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微语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8530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报微语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教育报微语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教育报微语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教育报微语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教育报微语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报微语录.docx

《中国教育报微语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报微语录.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教育报微语录.docx

中国教育报微语录

微语录

王占伟辑

教师的专业形象要从“教的专家”转型为“学的专家”,拥有“反思性实践者”的涵养。

因为,今天学校教育的体制发生了变化——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体制转型为以儿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体制。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

教师要谨防“专业主义”,要跳出所谓“专业”,以人生、生命为基本维度考量自己的教育生活。

教师不能完全沉溺于世俗价值和世俗生活,不能只要“六便士”而拒绝“月亮”。

(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

有一种教师成长的尴尬叫“训练出的无能”:

学校管理者极其狭隘地着眼于知识、勤勉、技能,以致教师变得越来越没有思考的能力,也没有超越其指定角色的能力。

(美国教育专家萨乔万尼)

积极管理的要诀其实很简单:

不断地创造中心(知识的、游戏的、关系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中心上来,直到自己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

但难在哪里?

难在它不是技巧,是根植于教师的生命状态和创造力中。

麻木的、因循守旧的教师,不可能成为积极的管理者。

(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主持人魏智渊)

问题孩子越说谎话,越表明他不信任别人,而且证明他希望被关注、被信任,他希望重新建立信任关系。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信任关系,他希望别人帮助他重新建立信任关系。

(昆明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詹大年)

教师课堂教学要领悟4个字:

弱、傻、虚、温。

弱即示弱,情感的问题是示弱的问题,情感的学问是示弱的学问,内心很强大的人才敢于示弱。

傻即装傻,大智若愚是一种智慧。

虚即虚心,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学习。

温即有温度,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如沐春风。

(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组长林格)

教师的三个基本要求:

一是爱心,即作为长者的教师对于作为幼者的学生所应具有的关爱之心;二是责任,即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对于作为社会未来成员的学生所应具有的责任感;三是智慧,即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对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所应具有的培育智慧。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康宁)

微语录

王占伟辑

对学生而言,学校应该像一个平台,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用户,也是主人,供需可以很方便地连接,创造价值和消费资源都是多元的,也一定是自主参与、自主选择的。

学生的成长如此,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可以聚焦为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聪明的脑、温暖的心。

而教师核心素养,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这两种素养的能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

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学生,愿意接受学生的观念,即使学生的观念是“错误的”,教师首先关切的是“他为什么这样想”,而不是基于教师自己的立场或教科书的标准而漠视、排斥或谴责学生。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张华)

哈佛大学有一个经典实验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这样的:

当你给他全新的知识时,儿童不接受;如果你给他一个东西,他曾经认识,只有一丁点儿新内容,他也不接受。

但是,如果其中有一大部分内容是他认识、已经掌握的,少部分是他没有掌握的,这时候他接受得最快。

因为儿童喜欢把一个事物跟另一个事物联系起来。

(孙瑞雪教育机构创始人孙瑞雪)

教师的课程意识非常重要,也就是教师既要有上位的课程设计能力,也要有下位的课程执行能力,教师不是教教材、用教材,而是做教材的引导者、设计者,能够根据学生的状况合理处理教材。

(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教师甘乐鸣)

如何破除“小组”低效的魔咒?

最关键是祛除“心魔”,摆脱“知识中心”的窠臼,从“育人”角度思考小组学习的

 

2016.11.23

 

2016.10.26微语录

王占伟辑

做教师,在洞察孩子的时候要学会洞察自己,探索孩子的模式更要反省自己的模式,并不断优化自己的程序,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生命形态……这里的反省,不是技巧的反省,而是对自身包括反省模式在内的模式本身的反省。

这是最难的,需要勇气,但这种突破,会带来根本性转变及力量。

(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主持人魏智渊)

教师应该欣赏这么一种概括——教学有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是“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第二个境界是“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第三个境界是“学生带着问题走向书本”。

(福建省厦门教育学院教师章立早)

课堂内容必须服务于学生,基于学生,教师要保证课堂内容恰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检查——什么是学生已懂的;概况和提炼——什么是学生不懂但看教材可以懂的;讨论和交流——什么是学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讲授和阐明——什么是教师必须讲的;活动设计与示范——什么是教师讲了也不懂,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懂的。

(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

学习的本质是自学,自学的本质是连接。

与同伴连接,与教师连接,与环境连接,与生活连接,与文本连接,与经验连接。

学习一定要“用”,输出是比输入更重要的学习,运用是最好的学习。

学习要经常温习,不同时间、场地一定有新的感悟。

(河南省封丘县实新学校校长王红顺)

今天的校园暴力,是对昨天教育的报应。

一些学校的教育已经成为控制人的手段,不适应这一手段的青少年,希望通过叛逆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诉求。

单一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使得不适应这一教育体制的青少年转而通过简单的暴力寻找存在感。

(云南省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

2016.10.19微语录

王占伟辑

儿童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黑匣子。

儿童的许多神奇之处、伟大之处我们没有认识到。

儿童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儿童的个性又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必须很谦卑地承认,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不充分,还需要更多探索。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这是最典型的一个谎言,父母用这个谎言控制孩子,教师用这个谎言控制学生。

这个谎言是我们的一个集体无意识。

孩子跌跌撞撞地拿玩具时,大人递给他;孩子四处爬来爬去时,大人因担心而制止他……帮孩子解决一切难题,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当孩子拒绝接受时,就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接受。

这样做,是在扼杀孩子的精神生命。

(心理专家武志红)

教师就是园丁,孩子们就是花朵,这是农业时代的说法。

到了工业时代,教师成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业思维的特点是有目标、有预设,讲究程序、操作、设计,最后产生效能。

今天,应该用生态的思维研究教育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

你希望跟哪些人一起工作甚至成为朋友?

我们往往羡慕那些卓越者,但却不自觉地远离甚至憎恨他们,而与平庸者紧密地结盟。

(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主持人魏智渊)

要干好教育这一行,绝对不能只在教育圈中混,绝对不能只读教育方面的书,恰恰相反,应该尽可能多地与教育圈外的人交往,尽可能多地读教育之外的书籍。

(北京市十一学校特级教师魏勇)

只要自己能够成长,再低的工资都是高待遇;只要自己不成长,再高的工资都是低待遇。

校长、厂长、董事长……什么都不如成长。

(教育培训师龙林霞)

只要下课铃一响,时间就不是我的了。

我要占人家的时间,只好与人家商量。

这不是什么“爱”,这是起码的尊重,这是教师的法制观念问题。

我不能借口“我是为你们好”来侵犯学生的休息权。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晓春)

 

2016.10.12微语录

王占伟辑

“早恋”需要重新定义。

如果一味地把男女生之间的过密交往,甚至把他们之间的好感定义为“早恋”,我们就容易在焦躁不安中做出过激的事情,学生必然抗拒和抵制。

只有把青少年男女之间的所谓“爱恋”视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好感时,才能以淡定的心态与孩子沟通,有效的教育才会发生。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许多给教师开展的培训或学习,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对教师的核心发展需求视而不见,对“互联网+”的教育形态利用不佳,对学习机制、学习情境毫无设计……或许学校还可以继续在陈旧的教师培训模式上安枕几年,然而世易时移,不管你是否准备好了,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蒲公英教育智库研究员王小波)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若是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教育的坚定信念,则值得钦佩,是金玉良言;若是领导训斥教师、家长苛责教师、学生反攻教师的武器,则是魔咒。

(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中学教师袁幼成)

有两件事情比教育孩子本身重要百倍:

一是让更多的父母自我成长,从而影响、教育孩子;二是为教师的精神成长提供最大力的支持,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活出自身的生命状态,展现最强的生命动力,洋溢出“为人师表”的正能量。

(教育培训师陈鹏宇)

新教师很容易在职业生涯之初就变成这样的人:

抵抗改变,逃避合作,在公开讨论的场合沉默,但在私下有许多讥议,热衷于结营和小道消息,喜怒不系于工作而系于私人利益或人际关系……照照镜子,若有吻合,可能是你“衰老”的开始。

许多人“衰老”的速度令人吃惊。

(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主持人魏智渊)

学习不是结论复原,而是一种复演再造。

“传递-接受”式教学无视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导致学生缺失知识“生长”的体验。

因此,深度课改需要以“产出”为导向,改变应试课堂的单一僵化模式,“让作业作品化”,使学生在创造和体验中成功学习、主动发展。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特级教师崔成林)

 

2016.10.5微语录

王占伟辑

课要上得专业,首先要想得专业。

教案的变革之路必须摒弃教师立场和内容立场,选择学生立场,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案设计理念。

“我教了,你不会”,就是因为教案的立场是教师自身和内容,而不是学生。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

“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

从“学得充分”出发,我们必然要检讨“教得完整”,进而获得对教学的深刻理解和课堂创造。

一堂课或者一篇课文,可以教得不那么完整,甚至留有一些遗憾,但若能给学生一个充分的学习过程,学有所得,教就有了实质性意义。

过于追求“教得完整”,实乃一种变态的课堂审美。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薛法根)

真正的学习发生在课堂展示之前的准备和课堂展示之后的反馈上,展示应如同扁担,挑起“备学”和“反馈”这两种学习活动,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平衡发展。

为此,深度课改应把聚焦点从展示转移到反馈上。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特级教师崔成林)

无论您是谁、在哪里,当您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时,请您报以友善的微笑;当你要与一个孩子说话时,请您蹲下身,让您和孩子处于同一个视角高度,看着孩子的眼睛;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绝对不要跟孩子说,你再这样你妈妈(爸爸)就不要你了,请不要对孩子大声呵斥;当您看到哭闹的孩子时,请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允许和一个空间,并报以最大的耐心和理解。

(孙瑞雪教育机构孙瑞雪)

你如何对待你的爱人?

从根本处取决于彼此的关系。

越深的爱,会带来越深的关怀,更自觉的责任,以及对艰辛的承受。

与工作的关系往往也是如此,许多的懈怠、粗心的背后,根本的问题并非责任心与方法,而是你在多大程度上热爱你的工作并肯定它对你生命的意义。

(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主持人魏智渊)

许多校长、教师患上了“教育理念积食症”。

他们谈论教育问题可以头头是道,但他们的生命质量和教育品质并没有真正提升。

(教育培训师陈鹏宇)

2016.9.28微语录

 

微语录

王占伟辑

从课堂信息传递角度看,从教到学是第一次信息转换,从学到学会是第二次信息转换。

经过两次信息转换,学生才能学会。

只关注第一次,不关注第二次,学生是难以学会的。

但第二次比第一次更复杂、更重要。

第一次转换是信息的人际转换,第二次转换是信息的自我转换,即学生对信息的精加工。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

好教师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学生会把教师的精神高高地举起来。

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形象大体上意味着什么,这是教师最应该注意的。

教师当然会教给学生知识,但是知识并不一定是教学的全部。

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直接教,只能通过各种活动、交往……慢慢地,学生就会受教师的影响和感染。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

教育改革,管理者往往是“加法思维”,不断给教师们增加各种任务,于是一线教师不堪重负,时间一长,改革的热情就逐渐消失。

我们应重视“减法思维”,给教师减去不必要的负担,把教师从无效或低效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工作。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

学习始终是学生的事,我能做的只能是助学,而不是替学。

如果我的学生没有开始学习,我的教学就不能开始。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张菊荣)

教师有个性是至关重要的,总想与众不同,不能接受平庸,不能接受“我只要按照常规把课上下来完成任务就行了”这样的庸常状态,才可能成为有个性的好教师。

名师的课之所以能让学生喜欢,被同行接受,就是因为他们有这样一种冲动,那就是追求与众不同。

(北京市十一学校特级教师魏勇)

未来一个人的核心素养应该定位于“会玩”。

到2040年时,活得很好的人应该是这样:

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儿,会玩,而且有点自己的小追求。

(民间教育研究者米爸)

学校的教学不是干巴巴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搬入另一个头脑,而是每时每刻在进行心灵接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2016.9.21微语录

王占伟辑

教师应该把自己的书桌摆在7个地方:

一是天安门城楼,让学习与祖国连在一起;二是太平洋的一座孤岛,让自己静心读书;三是南极,通过读书开发生命能量;四是高山,让读书登上“山高人为峰”的境界;五是巴黎圣母院,让读书更纯洁、更高尚;六是俄罗斯的庄园,让学习与大师为邻;七是故乡的大地,让自己找到归宿。

(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

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必须与发现儿童这个大背景、大课题相适应,从事基础教育也必须坚持以儿童为中心。

基础教育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最深层次、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把儿童作为中心,没把学生作为主体。

(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刘彭芝)

倾向于怎样教的教学方案,可谓教师立场的教案,即教师只关注自己的呈现与示范方式,不太关注学生是否学会。

倾向于教什么或学什么的教学方案,可谓内容立场的教案,即教师只关注自己找到了什么资源,不太关注目标和内容是否恰当、有趣,目标与内容有何关系。

倾向于何以学会的教学方案,可谓学生立场的教案,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的焦点是学生何以学会。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

都说公开课锻炼人,但我要说,正是在这一次次不断“锤炼”中,教师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因而失去了创造性。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李镇西)

教学的根本不在于教师向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理解了多少。

倘若教学指向于理解,教师的任何讲授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的倾听之上。

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言说和表现,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学生也才可能相互理解,教师的讲授和其他教学行为也才有了可靠的基础。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张华)

许多时候,成人不相信孩子能做得很好,总是随便打扰孩子的发展。

不相信孩子,就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认识世界、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

(北京市芭学园创始人李跃儿)

2016.9.14微语录

王占伟辑

来!

来!

来!

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发现你的小孩,解放你的小孩,信仰你的小孩,变成一个小孩。

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发现了你的小孩,除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除非是信仰了你的小孩,除非是变成了一个小孩。

(教育家陶行知)

要做好教育,我们必须把孩子视为老师。

儿童世界的玄妙与深邃,我们还从未真的看个究竟,但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力,已经让我们瞠目结舌、感叹不已。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教育家是永远站在儿童立场上的人。

因此,一切的一切,都要基于儿童已有经验,从儿童的需求出发,采用适合他们的方法去施教,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

亲爱的孩子,请牢记你所享有的权利。

你拥有与成人同样的人格尊严及平等的权利,你拥有与成人同样的建构自己独立人生价值与信念的权利,你拥有自由开发自己生命潜力的权利。

无论你的身份、性别、宗教、见解有任何区别,你都有权利在幸福、亲切、宽容和谅解的氛围中成长,有权利在和平、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精神环境下成长。

请记住,你享有这样的权利。

(孙瑞雪教育机构创始人孙瑞雪)

教育教育,不仅是教,更在于育。

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人生的智慧需要唤醒。

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唤醒学生的智慧。

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发现人,每个教师都有机会点燃别人心中的灯。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

许多人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那么,为什么许多人虽然很努力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呢?

因为好习惯不是培养的,好习惯是养成的。

养成好习惯和培养好习惯的区别是什么?

这很重要,这就是“本”的问题搞错了。

养成好习惯的“本”在孩子,培养好习惯的“本”在成人。

(教育培训师陈鹏宇)

我发现当我不把自己当成教师的时候,我的课堂就真正成为一个激动人心的学习场所。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2016.8.31微语录

王占伟辑

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

如果对孩子缺乏信心,或不信任,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育和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将像纸牌搭小房一样会倒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当今教育有两件事情比教育孩子本身重要百倍:

一是让更多父母自我成长,从而影响、教育孩子;二是为教师的精神成长提供最大的支持,让更多教师能够提升自身的生命状态,展现最强的生命动力,洋溢出“为人师表”的正能量。

(教育培训师陈鹏宇)

“好课”总是让学生有一种感觉:

他被你感染,一种力量感染,新课程称之为“情感、态度、价值观”。

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上是不可以教的,只能感染。

一个教师上课有没有激情,取决于这个教师的生活态度,教师的生活态度会以看不见的方式感染学生。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

教育者应该做的事情有两件:

一是了解孩子,二是教育孩子。

第一条是前提,而且显然比第二条重要。

可是,如今的教师有多少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孩子”方面呢?

我们不能像企业经理管打工者那样,制定了一些指标和制度,就用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学生“照着去做”!

这是对孩子的不敬,对生命的不敬,对大自然的不敬。

(北京教科院副研究员王晓春)

把学生当作整齐划一的产品来加工,这种教学在将学生的身心加工成“标准件”的同时,还制造了“工厂教育学”。

把学生当作存储知识、信息、技能、规范的容器来对待,这种教学在将学生制造成待价而沽的商品时,还制造了“储蓄教育学”。

把学生当作带有“原罪”的人来提防、控制、管理,这种教学在将学生变成奴性人格的同时,还制造了“监禁教育学”。

把学生当作以奖励做诱因、以惩罚做威胁来训练的对象,这种教学在泯灭人性、将学生日益“动物化”的同时,还制造了“动物园教育学”。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张华)

2016.8.24微语录

王占伟辑

课堂上,怎么给出一个脉络化问题情境?

教师所选择的学习材料,要有引导作用。

所选择的课题或问题,既要与学生的优势相联系,也要与学生的劣势相联系;既要有吸引力,也要有挑战性。

我们现在的课堂有太多的伪问题,那些不经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还是问题吗?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

没有好的关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好的教师研修活动应该使教师获得以下满足:

得到的东西是他需要的,是很快能够投入实践的,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应该如何如何”。

教师研修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接受教育的。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

个体虽然无力改变大环境,却也绝非无所作为。

至少,我可以努力成为教育现场的一名忠诚的观察者、思考者、记录者。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一中特级教师王木春)

能力是干事的基础,决定你“能做什么”;动力是干事的条件,决定你“想做什么”;定力是干事的保证,决定你“敢或不敢做什么”;三者具备则决定你“做成什么”。

(培训师宋小平)

有人用6个字形容班主任工作:

茫、盲、忙、凡、繁、烦。

究其原因,与班主任不善于使用班干部有关。

这样的班主任对班干部不信任、不依靠、不利用,而是事必躬亲,越俎代庖。

智慧的班主任遇到事情时,让班干部有位且有为,通常用三句话“逼”班干部成长:

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照你说的方案办!

(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王红顺)

课堂用粉笔和教科书进行教学,教师在黑板和讲台前,面对排列整齐的课桌椅展开单向传递的课堂场景,正在进入博物馆的资料室。

在新的课堂,学生围坐在课桌前展开合作学习。

教学不再是划一的同步教学,而是以主题为中心、组织探究性单元学习。

课堂运用大量的资料,教科书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佐藤学)

2016.1.13微语录

王占伟辑

致力于传播知识的教育,对于什么是人类知识、它的价值与局限及其可能导致的错误或幻觉等问题,毫无所知,毫不关心,这是非常令人担心的。

(法国教育部顾问埃德加·莫兰)

课程教学不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公共知识,而是要通过多元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建立个人知识。

不是要求学生接受知识自身固有的假定意义,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学习活动,建立个人理解、个体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郭元祥)

课堂目标要像男人逛街。

备课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明白,这个主题,这40分钟,到底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这才是最关键的。

一堂课目标不清,就像女人逛街,没有预设随性而为。

而课堂应当是理性的,一定要像男人逛街,从家里出去的时候就想清楚要买什么,直奔主题,买了就回家。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

教师对教材的研究,要从研究课标开始,新课程强调的是课程标准而不是课程大纲。

课程标准是什么?

一是成就标准,给每个年级制订达到什么高度的标准;二是内容标准,为了达到这样一个高度,选择所需要的内容;三是机会标准,达到怎样的平台,用怎样的机制手段达成。

所以,课程标准的高度和内容可以不一样,需要与时俱进。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

学生们一般喜欢以下几类教师:

有“干货”,有深厚的学科功底,又热爱这个学科的教师;充满青春活力,颜值高、气质好的教师;特立独行,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风格的教师。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

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某些教师有三大缺点:

心急、嘴长、耳朵软。

其实“心急”不仅体现在赶进度和拖堂上,在问答细节上也存在“心急”问题,如发问后立即提答,学生应答后立即反馈,这都不利于学生思考,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或表达短浅或沉默寡言。

发问后留白、应答后等待并邀请学生反馈,有利于学生组织答案,有利于学生参与对话和评判。

国外分别把这两个时间称为“等待时间1”和“等待时间2”,为了会思考的孩子,请教师们用好“留白”和“等待”策略!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教师崔成林)

2016.1.20微语录

王占伟辑

凡是教师能够讲述、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综合学习产生混乱的原因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即把综合学习理解为通过“经验(体验)”进行的学习,而把学科学习理解为通过“知识(技能)”进行的学习,这种两分法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认识上的错误。

如果按照上述理解,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