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5979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docx

《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docx

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

初中语文“五环节课堂模式”研究

支显宗学校吴海峰

第一章“五环节课堂模式”实施的背景

当今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交流网络化是总体发展趋势,经济、信息、知识以超过人们想象的速度在飞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更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来适应方便、快捷、及时的信息交流。

这就对国家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这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而存在,它的重要性完全被凸显了出来。

我国教育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宜于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精神,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直至解决问题。

然而,纵观我国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效率低下是通病。

教师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备课,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课,想把自己准备的知识和储备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可是学生学会了多少?

知识增长了多少?

能力提高了多少?

基础不牢、课外阅读量少、思考问题浅显、语言匮乏、写作水平低……这些常见的问题经常被语文老师们抱怨。

为了试图改变这些问题,语文教师们利用题海战术折腾学生,导致学生疲惫不堪,对语文愈发没兴趣。

如此的恶性循环下,让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无法修复的泥潭中。

可喜的是,有许多学校、许多语文教师意识到这个问题,都在试图改变这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在课堂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由于没有一种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家都在摸索和尝试。

作为基础教育学段的初中教育,语文学科显得更为重要。

它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应该以素质教育的标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搜集、筛选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等,更要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通过语文学科,拓宽知识面、增加文学素养、发展思维能力、学会学习方法,这些都是赋予语文学科和语文老师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语文组提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要求。

第二章“五环节课堂模式”的内涵

“五环节”,即课前导学、课堂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展示、拓展延伸、当堂检测。

课前导学:

“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必须先预习。

在前面的章节中提到,需要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方向上保持正确,则需要一个抓手,学校研发制定的导学案成为学生课前导学的方向标。

导学案是语文教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结晶,由分到任务的教师个人备课制定导学案初稿,再由全备课组集体备课讨论修改,最后由主备定稿,交给教务处印刷。

导学案印刷之后,备课组全体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提出教学反思和修改意见。

这样在语文教师反复打磨之下,导学案真正做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指向性,用来在课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也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吸引到学习上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师编制导学案时,一方面要求语文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教材特点,苏教版教材单元训练重点、不同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导学题目,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网络、工具书、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培养他们收集资料的合作能力。

前者突出导学案的探究性和趣味性,后者突出导学案的分层性。

课堂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新型课堂的主要活动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对小组建设和开展提出格外高的要求。

在课堂上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对上课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设计的,也可以是自己发现的。

在探究中,允许他们争论,鼓励他们合作,引导他们竞争,最终形成共识。

这种课堂才是灵活生动的,才是有效的,正如有学者说“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是一切尊重的起点,也是高效课堂的开始”。

如果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共同来解决。

小组合作展示:

本环节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发生的。

在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老师的任务之后,则需要每一组发表探究成果。

在展示的同时,允许其他小组提不同意见或者对问题进行补充。

教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则是引导、点播。

展示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口头表述,可以实物投影,可以上黑板展示,也可以小组表演(例如上《晏子使楚》这课),都是将合作成果呈现给全班,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拓展延伸:

“课内学知识、课外练能力”。

此环节要指导学生把本课所学的知识理解并拓展,举一反三;当有学生有不同观点和看法的时候,也可以质疑。

语文课堂的拓展形式虽然不如理科丰富,但是在课堂上必要的拓展和探究还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是一种手段,它检测的是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反应学生本堂课的学习状态;另外,当堂检测也能促进学生更专注地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堂检测中要注意的是时间和时机要的安排,经过研究,我们觉得当堂检测的时间以5分钟左右为佳,时机安排在下课前为宜。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因此当堂检测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是口头表达形式。

新课程前提下的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课堂。

为此,作为教师,真正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是让学生爱上语文学科的前提条件,更是使成绩提高的关键措施。

支显宗学校语文组推行的“五环节课堂模式”,就以这么一个目标为目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简单的说,是要在三个时间段合理化调动——课前、课堂和课后。

课堂是重点,有效、高效的课堂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最强保证,而以往的教师一言堂课堂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同,被动学习的效果和学生主动学习想比可想而知。

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获得自我认同感,获得存在感是提高学习主动性的终极目标。

为此,“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和探究,能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另一个方面说,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是对人才情商提出要求。

与人沟通、协同合作等等,这些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在语文课堂上能得到强化,相信不光是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情商的培养,更能使得学生在合作中培养自己的自信,成就更好的自己。

课前的主动性是建立在课堂主动性和教师问题引导的基础上。

课堂的小组合作可以理解成“群体学”,群体学的基础则是建立在学生的“个体学”之上。

没有“个体学”做基础的“群体学”,在我看来是无效的合作。

而这种“个体学”需要时间保证,除了教师在课堂有意识引导之外,课前的自主学习更是极重要的一段时间。

为此,随着“五环节课堂模式”而产生的导学案则成了抓学生“个体学”,促进“群体学”能有效开展的一个最重要抓手。

导学案是根据语文教师课堂设计而由语文教师自主设计的,它具有灵活性、科学性的特点,符合学生学情。

关于导学案的一些情况,在后面的章节我会详细阐述。

课后的主动性是建立在课堂的基础上,更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

每堂语文课或多或少会有没解决的问题,而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肯定有高有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一堂课学情的测验则能检验一堂课有效与否。

语文学科有它一定的特殊性,让课堂上焕发出来的激情延续到课后,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方式之一。

语文教师在课堂外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为了让“五环节课堂模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班级学生的座位方式进行了改革。

为了能使课堂小组合作有效开展,我们将教室座位排成“马蹄形”,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五环节课堂模式”在最初的摸索阶段,基本是模仿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在开展中考虑到支显宗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接受能力、情感体验、价值观、人生观塑造。

我们认为,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就完全解决了部分学生“不想学”、“学语文难”的想法,在长期的坚持中,提高语文成绩肯定会实现,这就提高了课堂效率。

而在开始的一段时间的探索中,新课程带来的问题也不断涌现,本着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我们语文教师也随之不断调整。

实验一年后,“五环节课堂模式”已经基本定型,七年级的成绩(现在九年级)也一直在区里名列前茅。

“五环节课堂模式”对支显宗学校师生来说是学习方式的一次极大的改革,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共享美、教学过程流畅美、教学内容丰富有效美”。

通过研究,这种学习方式使得七年级的学生快速、轻松地适应了初中语文的学习强度。

小学语文要求字词理解,这种以培养基础知识的语文观是比较简单和有侧重的,而初中语文课堂更多的要求段落理解、文章赏析、文体鉴别等,这是比较全面的语文观,这突然的转变往往让新七年级学生不知所措,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通过新课堂模式调整,七年级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角色,有效开展语文学习。

八年级的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有一定的积累,也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于有挑战的、感兴趣的知识会花功夫钻研,对于自己掌握的知识,往往感到懈怠。

“五环节课堂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正给他们永无止境的感觉,使得他们有动力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展现自我、获得提高,逐渐完建构语文知识体系,为九年级的冲刺做好准备。

九年级的学生,直接面临中考的压力,对语文课堂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堂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能够在他们的学习中为他们高屋建瓴梳理和构建知识体系,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更保证了他们的有效学习。

总而言之,全校师生对“五环节课堂模式”是满意的。

第三章“五环节课堂模式”的实施过程

近年来,初中语文的学习越来越成为学生的负担。

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考等重大的考试所考的内容百分之九十来自于课外。

而语文课堂上,老师利用语文课本带领学生学习在很多人看来是无用功。

事实上,语文教材的学习是为了举一反三,用经典的文学作品提供一个例子,教会学生学到一种方法,形成一种能力,建立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素养。

可是,这种不同于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的教学方式让很多学生缺乏兴趣,缺乏热情,导致语文课堂的效果并不好,更提不上是高效课堂。

在这种情况下,支显宗学校语文组老师思考着应该用什么办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经过探索和努力,我们构建了“五环节模式”课堂,即课前导学、课堂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展示、拓展延伸、当堂检测。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五环节”教学模式己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成为常态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极受师生的喜爱。

它让语文课堂重新展现出活力,让语文教师的课堂环环相扣,让学生的学习紧紧跟随老师的步伐,从以往的学习被动者变成了现在的学习主动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1“五环节”导学案的研发

“五环节课堂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平台,于是我们制定了导学案。

它在课前给学生搭建一个自学的平台,指给学生科学而明确的方向,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引用资料完成预习,以便在课堂上顺利开展群体学。

一、“导学案”制定的基本理念:

落实“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体学生都能学会,不使每一个体学生掉队。

二、导学案的具体格式:

1.标题

包括课文标题、主备人、审核人、课型和课时。

2.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重难点则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是语文学科思想或特色的集中体现。

3.知识链接

这个内容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有的文章需要,有的文章则不需要。

本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以上板块是提供给学生阅读并做笔记的内容。

以下板块是要求学生完成并要求教师批阅的内容。

(教师批阅的要求在下面各板块会具体介绍)

4.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部分是要求学生预习之后完成的,主要包括学习本课生字词、课文大意,有的文章甚至需要学习课文的段落划分及主题思想。

在生字词学习部分会有留给学生自己积累的内容,在导学案上是这样设计问题:

你觉得还有哪些词语需要积累的,请把它们写在下面。

教师在批阅导学案时,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对自主学习部分完成情况。

而在课堂上,教师对预习展示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是基于学生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教师可以有以下两个设计方法:

一、小组交流汇总组内预习出现的难点;二、如果小组没有难点出现,教师可以根据批阅情况和教学经验,适当提醒学生(可以投影,可以板书)。

5.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能够开展合作的前提是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部分的设计则是把课堂上进行的合作内容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问题的设计会既有利于教学的展开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批阅导学案时,要重点关注两个极端,即回答问题准确全面的和回答错误甚至不会回答的,这样在课堂上小组交流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巡视、鼓励、指导和纠正。

6.课堂质疑

这一环节很好的提现了学生才是课堂主人的原则,语文导学案中有专门的一个板块是留给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课堂内容的质疑。

相信如果没有建立在对课文认真研读和认真参与课堂活动的基础上,学生是不可能提出问题,更别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语文导学案一般是这样设计:

对于本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或又有哪些感悟呢?

相信基础好的同学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基础差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有感悟。

教师在批阅的时候,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可以适当地记载,并在课堂上表扬。

7.当堂检测

语文学科的当堂检测形式不是很多样,而且有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经过我们实践研究,发现主要分为这样两种:

(1)根据本课的特点,对学生的说写能力进行提升;

(2)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或者总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堂检测的目的是检验学生课堂所学,所以用笔书写下来是一个最好的方法,然而有些时候由于种种限制,语文课堂上让学生思考并发言的方式也能够起到检测的作用,这也需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来研究。

这种既对文章内容总结又饶有趣味的当堂检测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获得了听课教师肯定。

总之,导学案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告诉学生学的是什么,为什么学这些,以及怎样学这些。

3.2打造合作学习小组

“五环节课堂模式”另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改变了课堂学习方式,就是变传统的学习者为新型的小组团队。

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小组相比,学习氛围不浓烈,学习兴趣低下,合作机会少,学习范围窄,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为此,我们为了更好推行“五环节课堂模式”的改革,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上课。

在探索学习小组的道路上,有几个重要的方面需要关注:

1.合理的分组。

由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不同,因此合理分配好组员是保证小组合作的前提。

每组成员为6-7名,基本上符合2A层、2B层、2C层的结构模式,选一名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在合作时的组织管理工作。

2.对组长和组员的培训。

由于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可能会不适应,因此教师必须事先做好培训工作。

对于组长而言,首先要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合作学习时候发挥组织管理作用,起到监督促进的效果,保证合作能和谐、流畅地运行;对组员而言,首先要对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引导他们合作互助,激励他们在合作时候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制定一则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以规则来促进合作顺利开展,有序进行。

3.教师的评价方式要改变。

以往的语文课堂上,对于学生评价往往是“你真棒”、“你的回答真完美”、“你能不能在思考下呢”这类,评价的对象还是学生个人。

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下,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了,教师的评价对象要转向整个小组。

毕竟个人的成绩再突出,也不能保证整个小组的优秀。

为此不光在课堂上要评价“你们小组合作真好”、“你们小组真优秀”之类,更要在课后用“阳光小组”、“优秀合作小组(见图3-1优秀合作小组评比)”之类的称号激励小组成员。

图3-1优秀合作小组评比

4.建设学习小组贵在坚持。

学习小组,顾名思义是在学习中成立的小组,是为学习准备的,不过我觉得这种看法比较片面。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光以课堂来建设学习小组,离开了课堂效果不会太好。

我们的做法是将课堂的学习小组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

首先给每一个小组起名字,确定小组目标等等,制定组牌(见图3-2小组组牌);其次成立“导师制工作制度(见图3-3导师工作手册)”,让每个小组找到相应的指导老师,指导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促进他们的成长,把小组模式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拓展了小组的内涵。

图3-2小组组牌

第四章“五环节课堂模式”的有效性

1.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为中心。

作为教师,想的是如何把课文讲完,特别是重点、难点、考点如何让学生掌握,以利于学生考试取得高分;对于那些有追求的老师,更会想方设法把课堂上精彩一点,极可能让学生感兴趣些。

然而,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热情的激发还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完全顾不上,即使有所涉及,也没有章法,都是随着教师的一时兴起进行,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学习。

语文课堂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自然沉闷,效果自然低下,因此有许多语文教师会抱怨自己在课堂上讲得累、口干舌燥,学生在座位上死气沉沉。

“五环节课堂模式”和传统课堂不一样,它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是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上课前以导学案为平台让学生预习,而导学案上的题目是语文教师经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修改讨论后的题目,符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水平,而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完成预习任务,他们的主动性和兴趣得到调动;其次,课堂上教师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得全部学生都能参与谈论,解决问题之后获得提高,真正诠释了“文科追求的是生动性和丰富性”这一句话。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了愉悦、快乐,收获了知识和能力。

2.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传统的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不大,即使有能力,也主要集中在背诵默写等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对于课标所要求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训练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不明显。

进入初中,课内基础知识大为减少,课外阅读能力和赏析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很多学生出现不适应。

有许多家长向初中老师咨询,为什么孩子上初中之后语文分数反而下降了?

“五环节模式”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多方面能力。

课前预习过程中,训练学生自学能力、阅读能力、搜集资料能力等;而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拓展延伸过程中,则让学生的快质疑能力、思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得到极好的锻炼;最后在当堂检测环节,又能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

如果能有效得、长期得实现“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各方面能力肯定能得到提升,对于家长担心的语文成绩和分数下降的问题肯定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在2015年语文作文竞赛和读书征文比赛中,涌现了一大批获奖者,其中有在全国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得全国特等奖的吴姝静同学(见图4-4读书征文特等奖奖状),也有在镇江市增华阁作文比赛中获得丹徒区唯一的金奖的魏心雨同学。

这充分说明在新课改的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获得提高。

图4-4读书征文全国特等奖奖状

3.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新挑战

笔者已在一线岗位上教书近10年,许多语文组的前辈教了20多年,另外,在支显宗学校,语文教师任教班级数较多,经常在同一年教大几十名学生,而在三年一循环的过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为此我们总感觉自己在重复地工作,找不到职业的价值感。

如今,推行“五环节课堂模式”改革之后,语文老师从零开始,通过努力逐渐在教学中发现了挑战,找到了乐趣。

现在的教学以学生自主预习为前提,以课堂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都会让教师觉得教学过程新颖的,是开放式的,也是不可预测的,教师固守着以往的经验的日子一去不返。

教师从传统的教材解读者变成了现在的课程开发者,变成了和学生一样的课堂学习者、合作者、构建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变得不重要,学生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课堂也变得充满活力,充满变数,教师变成课堂的引导着、促进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展开教学,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语文。

这些都要求教师不光要加强课改理论学习,更要不断挑战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不断成长的学生。

这种挑战对于教师而言是很有益的,它能促进教师从理论到实践方面不断成长,在长时间的过程中获得丰收。

4.语文教师的专业性被突显出来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简单,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和其他学科比,显得要求不高。

而在实现“五环节课堂模式”之后,语文教师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明显。

导学案的编制、课堂小组合作的开展、当堂检测的问题设计等,都突出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导学案的设计是语文教师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结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语文教材的文学性,更重要的是,课堂如何在导学案的基础上展开更体现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堂是体现语文教师专业性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新课改的课堂最重要的原则是平等。

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往往会出现老师没有见过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交流知识和经验,交流情感和体验,这也就是所谓的课堂的师生互动。

这种语文课堂的互动,只有语文教师才能带领学生进行直至顺利完成。

5.语文课堂的容量得到扩大

语文教师应该都清楚,语文学习主要靠语文知识的积累。

一堂45分钟的课,时间短,容量小,目标单一,教师要求学生做好知识积累的任务,无异于缘木求鱼。

更何况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要方式,学生完全被动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主观方面不愿意接受积累,课堂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积累,但是容量又能有多大。

现在的“五环节课堂模式”课堂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使得语文课堂的容量变得无限大。

在课前,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在许多知识中筛选出下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在查阅和筛选的过程中扩大了知识的广度;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各自获得的知识,让思维在课堂上迸发,让知识在课堂碰撞,促进学生消化吸收,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获得提高,扩大了知识的深度,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第五章“五环节课堂模式”的反思

在课堂模式改革的路上支显宗学校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课堂改革毕竟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探索并解决。

1.语文教师的反复性,是课改曾经的最大阻力。

学校语文教师大多是45岁以上的高级教师,这些同志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传统教学方法运用熟练且有效,他们不太愿意进行新课改尝试;再者,“五环节课堂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他们而言,意味着从零开始,从心里面抗拒是可以理解的。

在全组决定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有少量的老师比较抗拒,不过在见到了新课改的效果之后,大家都愿意付诸实践。

然而,课改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有少部分老师又走回到老路上,出现了反复的情况。

或许是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见不到效果,又或许是他们在课堂上为了图省事,依旧走到教师讲、学生听的老路子上去。

为此,语文组又多次召开会议,组织多次学习,进行多次评比,通过一些列的活动来强调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号召全组语文教师身先士卒,勇于创新,情况再次出现好转。

在课改实行的过程中,反复是遇到的最大阻力。

要想将课改踏实有效推行下去,全体成员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新课改势在必行。

2.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是课改曾经的大难题。

在小组合作展示中,那些学语文成绩好、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多,因此他们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那些学习成绩差、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往往游离于合作学习之外,他们很难真正参与到合作中去,更不会在合作之后展示。

时间一长,优秀生越来越优秀,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越来越差,内向的学生也不会得到改善,两极差距越来越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除了对小组组员和组长进行多次培训之外,还会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