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参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4702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学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美术教学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美术教学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美术教学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美术教学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教学参考.docx

《美术教学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学参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术教学参考.docx

美术教学参考

[教学参考]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一、教材分析

初中的学生应当有丰富的美术知识,有更开阔的眼界。

此课就是准备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全面地认识美术世界的机会,增加对美术不同种类的了解。

在美术世界里,种类的不同,根本的原因是材质的不同。

油画用的是油画色、亚麻布、调色油,所以画家能够画出层次丰富、色彩厚重的作品。

雕塑用的是石料、陶土、石膏、青铜等材料,所以才能雕出有立体感的作品。

沿着这一思路,教师应当紧紧抓住材料与画种的关系,向学生展现出美术世界的广阔,使他们能对美术种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同时,使学生对各个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现代美术设计——的特点、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现代艺术在利用材料进行创作方面有新的突破。

它们打破了艺术的常规,不拘一格地运用各种废弃物、自然物等,使艺术创作出现了新的面貌。

教师应当通过对《螺旋形防波堤》的介绍让学生对现代艺术的这一特点有所了解。

必要时还可以出示一些课本之外的现代美术作品进行补充。

1.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不是从传统的角度介绍各个画种,而是以材料来区别不同的画种,力求使学生明白画种的不同,是因为画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

本课还希望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2.教学内容与目标:

(1)应知、应会与其他目标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欣赏课本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在小学时欣赏过的图片,进行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

难点:

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二、教学设计参考

课例

(一)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

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

这节课的探究题目就可以确定为:

“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1.教师放映幻灯或者录像片,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

[教学参考]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更新时间:

2009-10-28  来源:

本社教参  作者:

本社

课例

(二)

1.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课本,重点理解带蓝色圆点的门类及材料。

2.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不明白的问题和教师探讨。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

3.教师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展示他们在小学时学过的美术作品,要求他们能够正确地说出不同的美术门类,并指出作品使用的材料名称。

三、教学评价

1.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评或教师点评,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对作品及材料进行正确地判断。

可增加评价点如:

学生的态度是否专注积极等。

2.在遨游中是否对美术产生了兴趣?

3.是否了解美术大家族中的不同种类?

能否记住其中的代表作品?

4.能否认识到美术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能否积极发表意见,参与讨论?

四、相关资料

法国的凯旋门修建的原因——1792年奥普联盟为恢复法国路易十六的专制统治,准备发动战争。

法国主张先发制人,向奥国宣战,但力量准备不足,很快失利。

国内人民宣布“祖国在危难中”,退居宫室维持权力的国王公爵又向法国人民发布威胁性公告。

禁止人民抵抗外来侵略者,在这种内外压力下,不屈的法国人民立即组织起来,向国内封建统治者和外来干涉者进行决死战斗,到处成立起义勇队保卫巴黎,两万名志愿军开赴前线与奥国侵略者战斗,马赛人高唱着《马赛进行曲》挺进。

9月22日宣布法兰西为“共和国”.《马赛进行曲》后来便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国歌。

同年年底(12月21日)审判国王路易十六,翌年1月21日将这位国王处死。

法国著名雕塑家吕德(1784—1855)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的美术家。

健在这件雕塑作品中,热情地歌颂了法兰西人民能革命热情和战斗精神。

作品中仅有七个人,却绐人以浩浩荡荡的千军万马之感。

——范梦《西方美术史》

亨利·摩尔(1898—1986年)

英国著名的现代雕塑家,是矿工的儿子,年轻时曾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

英国中世纪的雕塑、古埃及和墨西哥的艺术给他以很大的影响,使得他早期的作品古拙、沉稳、充满了生命力。

30年代后期,他的雕塑经历了实验期,风格有很大变化,发展出两种重要的技法:

一种是在实体中挖出空洞,以显露内在的形体,另一种汇集不同的形体来组成一件作品。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躲在防空洞里的矿工画素描。

战后,他的雕塑作品也日趋成熟,接到了许多的订单,开办了雕塑展览,成为当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人物。

他的主要作品女人体,还是斜卧的,而且作品并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暗示,只是为了唤起一种对女性的崇敬。

世界上许多的国家的公共场所,都矗立着他的巨型雕塑作品,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的斜倚人体、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前的二件式的斜倚人像。

他的作品比别的艺术家更能体现历史悠久的雕塑传统,而且他还是一位对现代雕塑最具有洞察力和理解力的评论家。

2000年,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举办了大型亨利·摩尔雕塑展。

在北京,他的12件雕塑作品曾围绕着北海公园的湖畔进行露天展览,引起了众多的游客驻足观看,反响强烈。

罗中立(1948年一)

我国著名的油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院长。

罗中立早年曾在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学习,“文

革”时去农村插队l0年之久。

农民的朴实、农村生活的艰苦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l978年,他考入四川美术学院,1980年创作了油画《父亲》,以巨大的画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在我国美术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该作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年发展一等奖。

80年代以来,他又创作了许多表现农民日常生活的作品。

l982年罗中立在本院留校任教。

1983年赴比利时安特卫普美术学院深造。

 

2.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

如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样是画人物,它们有什么不同?

(可以从色彩、光线、立体感等方面相互对照)

3.如果有条件,教师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画种的材料实物,像油画颜色、各种绘画用纸等给学生传看。

4.教师设计一些类似智力测验式的思考题,看学生是否能够将艺术作品和材质正确地“挂钩”,一边看作品,一边正确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

课前,师生均应准备一些画作印刷品、幻灯片或录像等以补充课本内容。

像学生甲指版画《秋瑾》,学生乙找出版画用的材料;学生甲出示卡片——“浮雕”,学生乙就要指出书上图片中的浮雕;学生甲出示“水彩画”的卡片,学生乙就要从课本外找出一张水彩画的作品。

5.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以从课本之外找一些图片,让他们做出分析和答案。

6.找出一些图片留给学生作课外的探索。

如设计领域的广告,就有不同的材质。

如版画中的铜版画、石版画都可以让学生了解,但不要在课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通过课外的探讨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地学习知识,为他们创造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机会。

 

教学参考]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更新时间:

2009-10-28  来源:

本社教参  作者:

本社

一、教材分析

1.编辑指导思想: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

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④“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②1999年,首师大教授常锐伦先生曾指出:

“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

③他提出:

以美术“白话文”为主的技能是基础教育美术学科的基本技能。

“手绘线条图像”是人们最为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它“对美术具有普遍意义,适应于广大空间、长久时间和众多方面应用价值,并可成为从事各种职业都用得着的工具”。

它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切入点,将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内容编入中学美术教材,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为其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

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学习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的精神。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一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只有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评价态度等,才能更好地完成和实施新教材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面向全体,又应关注优秀;既要突出情意性,又不可随意地放任自流;既要重视学科间的综合,又不能失掉美术学科特征……总之,我们应当整体地、辨证地把握事物,避免过分地偏执一方。

追求和创造一种和谐与平衡的教育状态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一课在编排上的构想如下:

(1)通过大量各行各业的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图例展示,使学生明确学习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

同时,丰富的图例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自然地建立了美术与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欣赏的作用。

(2)将手绘线条图像从功能上分类,这样,既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又容易使这一新的内容逐渐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

①记录、.说明、描述等功能(体现观察是基础的美术特征)

“表达不强求对物象的完全写实,关键在于表达得是否明确(如暖水瓶图)”,是本课面向大多数同学的基本要求。

会使学生增强自信、打消顾虑、大胆表达。

用多种方法表达“一杯热水,,的图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充分展开想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表达。

并能在表达中充分展示个性。

②交流、抒情等功能(体现用形象说话的美术特征)(未编入本册,可作为补充的学习材料)

(3)练习建议:

(即教材中的作业要求)

第一课时的练习活动,可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热身训练来进行。

内容可选择与学生生活有联系的、熟悉的内容,或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的内容,为学生今后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能够生动、有个性地表达奠定基础。

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可多样化,让学生在轻松和充满情趣的气氛中体验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

第二课时的练习活动,以描述、说明、记录等表达为主,练习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应将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之中,有意识地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990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手绘线条图像迅速、果断、大胆而有个性地表达出物象的基本特征,能抓住事物发展中酌主要环节记录和叙述事物和事件的发展过程,并能初步地运用一些艺术手法表达思想和情感。

通过学习,逐渐解决表达中遇到的形体、透视等问题。

原定第三课时的练习(可作为补充的学习材料)

[教学参考]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更新时间:

2009-10-28  来源:

本社教参  作者:

本社

将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作为交流语言,运用夸张、象征、借代等表达手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思想和情感及其他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锻炼形象思维能力和形象的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与目标:

(1)应知、应会与其他目标

①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当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去表达物象,能抓住物像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切忌标准化和一刀切。

应以大多数学生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目标,“表达不一定强求对物象的完全写实,关键在于表达得是否明确”,是面向全体的基础目标,在此基础上分层次确定目标,如:

本课对形体和透视方面的目标可分为了解、初步掌握、基本掌握、掌握等。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②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获取、筛选、判断信息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体会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

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难点:

能够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地表达。

能发挥想象以及运用丰富的手法表达事物。

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综合处理信息,抓住关键,创造性地表达。

(3)学习材料:

教材中的练习建议只是学习活动的内容提示,教师和学生可举一反三。

在规定课时内无法完成的学习内容,有兴趣的学生可作为长期作业,如:

记录对动、植物的观察等。

原第三课时的练习也可作为补充的学习材料(见第三课时的练习建议)。

二、教学设计参考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一)第一课时:

①图例观赏,认识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重要性(可将教材中与教师自选的图例制成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②热身活动,感受和体验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可做练习建议中的内容,也可以与同学们共同决定练习内容)。

第二课时:

③讨论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需要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情况。

④请学生将所遇到的情况画出并整理成练习题目。

⑤选择其中的若干题目,大家共同完成。

(可用现场情境模拟的形式完成)

⑥观摩、评价。

(二)第一课时:

①选择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产品安装说明图、一些物品包装的开启方法示意图,请学生看图后开启或安装。

②观赏图例。

(目的及方法同前)

③热身活动。

(目的及方法同前)

第二课时:

④分别作有针对性的练习,如:

描述、记录说明等。

可以统一题目,也可以自选内容。

(可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选择地点和场所,采取分组、竞赛等形式)

⑤观摩评价

教学参考]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更新时间:

2009-10-28  来源:

本社教参  作者:

本社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①加强直观图例演示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的意义。

②适时鼓励学生在表达中的成绩,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大胆、自信地表达事物,对学习有正确的态度。

③创设情境、规定时间、游戏、竞赛等多样的形式,能让学生充分体验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有助于学生迅速、果断、自在地表达。

还为学生的综合发现、实践和创新创造了条件。

为学生合作探究、互相学习的平行教育提供了机会。

④学生出题目,统一内容,大家共同表达相同的事物,表达中方法的丰富和多样,不仅会使肇堆对姜术例浩右初老的认识.而日会但估他们在作业表达中充分展示与众不同的个性。

3.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习中学生可能出现不敢下笔的情况,。

出现表达不够清楚、形体不很准确等问题,教师应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加强辅导,真正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精神。

教师对前者应积极鼓励,肯定成绩,也可采用一些如:

用不能修改的笔作画、限时完成等方法促使学生逐渐放开胆量。

对于后者除积极鼓励之外,还注意要少指责,多引导,可为其指出稍加努力即可达到的目标,逐步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评价

   1.是否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与用途?

2.能否用手绘线条图像与同学进行简单的沟通与交流?

3.是否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4.对自己的手绘线条图像,按下表内容用短语自评。

基本特征

问题的关键

事物发展的主要环节

简洁明确

老师与同学的评价

 

 

 

 

 

5.教师应从学生的不同潜质出发,对学生的作业做形成性评价,不宜多做横向比较。

不足之处,可提醒学生通过观察、自我调整的方法进行修正。

充分发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作用,通过自我教育、平行教育提高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能力。

对学生的点滴优点可在活动中适时评价,及时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也可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肯定。

本课作业的评价可试分为“表达基本明确、表达明确、表达准确、表达大胆果断、表达生动流畅、表达独特新颖等”等级。

6.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可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更加深刻地体会和感受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奠定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师可用问卷的形式、作业附体会的方式、讨论的形式等进行综合评价。

7.可设计一些内容如:

①你喜欢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吗?

②特别喜欢的练习有哪些?

⑧通过学习你对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④通过练习你对物体中的形体有哪些了解?

⑤你是怎样很快地把握住物体的特征的?

⑥对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你怎样认识?

(如教材中“一杯热水”的表达)⑦在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中,你是怎样抓住主要环节的?

⑧通过练习你掌握或知道了哪些透视常识?

⑨在表达中你有哪些困难?

……

[教学参考]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更新时间:

2009-10-28  来源:

本社教参  作者:

本社

四、相关资料

1.小词典:

尺蠖:

是尺蠖蛾的幼虫。

尺蠖蛾的种类很多,是果树和森林的主要害虫之一。

尺蠖在行动时身体向上弯成弧状,像用大拇指和中指量距离一样。

清·郑懿行《尔雅义疏·释虫》:

“其行先屈后伸,如人布手知尺之状,故名尺蠖。

”成语“尺蠖求伸”,比喻先退让,以求进取。

也比喻人处世有术,能屈能伸。

《周易·系辞下》:

“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明·王世贞《鸣风记·第五出》:

“尺蠖欲求伸,卑污须自屈。

2.资料库:

一位早期的显微镜专家l7世纪荷兰干货商列文虎克(AntonievanLeeuwenhoek)(1632—1722)的业余消遣是磨镜片,并且成了他的强烈爱好。

他通过自制的小巧而完美的透镜看到了微观世界并加以描绘。

这些描绘,引起人们很大注意,以至把他推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这一学会是当时欧洲最早和最杰出的科学团体之一。

在50多年里,列文虎克向学会写了几百封长信,详尽而精确地描述了他通过显微镜所看到的奇迹。

其中,大多数都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上;由他提供的第一幅细菌绘图也在1683年该学报上刊出。

1683年,他写了一封特别令人兴奋的信,谈到他把自己牙缝里的牙垢混进一滴雨水里,放到显微镜下检查时的发现。

他写道:

“我非常惊奇地看到了在水中有许多极小的活的微生物,十分漂亮而又会动,有的如矛枪穿水直射,有的又像陀螺团团打转,还有的灵巧地徘徊前进,成群结队,你简直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大群蚊蚋或苍蝇。

”又有一次,他刚刚喝过滚烫的咖啡以后,从门牙上挑出些牙垢进行观察,他十分惊讶地发现,在他的透镜下是一动也不动的细菌尸体。

接着他又从后牙上挑出些牙垢再看,那些微生物照样动得欢。

于是他机敏地做出了判断,是烫咖啡杀死了那些小生物。

他根据用简单显微镜所看到的微生物而绘制的图像,今天看来依然是正确的。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法国科学家。

先后在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中做出卓越贡献。

巴斯德不仅以巴氏消毒法留名后世,还是分离细菌的先驱,并且发明了最早的人工免疫制剂,来与炭疽病、鸡霍乱和狂犬病这类疾患做斗争。

由于他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全世界捐款于l888年建立了以他的姓氏为名的研究所。

值得一提的是:

巴斯德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他还曾在1863—1867年兼任过法国巴黎美术学校的教授,他在美术上的造诣,使他的科学工作如虎添翼。

1885年,他发明了狂犬病疫苗取得了成功。

当年,一个名叫梅斯特的阿尔萨斯少年被送到巴斯德处,他在两天前四肢被狂犬多处咬伤,医生们说,不出一个月,这少年必死无疑。

巴斯德的疫苗从未在人身上试过,梅斯特成为第一个接受巴斯德狂犬疫苗治疗的人。

从此,成千上万的人因巴斯德的疫苗而免于死亡,而在此之前,被狂犬咬伤的人几乎无一生存。

梅斯特十分感激巴斯德,便当了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守门人,l940年,纳粹士兵进入巴黎,梅斯特对法国被占领满怀忧愤,自杀身亡。

教材中的图选自巴斯德笔记本中的一页,是一次实验记录。

巴斯德试图确定不同细菌的生长条件,他从腐败黄油中找到了能产生酪酸的细菌,他把这种细菌置于密封的烧瓶之中,证明它们与别的细菌不同,只能在缺氧的环境中生存。

美丽的双螺旋DAN是一种生物大分子物质,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

1953年,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AN的分析结果,提出了著名的DAN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DAN分子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像是右旋的旋转楼梯,交替排列的磷酸和脱氧核糖构成了两边的扶手,两条链中的4种碱基(分别用A、T、G、C表示)通过相互配对组成一格一格的梯级。

碱基是固定配对的,即A必须与T配对,G必须与C配对(这就是碱基配对原则),因而使两条链间的距离保持一定,双螺旋结构十分稳定。

参考书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光盘版200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光盘版200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卷光盘版200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生活科学文库》《健康和疾病》雷内·杜博斯梅娅·派因斯与时代一生活丛书编辑合著科学出版社与时代公司出版

《中国成语大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l986年

《生命大揭秘》王谷岩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

 

教学案例]第七课大家动手做条龙

更新时间:

2009-10-28  来源:

《实验论坛》  作者:

张文琦

一、课题大家动手做条龙

二、教材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第13册第7课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学生分析

刚刚入学不久的初一年级学生,对中学美术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憧憬,特别是对《大家动手做条龙》这一课,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生活在龙的故乡,他们对龙的文化已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如中国龙是一个人的造型,其造型是长长的、弯弯的,在民间有舞龙、赛龙舟等民俗活动等。

他们具备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如剪刻、粘贴、穿插。

他们愿意接受新事物,做自己喜欢而没有做过的事情。

通过教师的教学,将学生零散的龙文化知识,引导到龙的艺术形象上来,并通过“大家动手做条龙”,加深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和方法。

五、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设置了两部分教学内容:

1.中国龙文化知识的学习,包括中国龙文化的传统和龙造型的特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在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

2.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抓住龙的基本特征,制作一条写意的工艺龙。

如纸杯以及生活中能够找到的或可以利用的替代品,进行组合、穿插、连接,将“纸造型”知识和方法隐含在制作当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并通过不同材料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

以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更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目标

1.人文性目标:

简单了解有关“龙”的人文知识,探究中华民族与龙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情感。

2.知识性目标:

在了解龙的造型特点及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设计工艺龙的造型,并选择恰当的圆柱或截圆锥体材料制作工艺龙。

3.情感性目标: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创作兴趣;感受龙的精神,陶冶情操。

七、教学重点

1.研究龙的造型与结构特点,设计并制作工艺龙。

2.感受龙的精神,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八、教学难点

1.龙头的造型及整条龙的气势和精神风貌的表现。

2.在合作学习中注意每位学生的共同参与。

九、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教学课件

⑵一至两件可拆卸的龙造型。

⑶多种制作材料。

2.学生准备

⑴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查找有关龙的文化渊源和形象资料,为本课学习做好铺垫。

⑵准备一些以龙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及实物带到课堂,以备分析只用。

⑶课前思考题(从校园网登出):

①中华民族为什么对龙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特殊的喜爱?

②龙的形象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③在造型艺术中如何表现龙的精神?

④就我们目前的实际水平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龙的造型?

⑤龙有哪些明显的造型特征和审美特点?

⑥想几个有龙字的成语并理解它们的意蕴。

⑦找一找有关龙的传说和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