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7267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docx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docx

压轴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昵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装饰、美观B.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C.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反射D.提高声音的音调

2.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一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  )

A.少了0.294sB.多了0.294sC.少了0.34sD.多了0.34s

3.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司机利用倒车雷达防止倒车撞人

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4.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5.小明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如图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

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

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  )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超声波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能量很小,破坏力不大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响度无关

C.面对听力较弱者要提高音量讲话

D.企鹅妈妈能在众多小企鹅的叫声中辨别出自己的“孩子”

8.如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两个振动的物体发声时的波形图,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判断()

A.甲的响度大,乙的响度小

B.甲的音调高,乙的音调低

C.甲的音调低,乙的音调高

D.甲的响度小,乙的响度大

9.下列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指声音的响度的是(  )

A.悦耳动听B.余音绕梁C.震耳欲聋D.尖厉刺耳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高考期间建筑工地禁止夜间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抽出真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11.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

A.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12.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各种数据的装置,一旦出现空难,只要找到黑匣子,人们便可知道飞机失事的原因。

黑匣子装备了水下信标,一旦飞机坠入水中时,信标开始发送超声波脉冲。

从中我们可知( )

A.超声波脉冲可以被人耳直接听到

B.超声波脉冲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超声波脉冲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

D.超声波脉冲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更慢

二、填空题

13.图甲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防止电焊的弧光中有强烈的______对人眼的伤害;图乙是医院里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诊断仪帮助医生检查病人体内脏器的情景,这是利用声音可以______(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

14.2018年4月22日,辽宁男篮成为了CBA历史上第七支总冠军球队.如图所示,当球员扣篮时,现场观众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喝彩声通过________到球员耳中,使球员们士气大振,此处喝彩声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山呼海啸”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高”或“响度大”).

15.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m。

(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16.“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我们通过_____来辨别琴声还是其他乐器的声音;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运用了____________的道理(选填“声音具有能量”或“声音能传递信息”)

17.如果反射的声波在直接传入人耳中的声波终止____秒以后传入人耳中,人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如果两种声波先后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这个时间,人耳就无法区分它们,听到的声音会_____或_____。

18.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又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图乙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19.热爱学习的小明做了以下几个书本上的实验:

(1)如图,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把钢尺按课桌边上,保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发现拨动钢尺的力度越大,听到的声音越大.这说明________.

(3)如图,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时,为了实验时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可以采用坡度较小的斜面进行实验,也可以通过增大_________来进行实验;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0.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_____秒,声音在该金属中的声速是______.

三、解答题

21.小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10m/s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

(2)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

22.为开辟新航道,某科学家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超声波(如图),已知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器接收到。

求:

(1)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取1500m/s)

(2)暗礁到船的距离有多少米?

23.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的遂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遂道需要108s.求:

(1)火车的运行速度.

(2)火车全部在遂道内运行的时间.

(3)穿过隧道后,列车继续前进,面对山崖鸣笛一声,2s后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2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一个人面对高山喊一声,4s后听到回声,那么人距离山有多远?

25.利用声呐可以测海水的深度,由声呐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共用时6s,则海水有多深?

(海水中的声速为1497m/s)

26.新余市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

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2.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多少米?

(2)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多少米?

(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剧院及音乐厅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

故选B。

2.A

解析:

A

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传播的快,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减少的时间为

故选A。

3.B

解析:

B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选项错误;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B选项正确;

C.司机利用倒车雷达防止倒车撞人,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选项错误;

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4.C

解析:

C

A.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是否完好,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生用“超声”排石,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

故C符合题意;

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解析:

B

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故B符合题意;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故C不符合题意;

D.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解析:

A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A正确;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

C.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具有很大能量,破坏力不小,故C错误;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7.A

解析:

A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与响度无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面对听力较弱者要提高音量讲话,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企鹅妈妈能在众多小企鹅的叫声中辨别出自己的“孩子”,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解析:

A

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到,甲的振幅较大,那么甲的响度大;还可知道它们的振动频率相同,那么音调相同。

故选A。

9.C

解析:

C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好听,是指声带好,是指振动物体的材料好,指的是音色好,故A不符合题意;

B.余音绕梁,指的是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即指的回声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大,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符合题意;

D.尖厉刺耳,指的声音的音调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解析:

B

【分析】

(1)声音的特性有三个:

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3)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4)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

A.大力敲鼓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

C.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抽出真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介质逐渐减少,故听到声音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11.C

解析:

C

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故A错误;

B.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传播距离有关,距离越短,响度越大,反之越小,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空气、液体、固体三类,所以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12.C

解析:

C

【分析】

本题考查超声波的特点,根据超声波的特点求解。

A.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赫兹,超声波脉冲人耳直接听不到,故A项不符合题意;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超声波脉冲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项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脉冲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故C项符合题意;

D.超声波脉冲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更快,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超声波也是声波。

二、填空题

13.紫外线超声波传递信息

解析:

紫外线超声波传递信息

[1]电焊的弧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故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眼罩是为了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2][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院里利用超声波诊断仪帮助医生检查病人的体内脏器,故选填超声波和传递信息。

14.空气不属于响度大

解析:

空气不属于响度大

(1)现场观众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喝彩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球员耳中的;

(2)此处喝彩声使球员们士气大振,不影响球员们打球,故不属于噪声;(3)“山呼海啸”是形容声音的响度大.

15.水(或液体)510

解析:

水(或液体)510

[1]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2]因为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所以

得小华距山崖的距离为

16.音调音色声音能传递信息

解析:

音调音色声音能传递信息

[1]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

[2]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我们能很容易辨别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3]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皮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声音的响度。

17.1加强延长

解析:

1加强延长

[1]实验表明: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够把它们区分开来;

[2][3]如果距离太小,两种声波先后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回声与原声叠加,使原声加强或者延长,人耳就无法区别它们。

18.振动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的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析:

振动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

【分析】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的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1]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3]真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9.空气振动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通过的路程

解析:

空气振动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通过的路程

(1)[1]由图知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2]又因为把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3]根据题意知道,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会看到用力越大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听到声音越响,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4]为了实验时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斜面放的坡度要小些,当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还可以增大小车通过的路程;

[5]“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即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和运动时间.

20.2040m/s

解析:

2040m/s

[1]因为v=

,所以声音的传播时间:

t空气=

=

=3s

[2]由题意知:

t空气−t金属=2.5s

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时间:

t金属=t空气−2.5s=3s−2.5s=0.5s

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

v金属=

=

=2040m/s

三、解答题

21.

(1)1700m

(2)40s(3)825m

(1)由v=s/t知道,声音在5s内传播的路程为:

s声=v声t=340m/s×5s=1700m;

(2)由v=s/t知道,t=s/v,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t=

=40s;(3)由v=s/t可得,汽艇通过的路程:

s汽艇=v汽艇t=10m/s×5s=50m,如下图所示,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

s=

=875m,

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的距离为:

s0=s

s汽艇=875m

50m=825m.

22.

(1)900米;

(2)450m

(1)由

可得声波从发出到返回通过的路程

s=vt=1500m/s×0.6s=900m

(2)暗礁到船的距离

s′=

s=

×900m=450m

答:

(1)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900米;

(2)暗礁到船的距离有450m。

23.

(1)20m/s;

(2)72s;(3)320m

(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走过的路程为:

则火车运行速度为: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走过的路程为:

则火车全部在遂道内运行的时间为:

(3)鸣笛后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鸣笛后2s内火车走过的距离为:

则听到回声时与山崖距离为:

答:

(1)火车的运行速度为20m/s;

(2)火车全部在遂道内运行的时间为72s;

(3)听到回声时与山崖距离为320m。

24.680m

【分析】

人发出的声音经高山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人传到高山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此人与高山之间的距离.

声音从人发出传到高山的时间:

可得,人与山之间的距离:

答:

人距离山有680m.

【点睛】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声音从人传到高山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25.4491m

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

,∴海水的深度

答:

海水的深度是4491m。

26.

(1)102m;

(2)34m;(3)17m/s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为

(2)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为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的距离为

(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运行的时间是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运行的速度是

答: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2)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3)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7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