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师德规范.docx
《古代的师德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的师德规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的师德规范
古代的师德规范
2008年09月29日星期一08:
34
什么是教育?
“上所施,下所效也”,叫“教”;“养子使作善也”,叫“育”。
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关于教育本质的核心观点。
如果从师德的角度来考察教育,则“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者要有自己的职业原则,或者说要有德,即教育要通过“身教”来完成知识和“善”的传达,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不敢忘却。
为此,特刊发一篇关于古代师德规范的文章,和广大读者共同重温古人的智慧。
——编者
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教,并将这一传统视为社会文明进步之基。
教师不仅是授业的经师,更要做传道的人师,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的约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礼记·学记》)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师道尊严”。
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首先是由于教师德高身正,严于自律,所以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修身养德,致知力行,方能做好教育工作,赢得社会尊重。
这个简单的道理,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
最早的师德标准
古之学者必有师。
上古时代,很早就出现了教师这一职业。
但那时的教师是什么样,其风范若何,由于无文献记载,后人已很难稽考。
传说尧帝和舜帝在位的时候,曾经任命契这个人作“司徒”。
“司徒”这个称谓,后来演变为一种官职,推其本义,就是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意思,也就是现在的教师。
尧舜为什么要任命一个“司徒”呢?
因为当时“百姓不亲,五品不逊”---社会风气不正、天下大乱,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要找个人出来管一管,怎么管?
当时的说法是---“敬敷五教”。
“敬敷五教”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是一个很重要、很值得研讨的命题。
首先,这里面提出了实施教育的目的,即“五教”。
“五教”是针对五种主要的社会人际关系来实施教育。
古人认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是构成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际关系,称为“五伦”。
“五伦”是自然而然的,既是人的天性,又是自然的规律。
顺应着人的天性可以建构起社会伦理基础,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可以建立起社会道德标准,这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文明社会的开端、和谐社会的基础。
后来孟子又进一步将“五教”表述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之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亦成为数千年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教育的源头活水是做人教育,而非知识传授。
古代圣贤相信,只有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和处理好这五种社会人际关系,学会做人,才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人生幸福、家庭美满、事业成功,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其次,“敬”、“敷”两字也值得回味。
“敬”是对教育者职业态度的要求,“圣贤进德修业,不离一敬”。
“敬”的反义词是“肆”,就是随意、放任、不负责任的意思,就是无法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
“敷”是传播、流布的意思,教师要传经布道,不仅自己懂得做人的道理,还要有以天下为己任、兼爱他人和诲人不倦的精神。
按照这样的标准,尧舜最终选用契作了司徒,承担起育人的重任。
契是商代的祖先,曾经协助大禹治水,表现出了很高的才能。
但作为教师,仅有高人一筹的才能是不够的。
关于契,《列女传》称“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
可见契的成就主要不是因为他治理过水灾,而在于他“能育其教”---在教育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因而为当时和后世的人们所纪念。
契的秉性是“聪明而仁”,“聪明”是天赋,是见识;“仁”是爱心,是品格。
二者兼具,故能担负起育人的责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或者叫做“德才兼备”。
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做教师。
契这个人,恐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为后世树立起来的第一个师表风范,他身上体现出的“聪明而仁”的秉性,也可视为我国最早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春秋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天下扰攘、充满纷争的年代,于是有百家诸子并起,为乱世开太平药方。
诸子其实都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各有一班学生相追随。
诸子虽然不是别人任命出来的教师,但也应是循循善诱、谙通育人之道的教育家,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生徒前来追随呢?
是故在他们的著作中,也保存下来许多有关教育和教师的论述,虽吉光片羽,却弥足珍贵,其中很多经典的词语,被直接引用到后世制定的师德规范中。
孔子是被尊崇为“万古师表”的古代杰出教育家。
“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授业。
”(《孔子世家》)孔子退居家中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他大概没想过到处去张贴招生广告,结果还是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大批学子向他问学。
对此,可用孔子自己的话作一解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是知行合一的,他的教育主张来源于他的教育实践,“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如果教师不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又怎么能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呢?
孔子教导学生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自己也是这么去做的。
对此,孔子的学生子贡评价说: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在他的学生眼中,“仁且智”是孔夫子身上体现出来的鲜明特点,也是孔子被后人看作圣人的主要原因,这与前面谈到的契的“聪明而仁”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可不可以说---“仁且智”,是古代中国对于教育者人格境界和师表风范的最高追求?
朱熹手订《白鹿洞教条》
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刚刚出任南康军(今江西九江星子县)郡守不久的大教育家朱熹,决定在庐山东麓的白鹿洞创办书院。
在这里,他亲手制订了著名的《白鹿洞教条》: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右立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
博学之。
审问之。
谨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
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值得特别纪念的一件大事。
由于朱熹的提倡和努力,白鹿洞书院不但在其后数百年间弦歌不辍,发展成为“天下书院之首”,“代表了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胡适),并开启了近千年来古代书院的教育传统。
朱熹手订的这则《白鹿洞教条》,更是被历代教育家作为师德信条而奉持不渝。
例如明代大学者、教育家王阳明就曾说过:
“夫为学之方,白鹿之规尽矣”。
“白鹿洞教条”既是学生求知问学的条规,也是教师从事教育的规范,两者是统一的。
对此,朱熹解释说: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这就是说,在教育实践中,教与学是统一的,古往今来教育的宗旨只有一个:
就是要实行做人教育,而不是将教育视为追求个人功利的手段。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可见,古今历史上真正的教育家都是反对功利主义教育的。
“白鹿洞教条”系统梳理了古代先贤,尤其是先秦儒家关于教育问题的经典论述:
首先,明确孟子提出的“五教”主张即是教育的宗旨,“学者学此而已”。
其次,将孔子《中庸》中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教书育人的门径。
并且强调说,前面四者,是为了穷理致知,属于认识的范畴,后面的“笃行”
则是实践。
朱熹一向认为,《中庸》是孔子“传授心法”之作,其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教育命题,值得终身品味。
此后,王阳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致知力行”、“知行合一”的主张,这些见解和主张,对于我们纠正当前教育工作的偏失,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后列出的“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都是“笃行之事”,皆属实践范畴。
朱熹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脱离实践,实践能提升人的认识,“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对于教育者自身而言,更应以此作为“规矩禁防”,在此过程中不断修身进德,“是以君子心廓然大公,其视天下无一物非吾心之当爱,无一事非吾职之所当为。
虽势在匹夫之贱,而所以尧舜其君、尧舜其民者,亦未尝不在吾之分内也。
”
这是我国古代关于师德规范最完整、最清晰的一次论述。
明清书院的师德规范
朱熹以后,他的门人程端蒙和程的友人董株根据《白鹿洞教条》制订了一个既能为书院学生所应用又能对师长有所借鉴的《程董二先生学则》。
这个学则和《白鹿洞教条》一样,为明清两代的书院和官学普遍采用。
顺带说一下,古代书院和学校的“学则”,其称不一,又叫“教条”、“学则”、“轨范”、“揭示”、“规训”、“戒勉”等,实际所指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其内容对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学校全体成员都有约束作用。
之所以对教师和学生不作分别的要求,依据的是《易经》上的一句话:
“君子以朋友讲习”。
也就是说,在古代的学府里,师生之间应是朋友的关系,其主要教学(讲习)形式,即所谓“朋友聚会一番,精神收敛一番,讲论一番,道理开发一番”,这对于以做人教育为主的书院来说,更是如此。
相对于《白鹿洞教条》的微言大义,《程董二先生学则》则具体到了书院师生的日常起居和行为规范。
如“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等,其好处是便于操作执行和监督,但未免琐细,流于形式,容易使人舍本逐末。
所以朱熹在审定时似乎对此不以为然,以为这是“古人小学之遗意”,用来约束一下孩童还差不多,如果用来规范成年人,就不免过于浅陋了。
明清两代,沿袭宋代书院讲学风气,天下才俊依聚山林,励志清修,“濂洛诸儒此集成,虚堂遥应四山鸣”,书院教育遂有了较大的发展,渐渐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
对于化育人才、砥砺气节、涵泳风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明清书院普遍重视学子修身进德,因此,选聘师长,最看重的一条就是道德操守。
清代学者戴震说:
“讲学砥节,相语以道德,相勖以恭行。
自宋以来,书院之立,咸若是。
”可见,如果不是德高望重的硕儒,是很难成为书院士子们的人生导师的。
清代豫南书院对于教师师德订有四条规范:
其一,敦德行以端本原也;其二,勤研讨以践实学也;其三,重师友以求夹持也;其四,谨交游以遵礼法也。
其中第三条,还特别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同堂共学,朝夕追随,赏奇析疑,互征心得”,强调教师与学生要在一起互动交流,自由探究学问,教学相长,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亦名教中活泼泼地也”。
群玉书院中专门设有“亲师斋”,其铭曰:
“主善为师德业所资,狎而敬之,畏而爱之,亦趋亦步,朝斯夕斯,熏陶既久,其益无涯。
”
教师要抱一颗慈爱之心,使不听话的孩子能够敬重你,胆怯的孩子能够喜欢你,一天到晚都愿意追随你、亲近你。
用你高尚的人格长时间地熏陶滋养着孩子们,将会使他们终生受到教益。
这样的师德标准,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是令人向往不已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文化巨人——孔子的师德故事
自“而立”之年即以《诗》、《书》、《礼》、《乐》为教,更以他至伟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而示范为教。
是他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
他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不分贫贱富贵,均可以在他那里受教。
在弟子中,贫如颜回,富如子贡,贵如孟懿子,然绝大多数是平民子弟,有来自卫、齐、陈、吴……等国的,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其教学目的,是传他的人道学说。
即克己复礼为仁,变化学生气质,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终至成物。
也即造就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材。
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风范。
更以他诲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