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0346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docx

《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docx

中国国际储备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压力

1引言

我国正在进入信用经济的时代。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能否建立起一套先进的信用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信用形象、信用地位,增强信用实力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是决定每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摆在外贸企业面前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1]。

美国、日本和欧洲大多数国家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有效的监控机制,并提供了司法保障。

但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严重滞后。

我国出口产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中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的产品为主,同类水平的产品盲目打价格战,在国际市场上不得不面临恶性竞争。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除了降低产品价格外,不得不使用一些诸如采用赊账、远期付款方式等非价格促销手段,通过放弃对货款的控制权换取客户的订单[2]。

但买方销售状况变坏或进行恶意欺诈,出口企业就会面临全部的货物损失的风险。

2我国出口企业信用风险释义

2.1出口企业信用保险的含义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大词典》[1]中,金融危机(FinancialCrisis)被定义为:

“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这一定义通过金融指标描述了爆发金融危机所产生的普遍现象,它包含以下3个层次的含义:

(1)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

(2)金融危机产生的金融恶化是全部或者大部分金融领域的恶化;(3)金融危机产生的金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表现为银根紧缩,股市暴跌,信用破产,银行发生挤兑或挺兑,金融机构倒闭[2]。

本文就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对中国的影响做一具体的阐述。

2.2金融危机的类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

“金融危机大概分为几种类型[3],货币危机(currencycrisis)是指投机冲击导致一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或迫使该国金融当局为保卫本币而动用大量国际储备或急剧提高利率。

银行业危机(bankingcrisis)是指真实的或潜在的银行破产致使银行纷纷终止国内债务的清偿,或迫使政府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阻止事态的发展,银行业危机极易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

系统金融危机(systemicfinancialcrisis)是指金融市场出现严重的混乱局面,它削弱了市场的有效性原则,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一次系统金融危机可能包括货币危机,但一次货币危机却不一定使国内支付体系陷入严重混乱,也就不一定导致系统金融危机的爆发。

最后,外债危机(foreigndebtcrisis)是指一国处于不能支付其外债利息的情形,无论这些债权是属于外国政府还是非居民个人。

3当代金融危机发展的新趋势——国际金融危机

3.1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经济、金融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金融全球化了资本流动合理化,打破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隔离局面,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但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逐步加深,金融领域中利率、汇率、市场价格等的不稳定性也日益,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张,金融风险不断扩大并可能转化为货币融危机,而危机一旦爆发,将不仅限于危机国家内部,而且迅速扩散到其它国家和,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4]。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中,最早受到金融危机袭击的是进行金融开放尝试的智利等拉美国家。

20世纪80年代初,智利由于实施了超高的利率政策而导致了银行系统监管的失败,银行坏账的剧增创造了“虚假的”贷款需求,最后迫使几乎所有的智利金融中介机构陷于倒闭。

这一危机波及到了南锥体的另外两个国家:

阿根廷和乌拉圭[5]。

1992年9月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货币危机。

德国为统一而承担了巨额财政赤字,但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加速而提高利息率,立即在欧洲货币市场引发了一轮抢购马克而抛售英镑、意大利里拉的金融风潮。

英镑和意大利里拉先后暴跌,并宣布退出欧洲货币体系,导致了欧洲货币体系危机。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给亚洲各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6]。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

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

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

因为资本账户的高度管制,亚洲金融危机没有传染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对其稳定性没有造成重大影响。

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FinancialCorp减少放贷;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Century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

以上这些都标志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次贷危机(subprimelending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

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在2007年这段不长的时间里,美国无数的商业银行都在次贷危机中倒下了,而到了2008年美国的五大投资银行中的三家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相继倒下。

这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10月3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

而其他国家国家为了减小次贷危机带来的危害,中国、英国、德国等国家都采取了减息等一系列的财政措施。

日本政府与10月31日在七年之内首次采取了减息措施。

由此可见由次贷危机带来的金融危机影响之大。

纵观上述几次金融危机,无论是1992—1993年英国英镑、意大利里拉贬值所导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或是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所引发的拉美危机,还是1997—1998年泰国货币危机所演变成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现在正在面临的次贷危机,它们共同特征是:

金融危机都带有明显的传染效应,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会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演变成为区域性甚至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而且,随着传染现象的频频发生,传染后果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大,如货币恶性贬值、外汇储备耗尽;股市狂泻、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经济出现负增长,甚至影响政局的稳定等等。

3.2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前,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是个别国家的个别现象,危机一般不会在国际间传递[7],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则经常通过传染和蔓延传递到相关国家和地区,从而引发区域性的金融危机。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与金融的联系愈加紧密,使得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风险因素都与更大范围的国家或地区相联系,从而隐藏着诱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1)金融全球化

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经济金融化、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神经中枢。

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主体所从事的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8]。

金融全球化是产生金融危机全球化趋势的基本前提。

80年代全球金融一体化之前,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是个别国家的个别现象,危机一般没有在国际间传递的效应。

9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则经常通过传染和蔓延传递到相关国家和地区。

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显现金融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下金融危机在国际间传播的特点。

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多元化和更有效率的资本流动,对于提高资源在全球配置的效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带来了金融“风险”或“危机”的全球化。

只要一国的经济或金融出了问题,不仅其影响往往会超出国界,而且会通过价格、利率、汇率、股价等机制,把“风险”或“危机”也“传导”、“扩散”到本地区其它国家甚至更远,酿成区域性甚至是全球性的“风险”或“危机”。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不仅具有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也有带来萧条、危机和危机联动、扩散的负效应。

它们使各国经济、金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作为一个整体的依存性的空前提高,也使金融波动和危机的传导性急剧增长,由此带来金融危机的全球化,产生了国际金融危机。

(2)国际货币金融制度自身日益显现的缺陷

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是在1949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安排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

国际金融秩序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间采用固定汇率制度,黄金与美元挂钩,实行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单极货币储备制度。

但从1971年美国采用浮动汇率制,结束了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许多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而导致原有的安排越来越与当代国际金融发展需求不相符,特别是无法应付日益高度全球化的资本市场。

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资本的自由流动使一国政府为维持固定汇率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当一国国内经济状况恶化或金融体系欠稳定时,开放经济背景下必然会导致其经济实力、商品价格的变化甚至比较优势的逆转,最终都会影响国际储备的不利变化。

如果一个经济体资本项目中外资流出额超过国际储备,加上来自投机力量的冲击,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制的努力便可能归于失败,从而引发货币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货币危机。

当金融危机在国际范围内传递时,最主要的传播机制就是由货币危机引起的汇率水平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其他问题。

金融全球化与现行国际货币金融制度的矛盾使国际金融体系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现行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对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散显然显得束手无策。

(3)国际协调机制差

为了应对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凯恩斯主义政策,即应用“国家干预”方法[9],运用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实践证明,尽管经济周期性的运行无法消除,却成功地避免了30年代那样的灾难性危机再次降临。

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风险”或“问题”也全球化了,一个国家单靠本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已不足以维持本国经济的稳定,既无法防止“风险”、“问题”从境外“传导”过来,也无法制止本国出现的金融风险或问题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传导”。

各国经济,特别是金融决策的外部制约因素强化,各国经济金融发展与稳定的整体性和金融危机负效应的国际传导性空前增强,经济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与金融监管国别化的矛盾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要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散,就要求加强各国之间财政、金融政策的配合、互援,建立有效的国际协调机制,如建立风险预警、风险监管、政策协调、货币互换等机制或机构。

然而,由于各国大小不一,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经济利益不同,南北之间还存在利益冲突,使得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协调机制,也就无法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散。

3.3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目前,理论界对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在两种角度有不同的表述:

一种观点是以“一国发生的危机是否恶化了另一国家宏观经济基础”来解释危机的传染性,进而将危机传导机制分为波及效应和净传染效应[10]。

前者是指一个国家发生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如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下降等,从而导致另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后者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诱发了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但却无法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来解释。

另一种观点是从考察危机发生国与被传染国之间是否有着密切的经贸和金融联系,还是仅具有发展模式、经济结构或者社会文化传统上的相似性,将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划分为接触传导机制和相似传导机制,前者指通过直接的经贸、金融联系实现的传导机制;后者是指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导致投机者重新评价相似国家的经济基础及政府的政策调整,并实行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冲击,最终实现金融危机的传染与扩散。

4个案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

4.1东南亚金融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