

运用比拟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石板外表磨损,古韵犹存的意蕴。

例4.第⑤段中“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这句话好在哪里?

(2分)(2007年上海秋考试卷)

细解:

“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这句话,很生动、形象,还用了拟人,然后还要回答其作用。

答案: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杭州树多(1分),生活环境优美(1分)。

例5.第②段中有多组对比,下列不属于对比的一项是(2分)(2004年上海秋考试卷)

   A.舞台上的舞蹈演员与画室里的模特儿

   B.旧戏、话剧中的衣饰与舞蹈中的衣饰

   C.西方艺术的小天使与敦煌石窟的飞天

D.国画中的形神关系与舞蹈中的形神关系

细解:

原文相关文字:

当然,舞台上的演员不同于画室里的模特儿。

舞蹈除自然美外,更重艺术美,于是便要讲到衣饰。

但这衣饰决不像旧戏那样给人套上死板的程式,也不像话剧那样过分地写实。

……为了表示飞动,西方艺术中有一种小天使,胖墩墩的孩子,两胁下却生出一对肉翅,显得十分生硬。

这何如我们敦煌石窟里的飞天,窈窕女子,肩垂飘带,升起在天空。

……国画界有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之争,从这个角度观之,舞者真是靠自己的外美之形来写内美之神了。

A项是对比:

第二段开头,舞台上的演员不同于画室里的模特。

B项是对比:

这衣饰决不像旧戏……,也不像话剧……写实。

C项是对比:

“小天使”“何如……飞天”。

D项是类比:

国画与舞蹈“都”讲究以形写神。

答案:

D 

例6.用以下例句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不能用文中句子)。

(3分)(2004年上海秋考试卷)

   例句:

当斗牛士的乐曲响起时,那狂热的西班牙舞步,便是催人上阵的鼓点,我们激动、昂奋,仿佛一场决斗就在眼前。

   当_________,那________,便是________,仿佛________。

细解:

例句结构是“当_________,那________,便是________,仿佛________。

”关键要注意“当”后写的是音乐,“那”后写的是舞步,“便是”后用比喻,“仿佛”后要求想像情境。

   

示例:

当行军的军歌响起时,那整齐有力的步伐,便是振奋人心的宣言,我们热血沸腾,仿佛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

/当摇篮曲的乐声响起时,那舒缓的钢琴敲击声,便是母亲轻柔的哼鸣,我们舒心、安详,仿佛母亲在床边为我们拉起滑落的被角。

例7.从第(6)(7)段中,找出与下面句中“感到寂苦”对比着写的一个句子。

(2004年上海春考试卷)

   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细解:

题目所给的句子出于文中第(4)段,如果“家住巴黎”,则是“没有家一样”的感觉,第(7)段中“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与之相呼应。

答案:

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例8.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正确的两项是(      )(2分)(2003年上海春考试卷)

A.比拟   B.比喻   C.排比   D.对偶   E.借代 

细解:

“比喻”一般都可以发现。

原文相关文字: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

是暗喻,又是“反喻”,中介词是“那不是”,喻体是“开放的花”,本体是“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

误选对偶的多,而对偶的特征有五个:

字数相同,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出现重复的字。

所以,虽貌似对偶,实则很勉强。

但是还有借代,“金粉”原是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这里代指使用这些金粉的女子,以部分代整体,所以是借代。

答案:

BE。

考点精析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引用、反语、设问、反问、对比、对偶、排比、反复。

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双关、顶真和回环等。

1.比喻:

也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

文学作品中比喻用得很普遍,有人统计《诗经》中用比喻200多处。

比喻需要有被比喻的事物和用来比喻的事物两个部分,前者称“本体”,后者称“喻体”。

两个东西性质不同,但又一定要有某些相像之处。

有“明喻”、“暗喻”、“借喻”等。

作用:

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比拟:

比拟中也有“比”,但是既不同于相似事物的比喻,也不同于相关事物的借代,而是把一种事物“当作”另一种事物来描绘说明。

有“拟人”、“拟物”。

作用:

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3.借代:

是用本体的特征或本体的一部分来“做代表”。

文学作品里运用借代的例子也很多,如“红颜”代少女,“杜康”代酒等。

作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4.夸张:

就是故意“言过其实”,所以夸张不一定只是“夸大”,也包括“缩小”。

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方式,常跟比喻结合起来使用。

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5.引用:

在行文中引入别人的话语或史料、谚语、格言等,分明引和暗引两种。

作用: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6.反语:

用相反的话语,表达要说的正面意思,通常分愉快反语和讽刺反语两类。

作用:

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7.设问:

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问而不答。

作用:

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反问用不着回答,答案已包括在问语中。

作用:

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9.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对照比较,以便说明一定的道理,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又叫“对照”。

作用:

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

对比是一个最经常考到的修辞手法,应该说,从本质上说,对比也是人展开思路的一个基本方法,所以应该得到大家更多的重视。

在2009年春考曾经在一篇现代文阅读中出现了两道关于“对比”用法的题目。

如下——

7.根据第④⑤段文意填表:

(2分)

棋手

不同表现

对比的表达效果

胜负师

(1)

(2)

负累者

为名利所累,患得患失,不敢放手一搏

答案:

(2分)答对一点给1分

(1)对胜负耿耿于怀不言放弃力挽狂澜

(2)突出两类棋手对胜负的不同境界,表达作者对“胜负师”的敬佩,对追求功利的“负累者”的否定;胜负之争的过程及带来的不同后果显示了围棋的无限玄机。

12.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

请以高中教材中的一篇现代文为例,阐述对比手法运用的妙处。

(3分)

答案:

(3分)略(联想课文内容1分,分析1分,表达1分)

10.对偶: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就是对偶。

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1.排比: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成串排列,达到增强语势的目的,就是排比。

作用:

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12.反复:

根据行文的需要连续或间隔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以抒发强烈的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或借以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加强语言的节奏感。

又叫“重复”。

作用:

具有突出思想感情,增强节奏感的效果。

恰当的运用反复可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的作用。

解题方法

“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这个考点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识别常见修辞手法,一是理解其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具体怎么考,怎么答,我们还是通过举例来说明。

请看2009年秋季高考的第7小题——

第⑴、⑵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____________。

(2分)

答案:

(2分)北方冰雪的野性特点以及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答对一点即得2分)

细解:

原文相关文字:

我写过北国的春风。

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⑵春风告退。

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画线句显然使用了比拟的手法,似乎拟成了狼等野生动物,所以突出了“北方冰雪的野性”;另外,“趴下来点”、“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又写出了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

我们看,并没有要求出现术语,甚至连比拟的作用也给你了——“形象地表现出”,关键是考查你是否看懂作者用文学的语言如何精确地表达出描写对象的特点的。

所以,难点并不在是否辨认出到底是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而在于能否透过作者的文学语言把握描写对象的特点。

如何把握?

这要从什么是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怎么形成的说起。

文学语言常是变形的语言,它通过若干修辞手法的使用完成对生活原态的扭曲,以便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

也就是说存在这样一个加法等式:

生活原态+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文学的语言(变形的、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语言)。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品味文学语言,就要善于透过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文学语言将作者的感受与生活的原态剥离开来。

如刚才那两个句子,其实就是一个冰雪消融的过程,但作者作为一名南方人,可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于是将残雪与牙齿联系起来进而跟野狼等联系起来,于是才有了句子。

于是,我们说,从里面读出了“冰雪消融”,读出了“野性”。

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基于对各种修辞手法特点和作用的把握。

难度:

0.54。

我们试着用这一办法解答下面这道题目——

第②段描写“白鹭”、“云朵”、“晨雾”颇有特色,请任选一例加以赏析。

(2分)(2009年长宁区二模试题)

原文相关文字:

来乌镇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

与它们比起来,依赖车船出行的人,是多么的被动啊。

白鹭来,乘着清风,扇动着丝绸一样的翅膀,倏忽间就翩然而至了。

云朵呢,如果它们思念身下这片枕河入梦的人家了,从天宇的某个角落出发,且歌且舞,飘飘洒洒,也是说到就到了。

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只要它起了顽皮,就一哄而起,缚住太阳,把人间幻化为海市蜃楼,霸气十足地做这世界早晨的皇帝。

答案:

赏析要点:

白鹭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描绘白鹭飞翔时轻盈优美的身姿;云朵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表现它们欢快自由、轻灵飘逸的状态;晨雾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表现它们一哄而起、笼罩一切的景象。

(任选一例,2分)

结论:

学会从识别技巧入手将文学语言还原为说明语言,将文学生态还原为自然生态,也就是“将文学描绘性语言还原为客观阐述”。

当然,具体到不同的试题,随着提问方法的不同,回答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从上述所举题例来看,主要的提问方法有:

(1)表达效果如何?

或表达效果是

答题模式:

效果(如“形象生动”等)+表达出的内容(描写对象的特点、作者的情感等)

(2)表达作用是

答题模式:

效果(如“形象生动”等)+表达出的内容(描写对象的特点、作者的情感等)

严格区分的话,这两者是有不同的,“效果”是从使用的结果上来看的,“作用”是从使用功能上来说的,使用功能包括使用对象、基本特征、预期的效果。

一般来说,如果使用的好,从效果上来看,其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那么,效果与作用是重叠的。

所以,我们常常说,两者是一回事,就是基于这一点。

命题者在使用时也是比较随意的。

关键还是看具体的提问方式,分值、空格也会一种暗示。

(3)好在哪里

答题模式:

效果(如“形象生动”等)+表达出的内容(描写对象的特点、作者的情感等)

(4)甚至是: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5)赏析(评析)某些文学语言,或“请加以赏析(评析)”

答题模式:

所用手法+效果(如“形象生动”等)+表达出的内容(特点、情感等)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修辞手法中“反复”、“排比”、“对偶”、“对比”等还牵涉到语言的节奏,音韵的和谐等形式方面的作用,在回答时也要一并考虑到。

如果某些句子位于文章的特殊段落,还可能具备调整结构的作用。

一试身手

9.第⑦段画线句与课文《》中“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一句,在表达作用上有何异同?

(4分)(2009年长宁区二模试题)

原文相关文字:

西栅静起来,而另一种光明,却升起来。

点缀着夜晚的灯光,以乳黄为主,但也有幽蓝的光带,,裹着石桥,使桥有了闪电的气象。

那一盏盏古朴的风灯,在苍灰的屋檐下,随着晚风轻轻摇荡,像恋人温柔的眼。

答案:

荷塘月色(1分)相同点:

都是以“眼”来比喻灯光,生动形象。

(1分)不同点:

一写风灯的柔和,表达作者对西栅的依恋和温情;一写路灯的忽隐忽现,表达作者内心淡淡的忧愁和迷茫。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