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小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4531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小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家庭教育小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家庭教育小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家庭教育小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家庭教育小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小知识.docx

《家庭教育小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小知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教育小知识.docx

家庭教育小知识

  家庭教育小知识

  一、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谈。

交谈的质量,跟交谈的艺术有密切关系。

  交谈,是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娓娓谈心。

交谈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交谈的话题应该是有益的、孩子是感兴趣的。

交谈之前,家长应该诱导孩子无拘无束地把心里话倾吐出来,然后,再把自己高于孩子的见解作为一份礼物回赠给孩子。

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诲和启迪。

单纯的家长讲、孩子听,没有反馈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

至于家长借交谈对孩子进行挖苦训斥,抓住一件小事唠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厌,则更是不可取的了。

  交谈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交谈时机的捕捉和交谈方式的运用上。

一般地说,家长和孩子双方在情绪不佳时,特别是在气头上,不要交谈;在事情的原委还没有搞清楚时,不要交谈;有局外人特别是有客人在场时,请不要做批评性的交谈;在饭桌上,在孩子睡觉前,也不宜做批评性的交谈。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遇物则诲”,所以教育的时机要灵活掌握,一切从教育的需要,特别是教育的效果出发,以孩子能接受为准则。

交谈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漫谈式、调查式、激励式、严肃批评教育式等都可采用。

其中的漫谈式,即不拘时间、地点、内容,海阔天空、轻松愉快地交谈,常常是孩子欢迎交谈方式。

  成功的交谈,似春风化雨,孩子是会受到教益的。

  二、跟孩子一同活动的艺术

  家庭气氛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动,就是创造家庭良好气氛的有效做法之一。

  在生活中,家长跟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

  跟孩子一起去野外游玩。

大自然是美的:

春天的百花,夏日的蝉鸣,秋季的落叶,寒冬的白雪,对孩子都会有无穷的吸引力。

家长掐着时令带孩子郊游,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会带给孩子美好的遐想和憧憬,唤回家长对童年趣事的回忆。

共同的心境和语言,使长幼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消失了,多少教育内容都可以在此时此刻进行。

  跟孩子一起去参观游览。

假期若能带孩子到外地旅游,孩子是最开心的。

那些名胜古迹和各种展览都值得去看一看。

游览时,若家长能做精辟的讲解,孩子是最为佩服;如显知识不足,则会迫使家长去翻书查资料,这更能赢得孩子的心。

  跟孩子一起上街购物。

孩子小的时候喜欢跟家长逛商店,顺便要点民爱之物,家长可乘机介绍商品知识,灌输勤俭持家的道理。

孩子长大一点了,可以为家、为自己购物,家长陪着当参谋,边买边谈,边看边谈,边走边谈,两代人之间相互没有戒备,是教育的好机会。

  跟孩子一起娱乐。

晚饭后,节假日,一家人各展特长,吹拉弹唱,谈天说地,让家庭充满欢乐的气氛,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和生活的情趣。

  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内容很多,共同活动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沟,融洽感情,寓教于乐活动之中,让家庭教育在欢乐、亲切、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进行。

  三、表扬、奖励的艺术

  对孩子进行表扬、奖励也是很有学问的。

  表扬、奖励孩子,可以鼓励孩子重复良好习惯形成;在表扬和奖励中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培养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是非感,有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的加深。

  孩子改选履行了父母的要求、希望,可以给予表扬、奖励;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表现,虽只是苗头,也可给予表扬、奖励;孩子完成了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表现了勇敢的品质或一定的毅力,也可得到父母的表扬、奖励;孩子获得了光荣称号,父母要给予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孩子的方式很多,应以精神奖励为主。

比如:

夸奖、赞许、点头、微笑、亲昵等,都能达到激励孩子上进的目的。

物质奖励也要有,对年纪小的孩子,必要的物质奖励也是很好的教育手段。

可以赠送书籍、衣物、玩具、学习用品等,但要慎用金钱,更不能让孩子小小的年纪,纯净的心灵过早地染上铜臭气。

  家长要把握住表扬、奖励的时机。

孩子兴奋起来,来得快,去得也快,家长要把握孩子的心理脉搏,该表扬、奖励的时候要及时,使他们良好的表现得以强化,得以巩固。

如果是马后炮,就会削弱激励作用。

  再有,表扬也好,奖励也好,都要实事求是,因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评价,要让孩子在表扬和奖励中去认识自己。

过高,容易让孩子盲目满足;过低,又不容易达到到激励的目的。

另外,表扬、奖励,家长的态度要真诚,最好不要事先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守信;绝不能在奖励的程度上与孩子讨价还价。

  近几年,有些“学者”把“赏识教育”称为“万能的教育”,并且说:

“赏识孩子时,可以无中生有。

”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想用一种教育方法取代所有的教育手段是不科学的。

  四、向孩子道歉的艺术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说错了话,办错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会发生的,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实在也是家教的艺术之一。

  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应当是民主和平等的关系,家长做了错事或错怪了孩子,是应该主动道歉的。

这不会影响家长的威信,更不会有损父母的尊严;相反,会给孩子树立有错就改的榜样,会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质与修养,从而更加信任父母,亲近父母;父母的威严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更高,还会使家庭中形成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气氛。

  当然,家长道歉、认错,特别是向孩子道歉、认错,态度必须是诚恳的,不敷衍,不找客观原因,真诚地去求得谅解。

  五、宽容的艺术

  宽容是指孩子做错了事之后,家长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了孩子的过失,他们没有过激语言的斥责,也没有穷追不舍的追究,这都会使孩子的内心受到深深的自责,并在悔恨、内疚中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冷静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家庭教育10条常识

  1、归属法则:

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这条看起来是废话,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但实际上,每个家长都做到了吗?

  比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娇惯、顺从孩子,由着孩子任性,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有的家长之间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破碎的、长期分离的家庭更让孩子缺少归属感。

  如果家庭变化不可避免,家长更要重视对孩子的安慰疏导,而不可采取疏于管教、溺爱、过分严厉等错误做法,更不能因家庭破裂而迁怒于子女。

  2、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有的家长把这种希望都转化为了给孩子的精神压力,却没有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希望。

  优秀家长都懂得,要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肯定,告诉他们“干得好”“太棒了”。

即使孩子一时没有做好,也要善于用鼓励的话语让孩子看到希望。

这就是采用希望法则来激励孩子。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则,总爱找差距挑毛病。

有的孩子平时考试都能考98-99分,家长却非要追究为什么没考100分。

这种过于苛刻的高标准、严要求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的希望,使其灰心丧气。

  3、管理法则:

在孩子未成年前,父母有管教的责任。

  有的家长爱对老师说:

“以后就把孩子交给你了!

”还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

这些都属于家长的失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无人可以替代。

孩子天生对家长有依赖感,家长给予孩子应有的教育、陪伴和关怀,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和被支持感,遇到问题会求助于家长。

  因此,家长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自己的管教责任。

但这种管教应该是建立在亲情之上的,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不可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来对待,简单粗暴,毫不顾及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人格。

  4、声音法则:

要倾听孩子的声音。

  家长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想法。

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而且,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

如果家长不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也会效仿,不肯听大人的话,以至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凡是与孩子自己有关的事情,例如搬家转学、选课外活动、参加考试比赛等,一定要先与孩子商量解释,哪怕不能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觉得家长是征求了他们的看法的。

不然的话,家长的好心很可能没有好报。

  5、榜样法则:

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

  父母、兄姐、亲友、师长、社会关系等都对孩子产生影响。

母亲对于女孩,父亲对于男孩的影响颇为重要。

  除了家庭内的榜样,家长也要注意所交往的社会关系和常去的场合对孩子的影响,例如孩子崇拜的偶像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发现孩子误交损友,不要武断地阻止他们来往,而要首先了解情况,帮助孩子。

孩子们都需要友谊,害怕孤独,有些孩子是因为搬家转学到新环境没有朋友,而与一些“问题学生”为伍的。

  6、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

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

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纯真的孩子才敢于童言无忌。

要结合“声音法则”,鼓励孩子敢于表达,正面肯定孩子的想法。

当然,如果一些看法、说法脱离实际或者会引起麻烦,也要耐心地解释。

  家长要尽可能理解孩子思维的特点,哪怕他们讲话词不达意,也要耐心地与他们交流。

粗暴打断或嘲笑他们讲话的行为,会对孩子的表达能力造成伤害,使他们羞于在人前开口。

  7、慎用惩罚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避免体罚。

  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

从小被暴力处罚的孩子,很多长大之后也会有暴力倾向。

因此不提倡使用体罚,但当孩子犯错时,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做些处罚。

  惩罚的前提是,必须要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了事,甘愿接受处罚,下不为例。

惩罚方式也要合理,可以采取不让他们做喜欢的事情,比如可以罚其几天不许看电视、上网、玩游戏。

  千万不要把一些应该做的正面事情当作处罚。

比如罚孩子写字,会让他们认为写字是坏事从而产生厌恶情绪,一做这些事就会有被处罚的感觉,造成心理阴影。

  8、后果法则: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孩子惹了什么麻烦或想做什么标新立异的事情,连成人都没搞清楚其后果和危害,就对孩子横加指责或阻止,这当然无法服人。

  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家长、老师等成年人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开始,反过来解说该不该这样做,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9、结构法则:

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家长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从小就受到全方位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还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家长。

  但是,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

建议家长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帮助孩子明确什么事是不合乎道德和法律,必须避免的,让孩子从小懂得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0、独立性法则: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

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你觉得是关心照顾孩子,孩子却觉得你控制得太严。

  家长也应允许孩子一定程度上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

当然,家长还是要在孩子附近注视着,当好引导者和陪伴者,而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家长对孩子的管理管教,应注重大的方面,注重原则性,而不是事无巨细,什么都管。

  年龄小的孩子,还需要家长给予一些生活学业上的帮助和指导,但也要适当给他们机会锻炼独立性。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家长就不要管得太细,力所能及的事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干,家长只给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即使孩子犯错了,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成长。

  40个家庭教育知识问答

  一、0~1岁婴儿的保教策略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一个人一生中身心各方面发展最快的一年,也是心理活动萌发的阶段,又是生活经验开始积累的时期。

巴甫洛夫曾说过:

“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这就说明,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就有惊人的反应和学习能力,尽早进行早期教育。

  这一时期的保教策略是:

1.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建立起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2.进行母乳喂养;3.认知能力方面的训练;4.运动训练。

  二、一岁左右的幼儿的家教要点

  1.语言能力的培养;

  2.运动能力的培养;

  3.认知能力的培养;

  4.安全问题的关注。

  三、2~3岁幼儿的家教要点

  1.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2.培养儿童的优良个性;

  3.正确对待儿童的“逆反期”;

  4.做好入园的准备工作:

  

(1)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培养加强儿童的自理能力。

  四、5~6岁儿童的家教要点

  1.组织和指导儿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2.提供条件让儿童多参加各种活动;

  3.培养儿童求知探索的精神;

  4.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5.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6.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

  

(1)心理准备;

  

(2)学习准备;

  (3)物质准备;

  (4)独立生活准备。

  五、当孩子犯错误时,责备和惩罚的策略

  从辨证的观点来看,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契机。

只要家长把握好责备和惩罚的尺度,责备和惩罚就会有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

  1.针对性强

  2.说话算数

  3.理由充足

  4.给孩子下台阶

  5.不能粗暴地实施惩罚

  6.不可当众惩罚孩子

  7.把握惩罚的时间

  8.协调统一

  9.采用错误递减法

  10.温柔的回忆

  六、读书习惯养成的5种方法

  1.激发求知的欲望;

  2.满足兴趣取向;

  3.提高读书热情;

  4.家长以身作则;

  5.优化读书环境。

  七、中小学生智力活动的特点

  1.中小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2.中小学生的感受性和观察力也发展较快;

  3.中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意义记忆逐渐占有重要地位,无意记忆及机械记忆的能力逐渐下降;

  4.中小学生智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思维的发展上,这种思维发展处在从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辩证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具有以下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越来越占优势,具体形象思维起着很重要作用;

(2)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显著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肤浅性。

  八、高中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1.高中生的观察更具有目的性和系统性,他们的观察比较稳定,观察力更加全面、深刻;

  2.高中生的注意力的发展已达到成人水平,有意注意的自觉性强;

  3.高中生的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能力亦强;

  4.高中生处于辩证思维的形成阶段,他们开始能从一般的理论、原则出发,进行判断、推理,作出论证,并逐步学会了进行逻辑的分析、综合;

  5.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大为增强,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对事物的解释,希望能独立思考得出结论,还常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

  九、孩子抑郁心理产生的原因

  1.因达不到既定目标而产生的失败感;

  2.不客观的自我归因;

  3.自尊心的丧失;

  4.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

  5.人际交往贫乏;

  6.“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

  十、抑郁心理的家庭影响

  1.要求孩子苛刻,目标制定过高;

  2.恨铁不成钢,时常挂在嘴上;

  3.夫妻感情不和,无视孩子的感受。

  十一、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几种病态教育

  1.溺爱型教育——自酿苦酒自己尝;

  2.棍棒式教育——为父不仁子不孝;

  3.放纵教育——覆水难收起祸端;

  4.怂恿式教育——以错纠错铸大错;

  5.身教不当——父母无品儿无样;

  6.缺少法制教育,孩子犯罪当好玩;

  7.单亲家庭,难以念好育儿经。

  十二、家庭教育的主要污染源

  1.家庭打麻将成风;

  2.播放不健康录像;

  3.当着孩子的面信口开河;

  4.频繁请客,讲阔气比排场;

  5.家长浓妆艳抹,过分打扮。

  十三、克服孩子厌学心理的对策

  1.诱发兴趣;2.建立信念;3.稳定情绪;4.锻炼意志;5培养能力。

  十四、培养孩子懂得感恩和分享的四个原则

  1.父母以身作则;

  2.培养家庭责任感;

  3.生活处处实践“分享”;

  4.与人交往不忘感谢。

  十五、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六大原则

  放手原则;讲理原则;耐心原则;渐进原则;游戏原则;一致原则。

  十六、孩子说谎的七个原因

  认知能力发展未成熟;为了引起注意;父母不诚实;暗示诱导说谎;把幻想称为现实;为了逃避某些事;因害怕被斥责。

  十七、家庭教育贯彻一致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家庭中长辈要思想统一、言行一致;

  2.父母必须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3.在家庭生活中养成教育的作用。

  十八、青少年的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古人曰: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可见,礼仪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1.对别人表示尊敬时,用尊称“您”,对老年人,可称“老爷爷、老奶奶、老大娘、老大爷、老师傅”等。

  2.对中年人,可称“伯伯、叔叔、大叔、大婶、婶婶、阿姨”等;比自己稍长些的,可称“大哥、哥哥、大嫂、大姐、姐姐”等。

  3.在与海外人士交往时,可使用“小姐、先生、夫人、”等称谓。

说话语气要和蔼,可运用一些委婉的语气词,如“吧、呢、吗”。

  4.当请求某人做某事时,要使用表示客气的语气词,如“请、麻烦、劳驾”等。

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声“谢谢!

非常感谢!

”。

  5.当妨碍了别人,给别人添麻烦时,要主动说声“对不起、请原谅”。

  6.当别人向你道歉时,要主动说声“没关系”。

  7.当接受别人服务后要向别人说声“谢谢!

  8.正确运用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礼让、立正敬礼等礼貌体态。

  9.拜访他人要预约,并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应避开他人休息和吃饭的时间,若有特殊情况急于办理,也要作出相应的解释,并请求原谅。

  10.进入别人的房间或办公室应事先敲门,待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入。

  11.在别人家做客时,未经同意,不应去乱翻乱动人家的书橱、抽屉、书籍、玩具。

  12.平时要注意衣着,衣服的扣子要扣好,不能随便掀开穿衣服。

  13.夏天在公共场所不穿拖鞋,不打赤膊,不穿小裤衩。

  十九、勤劳的孩子才会勤奋学习

  1.教孩子一些从事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最基础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使其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必要的动手能力;

  2.鼓励、安排或者和孩子一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及社会公益劳动,使劳动逐渐成为孩子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以及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意志;

  4.培养孩子从事家庭劳动的义务感、责任感;

  5.尽量为孩子选择手脑并用、体脑结合的劳动项目,使孩子左脑的逻辑思维和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得到发展,能最充分的表现出自己的潜在天赋和创造才能;

  6.对孩子的劳动结果要及时地做出正确的评价,以使其始终保持劳动的兴趣与热情。

在逐渐形成劳动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办事认真、踏实工作的作风。

  二十、家庭德育的任务

  1.增强家庭成员的情感教育;

  2.注重养成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家庭成员要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4.家庭成员要锻炼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十一、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1.转变观念,为国教子,培养现代人才。

  2.自我完善,敬业进取,塑造文明形象。

  3.民主平等,友爱和睦,营造良好环境。

  4.爱严相济,赏识尊重,保障子女权益。

  5.理解子女,加强沟通,实施因材施教。

  6.教子做人,培养习惯,实现道德文明。

  7.引导学习,辅以方法,注重智力能力。

  8.启迪兴趣,发展特长,激扬创新精神。

  9.指导交往,学会协作,适应社会需要。

  10.重视实践,磨练意志,培养自理自立。

  二十二、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教育家多萝茜·洛·诺尔特说: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含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区别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知道这世界充满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真诚。

  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二十三、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策略

  1.确立理想信念的教育;

  2.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

  3.挖掘职能潜力的教育;

  4.处理社会交往的教育;

  5.解决青春期烦恼的教育。

  二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

  1.重视早期教育;

  2.提倡正面教育;

  3.注重教子做人;

  4.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5.尊重本性,因材施教;

  6.慈爱与教育并行。

  二十五、我国家长的六种教养方式类型

  民主型家长;溺爱型家长;专制型家长;指责型家长;放任型家长;教育不一致型家长。

  二十六、言教的注意事项

  1.切忌讽刺、挖苦,要以理服人;

  2.切忌唠唠叨叨,要简练、深刻;

  3.切忌空话、大话,要有情感性;

  4.切忌盲目性,要做到事先备课;

  5.切忌脱离实际,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

  二十七、配合学校教育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一致,可以从哪些方面下手?

  1.定期到学校了解孩子情况;

  2.有意识的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3.向学校正确的教育观念靠拢;

  4.注重孩子教育过程;

  5.学会管理孩子的专业术语;

  6.与老师成为知己,与孩子成为朋友;

  7.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档案;

  8.处理好偶发事件;

  9.敢管敢教敢放,但不放任孩子;

  10.善于观察孩子;

  11.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和树立远大目标;

  12.定期考评。

  二十八、家长身教注意事项

  1.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要给孩子处处树立榜样作用;

  2.要有教育意识,言行举止要注意影响;

  3.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必须首先做到;

  4.光给孩子做榜样还不够,必须身体力行。

  二十九、引导孩子看电视的技巧

  1.与孩子一起选择电视节目,选择适合孩子的节目。

  2.尽量与孩子一起看电视节目,分享快乐,了解孩子喜欢的节目内容。

  3.有机会和孩子讨论电视节目内容。

  4.教会孩子看电视节目中的主题。

  5.将星期1~5看电视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不准看电视!

”会物极必反。

  6.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不长时间看电视。

  7.不在孩子卧室里放电视机、VCD、DVD之类的电器,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

  8.切忌用电视作为打发孩子休息时间。

家长放任不管,会让孩子对“垃圾电视”上瘾而“走火入魔”。

  9.给孩子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