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乘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汇总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2、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小树有多少棵(第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
(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
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
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2×3=6,20×3=60•••••
三、拓展应用:
1、3×25×46×7
30×250×46×70
300×2500×46×700
你发现了什么?
2、香蕉每堆200根
小象每天吃60根。
大象每天要吃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五、作业:
作业本中的作业。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需要多少钱(第4-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磁力板、图片、胶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一:
谈话引入。
星期天,淘气、笑笑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的附近商店里,他们买了好多东西,想请大家帮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你们愿意吗?
(出示挂图)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明确游泳圈每个12元,球每个15元)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
(引出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
(4)探究“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2、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经找到的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进行巩固。
(2)学生探索进位口算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爱新小学”的师生,下个月要来我们这里参观,我们给小伙伴们准备了一些礼物。
磁力板显示图片:
笔记本4元、铅笔盒21元、书包56元、字典42元、故事书13元。
教师说明:
每个同学只能选购一种东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礼物?
要送多少个?
需要多少钱?
(小组活动)
3.情景模拟(练一练第3题)
桌子上摆放两种胶卷,教师和一名同学买胶卷,师故意引发矛盾,在买的过程中出现争议,谁买的胶卷合算,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的问题?
学生小组内解决。
(如果学生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出发,只要结论具有合理性,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教学反思: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关注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
第3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一(第6-7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解决教材第7页第7、8两道综合性较强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开火车练口算。
教师用口算卡在全班开火车做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抽查学生对此口算的方法是否掌握。
2、教材第6页第1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时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3、教材第6页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或“=”,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材第6页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第一问,组织交流后再开始第二个环节“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第6页第4题。
寻找本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四个问题,组织学生对前三个问题进行汇报,说一说是根据什么信息来解决问题的。
第四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解决。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教材第7页第6题。
寻找本题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说一说“3倍”“2倍”的含义,学生列式解答。
2、教材第7页第7题。
(1)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题意。
(2)小组讨论交流:
怎样检查交来的钱数对不对?
(3)列式解答。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还要积极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教材第7页第8题。
(1)创设情境:
求教师和同学们共80人去参观科技馆,怎样租车合算?
(2)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3)小组学习,共同研究设计方案,然后汇报交流。
(4)组织学生从“省钱”的角度讨论“哪一种租车方案最合算?
”
2、教材第7页第5题学生独立作业。
第4课时
[教学内容]参观科技馆(第8-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过程,培养学生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
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
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
你们想了解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
情境图——60人乘坐2辆大轿车的情境。
1、让学生看图收集数学信息,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完整的题目,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4、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想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多种:
如:
2×30=606÷2=360里有6个十,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
60÷2=30
(在交流汇报中,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5、解决试一试的第1题
课件出示:
40×2=70×3=60×4=
80÷2=210÷3=240÷4=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比较上下算式,说说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6、解决试一试的第2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在组织交流的基础上,抽几个一位数除整百数、整千数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每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
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观察每一组算式,发现被除数、商有什么变化。
对于学生的发现,只要表述合理,教师都要肯定并鼓励。
三、灵活运用、拓展深化
1、60÷3200÷5240÷8120÷4 560÷7900÷3180÷6270÷9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自选2道题同桌互说口算方法。
2、出示图片:
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
让学生结合图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列出计算。
再通过观察比较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分的人越多,平均每人分的块数就越少。
”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组织学生通过计算,开展“夺红旗”比赛的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口算60÷3200÷5240÷8120÷4
560÷7900÷3180÷6270÷9
2、分糖果
一包糖共80块,分给予人,平均每人分几块?
分给水人、8人呢?
你发现了什么?
3、一条路长300KM,已经修了120KM,剩下的平均每天修9KM,要几天修完?
四、全课小结,自我评价
同学们,开心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作业课本第10、11页试一试1-2,练一练1、3
板书设计:
参观科技馆
60人乘2辆大客车去参观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60÷2=(30)人
2X30=306÷2=3
60÷2=3060÷2=30
答:
平均每辆车坐30人。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植树(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
秋天师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
”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1、46÷284÷4630÷996÷3
66÷3100÷5720÷848÷2
2、
7元84元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在里填上“>”“<”或“=”。
48÷484÷4720÷8720÷9
24×324×226÷226×2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
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第6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运用除法口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练习。
[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星期天,妈妈到超市采购了很多物品。
(出示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1、学生从图上了解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2、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出示信息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
2、全班交流:
你们学习小组提出了哪些除法问题?
是怎样解决的?
3、交流计算方法:
重点交流你是怎样计算48÷2=24和90÷6=15两道算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出示口算训练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训练,适当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
2、教材第12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3、教材第1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4、教材第12页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反馈。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进一步练习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3、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根据指令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初步学会通过提问搭出和别人同样的立体。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搭一搭(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小正方体、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却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
(引导学生齐背)这首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指名回答)
2、师小结:
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3、师:
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学习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从三个方向观察由3个或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这节课,我们将在“搭一搭|”的活动中继续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问题。
(板书课题:
“观察物体——搭一搭”)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师:
接下来,我们来个分组比赛,1、2组的同学为红队,3、4组的同学的为蓝队,比一比哪队的同学表现最棒。
活动一:
根据搭成的立体图形,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的形状。
(课件出示)
1、自己搭立体图形
师: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现在进行第一项比赛:
老师带来了一个用5个小立方块搭出的立体图形,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然后用准备好的5个小正方体也搭一个这样的图形,并在题卡上画出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哪队同学画得又对又快。
(1)学生尝试自己搭立体图形;
(2)学生在题卡上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3)展示、汇报交流(幻灯展示)。
师:
你看见的每个面是什么样的?
你是怎么想的?
怎么画的?
谁愿意到前面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师:
这位同学画出的是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他搭成的立体图形符合吗?
2、教学课本情境图
(1)(课件出示)
师: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项比赛:
小芳有5个小正方体搭出了一个立体图形,现在请红、蓝两队同学先在小组内也搭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然后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哪队画得又对又快。
(直接画在书上)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搭一搭;
学生独立在书上的方格纸上画一画;
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么想的和怎样画的;
全班汇报,展示交流;(幻灯展示个别几个学生画的情况)
引导学生小结
师:
大家刚才通过动手搭一搭,仔细观察和合作交流,对怎样能正确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立体图形的形状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
(6)师小结:
说得不错,要认真观察,看看哪些方块是隐藏的,是看不到的,在画被挡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那些被挡住的就不能画出来,画好了以后还要进行对照。
师:
如果给的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立体图形,看大屏幕上的,这个时候再看左面,怎么办?
师:
看不见的,有难度,就需要我们靠头脑去想象,要想很好的去想象,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动手摆,仔细观察,来帮助你丰富你的想象。
看来摆也很重要。
活动二:
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课件出示课本教学情境图
(2)。
师:
现在我们进行第三项比赛,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小组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他们从上面、正面看到的形状,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个立体图形搭出来?
(学生独立动手搭一搭,师巡视)
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先互相检查,再说说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是怎么想的。
)
全班交流
师:
正面什么样的?
还有不同想法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
4、打开书,判断哪个队搭得对,在对的括号内打“√”。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9页的“试一试”
(1)、第1题:
课件出示后,师读题,然后鼓励学生先想象,再在小组内搭一搭加以验证。
(2)、第2题:
课件出示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9页“练一练”第1题。
先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分享。
第2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在拼搭和辨认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猜一猜、搭一搭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学生对操作活动产生兴趣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搭积木,同学们高兴吗?
今天老师把要求稍微提高了一点,不仅要考察谁会搭,还要考察谁会看、会画。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
2、教师发出指令:
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
3、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法并拼搭。
4、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
5、教师发出指令:
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
6、教师发出指令:
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
7、再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丛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
8、学生分小组做上述拼搭游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第1题:
学生先用正方体学具搭出题中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后,再做判断和选择;组织交流。
2、第2题:
学生按题目要求独立想一想、搭一搭、看一看,再连一连。
3、第3题:
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学生先想一想,再独立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组织全班交流。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总结:
通过今天搭立体图形的活动,我们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2、拓展:
你们能将自己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形形状的样子画在方格纸上吗?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4、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感念。
2、难点
吨的质量概念的建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有多重(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掌握
1千克=1000克。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和估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主动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掌握“1千克=1000克”。
[教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