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届高三月考卷.docx
《庆届高三月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庆届高三月考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庆届高三月考卷
重庆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
(二)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我们见证了艺术与世界从“不即不离”到“拉开距离”,再到“距离消蚀”的过程。
在古典的艺术话语体系中,如何借助线条、光影、色彩等手段,创造出如其所见、所知、所感的视觉真实,是艺术家的首要任务。
所谓视觉真实,是指在接受者的观看模式中,造型艺术的符号与它所再现的世界之间具有“似真性”。
之所以说“似真”,是因为艺术符号再现的不是实在的世界,而是表象的世界。
艺术与世界的关系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不即不离,既贴近生活,又融合了艺术家创造性的想象。
艺术的世界虽是幻象,但具有接受效果上的真实感。
说它是幻象,一是因为艺术的再现是一种创造性过程,艺术效果取决于再现的媒介、对象与技艺;二是因为艺术的再现是一种“观物取象”的抽象过程,再现什么、如何再现,取决于艺术家观察自然的眼光或图式。
说它是真实,一是因为造型符号与所指涉的事物之间具有约定俗成的指涉关系;二是因为它并不记录时空中偶然的事态或个别的事实,而是表现人生普遍的情绪与意义。
因此,作为幻想的制造者,艺术家不仅呈现表象的世界,而且建构视觉的真实。
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古典大师,用完美的技艺不仅把自然的微妙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赋予他所创造的形象以情感和生命。
在古典的艺术世界,艺术家总是在所知与所见之间作出妥协和选择,从而使古典艺术处于相对和谐的境界。
与古典的和谐不同,现代的艺术话语具有鲜明的断裂感。
没有传统的延续和确定的规范,现代艺术转而强调“绝对的现代”,强调流动、变化和偶然,以及对艺术陈规的质疑。
现代艺术家抛弃了对外部自然和现实世界的真诚,转而痴迷于视觉印象的真实和转瞬即逝的美。
尤其从塞尚、高更、梵高以来,在对视觉现象的重估中,他们抛弃了三维空间的幻觉,“越来越大胆地切断艺术中的再现因素,以便越来越坚定地在至为简洁、至为抽象的要素中,确立其表现形式的根本法则”。
现代艺术以自我塑造为核心,它鼓励独立自主和表现的自由,给予自我探索以重要地位。
一方面,它对艺术价值的评价是以个人兴趣为衡量尺度;另一方面,它又是反体制的、批判的。
它以放荡不羁的形式表达了拒绝媚俗的精英意识,无形中拉大了精英与大众的距离。
因而,现代艺术与大众格格不入,注定无法通俗。
如果说现代艺术以艺术的自主性为前提,刻意拉大艺术与世界、精英与大众、雅与俗的距离,那么后现代艺术则产生了“距离的消蚀现象,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即刻反应、冲撞效果、同步感和煽动性”。
在艺术风格上,雅俗艺术之间、艺术与生活之间已经失去了泾渭分明的界限,艺术家们沉溺于折中主义与符号拼贴的混杂风格之中,现代美学一本正经的精英意识已经被戏谑的、嘲讽的审美立场所取代。
在后现代艺术中,伴随着雅俗文化的融合以及不同风格艺术的混杂,各种距离感消失了。
人们片面地强调直观性、轰动性、新奇和刺激,消解了时空感受的审美距离。
后现代艺术的主要策略是,通过对过去符号的拼贴、挪用、解构与重组,来消解信息与娱乐、现实与影像、精英与大众、艺术与非艺术、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差异性。
因此,后现代艺术往往不像现代艺术那样给人很强的距离感,与此同时,它的批判性也相对减弱了。
(摘编自周计武《微博橙子辅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视觉真实强调造型艺术符号与客观世界在表象上的相似性,强调把自然的微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B.与强调偶然的现代艺术不同,古典艺术并不记录偶然和个别,而是表现人生普遍的情绪与意义。
C.现代艺术的精英意识被新的审美立场取代后,雅俗融合,风格混杂,出现了“距离的消蚀现象”。
D.后现代艺术采取折中主义,通过符号拼贴、重组等方式来获得同步感及煽动性、批判性等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本论部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以时间为序层层推进,论述清晰。
B.文章以达芬奇等艺术家为例,论证了古典艺术的和谐是他们在所知与所见之间妥协和选择的结果。
C.文章从艺术再现是一种创造性过程和“观物取象”的抽象过程两方面来论证艺术世界是一种幻象。
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多种手法,阐释了“古典”“现代”“后现代”在艺术语境下的丰富含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都强调艺术与世界的关系,说明现实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B.塞尚、高更以前的现代艺术家因依赖三维空间幻觉和再现因素,而使作品失去了批判性。
C.现代艺术割裂传统,丢掉规范而以自我塑造为核心,表达精英意识,必然使其远离大众。
D.在艺术风格上,古典艺术强调通俗,现代艺术强调高雅,而后现代艺术则强调雅俗融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红孩子
楸 立
我叫陈延安,但我还有好多名字,比如王海、吴小洲、常京京、霍小武等等。
这些名字都是在我每次换新家后,爸妈起的。
我不知道爸妈为什么这么做,但我清楚爸妈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
我说过我经常搬家,今天在上海,明天到常州,半年后又到了南京。
我和爸爸手里那只褐色的老皮箱一起,无声地四处漂泊。
爸妈的真实名字我不知道。
我叫王海时,爸爸叫老王,叫吴小洲时,他自然就随我姓吴了。
妈妈长得很美,我的记忆里妈妈很少说话,她总像爸爸的助手。
爸爸妈妈出去办事时,把我一个人锁在木屋里。
白天从窗子上向外张望,马路上小孩子们穿着花衣服,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手牵手上幼稚园、去戏院,我心里就好羡慕。
这些对于我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我不能和孩子们交朋友,不能和周围的人说话,甚至在楼下的空地里晒太阳也是不允许的。
巷口有几个梳着麻花辫的小女孩,正在跳房子做游戏,我在窗子里向她们摆手,可她们看不到我,能和她们一起玩该有多好呀!
这时门开了,妈妈走进来,我急忙把手藏到身后。
晚上,我蜷缩在被子里,屋子里静得可怕,屋檐上猫的叫声那么瘆人,角落里总有个黑影张牙舞爪地准备吞噬我,我把被子蒙起来动也不动,耳朵里听到的全是自己的心跳和喘息声。
不要认为我是个被遗弃和拐来的孩子,我是爸妈亲生的,他们很疼我、很爱我,一家人在一起时,爸爸亲着我的小脸蛋说:
“孩子,你长大了就知道这一切是为什么了。
”
我爱做梦,梦中经常听到滴滴的声音,有一次问妈妈:
“家里的表坏了吗?
”妈妈说我的耳朵出问题了。
可我的耳朵好好的。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我们在这座城市换了三个地方,爸妈分头出去的时间多了起来。
一天深夜,我在被子里听到妈妈和刚进门的爸爸小声谈话,好像什么人变坏了,中央让赶快转移。
妈妈问:
“什么时候走?
”爸爸坐在床沿上低头吸口烟说:
“明天你先走,我去把这次的任务完成了!
”我看到妈妈从老皮箱里取出一支乌黑锃亮的小手枪,递给爸爸。
天刚发亮,爸爸就出去了,妈妈为我穿好衣服,拎起那只皮箱领我下了楼。
我的小手被她牵着,上了一辆黄包车,我抬头望了望住了仅十几天的老木屋。
黄包车到了江边码头,我和妈妈登上一艘油轮,妈妈时不时地看着手腕上的表,焦急地盯着码头,却始终不见爸爸的影子,我也开始为爸爸担心起来。
油轮的汽笛叫了三次了,码头上忽然来了好多宪兵和军警。
他们向油轮奔来,妈妈抱紧我,亲了亲我的脸,对我说:
“孩子,在这里不要动,不许哭,会有人接你,妈妈要走了。
”我看到妈妈坦然地走上码头,一个瘦脸男人指着妈妈说了什么,军警就把她押上了汽车。
我记住了妈妈的话,我没哭。
后来,我睡着了。
醒来时,我身旁站着个高个子叔叔,他说是爸爸让他来接我的。
我和他到了一个地方下了船,换上汽车,然后是马车,走了好多天,来到了到处是山的地方,山上还有宝塔,一切都那么新鲜。
高个子叔叔领着我,到了周伯伯那里。
周伯伯从我的衣角里面取出一张纸条,上面密密匝匝写满了数字和字母。
我住进了宽敞的窑洞,这里有学校,学校里有好多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我不再孤单了。
可到夜里,我总是梦到爸爸妈妈。
我弄醒一旁的罗陕北,问道:
“小北,你想你的爸爸妈妈吗?
”
小北说:
“我想。
”然后,我们就哭出声来,把所有的孩子都闹醒了,孩子们都哭喊着要爸爸妈妈。
第二天,周伯伯来了,他身旁跟着位慈祥的阿姨。
周伯伯来到我们中间,那位阿姨拉着我和罗陕北的手说:
“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离开了你们,学校的老师、阿姨都是你们的亲人,孩子们,我就做你们的妈妈,我就是你们的妈妈。
”
所有的孩子一齐喊:
“妈妈,妈妈!
”声音漫山回荡……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我”记得用过的很多名字,也经常搬家等内容,暗示了“我”爸妈的工作,同时增加了神秘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我爱做梦,梦中经常听到滴滴的声音”,是与前文“耳朵里听到的全是自己的心跳和喘息声”相呼应,表现一个孩子内心的压力和恐惧。
C.由于地下工作的保密性,爸妈是不会当着“我”的面谈工作的,作者就多次用睡觉和做梦的内容来叙述“我”所了解的世界、所理解的世界。
D.文章以“‘妈妈,妈妈!
’声音漫山回荡……”结尾,既传达出红孩子们对妈妈的无限思念,也暗示了红孩子们在组织的怀抱中获得了新生。
5.从小说塑造的不同类型的人物的角度,总结概括小说表达的主题。
(6分)
6.用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是本文构思的一大亮点,这种独特的视角在情节设计和形象塑造上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章分析。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布兰(节选)
[美]乔治·R·R·马丁
晨色清冷,带着一丝寂寥,隐然暗示夏日将尽。
为数二十人的队伍于破晓时分启程,布兰策马置身其间,满心焦虑又兴奋难耐。
这次他年纪总算够大,可与父兄同往刑场,一观国王律法的执行。
布兰七岁。
死囚已被领至小丘上的庄园,罗柏【注】认为他是个誓死效忠“塞外之王”的野人。
布兰想起老奶妈在火炉边说过的故事,不禁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她说野人生性凶残蛮横,个个都是贩卖奴隶、杀人放火的偷盗之徒。
他们与巨人族、食尸鬼狼狈为奸,趁黑夜诱拐童女,还以磨亮的兽角啜饮鲜血。
然而眼前这个老人削瘦枯槁,比罗柏高不了多少,手脚紧缚身后,静待国王的旨意发落。
他在酷寒中因冻疮失去了双耳和一根手指。
而他全身漆黑的衣服,与北境守夜人弟兄们的制服没有两样,只不过衣衫褴褛,脓疮四溢。
人马的气息在清晨的冷空气里交织成蒸腾的雪白雾,父亲艾德·史塔克下令将墙边的人犯松绑,拖到队伍前面。
罗柏和琼恩直挺背脊,昂然跨坐鞍背;布兰则骑着小马停在两人中间,努力想表现出七岁孩童所没有的成熟气度,仿佛眼前一切早已司空见惯。
微风吹过栅门,众人头顶飘扬着临冬城史塔克家族的旗帜。
父亲神情肃穆地骑在马上,满头棕色长发在风中飞扬。
他修剪整齐的胡子里冒出几缕白丝,看起来比三十五岁的实际年龄要老些。
这天他的灰色眼瞳严厉无情,怎么看也不像是那个会在风雪夜里端坐炉前,娓娓细述远古英雄纪元和森林之子故事的人。
他已经摘下慈父的容颜,戴上临冬城主史塔克公爵的面具,布兰心想。
父亲脱下手套,交给侍卫队长乔里·凯索,然后双手擎剑,朗声说道:
“以国王之名,我,临冬城公爵与北境守护,史塔克家族的艾德,在此宣判你死刑。
”语毕,他将巨剑高举过头。
布兰的异母哥哥琼恩·雪诺凑过来。
“握紧缰绳,别让马儿乱动。
还有,千万别扭头,不然父亲会知道。
”
于是布兰紧握缰绳,没让小马乱动,也没有把头转开。
父亲巨剑一挥,利落地砍下死囚首级。
鲜血溅洒在雪地上,殷红一如葡萄美酿夏日红。
队伍中一匹马嘶声跃起,差点就要发狂乱跑。
布兰目不转睛地直视血迹,只见树干旁的白雪饥渴地啜饮鲜血,在他的注视下迅速染成暗红。
人头翻过树根,琼恩伸手搭住布兰的肩膀,布兰也转头看着哥哥。
“你做得很好。
”琼恩神情庄重地告诉他。
琼恩今年十四岁,观看死刑对他来说已是司空见惯。
冷风已停,暖阳高照,但返回临冬城的漫漫长路却似乎愈加寒冷。
布兰与兄长并骑,远远走在队伍前方,他胯下的小马气喘吁吁方能跟上兄长坐骑的迅捷步伐。
“这逃兵死得挺勇敢。
”罗柏说,“不管怎么说,好歹他有点勇气。
”“不对,”琼恩静静地说,“那不算勇气。
这家伙正是因为恐惧而死的,你可以从他的眼神里看出来。
”琼恩的灰色眼瞳深得近乎墨黑,但世间少有事物能逃过他的观察。
他与罗柏同年,两人容貌却大相径庭:
罗柏肌肉发达,皮肤白皙,强壮而动作迅速;琼恩则是体格精瘦,肤色沉黑,举止优雅而敏捷。
罗柏不以为然。
“叫异鬼把他的眼睛给挖了罢,”他咒道,“他总算是死得壮烈。
怎么样,比赛谁先到桥边?
”
“一言为定。
”琼恩语毕两脚一夹马肚,纵骑前奔。
罗柏咒骂几句后也追了上去,两人沿着路径向前急驰。
罗柏又叫又笑,琼恩则凝神专注。
马蹄在两人身后溅起一片翻飞雪雨。
布兰没有跟上去,他的小马没这般能耐。
他方才见到了死囚的眼睛,现在则陷入沉思。
没过多久,罗柏的笑声渐远,林间归于寂静。
太过专注的他,丝毫没注意到跟进的队伍已赶上自己,直到父亲骑马赶到身边,语带关切地问:
“布兰,你还好吧?
”
“父亲大人,我很好。
”布兰应答,他抬头仰望父亲,父亲穿着毛皮大衣和皮革护甲,骑在雄骏战马上如巨人般笼罩住他。
“罗柏说刚才那个人死得很勇敢,琼恩却说他死的时候很害怕。
”
“你自己怎么想呢?
”他的父亲问。
布兰寻思片刻后反问:
“人在恐惧的时候还能勇敢吗?
”
“人惟有恐惧的时候方能勇敢。
”父亲告诉他,“你知道为什么我要杀他?
”
“因为他是野人,”布兰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们绑架女人,然后把她们卖给异鬼。
”
父亲微笑道:
“老奶妈又跟你说故事了。
那人其实是个逃兵,背弃了守夜人的誓言。
世间最危险的人莫过于此,因为他们自知一旦被捕,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恶向胆边生,再伤天害理的勾当也干得出来。
不过你会错了意,我不是问你他为什么要死,而是我为何要亲自行刑。
”
布兰想不出答案。
父亲说:
“史塔克家族的人相信判决死刑的人必须亲自动手。
如果你要取人性命,至少应该注视他的双眼,聆听他的临终遗言。
倘若做不到这点,那么或许他罪不至死。
”
“布兰,有朝一日你会成为罗柏的封臣,为你哥哥和国王治理属于自己的领地,届时你也必须执掌律法。
当那天来临时,你决不可以杀戮为乐,亦不能逃避责任。
统治者若是躲在幕后,付钱给刽子手执行,很快就会忘记死亡为何物。
”
【注】罗柏,临冬城公爵艾德·史塔克的长子,临冬城的继承人,布兰的哥哥。
(选自《冰与火之歌》)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刑时,琼恩提醒布兰要“握紧缰绳”“千万别扭头”,是因为他希望布兰战胜内心的恐惧,在父亲面前展示出史塔克家族人的勇气。
B.罗柏和琼恩都是布兰的哥哥,作者用极其精当的描写,刻画出两人的不同形象特点,罗柏强壮、迅速、任性,琼恩优雅、敏捷、深沉。
C.对于守夜人被处死的命运,罗柏认为是他效忠野人,理当处死,琼恩认为他内心恐惧,死在所难免,父亲认为他逃避责任,因而判处死刑。
D.节选部分围绕处死死囚这一事件,通过语言、心理等描写,揭示史塔克家族的人对“恐惧”“勇敢”“责任”在认识和态度上截然不同。
8.请结合布兰观看处死死囚的经过,简要分析布兰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
9.节选部分多次提到了“眼睛”以及“眼神”“目光”等,有何作用?
请结合相关描写归纳整理。
(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
幼从外家曹姓,既贵,乃复故。
举乡试第一,除安庆府学训导。
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
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再按山西。
时百官俸薄,折钞又不能即得。
泰上章乞量增禄廪,俾足养廉,然后治赃污,则贪风自息。
事格不行。
六年夏言:
“连岁灾异,咎在廷臣,请敕御史给事中纠弹大臣,去其尤不职者,而后所司各考核其属。
”帝从之。
于是御史马谨等交章劾吏部尚书郭琎等数十人。
已,复出按山东。
泰素励操行,好搏击。
三为巡按,惩奸去贪,威棱甚峻。
九年超擢四川按察使,与镇守都御史寇深相失。
十二年八月,参议陈敏希深指,劾泰擅杖武职,殴舆夫至死。
逮刑部狱,坐斩。
泰奏辩,大理卿俞士悦亦具状以闻。
皆不听。
景帝监国,赦复官。
于谦荐守紫荆关。
也先入犯,关门不守,复论死。
景帝宥之,命充为事官,从总兵官顾兴祖筑关隘自效。
景泰元年擢大理右少卿,守备白羊口。
四月,都督同知刘安代宁远伯任礼巡备涿、易、真、保诸城,命泰以右佥都御史参其军务。
三年兼巡抚保定六府。
寻命督治河道。
自仪真至淮安,浚渠百八十里,塞决口九,筑坝三,役六万人,数月而毕。
七年移抚苏、松。
天顺改元,罢巡抚官,改广东副使,以忧去。
四川盗起,有言泰尝莅其地,有威名,乃复故官,往巡抚。
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
莅淮三年,谢政归。
成化六年卒。
(节选自《明史·陈泰传》,有删改)
【注】也先,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剌部的领袖。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B.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C.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D.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理卿,亦称大理寺卿,是掌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的最高行政长官。
秦时称为廷尉,汉时改名大理,北齐则易名为大理寺卿。
B.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或新皇帝即位时改变先帝的年号,颁布新年号。
每个年号开始的那一年称元年。
C.忧,指父母的丧事,“丁忧”原意为遇到父母等长辈的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凡官员丁忧必须解职回原籍守孝,期满后复职。
D.漕运,中国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城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
漕运方法历经改革,在明代趋于完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泰积极建言,请求增俸。
当时文武百官俸禄微薄,陈泰上奏请求增加俸禄,以养成清正廉明的风气,后来遭到阻止,未能执行。
B.陈泰惩奸去贪,威势严峻。
陈泰三次担任巡按,惩处奸人,去除贪官,威名显著。
以致于与镇守都御史寇深关系不和,遭到弹劾。
C.陈泰守关不力,险些丧命。
通过于谦推荐,陈泰负责守卫紫荆关。
也先入侵,紫荆关失守,陈泰被判处死刑。
最后景帝赦免了他。
D.陈泰督治河道,政绩显著。
陈泰役使六万人治理河道,几个月就完成任务。
疏通渠道一百八十里,堵塞决口九处,修筑堤坝三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幼从外家曹姓,既贵,乃复故。
(5分)
(2)参议陈敏希深指,劾泰擅杖武职,殴舆夫至死。
坐斩。
(5分)
(二)古典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注】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元和五年,元稹承召回京,因与宦官刘士元在驿站为争厅房大打出手,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
刘禹锡为了褒奖元稹不屈服于阉竖淫威的坚强意志,特意赠给他一只文石枕,元稹亦回赠其壁州竹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收到朋友赠送的壁州竹鞭,诗人借“鞭”咏人,借诗咏志,表达对朋友的酬谢。
B.首联运用比兴手法,以壁州竹鞭的名贵,暗示赠鞭者的高尚,赞扬之情跃然纸上。
C.颈联运用“竹节”之“节”与“节操”之“节”的双关,把鞭与人联系在了一起。
D.作者巧妙地把咏鞭、写人、喻己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脉络清晰,情感真挚深沉。
15.尾联写了什么内容,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古人认为优美的山水可以让人忘却世俗名利。
所以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写他退隐后骑着马在兰草遍地的水边缓缓行走,在长满椒树的小山上暂作停留;所以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写他被贬后任凭一叶扁舟在茫茫江面上自由来去;所以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渔人“________,________”,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炒热了冷寂的暑期档,成为了全网吹爆的“国漫之光”。
《哪吒》的成功,除了精良的制作,关键还是胜在“新瓶装旧酒”。
它将________的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创造性改编,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个画着“烟熏妆”的丑哪吒。
中国神话传说,一直是国产动漫取之不尽的巨大素材库。
那些神话故事,历经千年而流传不衰,是超越时空、经得起考验的经典,而动漫,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不是动漫选择了神话,而是神话需要动漫。
源于道教神仙谱系、“封神榜”传说的《哪吒》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中国动漫或许不需要________,而是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封神宇宙”。
当然,构建一个“封神宇宙”,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 )。
这不但要有对原著的情怀式“守护”,而且要有________的创新性“再造”。
但唯其艰难,才更显出其意义和价值。
“不信命是哪吒的命”,也是中国动漫人的命。
中国动漫能否以中国的故事改变世界的文化生产版图?
让我们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耳熟能详 另起炉灶 孜孜不倦 拭目以待
B.耳熟能详 另辟蹊径 谆谆不倦 拭目以待
C.耳濡目染 另起炉灶 谆谆不倦 翘足而待
D.耳濡目染 另辟蹊径 孜孜不倦 翘足而待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B.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C.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
D.可以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不只是需要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更是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
B.它不光是免费“拿来”,还是一种创造性转化
C.它既需要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还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
D.它不是免费“拿来”,而是一种创造性转化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3分)
在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每一集的片头,导演都会巧妙地利用日晷报时。
日晷由晷盘、晷针组成。
带有刻度和文字的圆盘,称为晷盘。
以晷盘中心为基点,均匀的分出刻度,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________”来表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小时。
穿过晷盘中心,与晷盘保持垂直角度的铜针,称为晷针。
晷针与地轴平行,起着“________”的作用,而当太阳光照到晷针上时,会在晷盘表面上“见影”,根据针影位置所在的晷度,就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日晷计时简单可靠,________:
一是日晷依赖阳光,如果是夜晚和阴雨天,日晷就失去了计时作用;二是春分和秋分时节,太阳运行轨道与赤道和晷盘平行,日晷上没有影子,也就无法标示时间。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