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禁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4557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用药禁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老年人用药禁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老年人用药禁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老年人用药禁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老年人用药禁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人用药禁忌.docx

《老年人用药禁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用药禁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年人用药禁忌.docx

老年人用药禁忌

老年人用药禁忌

老年人疾病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起病隐袭,症状多变;病情难控,恶化迅速;多种疾病,集于一身;意识障碍,诊断困难;此起彼伏,并发症多

 1.受益原则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

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

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

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

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

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

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

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

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

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

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

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

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

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4.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适宜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

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5.暂停用药原则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

在老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知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

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

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老年人用药十二忌

老年人疾病种类多,用药也多。

据统计,老年人平均用药量约是青年人的5倍以上。

由于老年人体内各脏器生理储备能力减弱,对药物的应激反应也变得脆弱,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安全范围变窄,加之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排泄变慢,故容易发生中毒或不良反应。

一般说来,老年人用药有十二禁忌。

一忌任意滥用。

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二忌种类过多。

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种类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也越高。

此外,老年人记忆欠佳,大堆药物易造成多服、误服或漏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三忌用药过量。

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

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四忌时间过长。

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

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

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及时停药或减量,尤其是对于毒性大的药物,更应按“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掌握好用药时间。

五忌生搬硬套。

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

六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

老年病多长期、慢性,易出现“乱投医”现象。

那些未经验证的秘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中毒,添病加害。

七忌滥用补药。

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

民间就有“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

八忌朝秦暮楚。

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药“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告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

用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发毒副反应。

九忌长期用一种药。

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甚至成瘾。

十忌滥用三大素。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有效药物,但不能当万能药、太平药滥用,否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十一忌依赖安眠药。

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发生头昏、头胀、步态不稳和跌倒,久用也可成瘾和损害肝肾功能。

治疗失眠最好以非药物疗法为主,安眠药为辅。

安眠药只宜帮助病人度过最困难的时刻,治疗时应交替轮换使用毒性较低的药物。

十二忌滥用泻药。

老年人常易患便秘,如为此而常服泻药,可使脂溶性维生素溶于其中而排出,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缺乏。

老人便秘,最好调节生活饮食节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

 

后期制作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们必须重视老年人的用药问题,因为老年人用药机会多,药物不良反应随年龄而增加

将老年人疾病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分类

发生在各年龄组的疾病如感冒、胃炎、心律失常等。

中年起病,延续到老年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痛风等;老年期起病,为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症、老年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痴呆等;极少数的老年人也可患儿童常见的疾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

2.老年人起病特点:

起病隐袭,症状多变;病情难控,恶化迅速;多种疾病,集于一身;意识障碍,诊断困难;此起彼伏,并发症多。

由于老年人生理特征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胃液pH升高、胃粘膜萎缩、胃排空速率下降,导致药物溶解速率改变、药物因在胃肠停留时间延长而吸收改变;肝和胃肠道血流减少,从而改变药物首过效应而影响生物利用度,肝、肾功能、血浆蛋白结合力和组织结合力改变使一些药物转化速度减慢,半衰期延长或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从而药效增强如:

普萘洛尔造成的肝性脑病。

老年人肾单位仅为年轻人的一半,使药物在体内积蓄,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和中毒。

常量用药易蓄积中毒。

如:

地高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苯巴比妥、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普萘洛尔等应用时需慎重。

老年人对以下药物敏感性增高,在应用下列药物时须重新调整剂量

1.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敏感性增高:

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痛药

2.对抗凝血药的敏感性增高:

表现为血管壁变性,弹性纤维减少,血管弹性减少而使止血反应发生障碍,对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药非常敏感,一般治疗剂量即可引起持久的血凝障碍,并有自发性内出血的危险。

70岁以上患者剂量为40-60岁患者的30%即可。

3.对利尿药、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高:

其机理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内环境的稳定功能减弱。

如吩噻嗪类、β受体阻滞药、血管扩张药、左旋多巴、三环类抗抑郁药、苯二氮类与利尿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4.对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的敏感性降低:

心脏肾上腺素β受体敏感性降低,对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反应均减弱。

例如,65岁患者增加每分钟休息时心率25次,需要的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剂量为25岁所需剂量的5倍;老年人动脉内灌注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前臂血流的作用也要比青年人弱。

老年人用药常见不良反应如下

1、镇静安眠药如地西泮、氯氮卓: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2、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大汗淋漓,血压体温鄹降,四肢冰冷,虚弱。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可致胃出血。

3、抗高血压药如胍乙啶、利血平、甲基多巴易致抑郁症。

4、抗心绞痛药如硝酸甘油可引起头晕、头胀痛、心跳加快,可诱发或加重青光眼;硝苯地平可出现面部潮红、心慌头痛等。

5、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美西律可出现眩晕、低血压、手足震颤、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

6、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可致心动过缓,心脏停搏,可诱发哮喘,加重心衰。

7、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可致脱水、低血钾。

8、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与利尿剂合用可加重耳毒性反应,致耳聋、肾脏损伤。

避免使用四环素、万古霉素等。

羧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菌素需减量或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9、降糖药如胰岛素、格列齐特等,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10、抗心力衰竭药如地高辛等强心苷可引起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及低血钾症等洋地黄中毒反应。

11、抗胆碱药如阿托品、苯海索和抗抑郁药丙咪嗪可使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抑制排尿括约肌而导致尿潴留。

阿托品可诱发或加重青光眼,甚至致盲。

12、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可致嗜睡、头晕、口干等反应。

1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泼泥松、地塞米松等长期应用可致水肿、高血压,易使感染扩散,诱发溃疡出血。

14、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VA过量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厌食、毛发脱落、易发怒激动等;VE过量会促使静脉血栓形成、头痛及腹泻等症症;锌过量可致高脂血症及贫血;硒过多可致性中毒,引起恶心呕吐、毛发脱落、指(趾)甲异常。

 

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和紊乱,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影响许多药品选用、剂量大小、用药频率,给老年病治疗带来很多困难。

指导老人合理用药不仅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社会和家庭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西安市中医院老年病科郭汉林

一.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

1.药物吸收

①老年时胃粘膜逐渐萎缩,胃酸分泌减少,PH增高,70岁的老年人胃酸可减少20-25%

②胃肠道血流量65岁约减少40%,因此减少和推迟药物的吸收;

③胃肠道蠕动减少,排空速度变慢,药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可能造成血药浓度的波动;

④胃肠道吸收表面面积和吸收细胞减少,致其功能降低;

⑤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发生率增加,导致细菌在小肠繁殖,引起葡萄糖、B族维生素、铁及钙在老年人吸收减少,这是老年人吸收障碍,造成铁、钙、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2.药物代谢

①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老年时肝重量减轻,成年人(20-40岁)肝重约1200克,老年人(71岁)以上平均肝重仅约741克;

②功能性肝细胞数量减少;

③肝血流量在60-80岁减少40-45%;

④老年人特别是营养不良时肝合成蛋白的能力减少,易出现低蛋白血症,结果可使血中结合型药物减少,游离型药物增多,血药浓度增高。

因此老年人用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哌替啶、吗啡、保泰松、地西泮、氯丙嗪、洋地黄毒苷、水杨酸盐等,尤其是同用几种药物时由于竟争性结合,导致药物血浆浓度增高或消除延缓而出现更多的副作用;

⑤吸烟、饮酒、疾病、临床用药、饮食等诸多因素均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

⑥选用某些需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时更需考虑上述特点,例如可的松在肝脏转化为氢化可的松而发挥作用,应尽可能应用氢化可的松而不用可的松。

老年人代谢茶碱的功能比青年人低35%,阿普唑仑、利多卡因、甲磺丁脲等的代谢率亦随增龄而明显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毒副作用。

红霉素与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伐他汀合用,可升高他汀类血药浓度,增加肌病的危险性。

因此老年人应用经肝脏代谢,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时,应减少剂量,通常是青年人1/2—1/3.

3.药物排泄

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增龄使肾组织出现玻璃样变、动脉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等形态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降低,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在体内消除缓慢,血浆半衰期延长,使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副作用。

例如地高辛、别嘌呤醇、利多卡因、地西泮、苄青霉素、氨基糖甙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乙胺丁醇等。

二.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

首先应对老人所患疾病分析轻重缓急,权衡利弊关系,能不用药者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许多疾病可以通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改善来治愈。

如高脂血症患者,首先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而不是马上服药。

对于诊断明确、必须用药的老人,选用的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的药物,即能缓解症状,纠正病理过程或消除病因,而且剂量要小,种类少,最好不超过3-4种,有相同作用或相同副作用的药物避免合用。

常见的副作用例如:

1.镇定药、抗抑郁药、血管扩张药、降压药和利尿药均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反应;

2.利血平可引起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抑郁,甚至因此而自杀,大剂量可引起震颤麻痹。

含有利血平的复方制剂包括:

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平(北京降压0号)、降压灵等。

3.青霉素由肾小管分泌排泄,老年人分泌功能衰退,排泄减慢,易出现中枢神经的毒性反应,可诱发癫痫及昏迷;

4.铁制剂可因胃酸分泌减少致吸收量不足,疗效差。

宜同服稀盐酸、维生素C或增加剂量;

5.吩噻嗪类永久性震颤性麻痹在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尽可能避免长期应用。

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降压灵等复方制剂均含少量噻嗪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