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2088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8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docx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docx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二、钢筋绑扎与安装工程

4-6地下室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墙的钢筋绑扎。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钢筋:

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

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1.2  铁丝:

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铁丝的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2.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各种挂钩或撑杆、撑铁等。

2.1.4  工具:

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

准备好垫木,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并将锈蚀进行清理。

2.2.2  核对钢筋的级别,规格、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如有问题应及时解决。

2.2.3  当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有排水及降水措施。

使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始终低于基底0.5m以上。

2.2.4  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2.2.5  根据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采用内贴法或外贴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前做完底板下防水层及保护层;支完底板四周模板(或砌完保护墙,做好防水层)。

当地下室外墙防水采用内贴法施工时,在绑扎墙体钢筋之前砌完保护墙,做好防水层及保护层。

2.2.6支好地下室外侧模板,做好周围排水,保持边坡稳定。

2.2.7清理好地下室垫层,复核测量控制线和水准基点,在垫层上弹好墙、柱、楼梯及门窗洞口等边线。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底板及梁钢筋→绑墙钢筋

3.2  划钢筋位置线:

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c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3.3  绑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3.3.l  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

根据设计要求和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3.3.2  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3.3.3  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

如基础底板较厚或基础梁及底板用钢量较大,摆放距离可缩小,甚至砂浆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

3.3.4  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3.3.5  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以1m左右一个为宜),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3.3.6  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

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3.7  由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地下室长度较大,在中部设置后浇带时,底板和基础梁主筋仍按原设计连续安装而不切断,平行缝带钢筋可在以后浇筑缝带砼时绑扎。

3.3.8  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3.4  墙筋绑扎:

3.4.1  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墙身及门窗洞口位置线,再次校正预埋插筋,如有位移时,按洽商规定认真处理。

墙模板宜采用“跳间支模”,以利于钢筋施工。

3.4.2  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

一般情况横筋在外,竖筋在里,所以先绑竖筋后绑横筋。

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4.3  墙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其塔接长度及位置要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3.4.4  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支撑或拉筋,以固定钢筋间距。

支撑或拉筋如设计无要求时可用φ6或φ8钢筋制作,间距1m左右,以保证双排钢筋之间的距离。

3.4.5  在墙筋外侧应绑上带有铁丝的砂浆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3.4.6  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出标高线。

门窗洞口要按设计要求绑扎过梁钢筋,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3.4.7  各连接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

如首层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地下室墙体深度;墙端部、内外墙交接处受力钢筋锚固长度等,绑扎时应注意。

3.4.8  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管件、预留洞口等,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5顶板钢筋绑扎

顶板钢筋绑扎与底板钢筋大体相同,可参照执行.

4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钢筋安装)

4.1.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4.2  一般项目(钢筋安装)

4.2.1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寻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有代表性的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刘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表4.2.1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钢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注:

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表中数值1.5倍数的尺寸偏差。

5成品保护

5.l  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做好标识,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误用。

5.2  绑扎墙筋时应搭临时架子,不准蹬踩钢筋。

5.3  妥善保护基础四周外露的防水层,以免被钢筋碰破。

5.4  底板上、下层钢筋绑扎时,支撑马凳要绑牢固,防止操作时踩变形。

5.5  严禁随意割断钢筋。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墙、柱预埋钢筋位移:

墙、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

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

混凝土浇筑前应有专人检查修整。

露筋:

墙、柱钢筋每隔1m左右加绑带铁丝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

6.3  搭接长度不够:

绑扎时应对每个接头进行尺量,检查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4  钢筋接头位置错误:

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6.5  绑扎接头与对焊接头未错开:

经对焊加工的钢筋,在现场进行绑扎时,对焊接头要错开搭接位置。

因此加工下料时,凡距钢筋端头搭接长度范围以内不得有对焊接头。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

7.2  钢筋力学性能复试报告。

7.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

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报告。

7.5  焊条、焊剂出厂合格证。

7.6  钢筋检验批、子分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7.7  钢筋分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1.1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钢筋:

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2.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2.1.4  工具:

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

按不同规格型号标识堆放并垫好垫木。

2.2.2  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

2.2.4  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2.2.5  预应力圆孔板的端孔已按标准图(96G44)的要求堵好。

3操作工艺

3.1  构造柱钢筋绑扎:

3.1.1  工艺流程:

预绑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塔接筋→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3.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3.1.2.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3.1.2.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

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3.1.2.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3.1.2.4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3.1.3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

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无基础圈梁时,埋设在柱根部混凝土座内,如图4-2;当墙体附近有管沟时,构造柱埋设深度应大于沟深。

(a)有基础圈梁;(b)无基础圈梁

3.1.4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

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点。

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根部加密区箍筋。

3.1.5  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3.1.5.1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3.1.5.2  在砌砖墙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φ6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见图4-3。

3.1.5.3  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构造柱钢筋与现浇或预制横梁梁端连接绑扎构造,要符合《多层砖混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JGJ13-82)第3.2.5条的规定。

3.1.5.4  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3.2  圈梁钢筋的绑扎:

3.2.1  工艺流程:

画钢筋位置线→放圈梁受力筋→穿箍筋→绑扎箍筋

3.2.2  支完圈梁模板并做完预检,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

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

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

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3.2.3  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

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3.2.4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对钢筋搭接的有关要求。

3.2.5  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3.2.6  楼梯间、附墙烟囱、垃圾道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梁钢筋被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不同的高低圈梁钢筋,应按设计要求搭接或连接。

3.2.7  安装在山墙圈梁上的预应力圆孔板,其外露的预应力筋(即胡子筋)按标准图集京96G44要锚入在圈梁钢筋内。

3.2.8  圈架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3.3  板缝钢筋绑扎

3.3.1  工艺流程

支护缝模板→预制板端头预应力锚固筋向上弯成45°→

放通长水平构造筋→与板端锚固筋绑扎

3.3.2  支完板缝模板作完预检,将预制圆孔板外露预应力筋(即胡子筋)弯成弧形,两块板的预应力外露筋互相交叉,然后绑通长φ6水平构造筋和竖向拉结筋,见图4-4。

3.3.3  长向板在中间支座上钢筋连接构造见图4-5。

图4-5

3.3.4  墙两边高低不同时的钢筋构造见图4-6。

3.3.5  预制板纵向缝钢筋绑扎见图4-7。

图4-6                                          图4-7

3.3.6  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完之后,均要求做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钢筋安装)

4.1.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4.2  一般项目(钢筋安装)

4.2.1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寻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有代表性的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刘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表4.2.1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钢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注:

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表中数值1.5倍数的尺寸偏差。

5成品保护

5.1  构造柱、圈梁钢筋如采用预制骨架时,应在指定地点垫平码放整齐。

5.2  往楼层上吊运钢筋存放时,应清理好存放地点,以免变形。

5.3  不得踩踏已绑好的钢筋,绑圈梁钢筋时不得将梁底砖碰松动。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钢筋变形:

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宜采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6.2  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

多为放置砖墙拉结筋时碰动所致、应在砌完后合模前修整一次。

6.3  楼板端头钢筋连接不当:

应在楼板吊装前将板端外露预应力筋向上弯成45°,吊装就位后加通长钢筋绑扎。

同时要注意在安装楼板过程中,不得将板端外露预应力筋折断。

6.4  阳台处钢筋压扁:

阳台下的圈梁为“L”形箍筋,吊装台时必须注意保护,如碰坏,应将阳台吊起,修整钢筋后,再就位阳台。

6.5  构造柱伸出钢筋位移:

除将构造柱伸出筋与圈梁钢筋绑牢外,并在伸出筋处绑一道定位箍筋,浇筑完混凝土后,应立即修整。

6.6  板缝筋外露:

纵向板缝筋应绑好砂浆垫块,横向板缝要把钢筋绑在板端头外露预应力筋上。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l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  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7.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胞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  钢筋检验批、子分项、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7.5  钢筋分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1.2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墙体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大模板等结构形式的墙体钢筋绑扎工程。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成型钢筋或网片: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规格尺寸,预先加工成型钢筋或点焊网片。

2.1.2  拉筋和支撑筋:

采用双层钢筋网片时,在两片钢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以便固定上下左右钢筋间的距离。

见图4-8(a)、(b)。

拉结筋如图4-8(a)所示,l为两网片之间的距离,绑扎时纵横间距不大于700mm。

但这种形式的拉结筋只起到拉而不能起撑的作用。

为了保证墙体双层网片正确位置,最好采用梯形支撑筋,如图4-8(b)。

梯形支撑筋是用两根竖筋(用墙体竖筋同直径同高度)与水平筋焊成梯形,绑在墙体两排钢筋之间起到撑的作用,间距1200mm左右。

图中H为墙体竖筋高度,h为墙体横筋间距,c等于混凝土墙体厚减去保护层。

2.1.3  铁丝:

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2.1.4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2.1.5  工具:

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图4-8

(a)拉结筋;(b)梯形支撑筋

 2.2  作业条件

 2.2.1  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网片应有加工厂出厂合格证,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2.2  钢筋或点焊网片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堆放,网片立放时需有支架,平放时应垫平,垫木应上下对正,吊装时应使用网片架吊装。

 2.2.3  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侵蚀断面的钢筋不得使用。

 2.2.4  检查网片的几何尺寸、规格、数量及点焊质量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2.2.5  外砖内模工程必须砌完外墙。

 2.2.6  应将绑扎钢筋地点清理干净。

 2.2.7  弹好墙身、洞口位置线,并将预留钢筋处的松散混凝土剔凿干净。

3操作工艺

3.l  剪力墙钢筋现场绑扎:

3.1.1  工艺流程:

修改预留搭接筋→绑立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

3.1.2  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

先立2~4根竖筋,并划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划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

3.1.3  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筋直径不小于φ6,间距不大于600mm,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拉筋宜适当加密。

为保持两排钢筋的相对距离,宜采用绑扎定位用的梯形支撑筋,间距1000~1200mm 。

3.2  剪力墙采用预制网片的绑扎

3.2.1  工艺流程

修理预留搭接筋→临时固定网片→绑扎根部钢筋→绑门窗洞加筋→绑拉筋或支撑筋

3.2.2  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

按图纸要求将网片就位,网片立起后用木方临时固定支牢。

然后逐根绑扎根部搭接钢筋,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绑3个扣。

同时将门窗洞口处加固筋也绑扎,要求位置准确。

如门窗洞口处预留筋有位移时,应作成灯插弯(1∶6)理顺,使门窗洞口处的加筋位置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3.3  剪力墙钢筋搭接墙内水平分布筋的搭接详图见图4-9。

墙内竖向分布钢筋,当为一级抗震的剪力墙,所有部位和二级抗震剪力墙的加强部位,钢筋接头位置应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不超过50%。

其它剪力墙的钢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

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满足表4-8的规定。

墙内竖向钢筋绑扎方法详见图4-10。

图4-9

图4-1

4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表4-8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C20C25C30

1Ⅰ级钢筋35d (30d)35d (30d)35d (30d)

2Ⅱ级钢筋 (月牙型)45d40d35d

3Ⅲ级钢筋 (月牙型)55d50d45d

    注:

l. 当Ⅰ、Ⅱ级钢筋d>25mm时,其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增加5d采用。

        2. 当螺纹钢筋直径≤25mm时,其受拉钢筋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值减少5d采用。

3. 括号内数字为焊接网片的搭接长度。

3.4  剪刀墙钢筋的锚固

3.4.1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端部锚固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做成暗柱或加  型钢筋,详见图4-11(a)、(b)。

图4-11

bw椊孛婵矶龋籰a椕坛ざ?

3.4.2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丁”字节点及转角节点的绑扎锚固,详见图 4-12、图 4-13。

图4-12                                   图4-13

3.4.3  剪力墙的连梁上下水平钢筋伸入墙内长度e′不能小于设计要求,详见图4-14(a)、(b)。

3.4.4  剪力墙的连梁沿梁全长的箍筋构造要符合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的顶层连梁伸入墙体的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间距不小于150mrn的构造箍筋,详见图4-15。

3.4.5  剪力墙洞口周围应绑扎补强钢筋,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5  剪力墙钢筋与预制外墙板连接:

外墙板安装就位后,将本层剪力墙边柱竖筋插入预制外墙板侧面钢筋套环内,竖筋插入外墙板套环内不得少于 3个,并绑扎牢固。

详见图 4-16。

3.6  剪力墙钢筋与外砖墙连接:

绑内墙钢筋时,先将外墙预留的φ6拉结筋理顺,然后再与内墙钢筋搭接绑牢,详见图4-17(a)、(b)。

3.7  全现浇内外墙钢筋连接绑扎构造,详见图4-18。

图4-18

3.8  修整:

大模板合模之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水平横筋固定伸出筋的间距(甩筋的间距)。

墙体浇混凝土时派专人看管钢筋,浇筑完后,立即对伸出的钢筋(甩筋)进行整理。

4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钢筋的品种和性能,焊条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  钢筋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4.l.3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4  钢筋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焊接规程的规定。

4.2  基本项目:

4.2.1  钢筋网片和骨架绑扎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