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2372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docx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docx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内容提要:

“浑脱”一语源于北方民族,本意是完整的剥离,引申为中空、囊袋之意,因而有了浑脱帽之称谓。

在乐舞表演中,浑脱多指帽子,浑脱舞即是一种戴着浑脱帽的舞蹈。

与浑脱舞相关的有浑脱曲、苏摩遮、剑器舞。

《醉浑脱》曲是教坊大曲,可能是浑脱舞的配曲。

《苏摩遮》是泼寒胡戏表演中的乐曲,与浑脱舞无关。

剑器入浑脱之后,形成了犯调《剑器浑脱》,配合此调的舞蹈一般是剑器舞,著名的公孙大娘舞剑器即此。

关键词:

浑脱醉浑脱苏摩遮剑器舞

唐中宗时期,君臣聚宴之事经常,《旧唐书·郭山恽传》载:

“时中宗数引近臣及修文学士,与之宴集,尝令各效伎艺,以为笑乐。

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左卫将军张洽舞《黄獐》,左金吾卫将军杜元琰诵《婆罗门咒》,给事中李行言唱《驾车西河》,中书舍人卢藏用效道士上章。

”此段记载中提到了《谈容娘舞》、《浑脱》、《黄獐》三种舞蹈。

在三位近臣表演的舞蹈中,独宗晋卿表演的《浑脱舞》在乐舞文献中未有详载。

“浑脱”之含义

何为“浑脱”?

“浑脱”一词最早见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捣炙法,此部分内容介绍了莱肴烹饪中的“炙”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将肉卷在竹筒之上,用火烤,在烤的过程中往肉上涂抹蛋清、蛋黄等,“既熟,浑脱,去两头,六寸断之。

”肉熟了之后,把竹筒上的肉整个地剥下来,这里的“浑脱”是指完整地剥离脱掉,进一步引申为中空、囊袋之意。

“浑脱”多以蒙古语解之,也有学者考证此语源于古代突厥语,不论是哪种语言,基本上可以确定“浑脱”一语出自于北方民族。

北人所谓浑脱究竟何意,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篇》一书有解日:

“北人杀小牛,自脊上开一孔,逐旋取去内头骨肉,外皮皆完。

揉软用以盛乳酪酒湮,谓之浑脱。

”即将动物的皮完整剥下来后,形成的中空的囊袋之类。

《草木子》的解释应该与浑脱本意最为接近,北方民族逐草而居,在空旷辽阔的草原上,缺少制作器皿的原料和工具,因此,他们将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的皮囊做成器皿使用,这是顺理成章的。

明张瀚《松窗梦语》叙述元代蒙古族崛起的历史时云:

其地不产五谷,惟牧驼马牛羊,食其肉,衣其皮,取其血乳置浑脱中酿之月余,名打酪酥。

浑脱作为蒙古族使用的器具,用来装置动物的血乳酿制“打酪酥”,“打酪酥”应该是现今蒙古族仍在饮用的奶酒之类。

初唐之长孙无忌经常戴的一种帽子,称为“浑脱帽”,唐张篱《朝野佥载》云:

“赵公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天下慕之,其帽为‘赵公浑脱’。

”长孙无忌的帽子是浑脱毡帽,与《齐民要术》中浑脱之意相联系,“赵公浑脱”应该是用黑色羊毛织成的、像囊袋一样的帽子。

长孙无忌戴浑脱帽而让“天下慕之”,缘于这种样式的帽子与众不同,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记载了唐代官员戴的帽子:

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纹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

百官常服,同于走庶,皆着黄袍及衫,出入殿省。

后乌纱帽渐废,贵贱通用折上巾以代冠,用靴以代履。

折上巾,戎冠也;靴,胡履也:

成便于军旅。

昔袁绍与魏武帝战于官渡,军败,复巾渡河,递相仿效,因以成俗。

初用全幅皂向后幞发,谓之幞头。

周武帝才为四脚;武德以来,始加巾子。

至贞观八年,太宗初服翼善冠,赐贵臣进德冠,因谓侍臣日:

“幞头起自周武帝,盖取便于军容。

今四海无虞,当息武事。

此冠颇采古法,兼更类幞头,乃宜常服,可取服。

”裤褶通用,此冠亦寻废矣。

此段文字介绍了由隋到唐朝廷内官员们所戴帽子的变化,隋朝官员戴乌纱帽,后改为折上巾。

唐太宗“初服翼善冠”,就是乌纱折上巾,当时人多戴幞头,太宗下令禁幞戴冠,但人们已习惯了幞头,因而太宗下令必须要戴的翼善冠,“亦寻废矣”。

《大唐新语》称“折上巾,戎冠也”,并不准确,周武帝虽改造了折上巾,但折上巾并非北周官员通常所戴,《隋书·礼仪志》有载:

案宋、齐之间,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乌,其制不定。

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

后周之时,成著突骑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带,盖索发之遗象也。

又文帝项有瘤疾,不欲人见,每常著焉。

相魏之时,著而谒帝,故后周一代,将为雅服,小朝公宴,成许戴之。

开皇初,高祖常著乌纱帽,自朝贵已下,至于冗吏,通著入朝。

后周朝廷官员戴的是“突骑帽”,“索发”乃编辫之意,这种帽子的特点是“垂裙覆带”,两侧直至脑后垂下,和他们的梳发编辫之貌相似。

因此,总结唐前朝廷官员冠冕之变化如下:

南朝官员戴“白高帽”,北朝之北周戴“突骑帽”,隋朝戴“乌纱帽”,唐初亦是“乌纱帽”,后被幞头代替。

长孙无忌本是鲜卑拓跋氏的后裔,他的穿戴打扮经常与汉族有异,还因此被他人嘲戏,《大唐新语·谐谑》载:

长孙无忌先嘲殴阳询曰:

“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

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

”询应声答曰:

“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

只由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欧阳询嘲笑长孙无忌“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索头”指鲜卑人的梳辫,“漫裆”就是满裆,汉族的服装是上衣下裳,裳是裙子,男女都穿,而所谓的裤是穿在裙子里面用来护腿的,是开裆的,而北方民族穿的是不同于汉族的满裆裤。

欧阳询以长孙无忌的另类北人打扮来嘲笑他。

由此可见,长孙无忌戴的浑脱帽是一种北方民族常戴的、像皮囊一样的帽子,清徐时栋《烟屿楼笔记》中推断“此云浑脱,盖必圆浑,如今所戴乌毡帽矣。

”其实浑脱帽并不“圆浑”,考古发现汉代画像砖中北方民族骑射所戴,是一种顶部变细的类似于酒囊的帽子。

因为长孙无忌的浑脱帽与当时官员们戴的乌纱帽、折上巾等皆不相类,所以备受瞩目,“天下慕之”,并且冠以“赵公浑脱”。

浑脱一词除了专指帽子,还指用动物皮囊做成的浮游工具。

唐杜佑《通典》载:

“又用浮囊:

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系其孔,束于腋下,浮渡。

”浑脱作为浮囊经常在行军作战中使用,文献中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有很多,在与北方民族的作战中尤其常见,如《元史》所载:

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破其军,夺其渡口,为浮桥以济师。

战滁州,彦晖率浮浑脱者十人,夜渡池水,入栏马墙,杀守军三铺,焚其东南角排寨木帘,大军继之,比明拔其城。

北方民族习水识渡的人较少,因此作战中多用浑脱浮渡,加之浑脱做浮囊不仅浮力大,而且目标小,往往能够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另外,“浑脱”一语还经常出现在词论家的口中,如清田同之《西圃词说》论“僻词与长调作法”时曰:

“僻词作者少,宜浑脱乃近自然。

常调作者多,宜生新斯能振动。

”此处的浑脱是浑融通脱之意,与囊袋之意相去较远。

浑脱舞及其特点

中宗与近臣宴集时宗晋卿等人表演舞蹈之目的是“各效伎艺,以为笑乐”,模仿各种伎艺,以供大家娱乐。

近臣表演的三种舞蹈中《谈容娘》本名《踏谣娘》,据唐崔令钦《教坊记》载:

“《踏谣娘》。

北齐有人姓苏,(鼻包)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

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

妻衔悲诉于邻里。

时人弄之:

丈夫著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

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

‘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

’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

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

”唐肃宗时宫人常非月作《咏谈容娘》诗:

“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

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圆。

歌要齐声和,情教细语传。

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

”诗中描述了谈容娘跳舞、众人唱和的表演场面。

谈容娘舞特点是“丈夫著妇人衣”,边唱边跳,且需旁人和唱。

左卫将军张洽所舞《黄獐》据《乐府杂录》所载是一种健舞,此舞的详细情况文献中没有记载,从名字上推断,大概要模仿动物的姿态,这样的舞蹈由非专业的左卫将军来表演,应该也很有趣。

由此看来,将作大匠宗晋卿的《浑脱舞》也应该有滑稽逗乐的效果才适合当时的场合。

在乐舞表演中,“浑脱”多指帽子,这在唐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旧唐书·礼仪志》皇帝下诏对鱼朝恩封官进爵的礼仪中,“京兆府造食,内教坊音乐、竿木浑脱,罗列于论堂前。

”中华书局版《旧唐书》此句的句读有误,应为“京兆府造食,内教坊音乐、竿木、浑脱,罗列于论堂前。

”“竿木”和“浑脱”之间应该断开。

此句意为,京兆府制作的食品,内教坊的乐人乐器,表演用的竿木、浑脱帽,都罗列在论堂前。

内教坊音乐,此处的“音乐”之含义与今天不同,《礼记·乐记》云: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郑玄注:

“干,盾也,戚,斧也,武舞所执也。

羽,翟羽也,旄,旄牛尾也,文舞所执。

”音和乐两字连在一起指包括声、乐、器在内的表演艺术的总和,所以应该指乐人和乐器,如此才能“罗列于论堂前”。

竿木是艺人借以表演各种技艺动作的长竿,崔令钦《教坊记补录》:

“上偏私左厢,故楼下戏,右厢竿木多失落,是其隐让也。

”,竿木是长竿,而浑脱是帽子,二者都是表演所需的道具。

在浑脱舞表演中,所用的帽子并不确定,即可以佩戴各种样式的帽子,统称《浑脱舞》。

如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列“鼓架部”所属表演,其中有《羊头浑脱》,此处的《羊头浑脱》指戴着羊头样式的帽子作表演。

不仅有羊头式样,还有其他式样,如《文献通考·乐考》载宋代教坊部制曰:

队舞之制,其名各十。

……七日玉兔浑脱队,衣四色绣罗襦,系银带,冠玉兔冠。

玉兔浑脱队即戴着“玉兔冠”的舞队,帽子的样式是兔子样的。

羊头和玉兔样的浑脱,应该和今天的某些童帽类似,并非完全模样的羊头和兔子,仅是突出其羊角和兔耳朵。

《旧唐书》、《乐府杂录》、《文献通考》等文献中记载的浑脱基本上都属教坊散乐,《旧唐书·音乐志》载:

“《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

汉天子临轩设乐,舍利兽从西方来,戏于殿前,激水成比目鱼,跳跃嗽水,作雾翳日,化成黄龙,修八丈,出水游戏,辉耀日光。

绳系两柱,相去数丈,二倡女对舞绳上,切肩而不倾。

如是杂变,总名百戏。

”散乐即是百戏,汉代已有,简单说来就是曲艺、杂耍和音乐相结合的一种表演。

浑脱舞有着基本的道具——帽子,而且往往是多人一起表演,称为浑脱队,如宋教坊队舞里的玉兔浑脱队。

《全唐五代词》敦煌词中收录《剑器词》,其三曰:

排备白旗舞,先自有由来。

合如花焰秀,散若电光开。

喊声天地裂,腾踏山岳摧。

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

词中描写了阅兵游行、歌舞队列是盛况,这里“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是指拿着兵器的队伍和戴着浑脱帽的队伍走过来,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唐苏鹗编《杜阳杂编》有记载曰:

上降日,大张音乐,集天下百戏于殿前。

时有妓女石火胡,本幽州人也,挈养女五人,才八九岁。

于百尺竿上张弓弦五条,令五女各居一条之上,衣五色衣,执戟持戈,舞《破阵乐》曲。

俯仰来去,赴节如飞,是时观者目眩心怯。

火胡立于十重朱画床子上,令诸女迭踏以至半空,手中皆执五彩小帜。

床子大者始一尺余,俄而手足齐举,为之踏浑脱,歌呼抑扬若履平地。

《杜阳杂编》记载了皇上寿诞之日,众艺人表演欢庆的场景。

其中伎女石火胡带着五个养女的表演尤其精彩,这里提到了“踏浑脱”,任半塘《唐戏弄》有言曰:

《杜阳杂编》二记石火胡之养女在百尽竿上踏《浑脱》,歌呼抑扬,可知《浑脱队》为基本舞队,《浑脱》舞为基本舞容:

配合《剑器》,则为公孙大娘之《剑器浑脱》;配合《苏幕遮》,则为海西胡之夷歌骑舞。

任半塘明确了以浑脱舞队为基本的表演形式,进而对浑脱舞作了区分,暂且不论此结论是否属实,任先生对《杜阳杂编》中关于浑脱记载的解读是有偏差的。

任先生说“石火胡之养女在百尽竿上踏《浑脱》”,而《杜阳杂编》言:

“张弓弦五条,令五女各居一条之上,衣五色衣,执戟持戈,舞《破阵乐》曲。

”很明确,在百尺竿上表演的不是《浑脱舞》,而是舞《破阵乐》。

火胡站在十个叠起来的床子之上,让五个女儿迭踏,“迭踏”是古代一种杂技的名称,就像今天的叠罗汉,火胡和五个女儿叠罗汉,高至半空,她们手中都拿着五彩的小旗。

那床子仅一尺多宽,一会儿她们把手和脚都举起来,“为之踏浑脱”。

火胡她们站在十个床子之上,床子很小,六个人还叠在一起,并且最后“手足并举”,这样的情形之下怎么跳舞?

令人不解。

“踏浑脱”的“踏”意为踏地为节,应节而舞,但也不仅仅是以踏地来打拍子,还要配合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北史·朱尔容传》:

“日暮罢归,便与左右连手蹋地,唱《回波乐》而出。

”《南史·王神念传》:

“胡太后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凄断。

”馐据《杜阳杂编》所载石火胡等人的“踏浑脱”来看,《浑脱舞》可能是戴着浑脱帽而做的一种筋斗翻滚的表演,段安节《乐府杂录》“鼓架部”有言:

“即有《踏摇娘》、《羊头浑脱》、《九头狮子》、弄《白马益钱》,以至寻檀、跳丸、吐火、吞刀、旋槃、筋斗,悉属此部。

”跳丸、吐火、吞刀等是“鼓架部”《羊头浑脱》《九头狮子》等节目的表演内容,联系《杜阳杂编》有关浑脱的描述,“旋粲、筋斗”最有可能是火胡母女表演时完成的动作。

说是舞蹈,实际上更像是杂耍,今天的杂技表演中也有类似的节目。

“踏浑脱”的“踏”只表示节奏韵律,而不表示踏地连臂的舞蹈动作。

火胡等人戴着浑脱帽,手举小旗,筋斗盘旋,同时“歌呼抑扬”,像在平地上表演一样,令人叫绝。

综上所述,《浑脱舞》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戴着浑脱帽的舞蹈,从文献记载来看,属于散乐百戏之类,多人表演,突出的是熟练和技巧,而非舞蹈动作姿态。

至于中宗聚宴宗晋卿跳《浑脱舞》一事,宗晋卿是武后的外甥,《新唐书·宗晋卿列传》载:

“晋卿髭貌雄伟,声如钟。

虽不学,然性倜傥。

垂拱后,武后任之,宫苑、闲厩、内外众作无不总。

开中岳,造明堂,铸九鼎,有力焉。

”宗晋卿身材高大,连鬓胡须,说话声如洪钟,典型的五大三粗的相貌,这样的形象戴着浑脱帽打滚、翻筋斗,定是滑稽笨拙,因而君臣皆会“以为笑乐”。

关于浑脱曲、苏摩遮、剑器舞

崔令钦《教坊记》列教坊大曲名,其中有《醉浑脱》一曲。

唐南卓《羯鼓录》记载了一件李琬指导乐工奏曲之事,其中提到了浑脱:

广德中,前双流县丞李琬者亦能之,调集至长安,僦居务本里。

尝夜闻羯鼓声,曲颇妙。

于月下步寻至一小宅,门极卑隘,叩门请谒。

谓鼓工日:

“君所击者岂非《耶婆色鸡》乎?

(一本作耶婆娑鸡。

)虽至精能,而无尾,何也?

”工大异之,曰:

“君固知音者,此事无人知。

某太常工人也,祖父传此艺,尤能此曲。

近张通孺入长安,某家事流散。

父没河西,此曲遂绝。

今但按旧谱数本寻之,竟无结尾声,故夜夜求之。

”琬曰:

“曲下意尽乎?

”工曰:

“尽。

”琬曰:

“意尽即曲尽,又何索尾焉?

”工日:

“奈声不尽何?

”琬日:

“可言矣!

夫曲有不尽者,须以他曲解之,方可尽其声也。

夫《耶婆色鸡》,当用《屈柘急遍》解之。

”工如所教,果相谐协,声意皆尽。

(如《柘枝》用《浑脱》解,《甘州》用《急了》解之类是也。

)工泣而谢之,即言于寺卿,奏为主簿,后累官至太常少卿、宗正卿。

从这一段记载中可以明确:

除了散乐中表演的《浑脱舞》之外,教坊乐中还有《浑脱曲》被经常演奏。

关于“柘枝用浑脱解”的问题,李健正《大唐长安音乐风情》一书中有详细解释:

[《柘枝引》]乐曲较长,共有131拍,加上解曲《浑脱》共译为388小节。

歌词在大曲的某一段合乐,原曲谱中有文字说明。

整个乐曲激昂慷慨、热情奔放。

可能是唐代的军乐之一。

关于解曲,……笔者手边正好有《浑脱》曲谱,试为解之。

原来《柘枝》的尾部有一个变调乐段,虽变调但主旋律未变,而这个旋律的主题动机与《浑脱》的主题动机完全一样,正好衔接。

接过去之后,随着动机的展开,便进入了《浑脱》的主题,对《柘枝》来说它是一种新的感觉,但也是告知人们乐曲将要结束了。

因为《柘枝》是个“回旋曲”,没有解曲的话很难结束,也就是说找不到终止感。

所以南卓的话“夫曲有不尽者”应按乐曲无法终止者来理解。

解曲是乐工实际演奏中对乐曲进行的调整,《羯鼓录》此段解曲之说被后之很多文献征引,但皆未做出说明。

可能懂乐者认为解曲理所当然,无须说明,不懂乐者则无法解释。

李健正擅长演奏琵琶和古琴,从演奏实践和乐理的角度做出的解释令人信服。

由此也可知《浑脱曲》的风格,《柘枝曲》本是健舞曲,郭茂倩《乐府诗集》释《柘枝词》曰:

“然则似是戎夷之舞。

按今舞人衣冠类蛮服,疑出南蛮诸国也。

”《浑脱曲》应该具有与其相类的风格。

《浑脱舞》和《醉浑脱》一舞一曲皆有记载,但《浑脱舞》是否与《醉浑脱》舞乐相配,尚未找到相关证明。

崔令钦《教坊记》仅有《醉浑脱》大曲,属于教坊乐范畴,虽然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健舞和软舞中未列《浑脱舞》一目,但浑脱队和浑脱帽等表演皆隶属教坊散乐,因此,《浑脱舞》配《醉浑脱》而表演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只不过《浑脱舞》类似于杂技、杂耍,与健舞、软舞不同,因而不被列入其中。

前引任半塘《唐戏弄》言《浑脱》“配合《剑器》,则为公孙大娘之《剑器浑脱》;配合《苏幕遮》,则为海西胡之夷歌骑舞。

”《苏摩遮》似乎可以与《浑脱舞》配合表演。

吕元泰上书唐中宗《陈时政疏》曰:

臣比见都邑坊市,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为苏莫遮。

旗鼓相当,军阵之势也;腾逐喧噪,战争之象也。

锦绣夸竞,害女工也;征敛贫弱,伤政体也;胡服相观,非雅乐也;浑脱为号,非关名也。

……

臣谨按《洪范》八政曰:

“谋时寒若。

”君能谋事,则时寒顺之,何必裸露形体,浇灌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焉?

又《礼记》曰:

“立秋之月行夏令,则寒暑不节。

吕元泰上书唐中宗,称当下胡俗胡乐盛行,有伤风化,请求禁止,中宗没有采纳。

其中的浑脱队可能是表演浑脱舞的人员,也可能仅指戴着浑脱帽的表演人员。

据此尚不能简单结论《苏摩遮》是《浑脱舞》的另一称谓,或者《苏摩遮》与《浑脱舞》配合表演。

“浑脱”一语在北魏时即已出现,后多指像囊袋一样的帽子,浑脱队和浑脱舞都与浑脱帽有关。

“苏摩遮”亦是胡语,其意谓西域地区的一种帽子。

张说《苏摩遮》五首其一:

“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宝服紫髯胡。

”《宋史·高昌列传》:

“妇人戴油帽,谓之‘苏幕遮’。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曰:

“又如苏莫遮帽,覆人面首,令诸有情,见即戏弄。

”这种帽子更类似于今天的面具,需要遮在脸上。

“浑脱”和“苏摩遮”皆是胡人的帽子,因此吕元泰说:

“胡服相观,非雅乐也;浑脱为号,非美名也。

”穿胡服表演,不是雅乐,以浑脱为名,也不好听。

其后吕元泰批评时下的表演曰:

“君能谋事,则时寒顺之,何必裸露形体,浇灌衢路,鼓舞跳跃,而索寒焉?

”实际上他批评的这种赤身裸体,泼水索寒的表演是《苏摩遮》,而非《浑脱舞》,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言:

苏摩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拔头之类也。

或作兽面,或象鬼神,假作种种面目形状。

或以泥水沾洒行人,或作持胃索搭钩,捉人为戏。

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攘魔,驱赶罗刹恶鬼啖人民之灾也。

每年的七月初开始公演《苏摩遮》。

慧琳称《苏摩遮》是“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需要注意的是,此句中《苏摩遮》与《浑脱》是独立并存的关系。

崔令钦《教坊记》载:

“《大面》。

出北齐。

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若妇人。

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着之。

因为此戏,亦入歌曲。

”段安节《乐府杂录·鼓架部》载:

“《钵头》:

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

”那么,《苏摩遮》即是与浑脱、大面、拨头类似的源于胡人且需要加入一些道具来进行表演的歌舞戏。

从慧琳对苏摩遮表演的描述来看,其与《浑脱》不同,《浑脱》是帽子表演,类似于杂耍、杂技,而《苏摩遮》则装扮诡异,泼水戏人,类似于戏剧。

张说曾作《苏摩遮》五首:

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宝服紫髯胡。

闻道皇恩遍宇宙,来时歌舞助欢娱。

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

自能激水成阴气,不虑今年寒不寒。

腊月凝阴积帝台,豪歌击鼓送寒来。

油囊取得天河水,将添上寿万年杯。

寒气宜人最可怜,故将寒水散庭前。

惟愿圣君无限寿,长取新年续旧年。

昭成皇后帝家亲,荣乐诸人不比伦。

往日霜前花委地,今年雪后树逢春。

原诗注说:

“泼寒胡戏所歌,其和声云亿岁乐。

”《苏摩遮》是泼寒胡戏时所唱的歌,此歌还有和声“亿岁乐”。

张说虽创作了《苏摩遮》,但他亦上《谏泼寒胡戏疏》,言“且泼寒胡未闻典故,踝体跳足,盛德何观?

挥水投泥,失容斯甚。

法殊鲁礼,亵比齐优,恐非干羽柔远之义,樽俎折冲之道,愿择努言,特罢此戏。

”加上右拾遗韩朝宗也呈《谏作乞寒胡戏表》,终于,唐玄宗在开元元年(713)十月七日发文:

“敕:

腊月乞寒,外蕃所出,渐浸成俗,因循已久。

自今已后,无问蕃汉,即宜禁断。

”泼寒胡戏被禁止了,但《苏摩遮》仍在流行。

“天宝十三载七月十日,太乐署供奉曲名,及改诸乐名。

”其中沙陀调《苏摩遮》改名为《万宇清》,金风调《苏摩遮》改名为《感皇恩》,水调《苏摩遮》不变。

《浑脱舞》并不与《苏摩遮》相配合表演,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舞容,只因其语义都与帽子相关,且都是北方民族在节庆时的表演节目,而常常被混在一起。

关于《剑器》的讨论由来已久,且至今未绝。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言中提到了“剑器浑脱”,因而剑器、浑脱二者被联系在一起:

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

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

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序言中提到公孙大娘“舞剑器”“舞剑器浑脱”“舞西河剑器”,似乎剑器、浑脱、西河皆-是舞名。

前引任半塘《唐戏弄》有言:

“《浑脱》舞为基本舞容:

配合《剑器》,则为公孙大娘之《剑器浑脱》。

”浑脱舞总的来看是一种与帽子相关的舞蹈,和剑器根本不同,舞容截然不同的两种舞蹈很难放在一起表演。

前引《文献通考·乐考》宋教坊队舞之制,“二曰剑器队,衣五色绣罗襦,裹交脚幞头,红罗绣抹额,带器仗”,“七日玉兔浑脱队”,两种舞蹈显然分属不同的表演人员。

因此,将《剑器》《浑脱》《西河》作为曲名更能讲得通。

杜甫《剑器行》诗序文中,“见临颖李十二娘舞剑器”句,清仇兆鳌引明张尔公《正字通》注云:

“剑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伎雄妆,空手而舞”。

又,“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句,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注云:

“《浑脱》亦舞曲名。

”啵安节《乐府杂录》言:

“健舞曲有棱大、阿连、柘枝、剑器、胡旋、胡腾。

”《剑器》乃是一种健舞的舞曲名。

宋曾季狸《艇斋诗话》论之,更确:

老杜诗《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世人多以为公孙能舞剑,非也。

盖公孙善舞《剑器》,《剑器》者,曲名也。

诗序言公孙氏舞《剑器》《浑脱》,又言舞《西河》《剑器》,然则《浑脱》《西河》《剑器》三者皆曲名也。

诗中又言“妙舞此曲神扬扬”,则知为曲信矣,安有妇人能舞刀剑者乎?

后人承误,不能深考耳。

曾季狸“安有妇人能舞刀剑者乎”一语过于绝对,舞《剑器》《浑脱》还是有剑器在手的,宋教坊的剑器舞队“带器仗”即是明证。

另外,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有载:

“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

伶官:

张野狐觱栗,雷海清琵琶,李龟年唱歌,公孙大娘舞剑。

初,上自击羯鼓,而不好弹琴,言其不后也。

又宁王吹箫,薛王弹琵琶,皆至精妙,共为乐焉。

”清张谦宜《绲斋诗谈》评杜甫诗曰:

“《舞剑器行》,注云:

‘用女伎雄装,空手而舞。

’按《乐府杯盘舞曲》,明有‘持杯盘’字,恐剑器舞亦必持剑。

详诗中‘霍如羿射九乌落,矫如群帝骖龙翔’,言剑势之旋转。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言剑锋之闪烁。

空手焉能有此?

”至于草书大家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归而为之书,则舞剑比空手而舞更符合草书如舞蹈般生动优美、气韵天成的特点。

之所以将《剑器》与《浑脱》连在一起,可能与犯调的问题有关,宋陈肠《乐书》有言:

乐府诸曲,自古不用犯声,以为不顺也。

唐自天后末年,剑气入浑脱始为犯声之始。

剑气宫调,浑脱角调,以臣犯君,故有犯声。

明皇时乐人孙处秀,善吹笛,好作犯声。

时人以为新意而效之,因有犯调,亦郑声之变。

削而去之,则声细者不抑,大者不陵,而中正之雅,庶几乎在矣。

(注曰:

五行之声,所司为正,所欹为旁,所斜为偏,所下为侧,故正宫之调,正犯黄钟宫,旁犯越调,偏犯中吕宫,侧犯越角之类。

“剑气人浑脱始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