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照市高二地理期中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20照市高二地理期中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照市高二地理期中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照市高二地理期中试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二模块检测地理试题
2019.11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试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对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区域有著名的灌溉工程——坎儿井B.正常年份B区域1月平均气温为3℃
C.C区域的降水偏多,太阳能资源贫乏D.D区域地表景观是“风吹草低见牛羊”
2.关于B和D两个区域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东西差距不大
B.B地区地处东部季风区,降水量较大,全部为半湿润区
C.D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D地区树木常绿、河湖密布,好多红土地上生长着茶树
3.B和D两区域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B区域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B.B区域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
C.D区域耕地为水田,盛产水稻D.D区域土地多为黄土地,土壤肥沃
杭州一驴友沿河西走廊公路向西北骑行前往嘉峪关市。
沿途可见雪山在身旁绵延伸展,仿佛触手可及。
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模样,枝条不见星点的绿。
当日当地20点天空仍有亮色,但是同朋友视频发现北京市天已黑。
据此完成4~6题。
4.绵延伸展的雪山可能是
A.祁连山B.昆仑山C.天山D.阿尔泰山
5.“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模样,枝条不见星点的绿”,形
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水分D.热量
6.“20点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北京天已黑”,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度位置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
我国各省区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
下图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
据此完成7~8题。
7.符合山东省省情的是
A.AB.BC.CD.E
8.B、C、D、F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依次是
A.川、藏、新、豫B.蜀、藏、新、内蒙古
C.新、川、藏、浙D.藏、新、内蒙古、蜀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下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9.徐霞客旅行考察区域涵盖了
A.外流区、内流区B.农耕区、牧区
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湿润区、半湿润区
10.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写道:
江流捣崆中愈骤,崆中石耸突而激湍,或为横槛以
扼之,或为夹门以束之……此段文字描述的河流位于
A.横断山区B.武夷山区C.秦岭山脉D.长江三峡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地可能位于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平原D.青藏高原
12.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3、4月易发生
A.冻害B.洪水C.沙尘暴D.泥石流
13.该地7、8月份降水暴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台风带来大量降水B.锋面雨带到达
C.准静止锋带来梅雨D.午后气温高多对流雨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14~16题。
14.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水库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16.“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最大的支流,是流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国际河流,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下图为额尔齐斯河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17~18题。
17.额尔齐斯河
A.自北向南流动B.参与海陆间循环
C.地下水补给为主D.流域内稻田广布
18.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引起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地势B.植被类型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
嘉黎县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处秘境,藏在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交会之处。
几乎所有“最西藏”的景观都在此悉数登场:
极高山、雪峰、悬谷冰川、高山湖群、湿地、深切峡谷和花开各色的密林……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
下图为嘉黎的地理位置。
麦地卡湿地位于嘉黎县北部,属于典型的高原湖泊沼泽草甸湿地,201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此完成19~21题。
19.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因素有
A.地形和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和地形
C.海陆位置和纬度D.海陆位置和洋流
20.造就嘉黎“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的原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冰雪覆盖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印度洋暖湿气流带来丰富的降水D.地形起伏大,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
21.与三江平原相比,麦地卡湿地的突出作用是
A.物种基因库B.调节气候C.保持水土D.候鸟越冬地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略图和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22~23题。
22.图甲山地垂直自然带所代表的山脉是
A.吕梁山B.贺兰山C.阴山D.秦岭
23.图中乙自然带名称是
A.山地苔原带B.常绿硬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D.针阔叶混交林带
等物候线是指同一日期出现同一物候(如桃花始开)的地点连成的线。
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而呈黄色。
下图示意某年11月28日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分布。
据此完成24~26题。
24.福州城区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25.广西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向南弯曲的原因是
A.地处内陆B.纬度低C.地势高D.降水多
26.下列城市11月28日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是
A.武汉B.南宁C.海口D.台北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雨林的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据此完成27~28题。
27.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的最主要载体是
A.土壤B.风化壳C.水体D.植物
28.亚马孙地区雨林破坏的人类活动包括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开辟大型农牧场③商业性伐木④采矿、水利、修路、城镇建设⑤战争、灾荒、森林大火⑥旅游、游乐设施建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杞柳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喜生长在河漫滩和沟渠边的深厚沙壤土中。
安徽省霍邱县适宜种植杞柳,当地人自周朝以来就使用杞柳枝条编制生产、生活用品。
2008年,柳编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霍邱县柳编产业发展迅速,但杞柳种植面积却有所下降。
下图为淮河流域(局部)地理事物分布图。
据此完成29~31题。
29.霍邱县适宜杞柳种植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B.河滩众多,土壤深厚肥沃
C.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崎岖D.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30.历史上对图示区域杞柳种植有利的地理事件有
A.淮河流域人口外迁B.全球气候冷暖干湿不断交替
C.长江流域多次大旱D.黄河泛滥经正阳关夺淮入海
31.近年来,霍邱县杞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①淮河上游水利治理工程成效显著②运输费用上升,柳编产业效益下降
③城市化造成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④柳编工艺失传,柳编制品质量降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家住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发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32~33题。
32.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导致该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①气候多种多样②地形多种多样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④地质条件的差异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33.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
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A.防潮B.通风透气
C.保温D.冬天接受更多阳光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mm)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mm)之比(用百分率来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有多少转变成径流补给河流。
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
据此完成34~35题。
地区
径流系数/%
南岭地区
>60
华北地区
<30
云贵高原
>40
江淮地区
30~40
34.表中所列地区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的是
A.南岭地区B.华北地区C.云贵高原D.江淮地区
35.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说明该地区
A.地表侵蚀作用加强B.地下水资源变得更丰富
C.河流年径流量减少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36~37题。
36.该铁路干线可能是
A.京哈—京广铁路B.京包—包兰铁路
C.陇海—兰新铁路D.宝成—成昆铁路
37.与图中其它三个地区相比,④地区经济发展最优越的条件是
A.交通B.水热C.地形D.土壤
下图示意使用GIS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
据此完成38~39题。
38.该类自然灾害(X)是
A.地震B.城市内涝C.滑坡D.塌陷
39.近年来,该类自然灾害在我国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大,其原因不可能包括
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B.湖泊面积趋于减少
C.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D.城区与郊区温差减小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下表为我国部分省经济、社会指标。
据此完成40~41题。
40.表格说明
A.城市化水平越低,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B.城市化水平越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
D.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41.四省比较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小葛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景点,小葛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42~44题。
42.小葛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
专业部门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A.野外测量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遥感技术D.扫描旅游地图
43.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A.①B.②C.③D.④
44.为选择最便捷的路线游览,应充分运用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旅游交通图D.地理信息系统
下图为中国建筑气候区划示意图。
据此完成45~46题。
45.图中
A.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B.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基本相当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特别清晰明确
46.从a到d
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沙丘为风影沙丘。
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
左图示意我国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为科技人员观测的该地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完成47~48题。
47.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48.风影沙丘
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D.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重庆朝天门因嘉陵江和长江交汇而闻名。
下图是重庆朝天门周边区域示意。
据此完成49~50题。
49.图中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后的河流流向是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50.若在A地拍摄千厮门大桥和洪崖洞的景观照,,以下拍摄时段容易受太阳逆光影响
的是
A.7:
00B.10:
00C.15:
00D.19:
00
高二模块检测地理试题
2019.11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51.(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包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又称紫色盆地。
它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00米——750米。
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上建有都江堰水利工程。
下图为四川省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1)从温度带上看,成都平原属于带,说出判断的理由。
(4分)
(2)分析川东地区7月份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
(4分)
(3)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试分析“天府之国”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
52.(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8月,山西省吕梁山区遭遇短时强降雨,一处海拔1300m、坡度40°的南向坡地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中石化榆济天然气管道JLS149#号桩出现42米外露。
为防止管道外防腐层长期暴露以致降低使用寿命,需要及时对管道进行覆盖。
下图为该次水土流失和管道覆盖工程示意图。
图中所用生态袋是由优质塑料原料制成的网格状袋子,具有透水透气不透土的特性。
在工程建设中,就地取土或其他填充物将生态袋填装满后,码砌到高陡山坡地表,用以防治水土流失。
从施工后至2017年7月,近一年的监测,生态袋覆盖区达到“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
专家提出,随着时间推移,袋子会出现破损,影响保护效果,因此工程后续要选种常年耐旱特性草类,以保证效果。
(1)说出短时强降雨后吕梁山区河流的水文变化。
(6分)
(2)指出监测人员得出“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的依据。
(4分)
(3)分析后续工程所选草种需具备“常年耐旱”特性的原因。
(8分)
53.(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平均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平均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平均无霜期仅72天。
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
随着历史的推移,由于连年战争等原因,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
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成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
1962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不足10%。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里建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0%,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
1993年5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这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
(1)列举林场造林成活率低的自然原因。
(8分)
(2)分析该区域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
(3)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如何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4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A2.D3.C4.A5.D6.A7.D8.A9.D10.A11.B12.C13.B14.A
15.D16.C17.B18.A19.B20.C21.C22.A23.D24.D25.C26.A27.D28.A29.B30.D31.C32.D33.D34.B35.A36.A37.B38.B39.D40.C41.D42.C43.B44.B45.B46.D47.D48.C49.C50.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共16分。
(1)亚热带(2分)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2分)
(2)东部沿江谷地,地势较低,不易散热;东南季风从南侧高原山地而来,气流下沉增温。
(4分)
(3)气候条件优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成都平原上有岷江等流过,灌溉水源充沛;盆地西部成都平原,地形较平坦;广泛分布有紫色土,土壤肥沃。
(8分)
52.共18分。
(1)流速加快,径流量增大,洪峰期提前,河水含沙量增大。
(任答三点得6分)
(2)山体坡度保持稳定;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内部管道保护完好;地表植被得以恢复。
(任答2点,得4分)
(3)地处内陆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坡度较大,地表径流快,地表存水量少;位于阳坡,夏秋季光热充足,地表水蒸发量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冬季降雪较少,冬春季节干旱;海拔高,地处偏远,难以进行人工灌溉和养护;土壤干旱,地下水位低等。
(任答4点,得8分)
53.共16分
(1)塞罕坝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且处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少;生态环境恶劣,干旱、大风、冻害等气象灾害频发;风蚀、水蚀作用强,土壤肥力低。
(8分)
(2)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连年战争造成植被破坏严重。
(4分)
(3)塞罕坝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经济林的建设,促进了当地林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塞罕坝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