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0542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docx

《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docx

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

  

 

  

志愿者捐赠发展报告

 

  

 

 

 

 

 

 

 

   

 

 

 

 

 

2011年,志愿者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以往服务的基础上,向着更加深入的人文和人心关怀方面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形式和典型案例。

志愿者的个人贡献与社会、他人的需求的匹配更加受到关注,志愿服务活动自觉自愿的特性更多地展现出来,在社会发展的若干领域,志愿者都不曾缺位,志愿服务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得以发挥,志愿者的奉献有目共睹。

一志愿者通过参与相关项目,在社会最需要的领域提供服务

好的志愿服务项目能够有效兼顾志愿者的特点和受助对象的现实需求,将分散的志愿行为整合为持续性的集体力量,从而为特定的受助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

一个成熟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应有效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尽可能覆盖助老扶弱、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治安巡逻、应急救助等社会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

例如,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推出了四个层面的项目体系为志愿者参与服务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一)层次

第一个层面是“突显特色,加强交流”方面的项目。

围绕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加强对京外、境外特别是有国际化特点的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支持,通过组织优秀青年志愿者的广泛参与,打出国际化的志愿服务品牌,为首都国际化事业的发展服务。

主要包括对外交流志愿服务体系和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体系两大类。

第二个层面是“条块结合,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项目。

加强系统性的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通过属地管理的方式对全市进行无遗漏覆盖。

其中包括城市运行志愿服务体系、社区服务志愿服务体系和应急服务志愿服务体系三大类。

第三个层面是“提升素质,弘扬理念”的服务项目。

这类项目致力于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兼顾对志愿者的培训,提升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

其中包括文明礼仪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和绿色环保志愿服务项目体系。

第四个层面是综合性志愿服务项目体系。

主要是满足一些临时性、不定期、任务量不大的项目,采用“加强指导、重视维权、做好保障”的原则,帮助项目提出方做好相关工作。

(二)具体作法

第一,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狠抓体制机制建设,实现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

北京奥运会后,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不断创新和探索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一是推进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志愿者工作的意见》。

二是建立招募培训机制。

巩固奥运会志愿者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招募方式,按照“目标明确、分批开展、突出专业、实战演练”的思路,大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和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三是建立工作队伍保障机制。

推动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秘书处形成“事业编+社团编+志愿者”的人员配置架构。

依托社会资源,汇聚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管理、法律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四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形成“财政拨款+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社会化募集”的资金来源渠道,并逐步规范以“组织管理、研究培训、项目建设、队伍建设、激励保障、二级专项基金”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子基金规划框架。

五是建立管理激励机制。

建设和完善“志愿北京”信息平台,推进志愿者注册制度。

建立志愿者一~五星级认定制度和金、银、铜奖章授予制度。

第二,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志愿服务格局的网络化发展。

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发挥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业务上的发展龙头、日常服务管理中的平台作用,广泛联络、团结和凝聚北京市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志愿者组织,服务党政大局,服务民生所需,推动形成科学、高效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以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联合会与各委办局的沟通联系,在“条”上形成专业化队伍建设格局。

以区县二级“枢纽型”组织建设为依托,加大对基层志愿者组织的支持和指导力度,在“块”上形成基层志愿者管理服务格局。

以参与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玉树抗震等重大志愿服务为契机,加强与当地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交流,形成多“点”互动的区域志愿者合作格局。

以北京地区志愿者工作为纽带,主动支持中央在京单位团组织开展志愿者工作,推动形成连“线”牵动的属地志愿者工作格局。

第三,解决市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按照项目化工作目标,从解决市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设计开展市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集中展示中国人民讲文明、重礼仪、守秩序的精神风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常态化发展。

按照“力争用一个项目帮助解决一类问题”的思路,认真梳理和推出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包括7大类、18小类的项目体系,便于志愿者参与服务。

目前,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已经与北京地区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志愿者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覆盖各类志愿者达到215万人,认定和建设专业志愿者队伍16支,开发和规范市级志愿服务项目1300余个,“枢纽型”社会组织地位得到继续巩固,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创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志愿者在服务中传承文化与历史

志愿者是文明友善的使者,在文化与历史的时空中,扮演着文明传承的角色。

在无锡,用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的话来说:

无锡经验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两个文明一起抓。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国经济建设异军崛起的地方,无锡以志愿者工作作为切入点,致力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同步推进。

通过志愿服务工作抓好人的素质提高和精神塑造。

无锡市志愿者总会先后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团中央命名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被十运会组委会授予“十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被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组委会授予“会务工作优秀组织奖”。

市民巡访团被评为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优秀团队、“洋雷锋”唐磊当选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

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活动丰富多彩,品牌特色鲜明,体系日趋完善,影响日益扩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已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构筑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和展示无锡城市形象的一道风景。

近年来,无锡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科学发展优秀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

2010年无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0亿元,财政总收入1579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分别达到26000元和13000元。

无锡市注重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方面,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和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建设方面,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扩大志愿服务影响范围方面,在发挥先进典型和道德楷模的示范引导作用以及在建立健全各项文明创建长效工作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

无锡的主要做法是:

打造“1+4”志愿服务模式。

近年来,无锡市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不断提升志愿活动的吸引力、动员力、服务力、教育力和凝聚力。

10年间,无锡市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无锡市26万名注册志愿者自觉传递爱心,努力传播文明,积极参与帮困助弱、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大型赛会等活动,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无锡市的“1+4”志愿服务模式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即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

建立起“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牵头协调、总会自主运行、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高效、集中、顺畅的志愿服务工作领导体制。

文明委统一领导,市文明委统一制订志愿服务的发展愿景和总体规划,对重大战略性工作进行领导和协调。

10年来,无锡市历任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兼任市志愿者总会名誉会长、会长。

文明办牵头协调。

市文明办与市志愿者总会秘书处合署办公,研究分析、统筹推进无锡市志愿服务工作。

市文明办主任兼任总会秘书长。

总会自主运行。

2000年6月成立了全国地级市中首家志愿服务社团法人——市志愿者总会。

总会在市文明委指导下,依据《无锡市志愿者总会章程》,管理队伍,开展活动,部门齐抓共管。

实行志愿者总会理事会制度,由文明办、民政、教育等党政部门,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城区和在锡高校组成的理事会协调开展工作。

社会共同参与,创建“无锡志愿者网站”,开通“志愿服务热线”,吸引无锡市机关、企事业单位、NGO组织纷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市志愿者总会、县区及条线分会、基层团队、各类服务基地“四级网络”,志愿服务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4”即组建一批志愿服务团队、设立一批志愿服务基地、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出一批志愿服务激励举措。

组建一批志愿服务团队。

自行研发国内首创的网上“志愿者活动电子信息系统”,在市图书馆、火车站广场、在锡高校等场所建设一批实体化志愿者招募窗口,无假日接受市民报名、咨询。

目前,无锡市28.2万人成为注册志愿者,占建成区常住人口总数的8.3%。

在此基础上,按照报名志愿者特长优势、空闲时间、个人意愿等情况,对志愿者进行分类和组队,努力做到人岗相宜。

目前,无锡市已建成72支一级志愿者服务队,600余支二级志愿者服务队,3000余支基层志愿者服务队,构建起劳务奉献、智力服务、应急援助“三大类型”志愿者队伍,涌现出“志愿者爱心车队”、“市民巡访团”、“欢乐义工”、国际友人志愿服务团、二泉网络志愿者服务队等一大批特色专业志愿者团队。

设立一批志愿服务基地。

一是建立志愿服务培训基地。

在江南大学设立无锡志愿者培训基地,组织实施“万名志愿者培训计划”,自编《志愿服务基本要求》等培训教案10余例,通过专题授课、座谈交流、模拟演练等形式,常年对志愿者进行滚动式培训。

目前,已累计培训30.6万人次。

二是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基地。

坚持从硬件配套、软件保障两方面入手,着力抓好以市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为龙头和以市社会福利院、市图书馆、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各类敬老院为主体的“社会公益服务机构志愿服务基地”,以火车站、汽车站、市区主要交通路口为主体的“文明交通道德实践基地”,以河道绿带、重点企业为主体的“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基地”,以广场公园、景区景点为主体的“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和运作。

目前,无锡市共有各类活动基地2300多个。

三是建立志愿服务孵化基地,在新区民生大厦设立志愿服务孵化园,为青苗志愿者组织、春晖青年公益发展中心、东林志愿者联盟等NGO组织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定期组织工作交流和活动策划,并将一些成熟的志愿服务项目安排、落实给其操作,不断巩固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一是打造讲文明树新风志愿品牌项目。

2002年开始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工程”已有60余万人次志愿者参与其中。

在“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中,组织志愿者在节假日到无锡市“文明交通道德实践基地”、“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基地”、“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基地”等开展志愿服务。

二是打造扶危济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2000年起,每年一度的“关爱生命,人道万人捐”、“拥抱孤儿过新年”帮困助弱活动,至今已延续了12年。

积极推进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募集关爱资金100万元,组建“空巢老人爱心关怀服务联盟”,为独居、空巢老人安装物联网紧急呼叫系统,组织文明创建单位与无锡市135家敬老院签订为期三年的志愿服务协议书。

三是打造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近年来,分别为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金鸡百花电影节、环太湖国际自行车邀请赛等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特别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共有12.6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