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问题和对策.docx
《招商引资问题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引资问题和对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招商引资问题和对策
当前湖南省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07-12-2109:
52 文章来源:
湘潭大学商学院06级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王霞辉
文章类型:
原创 内容分类:
调研
[摘要]全方位地对外开放,大规模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
湖南省招商引资的起点低,增长快,对推动湖南省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通过从外国直接投资、引进外省境内资金以及上市公司的情况三个方面介绍湖南省招商引资的现状,并提出了我省招商引资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提出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提高我省招商引资的水平。
[关键字]招商引资 问题 对策
资金不足是长期困扰和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要寻求发展,只有抓住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急于寻求新空间的机遇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因政策优惠等原因向内地转移的机遇,争取更多的资金,更好的项目,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
近几年,很多地区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在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换代升级和迅猛发展,但是这些招商引资活动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为了政绩而招商、为了名利而招商、为招商而招商,对外来投资如饥似渴。
更有为了招商而不计政府收益,不顾生态环境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外来投资饥不择食的不正常现象。
还有些地区过于强调各种优惠政策,而忽略了投资环境的建设。
只管项目招进来,不管项目建设情况,这种不顾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粗放式招商,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使招商引资成本高,质量与效益难以保证,引发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影响了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制造了障碍。
近些年来,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南省的招商引资也搞得热火朝天,引资规模和质量也有所提高,对我省经济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因此,解决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做好当前我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湖南省招商引资的现状分析
通过招商引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共识,而湖南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工业基础也不够雄厚,通过招商引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狭义的招商引资一般指利用外资,广义的招商引资包括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引进外省境内资金以及通过上市公司来获得。
(一)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来引资
湖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主要标志是1984年10月首次举办的“湖南省对外经贸洽谈会”。
特别是自从1993年建立了湖南省招商局之后,管理体制得到了完善,利用外资的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近些年来,湖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了大幅度增长,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额都保持了保持大幅度增长,外商投资的平均规模明显上升。
2006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784个,同比增长7.54%;实际使用外资25.93亿美元,同比增长25.14%,完成年初省政府下达的年目标任务的113.74%。
其中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5.81亿美元,占61%;第三产业9.39亿美元,增长41.6%,增幅居三次产业之首。
“长株潭”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5.83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61%;居全省之首的长沙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省的46%。
而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到141个,同比增长58.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5.5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占同期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59.7%。
湘投国际、五凌电力、华润电力B厂、中联重科、镁镁科技等一批战略投资者项目的实际到位外资均达2500万美元以上。
博世汽车、HEG、湘钢梅塞尔等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继续加大对我省的投资,全省全年新批增资扩股、“以商引商”项目实际到位外资占到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
港台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为我省主要外资来源地,亚洲各国(地区)到我省实际投资18.38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71%。
由于去年我省引进的最大外资项目华菱管线的外商来自荷兰,今年又无特大欧盟外资项目,欧盟对湘实际投资同比下降80%,美国对湘实际投资也出现小幅下降。
截止到2006年止,我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具体数据见下表),增速大大高于全国水平,但是,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相对较少,累计到2006年,湖南省实际利用外资投资151.31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2.15%,在全国所有省市中居于中等水平。
近几年湖南与全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比较表
实际使用外资
增长速度
金额
(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
(%)
增速
(%)
比全国高
(%)
2002年
10.31
1.96
27.3
14.8
2003年
14.89
2.78
44.4
43
2004年
14.18
2.34
39.3
26
2005年
20.72
3.43
46.12
50.6
2006年
25.93
3.73
25.14
29.2
数据来源:
根据湖南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二)利用外省境内资金的情况
湖南省引进省外境内资金的规模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大。
来自湖南省统计局的分析报告表明,2005年,我省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又创新高。
全省共实施境内联合作项目3975个(其中,新签项目2771个),合同引进省外境内资金1905亿元,实际到位702.31亿元,比上年增长37.6%,三大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其中广东、浙江、北京、福建和上海5省市的资金占到了75.9%,而且都以两位数的幅度在增长。
此外,来自于“泛珠三角”地区的实际投资达3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占据全省引进内资总额的半壁江山。
其中,实际引进广东省资金262.9亿元,增长36.0%,占全省总额的比重逾3成。
“长三角”地区在湘实际投资155.9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占全省总额的22.2%,其中,浙江省在湘实际投资98.4亿元,增长21.4%,占全省总额的14.0%。
目前,全国30个省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在湖南都有产业投资项目。
在2005年的这些引资项目中,其中上亿元的项目460个,比上年2004年增长38%,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9个,中国华录在郴州建设的数码科技园、武汉凯迪电力在长沙进行的新能源开发项目合同内资均达30亿元。
到位资金超亿元的项目有120个,增长1.1倍。
由于大项目增多,单个项目平均规模迅速扩大,全省到位资金的平均规模达1767万元,比上年增长38.9%。
(三)利用上市公司招商引资的情况
通过上市公司来招商引资也是一条重要的引资渠道,自1993年湘中意、湘火炬的上市开始,2007年6月底为止,经过14年的发展,湖南已有上市公司53家,占全国总数目3.6%,完成企业股票融资49.8亿元。
在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形成了质地优良、表现活跃的湘股板块。
上市公司涉及金融,机械,化工,电子以及服务业等众多行业,全面涉及三大产业。
全省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拓展资本扩张步伐,通过发行新股、增发、配股、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募集资金,为企业再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
二、湖南省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指出要“着力提高外资质量”,显然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我们目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湖南省招商引资的质量在不断地提高,但是相对于质量来说,似乎更注重于数量的增长,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问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加以描述。
(一)与沿海地区相比,投资环境差距明显
与沿海省市相比,湖南省的投资环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些问题还非常严重,弱化了湖南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具体表现为:
1)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依然落后,开放意识差。
2)贪污,乱收款等腐败作风严重,这既增加了外来投资者的经营成本,又损害了外商投资湖南的信心。
3)优惠政策不透明,难以落实,且部分优惠政策已失去时效性,对招商引资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也不够。
4)周边环境混乱,外资企业缺乏安全感。
5)有些地区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需进一步加快能源、交通、通讯等设施建设步伐,提高生活设施、文教卫生设施等的综合配套能力。
(二)关于招商引资的法律规范不够完善
由于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有关的法律规范还不够完善,因此也存在着很多相关的问题。
如以房屋等固定资产出资,在引资承诺前还未取得合法所有权,造成承诺前还未取得合法所有权,造成承诺后无法兑现、引发各种纠纷、赔偿损失的后果。
或以土地出资,与《土地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关于给出的关于划拨土地的范围不同意,导致出资方事后故意毁约。
有些招商主管人员在引资过程中,急于求成,基本工作做的不扎实。
如城市招商中,很多房屋拆迁不规范。
(三)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的虚假招商引资
在大部分地地区,对招商引资都实行了奖励制度,导致一些部门千方百计地虚假引资。
主要表现为:
一是空转资金。
最简单的方式是“单地旅游”,即本地单位或个人先寻找一个外地客户,把资金汇入其帐户,并支付给一定的手续费,然后以外地客户的名义再将资金汇回自己的账户,以此成立招商引资项目。
为了更隐蔽起见,也有的地方让资金“国际旅游”,即A地将资金汇往B地的帐户,B地再汇往C地的帐户,C地又把资金汇回A地的帐户,只不过是本地区资金到外地“旅游”一圈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引入的资金。
二是利用物资采购搞虚假引资。
这是虚假引资的又一种手段,就是本地企业借到外地采购物资的机会,同物资供应商串通,在签订购销合同时,故意把物资价格提高,实际支付给正常的采购价格,然后将加价部分的差价当作引进的资金。
这样,将实际并不存在的差价款当作招商引资项目款。
三是以少充多,夸大引资的数目,即招商引资主管部门勾结,私下达成协议,虚报招商引资的实际数目,使得招商引资成为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显示自己业绩的投机行为。
(四)一些政府官员把招商引资作为升职的“政治牌”
由于招商引资的规模标志着在届政治官员的业绩,所以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扩大招商引资,一些主管领导违反国家的法律规范,在税收等优惠政策上面乱许愿,但事实上不可以实现,导致的结果是劳民伤财,有些政府官员甚至为了招商引资,不惜以国家的土地,税收等送人情,乱划工业园,工业区。
或者为了自己的业绩,以上级的身份,将招商引资的任务强行分配给下面的部门,再下放到下面的职员,搞全民引资。
事实上,招商引资的规模,取决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和未来的前景,以及出资方的实际承能力。
这种为了政治业绩而招商引资的做法,不仅浪费了人力和物力,也毁坏了我省的声誉。
(五)引资实际到位率低,实际开业率不够理想,新增的项目总体规模小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合同金额较大,但是实际到位率低,仅到70%左右,签订的引资项目不少,但实际开业率不够理想。
做好后期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在新建立的引资企业中,存活率很低,还不到一半。
此外,新增项目总体规模偏小,大企业带来大项目,是支撑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关键,而湖南在这方面还存在差距,2006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中,合同外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只有141个。
例如,2006年1月份,全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中,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5个,合同外资额12603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个,实际使用外资额5622万美元,仅占合同外资的不到50%。
较大规模的项目虽说有了增加,但是总体数量还是不高,外资的实际利用率也不够理想。
三、当前我省招商引资应采取的对策
(一)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法律规范。
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之间在投资发展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投资发展环境的竞争。
投资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来投资的走向。
经济环境相当于“磁场”,投资环境好,磁引力就强。
来湖南的投资多了,湖南就能够有选择地选择优质的资本,从而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湖南作为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要想大规模地增加投资,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必须创造出比其他地区更好、更有吸引力的让全国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投资环境。
要更多和更好地利用外来资本,就要优化投资环境,目前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招商思想。
要开放部分干部和群众的落后的思想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2)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
吸引外来资金,优惠政策很重要,但是政策优惠总是有限度的,投资者最怕的政策不透明,应该实行对外商投资者的国民待遇,在从减少优惠待遇角度走向国民待遇的同时,也减少对外国投资者的市场准入限制(除特定行业外)和非国民待遇,从而改善综合投资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3)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市场竞争中,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
公平是要让投资者对竞争的结果心服口服;公正是体现我省的各项法律制度和政策等规章制度是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公开是说明在我省的各项经济竞争都是透明的,防止各种腐败作风和幕后交易。
(4)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我们的政策、法规、体制,人员素质以及效率能够适应招商引资的需要,实现与国际接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管理和服务平台。
(5)改善投资环境,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硬环境。
无论吸引投资还是改善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必须先行。
提高能源、通讯、设备、基本生活设施等的综合配套能力,交通要通畅、通讯要快捷、供水要充足、供电要及时等。
(6)完善法律规范。
在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框架内,稳妥拟定招商方案,合法运作招商活动。
在提供优惠招商条件方面,要取得投资财产的合法所有权,对国有土地的划拨要与国土法律保持一致。
如为了提高招商优势,可实行对价制度,切忌不顾法律规定进行无偿划拨。
(二)加快政府职能的改变,优化引资队伍
针对部分招商引资干部的虚假引资以及把招商引资的业绩作为自己升值的跳板,我省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对招商引资的调控力度,强化服务意识,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第一、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审批手续,外来投资者来湖南投资办厂,一般至少需要18种证件才能投资办厂,因此对所有审批项目应实行一个部门受礼,联合审批。
第二、减少地方保护主义文件。
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市场应该是个强有效的市场,各种法制法规也越来越完善,各种市场和企业的行为应该有着全国统一的法律规范,那些地方保护主义的规章制度应该取消。
第三、提高服务水平,保证信息的对称。
工商、税务、土管、城管、环保、外贸等部门要改变传统观念,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诚信,制定详细的招商引资规划书,并予以公布,切实做好招商引资的前期工作,防止各种虚假引资。
优化引资队伍,是提高招商引资命中率和成功率的关键,防止有人把扩大引资规模作为升职的跳板。
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要着力优化人才结构,提高招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涉外能力:
一要着力提高领导者的素质。
首先领导者要清廉正直,公平、公正,将国家利益驾临于个人利益之上,经得起外界(金钱,职位)的诱惑。
知识渊博,广泛涉猎市场经济、国内外贸易、法律、产业经济等领域的新理论、新信息,面对投资项目和投资决策有果断的判断能力。
2007年3月27日浙江28名副县长来湖南主管招商引资,标志着我省招商引资队伍的进一步有所完善。
二提高招商工作者的活动策划、统筹协调、项目谈判的能力。
因此要培养一支善于项目策划、熟悉外贸法律知识、深知市场经济规律、具备外语表达能力、擅于交际公关的专业招商队伍。
三要提高普通招商职工的素质。
招商引资主管单位应该定期举办各类职工技术培训班,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适应经济格局变化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动者大军。
这样,招商引资将更有效,质量也更高。
(三)突出重点引资方式,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后续管理,提高综合经营效益。
针对我省招商引资实际开业率低和实际到位率不够理想的情况。
首先我省应该突出重点引资方式,全面启动利用外资的各种渠道,由于湖南利用外资的总量本来就不高,实际利用率也不高,所以我省适宜采取直接利用外来资金和间接利用外来资金双管齐下的渠道。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外省境内资金直接投资。
外商来我省直接投资一般采取建立新企业或投资新项目以及收购旧企业的方式。
在湖南引进外资这十多年来一直主要采取建立新企业的形式,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湖南省应在这一旧的引进外商投资方式的基础上,采取兼并收购、证券投资或者购买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等方式来引资。
湖南也应该加大利用省外境内资金的强度,重视向省外招商引资。
《湖南省“十一五”经济发展规范》指出5年内我省计划引进外省境内资金突破5000亿元,引进战略投资者50家,国内500强企业在我省投资项目超过100个,新开工投资过十亿的战略合作项目50个。
目前,我省省外招商引资应向突破这个目标前进。
二是国外贷款和外省境内贷款。
国外贷款的优点是利率低、期限长、贷款金额大、到位快、赠与成分高、借款条件优惠,适合于急需要引进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项目。
但是这一引资方式要防范系统风险的存在,如果存在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系统风险,国外贷款单位可能停止发放贷款,提前要求收回贷款,导致引资项目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必须放弃项目,导致引资企业破产等。
其次要加强招商项目的后续管理,增大引资项目的存活率,客商既招得来,又留得住。
招商引资工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不是一项阶段性的任务,把资金引进来就算完成了,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项目建设本身也有一定的周期,作为项目的引资方,还要把服务工作贯穿于项目生产周期的全过程,招商服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目前,湖南招商引资的管理工作尚不够规范和完善,综合经营效益比较差,引进资金实际利用率不高。
因此要尽快改变那种“重引进、轻利用、重审批、轻管理”的倾向,做到“合理引进,高效利用,有序审批,从严管理”,使利用外资的管理工作逐渐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对一些重点客商、重点项目,要实行特事特办,以提高对利用外资的综合经营、协调服务功能和规模效益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亚军,招商引资呼唤新的营销手段,商务部网站EB.005-06-30.
[2]李伟,李霞.转变和完善我国政府招商引资职能[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6(3):
26-30.
[3]袁寒梅.论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定位[J].湘南学院学报,2006
(2):
16-19.
[4]武珺.中部地区招商引资呼唤新理念[J].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10).
[5]王新葆,徐红斌.欠发达地区如何有效招商引资[J].领导科学,2006(20):
15-16.
[6]陈桂林,李斌.湖南省利用外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2001(12).
[7]湖南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5.
[8]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5.
注:
本文获"2007年湖南商务发展与改革"征文二等奖
白银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来源:
民盟白银市委 添加人:
管理员 添加时间:
2007-9-2511:
56:
39
民盟白银市委
“十五”期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确分析和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对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项目带动和开放开发战略,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在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招商引资的长效机制不尽健全。
近年来,我市采取了节会招商、团队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专题宣传推介会等多方式、多层面、多途径的招商引资举措。
这些措施的灵活性、针对性较强,但稳定性、长效性差。
政府搭台多、企业牵头少,临时动议多、经常往来少,被动参与多、主动出击少。
未能搭建起与经济发达地区经常沟通和长期合作的平台。
(二)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全程服务不尽到位。
近年入驻我市的招商引资项目有很大部分是资源偏好型、产业偏好型、政策偏好型项目,做好对这些入驻企业的全程跟踪、主动上门服务,不仅关系到这些企业能否长期在白银安心发展的问题,更关系到我们能否吸引更多更强的企业来白银投资的问题,对维护我市形象和宣传我市投资环境至关重要。
但是,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对此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政府企业两头热,部门服务中间冷”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承诺的事项在有些部门不能办理,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在有些单位大打折扣,导致企业向政府诉苦的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政府在客商和公众中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招商引资项目的储备和论证不够充分,规划和布局不尽合理。
我市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的实践表明,凡是成功落户的项目,储备、论证等前期工作都比较到位。
而前期储备和论证不足的项目,要么无人问津,要么只能洽谈不能深入,甚至导致一些项目建成后因对原料供应、市场需求等论证不足而无法正常生产经营。
另一方面,引进项目的规划和布局也不尽合理。
一是规划缺失或不科学,哪里有空地就把项目摆在哪里,不分行业性质和产业类型。
有的项目重复建设,建成后纷纷争原料抢市场,有的甚至恶意竞价自相残杀,生产经营发生困难。
这种现象在农产品加工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项目布局不合理,往往不是按项目的行业类型和产业特点布设,而是按先来后到排队就座。
如平川中区番茄酱、枣饮料、籽瓜提取液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陶瓷生产企业紧邻,产业园的制药、化工、制造加工等项目也未能严格按产业类型科学地划片布局,西区的制造加工类项目临近全市的行政中心和商住新区布设等,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商榷;三是产业整合乏力,如马铃薯淀粉、脱水蔬菜、电石、硅铁等产业在我市已形成较大规模,但企业各走各的路,各打各的牌,未能相互合作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规模效应。
(四)招商引资项目融资困难的问题亟待破解。
融资困难是多年来困扰我市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的难题,不仅表现为企业“贷款难”,也表现为银行“难贷款”,陷于“两难”的怪圈。
“两难”问题的产生固然有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等宏观和客观因素,但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仍然在于主观。
主要表现在:
1、企业还贷诚意失信。
有些企业千方百计取得银行贷款后,不及时还本付息,展期、逾期、长期拖欠等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对企业的诚信怀疑增大,“惜贷”、“惧贷”的现象自然发生。
2、银行信贷制度失活。
囿于国家紧缩的信贷政策,更惧于受贷企业的还贷失信,一些银行片面强调贷款的风险控制,贷款审批权一再上收,基层行的金融服务功能严重削弱。
有的银行甚至提出“零风险控制”的不切实际的控制目标,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能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对企业的诚信度和项目的可行性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价和考核,求稳不求活、求守不求进,致使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3、信用担保体系缺失。
企业向银行申贷大都采用抵押、质押等传统的实物型担保方式,许多项目和企业因为无产可抵、无物可押而无法取得金融支持。
发达地区广泛采用的信用担保方式因为在我市缺失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公司而不能开展。
4、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需贷企业对银行的贷款投向、支持重点等信贷政策无从知晓;另方面,银行对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的主营业务、经营业绩、经济实力、社会信誉及项目的可行性等信息也不能全面及时了解和掌握,银企间的信息沟通缺乏顺畅的渠道。
(五)对招商引资的认识还不到位,观念依然陈旧。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发展”,一些单位、部门和干部在招商引资上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有的认为招商引资并没有形成强势产业和支柱企业,对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没有做出太大贡献,对近年来招商引资的成效予以否认,产生“招商引资无用论”;有的认为这些年招商引资花费的成本过大,给与的优惠太多,实际效果很小,节会招商等方式劳民伤财,产生“招商引资低效论”;有的认为招商引资在我们经济落后、资源枯竭、地理偏僻、环境恶劣的地区难度太大,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