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学特征 资勘14 陈剑秋 44041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6778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地质学特征 资勘14 陈剑秋 4404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洋地质学特征 资勘14 陈剑秋 4404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海洋地质学特征 资勘14 陈剑秋 4404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海洋地质学特征 资勘14 陈剑秋 4404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海洋地质学特征 资勘14 陈剑秋 4404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地质学特征 资勘14 陈剑秋 440419.docx

《海洋地质学特征 资勘14 陈剑秋 4404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地质学特征 资勘14 陈剑秋 440419.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地质学特征 资勘14 陈剑秋 440419.docx

海洋地质学特征资勘14陈剑秋440419

海洋地质学特征

资源勘查14-1陈剑秋2014440419

1海岸

海岸(又称滨),分为海岸、湖岸及河岸,是在水面和陆地接触处,经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滨水地带,其中有众多沉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岸称为滩。

紧邻海滨,在海滨向陆一侧,包括海崖、上升阶地、陆侧的低平地带、沙丘或稳定的植被地带。

指海滨或滨海的陆地边界、紧接海洋边缘的陆地。

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

包括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广阔范围,即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深度(波浪基面),向陆延至暴风浪所能达到的地带。

它的宽度可从几十米到几十公里,一般可分为上部地带,中部地带(潮间带)和下部地带三个部分,上部地带,又称为陆上岸带,一般风浪和潮汐都不可能作用到,是过去因海水作用而形成的阶地地形,受陆上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沿岸风的作用形成沙丘,它的特征是海蚀崖,海蚀穴,海蚀阶地和平台。

潮间带,由海滩和潮坪两部分组成,在这一带是海浪活动最积极、作用最强烈的地带。

下部地带又称水下岸坡带,就是过去的海岸,而今已下沉到海水底下的地方,一般从低潮时海水到达的地方算起,到波浪、潮汐没有显著作用的地带。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岛屿岸线14000余公里。

海岸带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

还有众多深邃的港湾,以及贯穿内陆的大小河流。

它不仅是国防的前哨,又是海、陆交通的连接地,是人类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带。

这里遍布着工业城市和海港。

海岸具有奇特的、引人入胜的地貌特征,可辟为旅游基地。

在海岸及其邻近地带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3,由此给海岸、河口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海啸、飓风和台风侵袭海岸和海滩,对沿海的工业、农业造成危害

三角洲海岸

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向海伸突的三角洲海岸。

按三角洲的形态可分为:

鸟足状三角洲,岸线外形似鸟足,如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尖嘴状三角洲,岸线向海伸突,如意大利的台伯河三角洲;扇状三角洲,岸线平缓向海突出,如中国的黄河三角洲和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

此外,还有多岛屿、多汊道三角洲,如印度的恒河三角洲和中国的珠江三角洲。

生物海岸

自南北回归线附近至赤道的浅海地区,繁殖和生长着珊瑚和红树林等生物群落,构成热带和亚热带特有的海岸类型:

珊瑚礁海岸。

由造礁珊瑚、有孔虫、石灰藻等生物残骸构成的海岸。

珊瑚礁可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等类型。

岸礁通常紧贴海岸发育,在近岸海域形成一片宽阔浅水地带,随着珊瑚礁加宽,海岸线向海方向推移。

堡礁的延伸方向与岸线几乎平行,外缘坡度很陡,它与海岸之间被泻湖分隔开来。

环礁在平面上呈环形,围绕着一个泻湖水域。

红树林海岸。

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潮滩上,生长着耐盐、繁茂的红树林植物群落,构成了特殊的生物海岸。

由于红树林植物的葱郁树冠,特殊的根系,以及林间的枯枝落叶,既抑制了风暴潮对海岸侵蚀,又阻滞涨落潮水流,促使泥沙堆积,岸滩淤涨。

在低海岸平原上,生长有陆生植被;潮上带沼泽上灌木丛生;潮间带泥滩为红树林沼泽;潮下带为浅水泥滩,红树林的一些先锋种可率先生长。

这几个植被景观带,随着岸滩淤涨而由陆向海方向演替。

2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是大陆和大洋盆地的过渡地带,在构造上大陆边缘是大陆的组成部分。

一般由大陆架、大陆被和大陆隆组成(见左图)。

大陆架也称大陆浅滩,简称陆架,是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

它的范围从海岸线开始,向海洋方向延伸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陆架坡折处为止,陆架坡折处水深在20一550米之间,平均深130米,也有把200米等深线作为大陆架下限的。

大陆架平均坡度0o07′,各地宽度不等,狭窄处仅几公里,宽阔处可达1500公里。

全球大陆架面积约2710万平方公里,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

大陆架地形一般较平坦,但也有小的丘陵、盆地和沟谷;局部有基岩露出,大部被沉积物覆盖。

大陆架上资源非常丰富,如石油藏量占全球的25%,渔获量占世界海洋渔产量的90%,海滨砂矿藏量也很大,海底还有煤、铁等矿藏。

大陆坡是从大陆架外缘急剧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

其上界水深在一二百米,下界约1500~3500米,宽度在20~100公里之间,总面积2870万平方公里,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

坡度一般在3°~6°,坡面常被海底峡谷切割,地形十分崎岖。

表面沉积多泥,有少量砂砾和生物碎屑。

大陆隆也称大陆裙,位于大陆坡和深海平原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向深海减缓,平均坡度0.5°~l°,水深1500~5000米,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边缘和南极洲周围。

在太平洋仅西部边缘海向陆一侧有大陆隆,在太平洋周围的海沟附近缺失大陆隆。

大陆隆上的沉积物主要是来自大陆的粘土及砂砾,厚度约在2000米以上。

由于大洋岩石圈的扩张而造成的由拉伸断裂所控制的宽阔的大陆边缘,又称稳定大陆边缘。

其邻接的大陆和洋盆属同一板块,由大陆架﹑大陆坡和陆基所构成。

无海沟发育。

它在大西洋周围最先被详细研究,故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地貌上它以具有较宽的大陆架为特征﹐大陆架宽30~300公里﹐与大陆坡之间坡度转折点在极区深达600米,在赤道不超过100米﹐大陆坡坡度为0.2°~0.04°,其下为坡度略小于0.01°的宽80~500公里的陆隆。

大陆架实际上是非常厚的巨大沉积体的表面,它们形成于稳定持续的沉降构造环境中,而且极少经受变形。

大陆坡的坡脚沉积层厚达5公里,这是由于大陆坡的基底沉降,沉积物填入所形成的。

大陆坡上分布有很多海底峡谷,它们把大陆坡的沉积物输至陆隆和深海盆地。

陆隆主要由浊流和等深流的沉积楔所构成。

被动型大陆边缘是最初大陆裂谷的所在地,因此有一系列阶梯状正断层和地堑地垒等伸展构造发育在沉积物和基底中。

这种大陆边缘常常切断邻近的大陆上的较老的构造。

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西侧﹑印度洋西北侧﹑澳大利亚周围﹑南极洲周围,白令海阿拉斯加大陆边缘﹑鄂霍茨克海的西伯利亚大陆边缘﹑日本海的西伯利亚和朝鲜大陆边缘﹑东海和南海的中国大陆边缘。

3大洋底

海洋占全球地表面积的71%,其中水深超过2000米的洋盆约占其中60%,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其边缘海域。

有关大洋底组成和性质的现代认识,来自20世纪后半叶的系统海底测深、地球物理调查和深海钻探工程。

①所有水深超过约4400米的洋底全部属于大洋型地壳。

它厚度小、结构也比大陆型地壳简单,大体可分三层,自上向下分别是:

未固结的深海沉积,如红色软泥,平均厚300米;枕状或席状玄武岩,平均厚约2000米;辉长岩和蛇纹石化超镁铁质岩,平均厚约4800米。

②对全球洋底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和覆盖这些玄武岩的最底部沉积物中化石时代的研究,表明全球洋壳没有老于侏罗纪的。

③沿洋中脊出露的洋壳最年轻,向两侧时代对称地变老。

与此同时上覆沉积物也从无到有,厚度渐增。

④现有的大洋底是地质历史中非常晚期的产物,中生代以来才出现,而充填洋盆的水体却很古老。

⑤一个大洋从产生到消失大约经历两亿年左右。

中生代以来的大洋演化可以较好地恢复,已消失的更老洋盆以蛇绿混杂岩带的形式散布在全球不同时代的造山带中,是划分古板块边界和古构造再造的关键地质遗迹。

太平洋底

地球上最大、最深的洋盆,面积1.65亿平方公里,在地质上指的是小笠原-马利亚纳海沟以东的部分,其洋底地质组成如图1所示。

太平洋洋底时代的分布显著不对称。

新第三纪以来的洋壳条带偏于大洋东侧,位置与东太平洋中隆一致,走向平行于南美洲西缘,在旧金山与加利福尼亚半岛之间为北美大陆所遮断。

以东太平洋中隆为轴,洋底年龄向两侧对称地变老,但由于大西洋扩张所导致的美洲大陆向西逆掩,东翼较老的洋壳已不复出露,只有西翼部分地被保存了下来。

大于1.6亿年的侏罗纪洋壳可在马里亚纳弧以东的太平洋西部边缘见到。

再往西,马里亚纳弧以西的菲律宾海是第三纪以来才出现的比太平洋要年轻得多的新生洋盆。

太平洋是在距今约1.9亿年的侏罗纪初,在当时澳大利亚的北侧诞生的。

中生代期间这一地区的构造格局如图2所示。

日本以东,洋底的时代从南向北持续变新。

北美西海岸近南北向的洋中脊体系几乎成直角被淹没在阿拉斯加弧之下,表明后者原来曾更向北延伸。

它们分别代表已消失的近东西向库拉-太平洋板块中脊和近南北向的库拉-费拉隆板块中脊。

白令海、加拿大西海岸外侧的让德富卡和秘鲁以西的纳斯卡等板块分别是库拉板块、费拉隆板块和菲尼克斯板块中生代大洋板块的残余。

晚中生代的洋壳碎片还可以在环太平洋周边找到,如日本西南的四万十群、北海道的日高群、美国西海岸的弗朗西斯科群以及智利安第斯南端的侏罗系增生杂岩等。

太平洋在早中生代以前的历史还存在较大争论。

一些前苏联学者认为,太平洋是个古老的大洋盆地,至少自最近10亿年以来就位于同一个地方并位于大致相同的边界之内,是世界大洋的中心。

也有人提出早中生代时,太平洋所在地区的一部分由一个大陆占据着,称为太平洋古陆。

安第斯山脉及北美西部宽达2000公里的造山带就是这一大陆与美洲碰撞的产物。

随着太平洋板块在侏罗纪生成并北移,太平洋古陆也与库拉板块、费拉隆板块和菲尼克斯板块一起被肢解,分别与亚洲、北美和南美洲碰撞。

俄罗斯远东的科雷马地块以及中国的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被认为是这个古陆的残留部分。

与大西洋和印度洋相比,太平洋已越过其演化的壮年期。

洋中脊偏于一侧,大洋壳沿环太平洋边缘普遍向毗邻的大陆下消减,说明洋盆规模正趋于缩减。

在大洋的演化周期中,太平洋是衰退阶段的代表(见威尔逊旋回)。

大西洋底

大西洋面积8240万平方公里,正处在地质发展的壮年期,洋中脊与两侧大陆边缘平行并位于洋盆中心,两岸尚未出现消减带。

以大西洋海岭为轴,对称分布的洋壳的年龄从中心向两侧持续变老,现在最老的洋壳年龄属晚侏罗世,见于西非及北美南部的大陆边缘外侧。

冰岛是大西洋中脊在地表的出露点,那里活跃的火山作用和高地热表明,大西洋今天仍在扩展之中。

现今的大西洋是晚三叠纪时由于泛大陆(见联合古陆)的裂解而在其内部生成的。

洋盆演化初期的裂谷型玄武岩和浅水蒸发岩可在美国东南部和非洲西北见到。

在此以前,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上还存在过一个古大西洋。

它从挪威北部、东格陵兰,经苏格兰、爱尔兰、纽芬兰,一直延伸到北美阿巴拉契亚和非洲西北角(图3)。

始于晚元古代的裂陷作用,至古生代末最终封闭。

古、今大西洋的总体位置大体相同,但具体边界并不一样。

现今属于欧洲的苏格兰西北和北爱尔兰在古生代时却位于美洲;相反,现在位于美洲边缘的阿巴拉契亚兰岭带以东的部分和东纽芬兰的阿瓦隆地块当时却位于非洲一侧。

上述结论不仅为它们地层中不同的生物地理区系的化石,而且也为古地理再造的资料所证实。

例如,苏格兰西北部寒武系的浅水石英砂岩的岩性与美洲东部同时代地层的岩性一样,它的蚀源区也位于西北方向,表明当时两地之间还不存在洋盆。

印度洋底

印度洋面积7360万平方公里。

现在的印度洋是晚中生代以来通过裂解作用而在冈瓦纳古陆内部生成的。

印度洋底有两套磁异常条带,其中新生代的一套成Y形。

北北西向的阿拉伯-印度海岭和北北东向的西印度海岭分别构成非洲板块与印澳板块以及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分界线。

两者在马达加斯加岛以东汇合,向东成为北西西向延伸的印度-澳大利亚海岭,构成印澳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界线。

新生代洋壳的年龄沿这三条中脊向两侧对称地变老。

中生代的磁条带残存在新生代磁条带的外侧洋盆近边缘处。

在印度洋的东北部成北东东向排列,印度洋中最老的洋壳就出露在澳大利亚以西和以北与爪哇海沟之间的部位,时代为早白垩世。

印度洋的中生代和新生代两套磁异常条带图式的不一致,说明其洋盆的演化不是一个连续渐进过程,晚中生代时,印度和澳大利亚还是两个独立的板块,印度洋底中生代磁图式所反映出来的古洋中脊就是当时两个板块的分界线。

始新世以后,随着新的扩展脊在澳大利亚与南极洲之间生成,前者才停止活动,使印度与澳大利亚成为一个板块,两者共同北移。

此后,印度洋才逐渐成为现今的格局。

北冰洋底

北冰洋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

从格陵兰北岸至新西伯利亚群岛横贯北冰洋底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把洋盆分成两部分,其中靠近欧洲一侧的洋底为大西洋中脊向北延展的产物;靠近美洲一侧的加拿大海盆一般认为是中生代库拉板块的残余,由于阿留申弧的阻隔而在弧后部位得以存留。

全球大洋底地质调查的成果证实了地壳大规模水平运动的存在,也证实了大洋生命的短暂,即在洋盆演化前期,洋陆之间尚未发生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大陆随同毗邻的大洋一起,也曾经历过相应规模的水平运动。

由于洋盆的多次产生与封闭,陆块在地史期间的运动轨迹是复杂的。

大洋底资源

大洋底是潜在的矿产资源开发区,以深海锰结核来说,仅太平洋底就有1500亿吨,而且大约每年还以1000万吨的速度在继续生成。

锰结核平均含猛35%、铜2.5%、镍2%、钴0.2%。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太平洋中脊发现温度高达350℃的大规模含矿热水对流系,即“黑烟囱”。

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大洋底是一个黑暗、寂静和寒冷世界的观念,使人们认识到那里实际上是热和金属成矿的源泉之一。

沿红海轴部分布的多金属硫化物堆积是热卤水成矿的现代实例。

矿床位于水深2000米的海底,那里盐度120‰,水温超过60℃,矿体呈层状,直径7公里,金属储量约1亿吨,包括29%的铁,2~5%的锌,0.3~0.9%的铜,60ppm的银(共约6000吨)和0.5ppm的金(共50吨)。

著名的日本黑矿(块状多金属硫化物)也被普遍认为属这种成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