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总结 考试必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1777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总结 考试必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总结 考试必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总结 考试必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总结 考试必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总结 考试必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总结 考试必过.docx

《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总结 考试必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总结 考试必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总结 考试必过.docx

版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总结考试必过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至今已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是以使用电子管为特征的。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主要器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特点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采用磁芯存储器作内存,采用磁盘与磁带作外存,使存储容量增大,可靠性提高。

汇编语言去带了机器语言,开始出现高级语言。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主要特点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

半导体存储器淘汰了磁芯存储器,存储器也开始集成电路化,内存容量大幅度增加。

出现了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主要特点是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取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这时,出现了微处理器,产生了微型计算机。

人们通常把1971年至今出现的大型机称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有如下四个重要的方向:

①巨型化②微型化③网络化④智能化。

2.计算机的性能特点

①运算速度快②计算精度高③存储功能强④具有逻辑判断能力⑤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指实时采集、检测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判定,按最佳值进行调节的过程。

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辅助教学CAI。

5)人工智能AI

4.计算机的分类

(1)按计算机原理分为:

电子数字式计算机、电子模拟式计算机和混合式计算机。

(2)按用途分为:

通用机和专用机。

5.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1)物理上容易实现2)不易出错,可靠性好3)易于进行逻辑运算

6.数制的概念

在一种数制中,只能使用一组固定的数字符号来表示数目的大小。

表示数目的大小具体使用了多少个数字符号,就称为该数制的基数。

例如十进制数,基数是10。

在数制中有一个规则,N进制必须是逢N进1。

对于多位数,处在某一位上的“1”所表示的数值的大小,称为该位的位权。

7.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要将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只要把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求和即可。

对于十进制数转换成非十进制数,整数转换中采用除以基数取余的方法;小数转换中采用乘以基数取整的方法。

由于八进制数的1位数相当于二进制的3位数,因此,从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只需以小数点为界,整数部分向左,小数部分向右,每位八进制数用相应的3位二进制数取代,即可分别转换成二进制的整数和小数。

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最后不足3位二进制数时都用0补足3位。

由于十六进制数的1位数相当于二进制的4位数,因此,从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只需以小数点为界,整数部分向左,小数部分向右,每位十六进制数用相应的4位二进制数取代,即可分别转换成二进制的整数和小数。

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最后不足4位二进制数时都用0补足4位。

8.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数制计算:

2、8、16转变为10进制 (分别乘以2、8、16的位数)

10转变为2、8、16(分别除2、8、16)

8转变为2(421)16___2(8421)

8____16(先变成二进制)

加法运算法则:

0+0=0;0+1=1+0=1;1+1=0(向高位进位)。

减法运算法则:

0-0=1-1=0;1-0=1;0-1=1(向高位借位)。

乘法运算法则:

0×0=0;0×1=1×0=0;1×1=1。

除法运算法则:

0÷1=0(1÷0无意义);1÷1=1。

逻辑变量之间的运算称为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是按位进行的,位于位之间不像加减运算那样有进位或借位的联系。

9.逻辑运算主要包括三种基本运算:

逻辑加法(“或”运算):

在给定的逻辑变量中,A或B只要有一个为1,其逻辑加的结果为1。

逻辑乘法(“与”运算):

只有当参与运算的逻辑变量同时为1时,运算结果才为1。

逻辑否定(“非”运算):

即取反操作。

0的非操作结果为1;1的非操作结果为0。

此外,“异或”逻辑运算(半加运算)也很有用:

两个逻辑变量相异,运算结果才为1。

10..二进制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方法

只需表示0和1两个数字符号,在物理上容易实现,如电路的导通和截至等。

0和1两个数在传输和处理时抗干扰性强,不易出错,可靠性好;此外,0和1正好与逻辑代数“假”和“真”相对应,易于进行逻辑运算。

11.数据是指能够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字母和符号的集合。

数据可分为人读数据和机读数据。

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的1位数(bit)。

通常将8bit编为一组,叫做一个字节(Byte)。

在计算机中常用一个字(word)来表示该计算机能进行操作的数据或信息的长度。

一个字由若干字节组成。

通常将组成一个字的位数叫作该字的字长。

字(word)>字节(Byte)>位(bit)

12.字符编码就是规定用怎样的二进制码来表示字母、数字以及专门符号。

在计算机系统中,有两种重要的字符编码方式:

EBCDIC(用于IBM的大型主机)和ASCII(用于微型机与小型机)。

13.国标码:

也称为“区位码”,94×94的矩阵。

机内码:

是指在计算机中表示汉字的编码。

机内码与区位码是有区别的,通常一个汉字的机内码占两个字节。

(16×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要32字节。

32×32点阵表示一个汉字,要128字节)

汉字字模信息:

在需要输出一个汉字时,首先根据该汉字的机内码找出其字模住处在汉字库中的位置,然后取出该汉字的字模住处作为图形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打印输出。

(四)信息、数据和信息处理的概念

14.信息:

从计算机应用角度来说,通常将信息看作为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所需的或所获取的知识。

数据:

是现实世界中将各种信息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符号。

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

15.数据和信息的联系及区别:

数据是信息的表示形式,信息是数据所表达的含义;数据是具体的物理形式,信息是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

可用多种不同的数据形式来表示一种同样的信息,信息不随表示它的数据形式不同而改变,它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知识。

16.信息处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特点,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

其本质是数据处理,主要目标是获取有用的信息。

17..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1)极高的运算速度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任务。

(2)“海量”的存储设备使得世界的空间变大了。

(3)全新的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4)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使各国的距离变近了。

(5)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管理信息,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18.信息高速公路定义及包括:

实际上是一个高速信息网体系。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通信网络。

(2)通信设备。

(3)通信资源。

19.信息高速公路的意义:

1)对社会经济建设的影响2)对人们工作和社会方式的影响3)对教育的影响

20.我国实施的国家经济信息网:

1)金字工程2)中国教育科研网3)公用数据通信网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结构

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大功能部分分别是: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其各自的功能如下:

(1)运算器:

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LU)。

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2)控制器:

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他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

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指令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

(3)存储器:

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

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原始的输入数据、经过初步加工的中间数据以及最后处理完成的结果信息都存放在存储器中。

此外,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即规定对输入数据如何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系列指令也都存放在存储器中。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两种。

(4)输入设备:

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包括数据和指令)转换成计算机能认识的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

(5)输出设备:

是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

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将这些结果转换成便于人们认识的形式。

2.中央处理单元CPU:

是硬件系统的核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

3.计算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计算机工作原理是根据冯。

诺依曼的“存储程序”原理实现自动工作的

首先把表示计算步骤的程序和计算中需要的原始数据,在控制器输入命令的作用下,通过输入设备送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之后当计算开始时,在取指令命令的作用下,把程序指令逐条送入控制器。

接着控制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根据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存数、取数命令和运算命令,经过运算器计算把计算结果存放在存储器内,最后在控制器发出的取数和输出命令的作用下,通过输出设备输出计算结果。

4.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的特点

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是总线(bus)结构。

它将信号线分成三大类:

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

5.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分为两大类,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6.系统软件是指由计算机生产厂为使用该计算机而提供的基本软件。

系统软件依赖于机器,常用的有:

①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

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硬件资源,并且负责解释用户对机器的管理命令,使它转换为机器实际的操作)②文字处理程序③计算机语言处理程序(计算机语言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④数据库管理程序(DBMS)⑤联网和网络管理系统软件⑥各类服务程序和工具软件

7.应用软件是指用户为自己的业务应用而使用系统开发出来的用户软件。

应用软件更接近于用户业务。

第三章Windows操作系统

1.Windows98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

(1)用户更容易使用。

(2)速度更快,功能更强。

(3)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2.Windows98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易于使用。

(2)可靠性更高。

(3)速度更快。

(4)真正的Web集成。

(5)更具娱乐性。

3.Windows98只能安装在FAT分区上。

4.Windows98可以在很多操作系统上安装,但是不能在单独引导的WindowsNT上安装。

5.在安装过程中,用户必须提供的信息有:

Windows98的安装目录、安装类型、用户信息。

6.Windows98中文件名可以用255个字符,包括空格,然而文件名不能包含下列字符:

\、/、:

、*、?

、”、<、>、|

7.正确关机:

使用“开始”菜单上的“关闭系统”命令可以关闭窗口和程序,并为关闭计算机作准备。

如果不正确地关闭计算机,可能丢失信息。

8.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无论何时删除文件,此文件都被暂时移到桌面上的“回收站”里。

当“清空回收站”后,其中的全部项目从计算机中被永久删除。

9.在Windows98中浏览计算机的主要方法有:

“开始”按键、“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网上邻居”。

10.Windows98的TCP/IP网络配置

(1)IP地址:

一个IP地址是一个逻辑的32位地址以用来指定一台TCP/IP主机。

每个IP地址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网络ID,另一部分是主机ID。

网络ID用来指定在同一个物理网段上的所有机器,而主机ID则用来指定在网络上的某一台网络设备。

在网络上面每台运行TCP/IP的机器都需要一个不同的IP地址。

(2)子网掩码:

一个子网掩码是用来掩住IP地址的一部分,以使TCP/IP能够利用主机ID的一部分来作为网络ID。

当一台TCP/IP主机想要通信时,子网掩码可以用来决定一台主机是在本地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

子网掩码用于划分子网。

(3)缺省网关:

为了和另一个网段的主机进行通信,一个IP地址必须指出一个路由器地址,使网络信息通过缺省网关和另一个网段的主机进行通信。

缺省网关用来指示TCP/IP往什么地方发送数据包,最终把数据送到远程的目的网中。

如果用户不指出缺省网关,那么信息只能在本地网中进行传送。

11.DNS服务器就是提供IP和主机名加域名之间的转换服务的。

12.DNS服务器必须使用IP地址来标识,而不能通过主机名加域名来标识。

13.一般情况下,Windows98中需要设置的TCP/IP参数有:

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DNS。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联机多用户系统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采用ATM技术!

2.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相互结合产生了计算机网络。

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信网络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另一方面,数字计算技术向通信技术的渗透又反过来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性能。

3.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由于实际需要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产生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线路控制器——>多重线路控制器——>前端处理机(FEP) ——>集中器

4.线路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串行和并行传输的转换以及简单的差错控制。

通信处理机也称为前端处理机,作用是完成通信任务。

集中器也是一种通信处理机。

(1)调制解调器的主要作用:

把计算机或终端的数字信号变换成可以在电话线路传送的模拟信号以及完成相反的变换。

(2)早期的线路控制器只能和一条通信线路相连,同时也只能适用于某一种传送速率。

由于在通信线路上是串行传输而在计算机内采用的是并行传输,因此这种线路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串行和并行传输的转换以及简单的差错控制。

(3)多重线路控制器可以和许多个远程终端相连,这种联机系统也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5.分组交换网的产生

(1)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也称为包交换,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基础。

(2)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不适合计算机数据的传输。

1966年6月,NPL的戴维斯(Davies)首次提出“分组”(packet)这一名词。

1969年,美国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投入运行,从此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暂新的纪元。

6.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为了设计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在ARPANET的设计时提出了分层的方法。

“分层”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和处理。

(2)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这就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简称OSI。

从这以后,就开始了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7.Interne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增长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网络。

仍属于第三代计算机网路,使用的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并没有使用OSI体系结构。

8.新一代计算机网络——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1)新一代或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综合化和高速化

(2)综合化是指将多种业务综合到一个网络中——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其优点是经济。

(3)多媒体技术是指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传送多媒体信息最合适的网络是ISDN。

9.①分组交换网也称通信子网,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主机和终端处在网络的外围,它们构成用户资源子网。

②各结点的分组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

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以及选择合适的路由。

③为了提高通信子网的可靠性,常采用拓扑结构。

④Internet属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它使用的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并没有使用OSI体系结构。

⑤ARPANET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它的体系结构是TCP/IP。

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在技术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综合化和高速化。

10.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它是一个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11.计算机网络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①若干台主机(向各用户提供服务②一个通信子网(由一些专用的通信处理机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组成)③一系列的协议(通信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和必须遵守的规则)。

12.计算机网络不能等同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分布式系统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整个系统中的各计算机对用户是透明的。

13.计算机通信和数据网:

数据通信网往往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子网。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距离分:

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2)按通信介质:

(1)有线网:

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2)无线网:

如卫星、微波

(3)按通信传播方式划分:

①点对点传播方式网(主要拓补结构有星型、树型、环型、网型)②广播式传播方式网(主要有:

以同轴电缆连接起来的总线形网;以微波、卫星方式传播的广播形网)

(4)按通信速率分:

①低速网(300b/s~1.4Mb/s,通常借助于调制解调器利用电话网来实现)②中速网(1.5Mb/s~45Mb/s,主要是传统的数字式公用数据网)③高速网(50Mb/s~750Mb/s)

(5)按使用范围分:

公用网、专用网

(6)按控制方式分:

①集中式计算机网络(星型网络和树型网络是典型的集中式计算机网络)这种网络处理的控制功能高度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节点上,所有的信息流都必须经过这些节点之一。

(集中式网络的优点是实现简单、网络操作系统很容易从传统的分时操作系统经适当的扩充和改造成。

缺点是实时性差、可靠性低、缺乏较好的可扩充性和灵活性。

②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网状型网络都属于分布式网络)。

在这种网络中,不存在一个处理的控制中心,网络中的任一节点都至少和另外两个节点相连接,信息从一个节点到达另一节点时,可能有多条路径。

可共同完成一个大型任务。

(分布式网络的优点是具有信息处理的分布性、高可靠性、可扩充性及灵活性等,是网络发展的方向。

(7)按网络环境分:

部门网络、企业网络、校园网络

(8)按拓补结构分:

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全互连型和不规则型。

网络拓补结构对整个网络的设计、功能、可靠性、费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15.计算机网络按拓扑结构划分:

①星形结构(星形结构由一个功能较强的转接中心S以及一些各自连到中心的从节点组成)

②层次结构或树形结构(层次结构是联网的各计算机按树形或塔形组成,树的每个节点都为计算机)

③总线形结构(由一条高速公用总线连接若干个节点所形成的网络)

目前最常用的且已列入国际标准的规程有:

(1)CSMA/CD访问掏规程;

(2)令牌传送访问控制规程。

④环形结构(环形网是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它由通信线路将各节点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

⑤点-点部分连接的不规则形(部分节点连接的网络必然带来经由中继节点转发而相互通信的现象,称为交换)

⑥点-点全连接结构

16.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降低交易成本。

17.用于企业的网络:

这种应用的目的是资源共享、依靠可替代的资源来提供高可靠性、节约经费。

18.客户/服务器模型(Client/Servermodel):

通信方式通常是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信息,指示需要完称的工作,服务器完成工作后送回应答。

一般情况下是多个客户使用少量服务器。

19.服务于公众的网络:

访问远程信息、个人间通信、交互式娱乐。

第五章网络通信基础

1.计算机间的通信和普通电话机间的通信的区别:

(1)计算机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的是数字信号,而电话通信中发送和接收的是模拟信号;

(2)计算机间的通信增加了信号变换的设备,如调制解调器,

(3)在计算机间的通信中,接收到的数据和发送的数据通常是完全一致的,在电话通信中,接收的却是变了样的原始信号的仿制品。

2.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模型:

(1)DTE是数据终端设备,它是数据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数据输人/输出设备、通信处理机和计算机属于DTE的范围。

(2)通信控制器负责DTE和通信线路的连接,完成数据缓冲、速度匹配、串并转换等。

如微机内部的异步通信适配器、数字基带网中的网卡。

(3)信道是传输信号的通道,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传输介质。

(4)信号变换器的功能是把通信控制器发出的信号转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或者相反。

如调制解调器。

信号变换器和其他的网络通信设备又统称为数据通信设备DCE,DCE为用户设备提供人网的连接点。

3.数据:

是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它能被识别,也可以被描述。

可以分为模拟数据(可在一定区间内取连续的值)和数字数据(只能取离散的值)。

4.信号:

数据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用于传送数据。

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5.信道:

传输信号所经过的路径。

包括传输介质和中间的一些设备。

6.带宽:

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

7.编码:

把数据转换成适合于在介质上传输的信号

8.模拟是与连续相对应的。

模拟数据是取某一区间的连续值,而模拟信号是一个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9.数字是与离散相对应的。

数字数据取某一区间内有限个离散值,数字信号取几个不连续的物理状态来代表数字

10.按信息的传送方向点-点通信方式分为:

(1)单工方式:

信息固定地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

如,键盘与计算机、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的通信。

(2)半双工方式:

信息可以向二个相反方向传送,但不能同时进行。

如,对讲机。

(3)全双工方式:

能同时在二个相反方向上传输信息。

如,电话。

采用二对线路或多路复用技术来实现。

11.通信线路结构:

(1)点-点结构:

一条线路上只有两个站,则通信线路是点-点结构的。

(2)多点结构:

一条线路上有多个站,则通信线路是多点结构的。

一般,数据通信的过程有三个阶段:

链路建立阶段;数据传输阶段;结束阶段。

12.数据通信的过程有三个阶段:

(1)链路建立阶段:

(2)数据传输!

(3)结束阶段

13.异步与同步通信:

数据通信使用两种同步方式进行传输:

1)异步传输:

每发送一个字符其开头都带一位起始位,并在接收端和发送端进行同步

2)同步传输:

在每块数据的开头设置一个或多个专门的同步字符,然后要求发送端和接收端在该帧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保持同步。

14.同步传输有面向字符和面向位的两种控制方式。

对于面向字符的传输,数据都被看作字符序列,所有的控制信息也都是字符形式。

在数据串(字符序列)的前、后分别设有开始标志和结束标志。

接收端首先寻找开始开始同步字符,然后处理控制字符,接收数据字符。

一帧的结束可以用结束控制字符标志,也可以在控制字符中设置帧长度加以控制。

对于面向位的传输,数据都被看作二进制位序列。

控制规程如HDLC(高级链路控制规程)是用于面向位的数据传输。

15、DTE:

计算机或终端这类数据处理设备。

16、DCTE:

一种通信控制设备,用于将DTE的数据变换成适合于在介质上传输的信号。

17.关于DTE和DCTE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的规定,称为通信过程中的物理层协议。

-------------------------------------------------------------------------------------------------------------------------------------

计算题

①信号错误检测方法:

(1)对一个字符是否出错,采用奇偶校验的方法;

(2)对一个字符块是否出错,采用块奇偶校验方法,有时又称为水平垂直奇偶校验。

(3)对于一维位串,为检测传输中的错误,采用CRC(循环冗余码校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